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滤布滤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滤布滤池.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91593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7.10CN103191593A*CN103191593A*(21)申请号 201310150674.5(22)申请日 2013.04.27B01D 33/42(2006.01)B01D 33/44(2006.01)(71)申请人江苏兆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周铁镇分水人民路(72)发明人尹曙涛 周震球 尹曙辉 尹志强钱登(74)专利代理机构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代理人赵臻淞(54) 发明名称新型滤布滤池(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滤布滤池,由池体、过滤环与。
2、反冲洗装置三部分组成;圆形池体池底为隔层结构,隔板将池体分为上部污水腔与底部清水腔,隔板上辐射发散均布有若干贯通隔板厚度的出水孔;等距间隔的若干圈同心环形过滤环设置在中心支墩的外围,隔板上的出水孔与其上部的过滤环的内腔所连通;反冲洗装置的工作桥下方的固定架上弹性固定有吸盘,底部固定有刮泥板。本发明采用同心的多层过滤环结构,可以灵活地适应对现有圆形池体的升级改造,同时圆周过滤环也具有最大的过滤表面积,可实现较大的过水量。本发明利用重力作用使原水自动从上部污水腔通过过滤层流入底部清水腔,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因此工作能耗与运行成本大大减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91593 ACN 103191593 A1/1页21.一种新型滤布滤池,其特征在于:由池体(24)、过滤环(5)与反冲洗装置三部分组成;-圆形池体(24)中央设置有中心支墩(7),池底为隔层结构,隔板(6)将池体(24)分为上部污水腔(25)与底部清水腔(3),隔板(6)上辐射发散均布有若干贯通隔板(6)厚度的出水孔(4),隔板(6)正面沿半径方向设置有下凹的集泥沟(21);-等距间隔的若干圈同心环形过滤环(5)设置在中心支墩(7)的外围,隔板(6)上的出水孔(4)与其上。
4、部的过滤环(5)的内腔所连通;-反冲洗装置的工作桥(19)一端枢接在中心支墩(7)顶部,外侧端通过滚轮(16)架设在池体(24)外周顶部的环形轨道上;工作桥(19)下方的固定架上弹性固定有吸盘(10),吸盘(10)与过滤环(5)的过滤面相吻合;固定架底部固定有刮泥板(11),刮泥板(11)与隔板(6)上表面接触。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滤布滤池,其特征在于:每一圈过滤环(5)由若干片弧形扇板组成,弧形扇板的内弧面与外弧面蒙布有纤维过滤布,中间为空腔,弧形扇板通过底部固定件固定在池体(24)底部的隔板(6)上,隔板(6)上的出水孔(4)与其上部的弧形扇板的内腔所连通。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
5、新型滤布滤池,其特征在于:吸盘(10)通过弹簧(8)与拉杆(9)弹性装配在固定架上,每组吸盘(10)包括过滤环内侧面吸盘与过滤环外侧面吸盘,吸盘(10)的弧率与过滤环(5)的弧率相对应,高度与过滤环(5)的高度相当。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滤布滤池,其特征在于:每组吸盘(10)设置有一个独立的电动球阀(18)与顶部的排污管(15)相连通,排污管(15)上设置有吸泥泵(17)。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滤布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24)一侧设置有进水渠(2),与环绕在污水腔(25)外部圆周上的进水堰(20)连通;池体(24)另一侧设置有出水渠(13),与清水腔(3)相连通;池体(24)。
6、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排污渠(14)。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滤布滤池,其特征在于:集泥沟(21)底部设置有吸泥管(22),吸泥管(22)通过污泥泵(23)的抽吸将污泥输送至池体(24)外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91593 A1/3页3新型滤布滤池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滤布滤池。背景技术0002 污水处理中经常采用微过滤方法对污水进行深度过滤,设置于常规活性污泥法、延时曝气法、SBR系统、氧化沟系统、滴滤池系统、氧化塘系统之后,纤维转盘过滤器是常用的微过滤设备,工作时污水从纤维滤布层的一侧流入,其中的悬浮颗粒物被纤维滤布截留,清水从滤布另一侧流出,。
7、出水后SS10mg/L,浊度2 NTU。纤维转盘过滤器工作时转盘始终在回转运动,由于转盘两侧都有大量的水,因此回转的阻力很大,所需要的电机功率较大,长期运行能耗成本支出较大。发明内容0003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转盘过滤器运行阻力大,能耗高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新型滤布滤池,从而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设备的连续工作能力与可靠性。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滤布滤池,由池体、过滤环与反冲洗装置三部分组成;圆形池体中央设置有中心支墩,池底为隔层结构,隔板将池体分为上部污水腔与底部清水腔,隔板上辐射发散均布有若干贯通隔板厚度的出水孔,隔板正面沿半径方向设置有下凹的集泥沟;等距间隔的。
8、若干圈同心环形过滤环设置在中心支墩的外围,隔板上的出水孔与其上部的过滤环的内腔所连通;反冲洗装置的工作桥一端枢接在中心支墩顶部,外侧端通过滚轮架设在池体外周顶部的环形轨道上;工作桥下方的固定架上弹性固定有吸盘,吸盘与过滤环的过滤面相吻合;固定架底部固定有刮泥板,刮泥板与隔板上表面接触。000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一圈过滤环由若干片弧形扇板组成,弧形扇板的内弧面与外弧面蒙布有纤维过滤布,中间为空腔,弧形扇板通过底部固定件固定在池体底部的隔板上,隔板上的出水孔与其上部的弧形扇板的内腔所连通。0006 吸盘通过弹簧与拉杆弹性装配在固定架上,每组吸盘包括过滤环内侧面吸盘与过滤环外侧面吸盘。
9、,吸盘的弧率与过滤环的弧率相对应,高度与过滤环的高度相当。0007 每组吸盘设置有一个独立的电动球阀与顶部的排污管相连通,排污管上设置有吸泥泵。0008 所述池体一侧设置有进水渠,与环绕在污水腔外部圆周上的进水堰连通;池体另一侧设置有出水渠,与清水腔相连通;池体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排污渠。0009 集泥沟底部设置有吸泥管,吸泥管通过污泥泵的抽吸将污泥输送至池体外部。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采用同心的多层过滤环结构,可以灵活地适应对现有圆形过滤池、二沉池等池体的升级改造,同时圆周过滤环也具有最大的过滤表面积,可实现较大的过水量。本发明采用周边进水方式,进水均匀,过滤环工作负荷均匀,过。
10、水量稳定且过滤效果好。本发明利用说 明 书CN 103191593 A2/3页4重力作用使原水自动从上部污水腔通过过滤层流入底部清水腔,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因此工作能耗与运行成本大大减小。0011 本发明采用半桥式的反冲洗结构,配合自动开闭控制,可以智能地对过滤面进行反冲洗,吸盘通过弹簧与拉杆抵紧在过滤面上,保证反冲洗的效果也防止对过滤面的过压损伤;通过控制不同的工作桥转速保证吸盘对单位面积过滤面的反冲洗时间相同;工作桥底部设置的刮泥板同时可以实现对池底污泥的刮泥与收集。附图说明0012 图1为本发明的中剖图。0013 图2为图1中池体的俯视图。0014 图3为图1的俯视图。0015 图中:1、。
11、原水;2、进水渠;3、清水腔;4、出水孔;5、过滤环;6、隔板;7、中心支墩;8、弹簧;9、拉杆;10、吸盘;11、刮泥板;12、清水;13、出水渠;14、排污渠;15、排污管;16、滚轮;17、吸泥泵;18、电动球阀;19、工作桥;20、进水堰;21、集泥沟;22、吸泥管;23、污泥泵;24、池体;25、污水腔。具体实施方式0016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0017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滤布滤池由池体24、过滤环5与反冲洗装置三部分组成。圆形池体24中央设置有中心支墩7,池底为隔层结构,隔板6将池体24分为上部污水腔25与底部清水腔3,隔板6上辐射发散均布有若干。
12、贯通隔板6厚度的出水孔4(参见图2),隔板6正面沿半径方向设置有一条下凹的集泥沟21,集泥沟21底部设置有吸泥管22,吸泥管22通过污泥泵23的抽吸将污泥输送至池体24外部;池体24一侧设置有进水渠2,与环绕在污水腔25外部圆周上的进水堰20连通;池体24另一侧设置有出水渠13,与清水腔3相连通。池体24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排污渠14。0018 等距间隔的若干圈同心环形过滤环5设置在中心支墩7的外围,本实施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四圈;每一圈过滤环5由若干片弧形扇板组成,弧形扇板的内弧面与外弧面蒙布有纤维过滤布,中间为空腔,弧形扇板通过底部固定件固定在池体24底部的隔板6上,隔板6上的出水孔4与其上部。
13、的弧形扇板的内腔所连通。0019 反冲洗装置的工作桥19一端枢接在中心支墩7顶部,外侧端通过滚轮16架设在池体24外周顶部的环形轨道上,滚轮16由调速电机驱动,驱动工作桥19以中心支墩7为圆心作缓速回转运动。工作桥19下方设置有四组固定架,四组吸盘10分别通过弹簧8与拉杆9弹性装配在固定架上,每组吸盘10包括过滤环内侧面吸盘与过滤环外侧面吸盘,吸盘10的弧率与过滤环5的弧率相对应,高度与过滤环5的高度相当,同时依靠弹簧8弹性以保证反冲洗时与过滤面弧面的吻合。每组吸盘10都设置有一个独立的电动球阀18与顶部的排污管15相连通,排污管15上设置有吸泥泵17,排污管15的出口伸入环形排污渠14内。固。
14、定架底部固定有多个刮泥板11,分别位于相邻过滤环5之间,以及过滤环5与池壁、中心支墩7之间,刮泥板11与隔板6上表面接触。0020 实际工作时,原水1先进入进水渠2,溢过进水堰20进入圆形的污水腔25,过滤环说 明 书CN 103191593 A3/3页55的内外两侧致密的纤维形成过滤层,原水1中的杂质与悬浮颗粒物被纤维层过滤并保留在外侧面,清水12通过过滤层进入弧形扇板的内腔,并通过出水孔4向下流入清水腔3,最终清水12经过出水渠13排出。0021 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滤工作,原水1中的杂质不断地在纤维过滤层表面上积累,堵塞过滤微孔而影响过滤效果,过滤量不断减少,当过滤量小于进水量池内液位上升;。
15、当达到液位计设定的反冲洗液位时,调速电机启动,滚轮16驱动工作桥19以中心支墩7为圆心作缓速回转运动;同时其中一路的电动球阀18开启,其他电动球阀18仍处于关闭状态,吸泥泵17启动,过滤环5两侧的吸盘10对纤维层表面进行抽吸,实现过滤面的反冲洗。工作桥19旋转一周,该电动球阀18对应的一圈过滤环5清洗完毕;此时更换开启下一路电动球阀18,进入下一圈过滤环5的反冲洗作业,直到各圈过滤环5都清洗完毕后,自动关闭吸泥泵17与调速电机。由于每圈的过滤环5的直径不同,为了保证所有反冲洗效果,在每反冲洗一圈滤环时都对工作桥19设置不同的转速,以保证抽吸点的线速度相同,吸盘10对单位面积的过滤面的吸泥时间相。
16、同。工作桥19旋转过程中,带动刮泥板11旋转,把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到污水腔25底面隔板6上的污泥刮到集泥沟21里,当过滤环5都冲洗完毕后,启动污泥泵23将集泥沟21里的污泥通过吸泥管22抽吸至池顶的排污渠14内。0022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例如池体既可以使用土木基建,也可以使用钢板制作;过滤环也不限于附图中显示的四圈。说 明 书CN 103191593 A1/3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91593 A2/3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91593 A3/3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9159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