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化材料幅的装置.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59313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8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80011191.6

申请日:

2011.01.29

公开号:

CN102844485A

公开日:

2012.12.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4H 18/04申请日:20110129|||公开

IPC分类号:

D04H18/04(2012.01)I

主分类号:

D04H18/04

申请人:

弗莱斯纳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威利·利布舍尔

地址:

德国埃格尔斯巴赫

优先权:

2010.02.25 DE 102010009275.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余刚;吴孟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化由纤维和/或长丝形成的材料幅(F)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筛带(S),用于运载材料幅(F);喷嘴束(D),布置在筛带(S)上方,以用于使材料幅(F)以至少一行布置的具有多个流体射流(W)的加压流体;以及抽吸装置,布置在筛带(S)下方,与喷嘴束(D)相互作用且具有抽吸间隙(A)。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流体射流(W)在抽吸间隙(A)的表面区域中击打材料幅(F)。根据本发明,当在材料幅(F)的传送方向看时,在抽吸间隙(A)的后部中进行流体应用(W)。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固化由纤维和/或长丝形成的材料幅的装置,所述装置包
括:筛带,用于运载所述材料幅;喷嘴束,布置在所述筛带上方,
以用于使所述材料幅经受以至少一行布置的多个流体射流形式的加
压流体;以及抽吸装置,包括抽吸间隙,所述抽吸装置布置在所述
筛带下方且与所述喷嘴束相互作用,所述流体射流在所述抽吸间隙
的表面区域中击打所述材料幅,
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材料幅(F)的运载方向看时,在所述
抽吸间隙(A)的后部区域中执行所述流体的应用(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抽吸间隙(A)
的后部四分之一区域中执行所述流体的应用(W)。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A)
形成为顶侧开口的室,所述室连接于抽吸空气发生器(SV),所述
室的顶侧由所述筛带(S)覆盖并且所述室在所述材料幅(F)的传
送方向上由相应的杆(L1、L2)定界。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筛带
S)运载的所述材料幅(F)上方,为所述抽吸装置分配吹风装置
以用于向所述材料幅(F)的表面上吹送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设置有空
气传导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的所述空
气传导元件是可调节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吹风装置,所
述材料幅的绒毛在传送方向上能够经受不同强度的吹送空气。

说明书

用于固化材料幅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特征部分所述的用于固化材
料幅(web)的装置。

从EP-A-0 959 076已知一种用于固化任何类型的自然和/或合成纤维
制成的材料幅(web)的纤维的装置,其中,纤维幅进行了带-筒式压缩。
所述装置包括以下特征且各自按以下概述的方式设计:

-第一环形带,用于运载纤维幅,以张紧的方式在至少两个辊之间
被导向和偏转,

-可透性针刺滚筒,所述环形带缠绕在该可透性针刺滚筒周围,

-第二环形带,其分配给第一环形带,且也以张紧的方式在两个辊
之间被导向,其中与所述第一环形带的工作股(working strand)相对布
置的第二环形带的工作股以从动的方式在与第一环形带相同的方向上进
行循环,

-在入口侧处,两个环形带的两个工作股在它们的纵向范围中以圆
锥形朝向彼此定向,该方式使得位于第一环形带的工作股上的纤维幅(预
剪毛(pre-fleece)、绒毛)将在前进的环形带之间被逐渐地压缩(压紧,
compacted),

-两个环形带通过两个辊而被按压抵靠针刺滚筒,从而可用较强的
力缠绕在该滚筒周围,

-在所述两个辊之间,喷嘴束朝向纤维幅定向以湿润该纤维幅。

此类装置的优点在于,在两个环形带之间,之前的非织物(即大体积
地前进的纤维片)将以缓慢增加的方式和以均匀的压力从顶部朝向底部压
缩而没有剪应力,并且仅在当被牢固地保持在两个环形带之间时在针刺滚
筒上被湿润。然而该构造对于某些产品来说较复杂且成本较高。

从EP 1 126 064 B1已知一种装置,其简化了压缩以及非织物的第一
湿润。该已知的装置提供了一种带-带式压缩,并且该装置包括以下特征
并各自按以下概述的方式设计:

-第一环形带,用于运载纤维幅,在两个辊之间以张紧的方式被导
向和偏转,

-第二环形带,其也以张紧的方式在至少两个辊之间被导向,其中
与所述第一环形带的工作股相对布置的所述第二环形带的工作股以从动
的方式在与第一环形带相同的方向进行循环,

-在入口侧处,两个环形带的两个工作股在它们的纵向范围中以圆
锥形朝向彼此定向,该方式使得位于第一环形带的工作股上的纤维幅将
在前进的环形带之间被逐渐地压缩,

-在未由偏转辊支撑的区域中,设置成用于湿润纤维幅的且具有抽
吸装置的第一喷嘴束被分配给相互循环的两个环形带。

由于其技术花费,该构造对于某些产品来说成本也较高。

DE 10 2005 055 939 B3示出一种用于产生用于固化纤维幅的流体射
流的喷嘴束。该喷嘴束包括可更换的喷嘴束,其包括流体的排出口。该排
出口可布置成一行,但也可布置成相互平行延伸的两行或多行。排出口相
互之间具有距离且具有使得可适用于实际使用的直径。作为流体,可使用
加压的水,但一般也可以是过热的蒸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装置以用于纤维和/或长丝组成的
绒毛(pile)的压缩和第一处理。

以上目的通过权利要求中限定的装置特征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修改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示出。

本发明始于一种用于固化由纤维和/或长丝形成的材料幅的装置,所
述装置包括:筛带,运载材料幅;喷嘴束,布置在筛带上方,以用于使材
料幅经受以至少一行布置的多个流体射流形式的加压流体;以及抽吸装
置,包括抽吸间隙,抽吸装置布置在筛带下方并与喷嘴束相互作用,其中
流体射流在抽吸间隙的表面区域中击打材料幅。

根据本发明,其设置成使得在材料幅的传送方向看时在抽吸间隙的后
部区域进行流体应用。在流体应用以前,材料幅(即纤维和/或长丝绒毛)
不经受任何机械压缩、压紧或导向。通过流体束前方的放大的抽吸通道区
域,纤维和/或长丝绒毛将被稳定,并且根据所经过的吸力也将稍微地压紧。
此外,本发明可防止在流体应用方向移动的纤维和/或长丝被流体射流变形
或防止在其表面上形成折叠。以此种方式,可避免对非织物的质量的干扰。

在变型的方式中,提供了以下方案:

-在抽吸间隙的后部四分之一区域(Viertel)中执行流体应用。

-在由筛带运载的材料幅上方,为抽吸装置分配一吹气装置以用于
向材料幅的表面上吹送空气。从而,流过材料幅的绒毛的气流的压缩、
稳定效果增强。

-抽吸装置形成为一个室,该室连接于抽吸空气发生器,所述室在
材料幅的传送方向上通过由塑料制成的相应杆定界。

-所述吹风装置设置有空气传导元件。

-所述吹风装置的所述空气传导元件是可调整的。因此,增强压缩
的吹送空气的效果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该吹风装置,材料幅的绒毛能在传送的方向经受不同强度的
吹送气流。这使得能直接向抽吸间隙中吹送具有预定强度和方向的气流。
强度和/或方向不同的第二气流将在抽吸间隙前方的区域中施加至材料幅
并且在气流在将通过抽吸间隙上方的材料幅时稳定材料幅。

-运载材料幅的筛带以线性张紧状态延伸,抽吸间隙布置在筛带的
正下方。

-将运载材料幅的筛带在具有可透性表面的针刺滚筒周围导向,该
抽吸间隙在针刺滚筒的内部与所述可透性表面的底侧配合。

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环形传送带S形成为筛带且围绕偏转辊(未示出)以线性方式张紧,
传送带运载包含纤维和/或长丝的材料幅F,所述材料幅通过梳理或纺粘植
物设置为处于大部分未固化状态的未压紧绒毛,并且在由箭头示出的方向
进行传送。在具有材料幅F的传送带S上方,横跨材料幅F的宽度布置有
喷嘴束D,所述喷嘴束的底侧设置有加压流体的多个排出口。在示出的实
施例中,该流体是高度加压的水,并且对应地,材料幅F的绒毛经受多个
水射流W。用于水射流W的排成直线的多个排出口布置成可更换的喷嘴
带(未示出)。也可使用包括以相互隔开的行布置的多个排出口的喷嘴带。

在运载材料幅F的传送带S下方布置有抽吸装置A,抽吸装置通过
导管系统连接至分离器AS,分离器具有布置在其下游的吸入通风器SV。
在所述分离器AS内,水将从水和空气的混合物中分离,水将由布置在分
离器下游的抽吸泵移除并供给至水处理单元(未示出)。

所述抽吸装置A是一室,该室横跨传送带S的宽度延伸且在材料幅F
的传送方向由两个塑料杆L1和L2定界。在材料幅F的格式边缘上,由所
述杆L1、L2形成的抽吸间隙是闭合的。在图中,仅是以示意性的方式给
出喷嘴束D的杆L1、L2的可视化表现形式、以及尤其是组件之间的尺寸
关系。

根据图1,由杆L1、L2形成的抽吸间隙的宽度为b。当从材料幅F
的传送方向看时,具有从其底侧排出的水射流W的喷嘴束D在抽吸间隙
的后部区域的方向上偏移布置,该方式使得水射流W不是在中央处而是
靠近抽吸间隙的后杆L2地分别进入抽吸间隙和材料幅F。在图中,水射
流W的入口与后杆L2的距离标记为c,并且与前杆L1之间的距离标记
为a。根据本发明,将c选择为满足c<a,其中b=a+c。

由于水射流相对于抽吸间隙(杆L1、L2)的非对称定向,材料幅F
在前方区域(与杆L1的距离a)比在后部区域(与杆L2的距离b)经受
抽吸的更强通过。在前方区域(a)中通过材料幅F的更强抽吸力对绒毛
具有稳定作用,绒毛克服水射流W移动且因而经受与传送方向相反的压
缩力。

穿过绒毛的抽吸的较强通过在水射流W之前起作用,以避免在水射
流W的第一固化之前绒毛的鼓胀。绒毛的鼓胀会在产品中产生不规则部,
导致不良的外观,例如呈现在某些位置密度过大的形式或成团的形式,并
且另一方面对非织物强度具有不利的影响。并且鼓胀可以达到这样的程
度,即,使得绒毛接触喷嘴束D并被损坏。这将导致生产过程中的干扰和
中断。

图中未示出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在从材料幅F的传送方
向看时,在喷嘴束D之前布置有吹风装置,以用于将气流吹送到抽吸间隙
的区域中的材料幅的表面上。

在实际实例中,待固化的材料幅F由丝线支数为1.8den的聚丙烯
(PP)的纺粘非织物组成。根据本发明,纺粘织物在铺设后仅稍微进行压
延处理,并随后经过水力处理。第一喷嘴D中的水压为80bar,并且抽吸
装置经受120mbar的低压。抽吸间隙的宽度b为12mm,并且水射流W
与抽吸间隙的前杆L1之间的距离a为10mm。此类措施可使得通过使用
明显较低的压力执行第一水力针刺,而无需进行压缩,从而进一步降低了
绒毛的鼓胀风险。与水射流相对于抽吸间隙的中央定向相比,可以无干扰
的方式最终产生明显更均匀的非织物。

参考数字列表:

S  筛带、传送带

F  材料幅、绒毛

A  抽吸装置、抽吸间隙

L1 杆、前杆

L2 杆、后杆

AS 分离器

SV 吸入通风器、抽吸空气发生器

SP 抽吸泵

D  喷嘴束

W  水射流、流体的应用

b  抽吸间隙的宽度

a  水射流与前杆L1的距离

c  水射流与后杆L2的距离

用于固化材料幅的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于固化材料幅的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于固化材料幅的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固化材料幅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固化材料幅的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44485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2.26CN102844485A*CN102844485A*(21)申请号 201180011191.6(22)申请日 2011.01.29102010009275.4 2010.02.25 DED04H 18/04(2012.01)(71)申请人弗莱斯纳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德国埃格尔斯巴赫(72)发明人威利利布舍尔(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代理人余刚 吴孟秋(54) 发明名称用于固化材料幅的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化由纤维和/或长丝形成的材料幅(F)的装置,所述装置。

2、包括:筛带(S),用于运载材料幅(F);喷嘴束(D),布置在筛带(S)上方,以用于使材料幅(F)以至少一行布置的具有多个流体射流(W)的加压流体;以及抽吸装置,布置在筛带(S)下方,与喷嘴束(D)相互作用且具有抽吸间隙(A)。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流体射流(W)在抽吸间隙(A)的表面区域中击打材料幅(F)。根据本发明,当在材料幅(F)的传送方向看时,在抽吸间隙(A)的后部中进行流体应用(W)。(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2.08.24(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DE2011/000085 2011.01.29(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103850。

3、 DE 2011.09.01(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用于固化由纤维和/或长丝形成的材料幅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筛带,用于运载所述材料幅;喷嘴束,布置在所述筛带上方,以用于使所述材料幅经受以至少一行布置的多个流体射流形式的加压流体;以及抽吸装置,包括抽吸间隙,所述抽吸装置布置在所述筛带下方且与所述喷嘴束相互作用,所述流体射流在所述抽吸间隙的表面区域中击打所述材料幅,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材料幅(F)的运载方向看时,在所述抽吸间隙(A)的后部区域。

4、中执行所述流体的应用(W)。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抽吸间隙(A)的后部四分之一区域中执行所述流体的应用(W)。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A)形成为顶侧开口的室,所述室连接于抽吸空气发生器(SV),所述室的顶侧由所述筛带(S)覆盖并且所述室在所述材料幅(F)的传送方向上由相应的杆(L1、L2)定界。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筛带S)运载的所述材料幅(F)上方,为所述抽吸装置分配吹风装置以用于向所述材料幅(F)的表面上吹送空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设置有空气传导元件。6.根。

5、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的所述空气传导元件是可调节的。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吹风装置,所述材料幅的绒毛在传送方向上能够经受不同强度的吹送空气。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44485 A1/4页3用于固化材料幅的装置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特征部分所述的用于固化材料幅(web)的装置。0002 从EP-A-0 959 076已知一种用于固化任何类型的自然和/或合成纤维制成的材料幅(web)的纤维的装置,其中,纤维幅进行了带-筒式压缩。所述装置包括以下特征且各自按以下概述的方式设计:0003 -第一环形带,用于运载纤维幅,。

6、以张紧的方式在至少两个辊之间被导向和偏转,0004 -可透性针刺滚筒,所述环形带缠绕在该可透性针刺滚筒周围,0005 -第二环形带,其分配给第一环形带,且也以张紧的方式在两个辊之间被导向,其中与所述第一环形带的工作股(working strand)相对布置的第二环形带的工作股以从动的方式在与第一环形带相同的方向上进行循环,0006 -在入口侧处,两个环形带的两个工作股在它们的纵向范围中以圆锥形朝向彼此定向,该方式使得位于第一环形带的工作股上的纤维幅(预剪毛(pre-fleece)、绒毛)将在前进的环形带之间被逐渐地压缩(压紧,compacted),0007 -两个环形带通过两个辊而被按压抵靠针。

7、刺滚筒,从而可用较强的力缠绕在该滚筒周围,0008 -在所述两个辊之间,喷嘴束朝向纤维幅定向以湿润该纤维幅。0009 此类装置的优点在于,在两个环形带之间,之前的非织物(即大体积地前进的纤维片)将以缓慢增加的方式和以均匀的压力从顶部朝向底部压缩而没有剪应力,并且仅在当被牢固地保持在两个环形带之间时在针刺滚筒上被湿润。然而该构造对于某些产品来说较复杂且成本较高。0010 从EP 1 126 064 B1已知一种装置,其简化了压缩以及非织物的第一湿润。该已知的装置提供了一种带-带式压缩,并且该装置包括以下特征并各自按以下概述的方式设计:0011 -第一环形带,用于运载纤维幅,在两个辊之间以张紧的方。

8、式被导向和偏转,0012 -第二环形带,其也以张紧的方式在至少两个辊之间被导向,其中与所述第一环形带的工作股相对布置的所述第二环形带的工作股以从动的方式在与第一环形带相同的方向进行循环,0013 -在入口侧处,两个环形带的两个工作股在它们的纵向范围中以圆锥形朝向彼此定向,该方式使得位于第一环形带的工作股上的纤维幅将在前进的环形带之间被逐渐地压缩,0014 -在未由偏转辊支撑的区域中,设置成用于湿润纤维幅的且具有抽吸装置的第一喷嘴束被分配给相互循环的两个环形带。0015 由于其技术花费,该构造对于某些产品来说成本也较高。0016 DE 10 2005 055 939 B3示出一种用于产生用于固化。

9、纤维幅的流体射流的喷嘴束。该喷嘴束包括可更换的喷嘴束,其包括流体的排出口。该排出口可布置成一行,但也可布置成相互平行延伸的两行或多行。排出口相互之间具有距离且具有使得可适用于实际使说 明 书CN 102844485 A2/4页4用的直径。作为流体,可使用加压的水,但一般也可以是过热的蒸汽。001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装置以用于纤维和/或长丝组成的绒毛(pile)的压缩和第一处理。0018 以上目的通过权利要求中限定的装置特征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修改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示出。0019 本发明始于一种用于固化由纤维和/或长丝形成的材料幅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筛带,运载材料幅;喷嘴束,布置在。

10、筛带上方,以用于使材料幅经受以至少一行布置的多个流体射流形式的加压流体;以及抽吸装置,包括抽吸间隙,抽吸装置布置在筛带下方并与喷嘴束相互作用,其中流体射流在抽吸间隙的表面区域中击打材料幅。0020 根据本发明,其设置成使得在材料幅的传送方向看时在抽吸间隙的后部区域进行流体应用。在流体应用以前,材料幅(即纤维和/或长丝绒毛)不经受任何机械压缩、压紧或导向。通过流体束前方的放大的抽吸通道区域,纤维和/或长丝绒毛将被稳定,并且根据所经过的吸力也将稍微地压紧。此外,本发明可防止在流体应用方向移动的纤维和/或长丝被流体射流变形或防止在其表面上形成折叠。以此种方式,可避免对非织物的质量的干扰。0021 在。

11、变型的方式中,提供了以下方案:0022 -在抽吸间隙的后部四分之一区域(Viertel)中执行流体应用。0023 -在由筛带运载的材料幅上方,为抽吸装置分配一吹气装置以用于向材料幅的表面上吹送空气。从而,流过材料幅的绒毛的气流的压缩、稳定效果增强。0024 -抽吸装置形成为一个室,该室连接于抽吸空气发生器,所述室在材料幅的传送方向上通过由塑料制成的相应杆定界。0025 -所述吹风装置设置有空气传导元件。0026 -所述吹风装置的所述空气传导元件是可调整的。因此,增强压缩的吹送空气的效果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调整。0027 -通过该吹风装置,材料幅的绒毛能在传送的方向经受不同强度的吹送气流。这使。

12、得能直接向抽吸间隙中吹送具有预定强度和方向的气流。强度和/或方向不同的第二气流将在抽吸间隙前方的区域中施加至材料幅并且在气流在将通过抽吸间隙上方的材料幅时稳定材料幅。0028 -运载材料幅的筛带以线性张紧状态延伸,抽吸间隙布置在筛带的正下方。0029 -将运载材料幅的筛带在具有可透性表面的针刺滚筒周围导向,该抽吸间隙在针刺滚筒的内部与所述可透性表面的底侧配合。0030 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0031 环形传送带S形成为筛带且围绕偏转辊(未示出)以线性方式张紧,传送带运载包含纤维和/或长丝的材料幅F,所述材料幅通过梳理或纺粘植物设置为处于大部分未固化状态的未压紧绒毛,并且在由箭头示出。

13、的方向进行传送。在具有材料幅F的传送带S上方,横跨材料幅F的宽度布置有喷嘴束D,所述喷嘴束的底侧设置有加压流体的多个排出口。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该流体是高度加压的水,并且对应地,材料幅F的绒毛经受多个水射流W。用于水射流W的排成直线的多个排出口布置成可更换的喷嘴带(未示出)。也可使用包括以相互隔开的行布置的多个排出口的喷嘴带。0032 在运载材料幅F的传送带S下方布置有抽吸装置A,抽吸装置通过导管系统连接说 明 书CN 102844485 A3/4页5至分离器AS,分离器具有布置在其下游的吸入通风器SV。在所述分离器AS内,水将从水和空气的混合物中分离,水将由布置在分离器下游的抽吸泵移除并供给至。

14、水处理单元(未示出)。0033 所述抽吸装置A是一室,该室横跨传送带S的宽度延伸且在材料幅F的传送方向由两个塑料杆L1和L2定界。在材料幅F的格式边缘上,由所述杆L1、L2形成的抽吸间隙是闭合的。在图中,仅是以示意性的方式给出喷嘴束D的杆L1、L2的可视化表现形式、以及尤其是组件之间的尺寸关系。0034 根据图1,由杆L1、L2形成的抽吸间隙的宽度为b。当从材料幅F的传送方向看时,具有从其底侧排出的水射流W的喷嘴束D在抽吸间隙的后部区域的方向上偏移布置,该方式使得水射流W不是在中央处而是靠近抽吸间隙的后杆L2地分别进入抽吸间隙和材料幅F。在图中,水射流W的入口与后杆L2的距离标记为c,并且与前。

15、杆L1之间的距离标记为a。根据本发明,将c选择为满足ca,其中b=a+c。0035 由于水射流相对于抽吸间隙(杆L1、L2)的非对称定向,材料幅F在前方区域(与杆L1的距离a)比在后部区域(与杆L2的距离b)经受抽吸的更强通过。在前方区域(a)中通过材料幅F的更强抽吸力对绒毛具有稳定作用,绒毛克服水射流W移动且因而经受与传送方向相反的压缩力。0036 穿过绒毛的抽吸的较强通过在水射流W之前起作用,以避免在水射流W的第一固化之前绒毛的鼓胀。绒毛的鼓胀会在产品中产生不规则部,导致不良的外观,例如呈现在某些位置密度过大的形式或成团的形式,并且另一方面对非织物强度具有不利的影响。并且鼓胀可以达到这样的。

16、程度,即,使得绒毛接触喷嘴束D并被损坏。这将导致生产过程中的干扰和中断。0037 图中未示出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在从材料幅F的传送方向看时,在喷嘴束D之前布置有吹风装置,以用于将气流吹送到抽吸间隙的区域中的材料幅的表面上。0038 在实际实例中,待固化的材料幅F由丝线支数为1.8den的聚丙烯(PP)的纺粘非织物组成。根据本发明,纺粘织物在铺设后仅稍微进行压延处理,并随后经过水力处理。第一喷嘴D中的水压为80bar,并且抽吸装置经受120mbar的低压。抽吸间隙的宽度b为12mm,并且水射流W与抽吸间隙的前杆L1之间的距离a为10mm。此类措施可使得通过使用明显较低的压力执行第一水力针。

17、刺,而无需进行压缩,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绒毛的鼓胀风险。与水射流相对于抽吸间隙的中央定向相比,可以无干扰的方式最终产生明显更均匀的非织物。0039 参考数字列表:0040 S 筛带、传送带0041 F 材料幅、绒毛0042 A 抽吸装置、抽吸间隙0043 L1 杆、前杆0044 L2 杆、后杆0045 AS 分离器0046 SV 吸入通风器、抽吸空气发生器0047 SP 抽吸泵0048 D 喷嘴束说 明 书CN 102844485 A4/4页60049 W 水射流、流体的应用0050 b 抽吸间隙的宽度0051 a 水射流与前杆L1的距离0052 c 水射流与后杆L2的距离说 明 书CN 102844485 A1/1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4485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