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集流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流集流装置,特别涉及一供气体燃烧器使用的分流集
流装置,燃气和空气通过该分流集流装置能被充分混合,从而能提高该燃气
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
背景技术
厨房里的油烟引起的健康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厨房里的油烟气被人体
吸入后使呼吸道粘膜损伤,并降低人体免疫功能。油烟刺激人们的眼睛,诱
发心血管疾病。有关资料显示,在致肺癌因素中,烹调油烟是仅次于“深度
吸烟”烟雾到达呼吸道深部的危险因素。然而人们提供的防止油烟气的建议
都是使用产生烹调油烟少的优质豆油和花生油,改善厨房通风条件,净化厨
房空气等。这些建议都没能解决烟气产生这一源头的问题。
厨房里的油烟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燃气在燃气灶里燃气燃烧得不充分,
从而产生烟气。燃气燃烧不充分,严重影响燃气的燃烧效率,从而使得烹饪
的时间延长,人受到烟气的影响时间也就延长。同时,烹饪用的油在一定温
度下会分解,导致油烟的产生,人在受到烟气的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油烟
的影响,再加上烹饪时间长,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而且也污染环境。
燃气灶、热水器、壁炉,厨用炉灶等是大多数现在家庭常见的家庭用具。
目前,传统的燃气灶、热水器、壁炉或厨用炉灶所使用的燃烧器有很多种,这
些燃烧器以液化石油气、煤、天然气或沼气作为燃气以产生热量。
最早的燃烧器采用有燃烧方法是简单地将燃气在燃烧孔点燃,燃气和空
气不混合,燃气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依靠从周围的空气中扩散得来。这是一种
扩散式燃烧方法。在燃烧过程中,氧气分子只能通过扩散运动参与燃烧,燃
烧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氧气分子扩散速度。扩散式燃烧方式易点火,燃烧稳定,
但对需要氧气较多的常用高热值燃气如天然气、液化石油器等,仅依靠介质
分子扩散能力较为有限的层流扩散,则难以达到完全燃烧的目的,并且燃烧
温度偏低,CO的含量偏高,因此不适宜应用在家用燃气产品之中。
传统的燃烧器通过一气体喷嘴将燃气从该气体喷嘴喷出,通过燃气的压
力作用,燃气与空气混合以形成可燃烧气体。但该可燃烧气体只能完成它的
基本燃烧,为了充分燃烧该可燃烧气体,必须提供一第二二空气流与该可燃烧
气体进行再次混合。换句话说,如果该第二次空气流供给效率不高,该可燃
烧气体将不能完全燃烧。因此,点燃该可燃烧气体后,像NO和CO这此尾
气就会产生。
还有另一种传统的燃烧器,该燃烧器与一红外单元相结合以与空气进行
预混合。因此可取消该第二空气流。这样的燃烧器可提高该可燃烧气体的完
全燃烧程度。但该燃烧器的热负荷将被限制,也就是,若该燃烧器过热,该
燃烧器将被关闭。对于这种燃烧器,加热控制成为主要问题。
上述两种燃烧器都具有一共同的缺陷,就是燃气是通过该燃气喷射压力
与空气进行混合。因此,没有提供专门的混合器以保证该燃气与空气进行充
分混合。换句话说,与燃气进行混合的空气的量决定于该燃气喷射压力且很
难控制。一旦该燃气与空气混合,该可燃烧气体的速度将会大大减少。
一般来说,对于传统的燃烧器来说,无法控制可燃气体的燃烧需要多少
空气(氧气),也无法决定或保证可燃气体和空气(氧气)的特定比率。一旦
外部环境改变,如空气温度和浓度,燃烧效果相应地受到影响,结果就是热
效率低,燃烧慢和产生过多的废气。
中国专利200720120452.9已经公开了一种喷气式燃气灶,其中燃气在
燃烧前会在一中空混合管内先行与空气混合。这种类型的燃气灶的一个优势
是这种类型的燃气灶的一个优势是它具有较高的燃气利用率和较低的有害气
体排放量;另一优势为进一步在该燃烧头顶部设一火焰控制盖,因此燃气的
燃烧焰可以在火焰控制盖上燃烧以直接接触锅的底部,从而减少了从火焰到
锅的热转移过程中的热量损耗。然而,该燃气是在该中空混合管内与空气进
行自然混合,因此,燃气还是未能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以充分燃烧该燃气。
另一方面,无论是瓶装燃气还是管道传送的燃气,其从气体喷嘴喷射出的压
力都比较低。因此,通常依赖于该气体喷嘴的喷射压力供混合气体在该火焰
控制盖上燃烧的该种燃气的燃烧也不是很有效。
换句话说,该中空混合管的长度和压缩空间不能为燃气和空气的充分混
合提供足够的混合时间以供燃烧反应充分完成。因此,用于空气和燃气的自
然混合的该传统混合管的效率很低且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分流集流装置,其可以很好地将燃气与空气
进行预混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分流集流装置,其中燃气与空气可在该分流
集流装置所提供的混流通道里充分混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分流集流装置,其中该气旋装置可延长混合
气在该混流通道里的保留时间,且可以使该混合气改向。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分流集流装置,其中通过该气旋装置的保留
穴可改延长混合气的保留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分流集流装置,其中该混合腔内的该引导槽
使气体混合物穿过该引导槽以形成旋涡状气流供增强混合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分流集流装置,其中该燃气阀集合可将一股
燃气流分为两股或多股,因此在燃气通过混合器元件之前,燃气混合物可通
过该燃气阀集合改变燃气的喷射方向及充分混合燃气与空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分流集流装置,其中该分流装置的穿孔开口
的较窄的通道增大穿过该分流装置的燃气混合物的喷射压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分流集流装置,其中该气旋装置结构简单且
容易安装,从而将制造成本降到最低且方便维护该分流集流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在一分流集流装置内一混合空气与燃气的方
法,以提高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效率,使空气与燃气混合得更充分。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分流集流装置,包括一混流通道,
该混流通道腔可供容纳燃气和空气以进行混合形成可燃烧气体其中,该混合
腔具有供释放该可燃烧气体的一上出口;和一气旋装置,该气旋装置支撑于
该分流集流装置的该混合腔内以在预设的压力条件下混流该燃气和该空气,
从而提高该燃气的完全燃烧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a)、传输该可燃气体与该空气到该气体燃烧器的一混合腔内;
(b)、混流该燃气和该空气以形成该燃气和该空气的一混流气流,然后
通过该分流集流装置的一气旋装置形成一可燃烧气体;和
(c)、引导该可燃烧气体从该混合腔排出以将其点燃,其中空气和燃气
在排出该混合腔前已进行了预混合,从而提高了燃气的完全燃烧程度。
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然而实施例仅是本发明可
选实施方式的举例,其所公开的特征仅用于说明及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一分流集流装置的一爆炸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该分流集流装置的一剖视图。
图3A为根据本发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该分流集流装置的一气体混合器
元件的一透视图。
图3B为根据本发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该分流集流装置的一气体混合器
元件的一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该分流集流装置的一分流装置的一俯视
图。
图5为本发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该分流集流装置的该气旋装置的一第一
可替换方式。
图6为本发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该分流集流装置的该气旋装置的一第二
可替换方式。
图7为本发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该分流集流装置的该气旋装置的一第三
可替换方式。
图8为本发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该分流集流装置的该气旋装置的一第一
可四替换方式。
图9为本发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该分流集流装置的采用气旋装置的第四
替换方式的一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该分流集流装置的该分流装置的一第
一可替换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
如下文所述。
如图1所示,图1揭露了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一分流集流装置,其具
有一混流通道10,其位于该分流集流装置的一封闭的底墙与一气流出口11
之间。该混流通道10的靠近该底墙的一端为进气端,而靠近该气流出口11
的一端为出气端。在该混流通道的进气端设置有一空气入口12和一燃气入
口13,供空气与燃气分别从该空气入口12和该燃气入口13进入该混流通
道10,在该混流通道10混流形成可燃烧气体,然后从该气流出口11释放
出该混流通道10。优选地,该分流集流装置为一圆柱形。相应地,该分流集
流装置可通过该空气入口12和该燃气入口13,可操作地分别连接一燃气源
和一空气源,因此燃气与空气被引导进该混流通道10混流形成在该气流出
口11喷出的可燃烧气体。
该分流集流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气旋装置20,该气旋装置20被支撑于该
混流通道10内,其中该气旋装置20优选与该混流通道10以同轴方式置于
该混流通道11内以分隔该混流通道10为邻近于该气流出口11的一第一混
合腔101和位于该分流集流装置的进气端的一第二混合腔102。换句话说,
该第一混合腔101位于该气旋装置20的上方,而该第二混合腔102位于该
气旋装置的下方。相应地,来自燃气源的燃气和来自空气源的空气首先被喷
入该第二混合腔102,其中该气旋装置10将燃气和空气很好地进行混合以
形成进入该第一混合腔101的可燃烧气体。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气
旋装置20的大小和形状与该混流通道10的大小及形状相匹配,以至于该气
旋装置10可适合安装在该混流通道10内。空气通过过该空气入口12进入
该第二混合腔102,而燃气经该燃气入口13进入该第二混合腔102。在该第
二混合腔102里,燃气与空气混流后,流向该气旋装20。经过该气旋装置
20,该包含有燃气和空气的混流气体被分流至该第一混合腔101再次混流,
从而提高空气和燃气的预混效率,为燃气提供了足够氧气以供其充分燃烧,
节约了能源及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最后该混流合的可燃烧气体从该气流出
口11流出。
如图3A和图3B所示,该气旋装置20包括支撑于该混流通道10内的
一混合器元件21和一改向装置23。该混合器元件21包括置于该混流通道
10内的供延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保留时间的一帽状体22。该帽状体22具有
一上墙221和从该上墙221的外围向下延伸的一侧墙222,一保留穴223
定义在该上墙221和该侧墙222内,其中该帽状体22的一底部开口朝向该
混流通道的底部。因此,燃气混合物在该第二混合腔102内的保留时间可通
过该保留穴223得到延长。
相应地,该混合器元件21优选置于该混流通道10内且与该圆柱形的混
流通道10同轴,其中该帽状体22优选具有比该圆柱形的混流通道10的内
直径要小的直径。
该帽状体22进一步具有间隔地且呈放射状地形成于该侧墙222的一组
通口224,因此来自该第二混合腔102的空气和燃气可向上流向该保留穴
223供进一步混合燃气和空气,然后通过该保留穴223的该侧墙222的该通
口224排出该保留穴223。值得一提的是该保留穴223内的燃气和空气的混
合物具有相对较高的压力,因此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可自动通过该通口224
排出该保留穴223流向该气流出口11。
该改向装置23可使来自该第二混合腔102的燃气和空气以螺旋方式改
向和混合进入该第一混合腔101,从而提高燃气和空气的混合度。相应地,
该改向装置23包括一组伸长且倾斜的导向元件231,该导向元件231向外
且间隔地凸出于该帽状体22的该侧墙222的外表且倾斜地从该侧墙222的
底部外围边缘延伸到该上墙221的上表面,其中一组引导槽232形成于每两
个相邻的导向元件231之间供将该燃气空气混合物的气流改向以形成一向上
地涡状燃气空气混合物气流。优选地,该导向元件231一体地且呈放射状地
从该帽状体22的该侧墙222的外表面延伸。
相应地,每一该引导槽232具有形成于该帽状体22的底部的与该第二
混合腔102相通的一底部开口,和形成于该帽状体22的顶部的与该第一混
合腔101相通的一顶部开口,因此当燃气和空气在该第二混合腔102内经过
初步混合形可燃烧气体时,由于该第一和第二混合腔101、102之间的压力
不同,该可燃烧气体通过该引导槽232以涡状方式从该第二混合腔102喷入
该第一混合腔101。换句话说,当该可燃烧气体通过该引导槽232时,将以
旋涡状方式进一步得到充分地混合。
此外,该通口224形成于该帽状体22的该侧墙222以分别与该引导槽
232对齐以使该保留穴223和该引导槽232之间相通。因此,该混合器元件
21可通过该帽状体22延长燃气和空气在该第二混合腔102内的保留时间,
且通过该改向装置23改变可燃烧气体的气流方向。由于该第二混合腔102
内的高压,该可燃烧气体将分别通过该通口224和该引导槽232的底端改变
可燃烧气体的方向以形成可燃烧气体的涡状流供燃气和空气很好地进行混
合。众所周知的是该涡状气流可以在有限的混合时间和该混流通道10的有
限空间内有效地混合燃气和空气。
可替换地,该帽状体22和该改向装置23可独立地设置供延长可燃烧气
体的保留时间和/或改变气流方向。例如,该导向元件231可在该帽状体22
的侧墙222凹缩以分别形成该引导槽232供改变该气体混合物的气流方向以
形成一向上的涡状混合物气流。同样地,该导向元件231可一体且向内从该
混流通道10的内侧墙延伸以在该混流通道10内形成该引导槽232,因此当
燃气和空气通过该引导槽232时,该引导槽232将改变气流方向以形成涡状
可燃烧气体流供点燃前充分混合燃气和空气。
需要重点提及的是该帽状体22和该一体引导槽232可一起将空气与燃
气的混流效率最大化。该混合器元件21置于该混流通道10内将简化该气旋
装置20的安装及其结构,从而将本发明的分流集流装置的生产成本最小化,
同时提高燃气的完全燃烧程度。因此,通过该气旋装置20,燃气和空气可在
该混流通道10内很好地进行预混合,以便该燃气完全燃烧。
当空气和燃气在该第二混合腔102中经过初步混合后,流向该气旋装置
20。当包含燃气和空气的该初步混合气流遇到该气旋装置20年,首先会被
分成两部分,一第一初步混合气流和一第二初步混合气流。该第二初步混合
气流被该气旋装置20的改向装置23的该组导向元件231分成多股混合气
流。该多股混合气流分别由该气旋装置20的该改向装置23的每一引导槽
232的该底部缺口进入每一引导槽232,并由每一引导槽232分别引流至该
第一混合腔101。而该第二初步混合气流流向该保留穴223,并在该保留穴
223内进一步混合燃气和空气。然后通过该保留穴223的该侧墙222的该组
通口流出该保留穴223,流入该组通口224分别对应的该引导槽232,再与
该引导槽232内由第一初步混合分流出来的混合气流再进行混合,使得在该
引导槽232内的燃气和空气以旋涡状方式进一步混合,再流入该第一混合腔
101。
由该组引导槽232所流出的包含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气流在该第一混合腔
101以旋涡状的方式强化混流,以使空气与燃气更充分混合。换句话说,该
第一混合腔101提供空间使各分流的混合气流再混流成一混合气流,从而提
高空气和燃气的混流效率。
值得重点提及的是,当该混流通道10的该第二混合腔102的压力足够
大时,燃气和空气在该第二混合腔102初步混合形成初步混合气流后被喷向
该气旋装置20。该初步混合气流被该气旋装置20的该改向装置23的该组
引导槽232分流和改向,形向上升的旋涡状气流,喷向该混流通道10的该
第一混合腔101。该气旋装置20形成上升的旋涡状气流,而该旋涡状气流
也反作用于该气旋装置20,带动该气旋装置20旋转。也就是说,该初步混
合气流通过该气旋装置20形成上升的旋涡状气流,该旋涡状气流在该第一
混合腔101里以旋涡装的方式混合。在该气旋装置20的该改向装置23的该
组引导槽232将该初步混合气流分流和改向的过程中,该初步混合气流被分
流进入该组引导槽232后,也不断对该组引导槽232的槽内侧产生一反作用
力以改变该引导槽232的位置。由于该组引导槽232的引导方向都是一致的,
以利于形成上升的旋涡状的上升气流,以致在该组引导槽232的槽内侧产生
一的反作用力的方向也一致。而此时该气旋装置20还受到该初步混合气流
喷向该气旋装置20的压力作用。当该组引导槽232的槽内侧产生的横向力
的合力大于该气旋装置20受到该气流通道20的围墙内侧的摩擦力时,该气
旋装置20开始旋转。当该气流装置20旋转时,其对该初步混合气流的分流,
改向,形成上升的旋涡状气流的效率大大提高,而在该初步混合气流在通过
该气旋装置20时混合效率也被大大提高了,从而也间接提高了第一混合腔
101的混合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可根据实际需要在该混流通道10内设置多个该气旋装
置20,将该混流通道10分成多个子混合腔,经过该混流通道10的包含空
气和燃气的混合气体则会经过多次的分流、混流从而将该空气和燃气混合得
更加充分。
该分流集流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分流装置30,该分流装置30合适地且牢
固地安装于该分流集流装置的该气流出口11处,以供分流从该气流出口喷
出的包含空气和燃气的该可燃烧气体。
如图4所示,该分流装置30优选具有一头部31和一藕接部32供牢固
地将该分流装置30安装于该气流出口11,其中该分流装置30可通过安装
或者可旋转地连接方式牢固地安装于该上部出口12,例如该藕接部22的一
外部螺纹部分和该混流通道10的一内部围墙上对应的螺纹部分(图上未画
出)。
相应地,该分流装置30的该头部31定义了一上表面311和一下表面
312,其中该头部31适于覆盖在该混流通道10的该气流出口11。该分流装
置30进一步具有优选形成于该头部31的一组穿孔开口313,且从该上表面
311延伸到该表面312供与该混流通道10相连通,以平均分配通过该气流
出口11的经充分混合的可燃烧气体。因此,当该可燃烧气体通过该气流出
口11时,该可燃烧气体通过该穿孔开口313以喷出该分流集流装置。此外,
每一该穿孔开口313优选具有形成于该上表面311的一锥形第一开口端
3131,其中该第一开口端3131的直径逐渐增加以在该上表面311形成宽的
开口。
相对于该混流通道10,第一该穿孔开口313为一伸长的通道且优选相
互平行间隔地从该头部31的该上表面211延伸到该下表面312,从而在该
上表面311处形成带有较宽开口的该第一开口端3131和位于该下表面312
的一相对的一第二开口端3132。因此,该穿孔开口213具有从该较宽的锥
形第一开口端3131处延伸的一较窄的通道3133,以至于可通过该较窄的通
道3133增加由该分流装置30喷出的该经充分混合的可燃烧气体的喷出压
力。
该穿孔开口313可平均地且呈放射状地位于该分流装置30的该头部31
处供平均分配该上表面311上的气流,其中该头部31进一步在该头部31的
中心具有一中心部分和围绕该中部分的一围绕部分。位于该中心部分的该下
表面312向上凹缩以在该下表面312形成一中心腔314供聚集和增强中心
部分的该上表面211上的气流。
位于该围绕部分的该穿孔开口313的第一该第二开口端3132可进一步
于该下表面312具有一相对较宽的开口。换句话说,位于该围绕部分的该穿
孔开口313的该第二开口端3132优选具有相反的锥形,该相反的锥形逐渐
向下增大该穿孔开口313直径,且在该下表面312形成相对较宽的开口,因
此位于该围绕部分的该穿孔开口313可将穿过该头部31的混合气体量最大
化,同时,当混合的可燃烧气体穿过该穿孔开口213的较窄通道3133时可
提高喷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分流装置30的该上表面311可供火焰在其上燃烧。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分流集流装置适于协同任一存在点火集合供点燃经本发
明的分流集流装置的该分流装置30喷出的可燃烧气体。例如,该点火集合
可以为一压电单元用于点燃该可燃烧气体产生火焰。火焰可在该分流装置30
的该上表面311上燃烧。
包含空气与燃气的可燃烧气体在该第一混合腔101内经过充分混流后,
形成可供充分燃烧的可燃烧气体,该可燃烧气体在通过该分流装置30时,
首先被分成两部分,一第一可燃烧气体流和一第二可燃烧气体流。该第一可
燃烧气体流在该中心腔314聚集,再被该中心腔214所对应的该分流装置
30的该上表面311的中心部分的多个该穿孔开口313所分流,并从该上表
面311的中心部分的多个该穿孔开口313喷出该分流装置30。若该第一可
燃烧气体流从该分流装置30的中心部分的多个该穿孔开口313喷出,且被
点燃,则被喷出的该第一可燃烧气体形成在该分流装置30燃烧的中心火焰。
该第二可燃烧气体流则被围绕该中心腔314的多个该穿孔开口313分流成多
股可燃烧气体流,通过各穿孔开口313平均分配并喷出到该分流装置30的
该上表面311的非中心部分,从而使得所喷出的该可燃烧气体可在该分流装
置30的该上表面311的非中心部分燃烧。需要指出的是,当可燃烧气体从
该穿孔开口313的该第二开口端3132进入该穿孔开口313,继而通过该穿
孔开口313的较窄的该通道3133,再从该穿孔开口313的该第一开口端
3131喷出到该分流装置30的上表面311。由于该穿孔开口313具有较窄的
该通道3133,以致于当可燃烧气体通过该穿孔开口213的该较窄的该通道
3133时可提高该喷射压力,从而在该分流装置30处提高火焰的加热程度。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该中心腔314可防止火焰在该分流装置30的该上
表面311燃烧时,火焰在由大转小的过程中熄灭。如图2所示,该第一可燃
烧气体流与该第二二可燃烧气体流相比,该第一可燃烧气体流需要经过该中心
腔314才被该分流装置30的该中心腔314所对应的多个该穿孔开口313分
流,加压喷出。而该第二可燃烧气体流则直接被围绕该中心腔314的多个该
穿孔开口313分流,加压喷出。也就是说,该第二可燃烧气体流的流动速度
要比该第一可燃烧气体流的流动速度稍快。换句话说,该中心腔314起到了
起该第一可燃烧气体流的缓速,滞留的作用。当在该分流装置30的上表面
燃烧的火焰由大变小时,特别是转变成只有中心火焰在燃烧时,燃气和空气
会以低于原来的速度通过该空气入口12和该燃气入口13进入该混流通道
10的该第二混合腔102进行初步混合,从而造成初步混合的可燃烧气体通
过该气旋装置20再进入第一混合腔101的速度也减少。而原来在该混流通
道10的第一混合腔101的燃气和空气则以原来的速度进行初步混合,通过
该气旋装置20,再进入该第一混合腔101,然后从该分流装置30喷出。也
就是说,原可燃烧气体喷出该分流装置30到后来减速的可燃烧气体流出该
分流装置30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若在这时间差内,没有可燃烧气体从该
分流装置30流出,则在该分流装置30的上表面311燃烧的火焰将熄灭,从
而导致燃气泄漏。而该中心腔314对该第一可燃气体流产生了滞留和缓速的
作用,从而导致在这时间差内,还持续有可燃烧气体从该分流装置30流出,
从而保证火焰继续在该分流装置30的该上表面311燃烧,防止火焰由大转
小而引起火焰熄灭的情况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空气源优选经由一空气通道50经该空气
入口12与该混流通道10相通。一燃气喷嘴40相通地连接于该混流通道10
的该燃气入口13供传送燃气以加压方式进入该混流通道10内。该燃气喷嘴
40和该空气通道50优选垂直于该混流通道10的轴。该气体喷嘴40和该混
流通道10的直径的两端,因此空气和燃气起初可在该混流通道10的该第二
混合腔102内很好地混合。此外,该燃气喷嘴40优选与该空气入口12相对
以提高最初在该混流通道10内空气和燃气的混流效果。换句话说,该空气
入口12和该燃气入口13相对于该混流通道10呈放射状地排列。
可替换地,该燃气喷嘴40和该空气通道50相对于该混流通道10的轴
相互间隔90。从所周知,置于该混流通道10的直径的两端的该空气入口12
和该燃气入口13可均匀分散空气和燃气以提高它们之间的混流效果。
该燃气喷嘴40进一步包括支撑于该混流通道10内的一燃气阀集合42,
该燃气阀集合42供与该燃气入口13相连通以使燃气源喷出的一股燃气流分
成两股或多股燃气流。
因此,该燃气阀集合42可进一步设于该燃气喷嘴40的一端供通过该燃
气入口13与燃气源相通,以致于该燃气阀集合42可以可控地调节燃气源
喷出的燃气压力和/或方向。该燃气阀集合42优选具有通过该燃气入口13
与该燃气喷嘴40相连通的一燃气导管421。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该燃气导
管421被以垂直方式支撑,从而该燃气阀集合42被同轴地支撑在该第二混
合腔102的中心供改变从该燃气入口41喷出的燃气的喷射方向,从而调控
来自该燃气喷嘴40的燃气的喷射压力。值得一提的是该燃气导管421还可
以为偏离该燃气入口41的其它布局或者其它不平行于该燃气入口41的布局
供改变来自该燃气喷嘴40的燃气的喷射方向,从而减少喷射压力。
该燃气阀集合42可进一步包括牢固地安装于该燃气导管421的一上开
口的一阀门头422,该阀门头422与该混流通道10同轴,其中一组阀门开
口4221呈放射状地形成于该阀门头422供通过该燃气导管421与该燃气喷
嘴40相连通。因此,喷入该燃气导管421燃气供以分流方式进入该混流通
道10。换句话说,燃气将被以加压方式从该燃气阀集合42呈放射状地向外
喷向该混流通道10的该第二混合腔102的围墙,从而与来自该空气通道50
的空气进行预混合。
一鼓风机60与该空气通道50相连通供通过该空气入口12鼓吹气流到
该混流通道10的该第二混合腔102内,从而增加该混流通道10的该第二混
合腔102内的空气流量且增加了空气中所含氧气的量。因此,增加了完全燃
烧燃气所需要的氧气量。同时,增加了气流的循环从而进一步提高空气与燃
气的混流效率。因此,进一步改善了燃气的完全燃烧程度。从而减少了来自
于未完全燃烧的燃气的有害气体排放量,且进一步提升了燃气的能量效率。
该混流通道10的该第二混合腔102内还形成了一鼓风室供在其中鼓吹空气,
从而提高该第二混合腔102的底部内的气体混流程度。此外,来自于该鼓风
机60的气流将使得在该混流通道10的该第二混合腔102内混有空气的混合
气体的压力增加,从而保证该混有空气的混合燃气能从该气流出口11被喷
出。
该鼓风机60通过该空气入口12持续地鼓吹空气流到该混流通道10的
该第二混合腔102内,高速的空气流进入到该混流通道10的该第二混合腔
102后,带动该混流通道10的该第二混合腔102里的空气与燃气进行混合,
提高空气与燃气的混流效率。高速的空气在带动空气与燃气混合的同时使得
该混流通道10的该第二混合腔102内压力增加,以致于使得该混有空气的
混合燃气被喷向该气旋装置20,并使该气旋装置20旋转以增加该混有空气
的混合燃气的混合效率,再进入该混流通道10的该第一混合腔101,再由
该该混流通道10的第一混合腔101喷出该混通通道10。该优选实施例的该
鼓风机60可以是直流电(DC)或交流电(AC)的鼓风机60或者风扇以供
产生气流通过该空气入口12进入该混流通道10的该第一混合腔101内。值
得一提的是,使用该鼓风机60所产生高速空气流是可控的,只需要调节该
鼓风机60则可产生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所需要的高速空气流,从而使得该
混流通道10的第二混合腔102的压力也变得可控。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
的分流集流装置开场工作时,首先该鼓风机60进入工作状态,将空气流鼓
吹进该混流通道10的第二混合腔102内,待该鼓风机60工作一段时间后,
该燃气喷嘴40才进入工作状态,将燃气喷进该混合腔13内。以这种方式防
止燃气通过该空气入口13,流向该鼓风机60而产生的燃气逸出。
如图4所示,该分流集流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热绝缘单元70,以供环绕该
混流通道10的该围墙内侧。该热绝缘单元70优选由热绝缘材料制成,比如
陶瓷材料,其中该热绝缘单元70优选置于该混流通道10内且紧贴该混流通
道10的围墙内侧以形成一热绝缘层供阻止热量从该混流通道10传递出去。
相应地,该热绝缘单元70包括一支撑基底71,该支撑基底71与该混
流通道10同轴地安装于该混流通道10内且位于该空气入口12和该燃气入
口13的上方以牢固地支撑该气旋装置于该混流通道10内。优选地,该支撑
基底71为环形以形成一中空支撑穴711供放置及支撑该气旋装置20于该中
空支撑穴711内,从而保持该气旋装置20于该混流通道10内且分隔该混流
通道10为该第一和第二混合腔101、102。换句话说,该支撑基底71不仅
提供了一保持位以在该混流通道10内支撑该气旋装置20,而且提供了该混
流装置20内的一热绝缘体以防止热量损失。
该热绝缘单元70优选进一步具有从该环状支撑基底71向上延伸的一气
体调整器72,该气体调整器72被支撑于该混流通道10内该气旋装置20之
上以调整朝向该气流出口11的可燃烧气体流且沿着该混流通道10的该围墙
内侧延伸该绝缘层。
该气体调整器72具有一上释放口721和使该第一混合腔101连通于该
释放口721的一调整室722。特别地,该气体调整器72包括定义了一释放
口721的一上墙和坐在该支撑基底71上的从该上墙的外围边缘向下延伸的
一围墙以定义与该释放口721并列的一底部开口,其中该调整室722定义于
该上墙和该围墙内。换句话说,该底部开口定义于该围墙的底部边缘以与该
气流搅动混合器30相连通。优选地,该释放口721与该底部开口的直径比
大约为1/5到3/4。
相应地,当可燃烧气体从该气旋装置20喷出后,该可燃烧气体流进入
该第一混合腔101内的该调整室722内且通过该上释放口721到达该气流
出口11。因此,可燃烧气体的保留时间将在该调整室722内得到延长以在通
过该气流出口11之前进一步混合燃气和空气。该上释放口721同轴地置于
该混流通道10内,且具有比该混流通道10要小的直径,因此当可燃烧气体
通过该上释放口721喷到该气流出口11时,可燃气体的气流将加速。值得
一提的是该气体调整器72的该围墙环绕于该混流通道的围墙内侧且紧贴该
围墙内侧,因此该气体调整器72的该围墙在该混流通道10的围墙内侧内形
成了一热绝缘层供防止热量损失。
此外,该混流通道10进一步被分割以在该第一混合腔101上方形成一
可燃烧气体稳定腔103,其中,该可燃烧气体稳定腔103形成于该气体调整
器72的该释放口721的上方,在该可燃烧气体通过该第一混合腔101之后,
换句话说,该调整室722通过该释放口721且在该可燃烧气体进入该分流装
置30的上表面311之前。
值得一提的是,该气体调整器72的该上部墙的该底面具有一圆锥形以
在该可燃烧气体通过该上部出口12排出之前稳定该可燃烧气体的流动。换
句话说,该气体调整器72的该上部墙的该底面为一倾斜的墙以引导该可燃
烧气体。另外,因为该调整口721的直径小于该混合腔13的直径,所以当
通过该释放口721喷射到该气流出口11时,该可燃烧气体的流动将加速且
以向上的漩涡状方式被稳定,从而提高该可燃烧气体的完全燃烧。换句话说,
因为该可燃烧气体可被完全燃烧,所以由于未完全燃烧引起的空气污染将被
减少且加热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气体燃烧器进一步包括一调节装置,该调节
装置90包括至少一第一筛孔网901,该第一筛孔网901同轴地且合适地放
置于该混流通道10内的该分流装置30的下方和该气旋装置20的上方,以
至于该第一筛孔网901可过滤该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杂质,且供平均分配该混
流通道10内的穿过该调整口721排出该气流出口11的可燃烧气体。优选地,
该第一筛孔网901位于该气旋装置20的上方至少5mm,且该筛孔网901
具有平均形成于其上的大约50到150个筛孔。
当可燃烧气体流通过该筛孔网901时,可燃烧气体流会被分流且被平均
分流通过该筛孔网901,以使可燃烧气体流更容易进入该分流装置30的该
穿孔开口313的该第二开口端3132,从而使得在该分流装置30的上表面
311燃烧的火焰更均匀。当可燃烧气体通过该筛孔网901时,可燃烧气体被
分流的同时也降底了该可燃烧气体的速度,从而使得其能平稳进入该分流装
置30,进一步使得该可燃烧气体在该分流装置30的上表面311上燃烧得梗
平稳。此外,当可燃烧气体穿过该筛孔网901时,若其中混有的杂质大于该
筛孔网901上的筛孔,该杂质则被该筛孔网901所阻挡,使其不能通过该筛
孔网从而进入该分流装置20,从而提高在该分流装置20的该上表面211燃
烧的火焰的纯度。同时,也防止杂质进入该穿孔开口213的较窄的通道2133
从而堵塞该通道2133。值得一提的是,该筛孔网901也防止杂质从气流出
口11掉落到该气旋装置20。
该调节装置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筛孔网902优选位于该中心火焰腔
314内供进一步通过它纯化该气体混合物。通过一或多个安装元件80可牢
牢地安装且固定放置该分流集流装置,如安装该分流集流装置于一炉灶供通
过该分流装置30的上表面产生火焰提供热量。
值得一提的是,该筛孔网901和该第二筛孔网902可稳定在该第一混合
腔101喷向该分流装置30的经充分混合的可燃烧气体流,使火焰在该分流
装置30的上表面311上稳定、均匀地燃烧,且当火焰由大转小时,该筛孔
网901和该第二筛孔网902能进一步减缓可燃烧气体从该分流装置30流出
的速度,从而使得在减速的可燃烧气体流流出该分流装置30和原可燃烧气
体喷出该分流装置30这段时间差内,仍有可燃烧气体从该分流装置30流出,
防止火焰熄灭。
根据最优实施例,本发明进一步通过分流集流装置提供一混合燃气与空
气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传送燃气和空气进入该混流通道10。
(B)通过该气旋装置20以旋涡方式很好地将燃气与空气混合以形成可
燃烧气体。
(C)引导该可燃烧气体从该混流通道10排出以将其点燃,其中空气和
燃气在排出该混流通道10前已进行了预混合,从而提高了燃气的完全燃烧
程度。
在步骤(A)中,燃气和空气在该第二混合腔102内首先进行了预混合。
特别地,该步骤(A)进一步包括一将从该气体喷嘴40喷出的燃气流分成两
个或多个燃气流的步骤。因此,燃气和空气可在通过该气旋装置20之前进
行最初地预混合。
在步骤(B)中,预混合的可燃气体将通过该气旋装置20从该第二混合
腔102流入该第一混合腔101。通过该通口224直接来自于该第二混合腔
102和该保留穴223该预混合的可燃气体将穿过该引导槽232以形成向上的
旋涡状流。因此,该可燃气体的该向上旋涡状流将提大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效
果。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来自鼓风机60的空气和来自气体喷嘴40的燃气直
接更能够给该第二混合腔102,所以该第二混合腔132内的压力比该第一混
合腔131内的压力大。
如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所描述的该气旋装置20C的一第
一可替换方式。该气旋装置20C进一步包括环绕且同轴地与该混合器元件
21藕接的一外部混合器21C。
该外部混合器21C包括置于该混流通道10内且围绕该混合器元件21
的该侧墙222的一环状体22C。优选地,该外部混合器21C置于该混合腔
13内相对于该圆柱形混流通道10的一轴同圆心,其中该环状体32C优选具
有比该圆柱形混流通道10小的直径,并且具有比该混合器元件31的外部大
的直径。
该环状体22C进一步具有一组通口224C间隔地且呈辐射状地形成于该
侧墙222C,以至于从该混合器元件21的该通口224排出的空气和燃气可以
经由该通口224C流经该环状体22C。
该外部混合器21C进一步包括一外部改向装置22C,该外部改向装置
23C供来自该第二混合腔102到该第一混合腔101的空气和燃气流以螺旋的
方式进行改向和混合,以此提高它们的混合度。相应地,该外部改向装置23C
包括一组伸长且倾斜的导向元件231C,该组伸长且倾斜的导向元件231C
向外且有间隔地从该环状体22C的该侧墙222C的一外表面突出,并且在该
侧墙222C的该外表面从该侧墙222C的底部外围边缘倾斜延伸至其顶部,
其中一组引导槽232C形成于每两个相邻的导向元件231C之间供改向该气
体混合物气流以形成一向上旋涡状的气体混合物气流。优选地,该导向元件
231C一体地且放射状地延伸于该环状体22C的该侧墙222C的外表面上。
相应地,第一该引导槽232C具有形成于该环状体22C的底部以与该第
二混合腔102相通的一底部开口,和形成于该环状体22C的上部以与该第一
混合腔101相通的一上部开口,如此,当在该第二混合腔102内混合该燃气
和空气最初形成该可燃烧气体时,由于该第一混合腔101和第二混合腔102
之间的压力,该可燃烧气体通过该引导槽232C以旋涡状方式从该第二混合
腔102喷射入该第一混合腔101。换句话说,当该可燃烧气体穿过该引导槽
232C时,该燃气和空气将进一步以放涡流的方式被很好地混合。
此外,该通口224C形成于该环状体22C的该侧墙232C上以分别与该
引导槽232C相协同,从而贯通于该帽状体32的该通口224和该引导槽232C
之间。换句话说,该环状体22C的该通口224C分别与该帽状体22的该通
口224相对齐。因此,该外部混合器21C可经由该环状体22C进一步延长
燃气和空气在该第二混合腔102内的滞留时间,并且通过该改向装置23C
改变该可燃烧气体的气流方向。由于该第二混合腔102内的高压,该可燃烧
气体将分别穿过该多个通口224、224C从该帽状体22的该保留穴223喷射
入该引导槽232C,并且通过该引导槽232C以旋涡状方式喷射到该第一混
合腔101。因此,该改向装置23C的该引导槽232C引导该可燃烧气体从该
通口224C和该引导槽232C的底端穿过以形成向上的该可燃烧气体的涡流
供该燃气和空气很好地进行混合。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混流通道10的有限
混合时间和空间内该旋涡状气流具有很好的混合燃气和空气的效果。
如图5所示,该混合器元件21和该外部混合21C具有相似的结构,如
该侧墙222、222C,该通口224、224C,该导向元件231、231C和该改向
装置23的该引导槽232、232C。该混合器元件21和该外部混合器21C之
间的不同处在于该混合器元件21具有该上墙221以形成该帽状体22,然而
该外部混合器21C不具有形成该帽状体22C的该上墙。此外,该混合器元
件21和该外部混合器21C的直径也不相同。
当空气和燃气在该第二混合腔102中经过初步混合后,流向该气旋装置
20C。当包含空气和燃气的该初步混合气流遇到该气旋装置20C后,首先会
被分成三部分:一第一初步混合气流、一第二初步混合气流和一第三初步混
合气流。该第三初步混合气流被该气旋装置20C的该外部混合器21C的该
外部改向装置23C的该组导向元件231C分成多股混合气流。该多股混合气
流分别由该气旋装置20C的外部混合器21C的该外部改向装置23C的每一
引导槽232C的该底部缺口进入每一引导槽232C,并由第一引导槽232C分
别引流至该第一混合腔101。由于该第一混合腔101和第二混合腔102之间
的压力,该第三初步混合气流通过该引导槽232C以旋涡状方式从该第二混
合腔102喷射入该第一混合腔101。换句话说,当该可燃烧气体穿过该引导
槽232C时,燃气和空气将进一步以旋涡流的方式被很好地混合。换句话说,
当该可燃烧气体穿过该引导槽232C时,燃气和空气将进一步以旋涡流的方
式被很好地混合。该第二初步混合气流被该气旋装置20C的该混合器元件
21的该改向装置23的该组导向元件231分成多股混合气流。该多股混合气
流分别由气旋装置20C的该混合器元件21的该改向装置23的每一引导槽
232,并由每一引导槽232C分别引流至该第一混合腔101。由于该第一混合
腔101和该第二混合腔102之间的压力,该可燃烧气体通过该引导槽232
以旋涡状方式从该第二混合腔102喷射入该第一混合腔101。换句话说,当
该可燃烧气体穿过该引导槽232时,燃气和空气将进一步以旋涡流的方式被
很好地混合。而该第一初步混合气流喷向该保留穴223,并在该保留穴223
内一滞留时间里进一步混合燃气和空气。由于该第二混合腔102内的高压,
在保留穴223里所滞留的该第一初步混合气流分别经过多个通口224、224C
从该帽状体22的该保留穴223喷射入该外部混合器的该引导槽232C,同时
也有部分从该帽状体22的该保留穴223所喷出该第一初步混合气流被喷入
该混合器元件的该引导槽232。也就是说,在该保留穴232里的该第一初步
混合气流分别经过多外通口224、224C分流,一部分被喷射入该外部混合
器21C和各该引导槽232C,与流经该外部混合器21C的各该引导槽232C
里的第三混合气流混合,以旋涡状方式喷射入该第一混合腔101。另一部分
第一初步混合气流被喷射入该混合器元件21的各引导槽232,与流经该混
合器元件21的各该引导槽232里的第二混合气流混合,以旋涡状方式喷射
入该第一混合腔101。
在该第二混合腔102里经初步混合的可燃烧气体气流首先经过分流,分
成三气流,一第一初步混合气流、一第二初步混合气流,一第三初步混合气
流,该第一初步混合气流喷向该保留穴223,该第二初步混合气流喷向该混
合器元件21的该引导槽232和该第三初步混合气流喷向该外部混合器21C
的该引导槽232C。其中,第二和第三初步混合气流分别被多个引导槽232、
232C分流成多股气流以旋涡状方式喷向该第一混合腔。而该第一初步混合
气流通过多个通口224、224C,从该帽状体22的该保留穴223喷射入该引
导槽232C或232。其中喷射入该混合器元件21的该引导槽232的气流与
流经该引导槽232的气流混合再以旋涡状的方式喷射向该第一混合腔。其中
喷射入该外部混合器元件21C的该引导槽232C的气流与流经该引导槽
232C的气流混合再以旋涡状的方式喷射向该第一混合腔,从而提高空气和
燃气的混流效率。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所描绘的该气旋装置20D的一第二
可替换方式。该气旋装置20D进一步包括支撑于该混流通道10内的一混合
器元件21D和一改向装置23D。
该混合器元件21D相对于该圆柱形混流通道10的一轴同圆心地被放置
于该混流通道10内,其中该混合器元件21D优选具有比该混流通道10小
的直径。该混合器元件21D具有面对该第二混合腔102的一上墙211D和面
对该第一混合腔101的一下部墙212D。该混合器元件21D进一步具有从该
下部墙212D延伸到该上部墙211D的一组穿槽213D,其中每一该穿槽213D
为向上穿过该混合器元件21D的一伸长的直槽。换句话说,该燃气可穿过该
穿槽213D以从该第二混合腔102到达该第一混合腔101。
该改向装置23D包括置于该混合器元件21D的该穿槽213D内的一组
导向元件231D,其中每一该导向元件231D具有一旋涡状的导向通道232D
供使该气体混合物的气流改向以形成一向上地气体混合物旋涡状气流。如图
6所示,每一该导向元件231D具有一螺旋结构并且以螺旋构造通过金属丝
的扭转制成。因此,当该气体混合物穿过该导向元件231D的该导向通道
232D时,该燃气和空气将被很好地进行混合。
此外,每一该导向元件231D具有一圆锥形状,因此该导向元件231D
的直径从底部到上部逐渐减小。换句话说,该导向元件231D的上部直径要
小于该导向元件231D的下部直径。另外,每一该穿槽213D具有一相应的
圆锥形状供在其中分别适合该导向元件231D。换句话说,在该底部墙212D
的该穿槽213D的直径要大于在该上部墙211D的该穿槽213D的直径。当
该空气和该燃气在该第二混合腔102中经过初步混合后,流向该气旋装置
20D。当包含空气和燃气的该初步流合气流遇到该气旋装置20D后,该初步
混合气流被分流成多股气流以穿过该气流搅动混合20D的该组穿槽213D。
通过该组穿槽213D,该初步混合气流被分成多股气流以通过该组穿槽
213D。在该穿槽213D中,气流会被该穿槽内的该导向元件231D改向以形
成一向上地旋涡状气流。因此该初步混合气流被分成多股气流进入该组穿槽
213D后,会被每一改向元件213D改向以形成一向上地旋涡状混合气流,
喷向该第一混合腔。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所描绘的该气流搅动混合器20E的
一第三可替换方式。该气流搅动混合器20E,与该第二可替换实施方式相似,
进一步包括支撑于该混流通道10内的一混合器元件21E和一改向装置23E。
该混合器元件21E同圆心地被放置于该混流通道10内,其中该混合器
元件21E优选具有比该混流通道10的内部要小的直径。该混合器元件21E
具有面对该第二混合腔102的一上墙211E和面对该第一混合腔101的一下
部墙212E。该混合器元件21E进一步具有从该下部墙212E延伸到该上部
墙211E的一组穿槽213E,其中每一该穿槽213E为向上穿过该混合器元件
21E的一伸长的直槽。换句话说,该燃气可穿过该穿槽213E以从该第二混
合腔102到达该第一混合腔101。
该改向装置23E包括置于该混合器元件21E的该穿槽213E内的一组导
向元件231E,其中每一该导向元件231E具有一旋涡状的导向通道232E供
使该气体混合物的气流改向以形成一向上的气体混合物涡状气流。如图7所
示,每一该导向元件231E具有一螺旋结构并且以螺旋构造通过金属丝的扭
转制成。因此,当该气体混合物穿过该导向元件231E的该导向通道232E
时,该燃气和空气将被很好地混合。
此外,每一该导向元件231E具有一管式形状,并且该导向元件231E
具有一均匀相等的直径。换句话说,该导向元件231E的上部直径等于该导
向元件231E的下部直径。另外,每一该穿槽213E具有一相应的均匀相等
的直径供在其中分别适合该导向元件231E。换句话说,在该底部墙212E的
该穿槽213E的直径等于在该上部墙211E的该穿槽213E的直径。
当该空气和该燃气在该第二混合腔102中经过初步混合后,流向该气旋
装置20E。当包含空气和燃气的该初步流合气流遇到该气旋装置20E后,该
初步混合气流被分流成多股气流以穿过该气旋装置20E的该组穿槽213E。
通过该组穿槽213E,该初步混合气流被分成多股气流以通过该组穿槽213E。
在该穿槽213E中,气流会被该穿槽213E内的该导向元件231E改向以形
成一向上地旋涡状气流。因此该初步混合气流被分成多股气流进入该组穿槽
213E后,会被每一改向元件213E改向以形成一向上地旋涡状混合气流,喷
向该第一混合腔。
图8A和图8B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所描绘的该气旋装置20F
的一第四可替换方式。该气旋装置20F,与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相似,进一
步包括支撑于该混流通道10内的一混合器元件21F和一改向装置23F。该
混合器元件21F包括置于该混流通道10内供延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保留时
间的一帽状体22F。该帽状体22F具有一上墙221F和从该上墙221F的外
围向下延伸的一侧墙222F,一保留穴223F定义在该上墙221F和该侧墙
222F内,其中该帽状体22F的一底部开口朝向该混流通道10的底部。因此,
燃气混合物在该第二混合腔102内的保留时间可通过该保留穴223F得到延
长。
相应地,该混合器元件21F优选置于该混流通道10内且与该混流通道
10内轴,其中该帽状体22F优选具有比该圆柱形混流通道10的内直径要小
的直径。
该帽状体22F进一步具有间隔地且呈放射状地形成于该侧墙222F的一
组通口224F,因此来自该第二混合腔102的空气和燃气可向上流向该保留
穴223F供进一步混合燃气和空气,然后通过该保留穴223内的燃气和空气
的混合物具有相对较高的压力,因此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可自动通过该通口
224F排出该保留穴223F喷向该气流出口11。
该改向装置23F可使来自该第二混合腔102的燃气和空气以螺旋方式改
向和混合进入该第一混合腔101,从而提高燃气和空气的混合度。相应地,
该改向装置23F包括一组伸长的导向元件231F,该导向元件231向外且间
隔地凸出于该帽状体22F的该侧墙222F的外表面且垂直地从该侧墙222F
的底部外围边缘延伸到该上墙221F的上表面,其中一组引导槽232F形成
于每两个相邻的导向元件231F之间供将该燃气物的气流从该第二混合腔
102引导至该第一混合腔101。优选地,该导向元件331F一体地且呈放射
状地从该帽状体22F的该侧墙222F的外表面延伸。
相应地,每一引导槽232F具有形成于该帽状体22F的底部的与该第二
混合腔102相通的一底部开口,和形成于该帽状体22F的顶部的与第一混合
腔101相通的一顶部开口,因此当燃气和空气在该二混合腔102内经过初步
混合形成可燃烧气体时,由于该第一和第二混合腔101、102之间的压力不
同,该可燃烧气体通过该引导槽232F以涡状方式从该第二混合腔102喷入
该第一混合腔101。换句话说,当该可燃烧气体通过该引导槽232F时,燃
气和空气将以旋涡状方式进一步得到充分地混合。
此外,该通口224F形成于该帽状体22F的该侧墙222F以分别与该引
导槽232F对齐以使该保留穴223F和该引导槽232F之间相通。因此,该混
合器元件21F可通过该帽状体22F延长燃气和空气在该第二混合腔122内
的保留时间,且通过该改向装置23F改变可燃烧气体的气流方向。由于该第
二混合腔102内的高压,该可燃烧气体将分别通过该通口224F从该保留穴
223F喷向该引导槽232F,然后将通过该引导槽232F以涡状方式喷向该第
一混合腔101。
该改向装置23F进一步包括一转动装置233F,以供转动该气旋装置
20F,因此该改向装置23F的每一引导槽232F也发生转动,从而导致从每
一引导槽232F喷出的燃气混合物的方向也发生改变,因而形成一向上地涡
状燃气混合物气流。如图9所示,该转动装置233F进一步包括一齿面2331F
和一动力装置2332F。该齿面2331F设置在该帽状体22F的侧墙222F的底
面。该动力装置2332F的一端包括一齿轮,以齿合该齿面2331F,从而带动
该气旋装置20F转动。值得一提的是,该动力装置2332F采用密封设置,
以防止气体从该动力装置2332F泄露。优选地,该动力装置2332F为一电
机。
值得重点提及的,该改向装置23F也可应用在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上以
及上述该气旋装置20的其它替代方式上,从而加强包含空气和燃气的混合
气体通过该气旋装置20的替代方式的混合效率。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所描述的该分流装置30C的一替
代方式。该分流装置30C的结构与优选实施例所描述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
该分流装置的头部31C的结构。
该分流装置30C优选具有一头部31C和一藕接部32C供牢固地将该分
流装置30C可通过安装或者可旋转地连接方式牢固地安装于该气流出口11
处。
该分流装置30C的该头部31C定义了一上表面311C和一下表面312C,
其中该头部31C适于覆盖在该混流通道10的该气流出口12。该分流装置
30C进一步具有优选形成于该头部31C的一组穿孔开口313C,且从该上表
面311C延伸到该下表面313C供与该混流通道10相连通,以通过该气流出
口11的可燃烧气体。因此,当该可燃烧气体通过该气流出口11时,该可燃
烧气体以通过该穿孔开口313C喷出该分流集流装置。此外每一该穿孔开口
313C优选具有形成于该上表面311C的一锥形第一开口端3131C,其中该
第一开口端3131C的直径逐渐向上增加以在该上表面311C形成宽的开口。
优选地,该分流装置30C的该头部31C该上表面311C为一球面,且该
球面所对应的球心位于圆柱形的该混流通道10的中轴线上。每一该穿孔开
口313C为一伸长的通道且优选间隔地从该头部31C的该上表面311C延伸
到该下表面312C,从而在该上表面311C处形成带有较宽开口的该第一开口
端3131C和位于该下表面312C一相对的一第二开口端3132C。因此,该
穿孔开口213C具有从该锥形第一开口端3131C延伸的一通道3133C,以
至于可通过该通道3133C喷出该混合的可燃烧气体。
该穿孔开口313可平均地且呈放状地位于该分流装置30C的该头部31C
处供分配该上表面上的气流。其中该头部31C进一步在该头部31C的中心
具有一中心部分和围绕该中心部分的一围绕部分。位于该中心部分的该下表
面312C向上凹缩以在该下表面312C形成一中心腔314C供聚集和增强中
心部分的该上表面311C的气流。
位于该围绕部分的该穿孔开口313C的每一该第二开口端3132C可进一
步于该下表面312C具有一相对较宽的开口。换句话说,位于该围绕部分的
该穿孔开口313C的该第二开口端3132C优选具有相反的锥形,该相反的锥
形逐渐向下增大该穿孔开口313C直径,且在该下表面312C形成相对较宽
的开口,因此位于该围绕部分的该穿孔开口313C可将穿过该头部31C的混
合气体量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该分流装置30C的该头部31C的每一该穿孔开口313C
的延长线都与圆柱形的该混流通道10的中轴线相交于一点,优选地,该相
交点为该头部31C的上表面311C所对应的球心。
值得一提的是,该分流装置30C的该上表面311C可供火焰在其上燃烧。
此外,由于该分流装置30C的该上表面311C是一球面,经充混合的可燃烧
气体被该分流装置30C分散地喷出,从而提供的火焰具更大的燃烧范围且燃
烧平稳。换句话说,在该分流装置30C可提供稳定燃烧的小火焰,且燃气是
充分燃烧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附图及描述所展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
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
可以看到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得到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
功能及结构原理已予以展示和说明,并且在不背离所述原理的条件下,实施
方式可作修改。因此,本发明包含了所有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
的改良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