一种高边坡支护材料滑轨运输系统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材料运输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边坡支护材料滑轨运输
系统。
背景技术
在边坡建设过程中,边坡材料的运输,一般采用人工或者车辆运输。高度低于50m
的边坡施工材料采用起重量为100吨的汽车吊进行垂直运输能够满足要求。然而,对于高度
超过50m的高边坡支护区域施工运输严重制约了施工进度要求,运输车辆无法通行,边坡高
度大、坡度陡,均给材料运输带来较大的困难。
上述缺陷,值得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边坡支护材料滑轨运输系
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高边坡支护材料滑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边坡包括若干级的平台,所述
平台外侧凸出的顶点处设有滑轮,所述平台的上平面及侧面上设有两排平行的滑轨,所述
滑轨通过支撑钢筋固定在所述边坡上,所述滑轨上设有吊篮,所述吊篮沿所述滑轨上下滑
动,
所述滑轨顶端所处位置的上一级所述平台上设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包括底座及
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电动机和滚筒,所述电动机与所述滚筒连接并控制所述滚筒转动,所述
滚筒上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每一级所述平台上的所述滑轮与所述吊篮
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位于两排所述滑轨之间的中央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的边缘设有向上凸出的所述滑轨的第一缓冲带,所述平台的
内侧设有倾斜的所述滑轨的第二缓冲带。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由架子管焊接而成。
更进一步的,两侧的所述滑轨之间的间距为3.1m。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通过地锚与地面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卷扬机后方的地面上设有加固地锚,所述加固地锚通过钢筋与
位于所述底座后侧的所述地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固地锚与所述卷扬机的后侧相距1.0-1.2m。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卷扬机+滑轨”的
应用,解决了没有通行道路的情况下的高边坡支护材料运输问题,完成了高度超过50m的高
边坡支护区域施工的运输工作;通过滑轨的应用,减少了轨道的摩擦,提高了吊篮的稳定
性,解决了高边坡垂直运输难题;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成品低、工效高、施工成本低、操作灵
活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卷扬机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平台;2、卷扬机;21、电动机;22、底座;23、滚筒;3、滑轨;31、第一缓冲
带;32、第二缓冲带;4、吊篮;5、支撑钢筋;6、钢丝绳;7、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高边坡支护材料滑轨运输系统,该边坡包括若干级的平台1,平
台1外侧凸出的顶点处设有滑轮7。
平台1的上平面及侧面上设有两排平行的滑轨3,滑轨3通过支撑钢筋5固定在边坡
上,滑轨3由架子管焊接而成,两侧的滑轨3之间的间距为3.1m。
如图3所示,滑轨3上设有吊篮4,吊篮4沿滑轨3上下滑动,平台1的边缘设有向上凸
出的滑轨3的第一缓冲带31,平台1的内侧设有倾斜的滑轨3的第二缓冲带32。
如图4所示,滑轨3顶端所处位置的上一级平台1上设有卷扬机2,卷扬机2包括底座
22以及设于底座22上的电动机21和滚筒23,底座22通过地锚与地面固定连接。电动机21与
滚筒23连接并控制滚筒23转动,滚筒23上缠绕有钢丝绳6,钢丝绳6的另一端绕过每一级平
台1上的滑轮7与吊篮4连接。
优选的,钢丝绳6位于两排滑轨3之间的中央位置。
优选的,卷扬机2后方相距1.0-1.2m处的地面上设有加固地锚(图中未示出),加固
地锚与底座22后侧的地锚之间通过钢筋连接,可以进一步对卷扬机2进行加固,增加卷扬机
2的稳固性,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卷扬机2+滑轨3”陡坡施工材料运输系统,解决了没有通行道路的情况下的既有
高边坡支护材料运输问题,解决既有高边坡支护中通行困难、材料运输难度大等难题。该施
工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工效高、施工成本低。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
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
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