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液装置和滴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滴液装置和滴液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45416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0.24CN102745416A*CN102745416A*(21)申请号 201210208852.0(22)申请日 2012.06.19B65D 83/00(2006.01)B65D 47/20(2006.01)(71)申请人肖真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北里100号66楼301号(72)发明人肖真(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代理人彭瑞欣 张天舒(54) 发明名称滴液装置和滴液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滴液装置和滴液方法。该滴液装置包括:瓶体、软管、第一压迫装置。
2、和第二压迫装置,所述第一压迫装置和所述第二压迫装置设置于所述瓶体上,所述瓶体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容纳装置,所述软管包括入口部分、中间部分和出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与所述液体容纳装置连通;所述液体容纳装置,用于容纳液体;所述第一压迫装置,用于挤压所述中间部分,将从所述入口部分进入所述中间部分的液体从所述出口部分挤出;所述第二压迫装置,用于挤压所述出口部分,将残留在所述出口部分中的残余液体挤出。本发明避免了残余液体对液体容纳装置中的液体造成污染。(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5 。
3、页1/2页21.一种滴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软管、第一压迫装置和第二压迫装置,所述第一压迫装置和所述第二压迫装置设置于所述瓶体上,所述瓶体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容纳装置,所述软管包括入口部分、中间部分和出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与所述液体容纳装置连通;所述液体容纳装置,用于容纳液体;所述第一压迫装置,用于挤压所述中间部分,将从所述入口部分进入所述中间部分的液体从所述出口部分挤出;所述第二压迫装置,用于挤压所述出口部分,将残留在所述出口部分中的残余液体挤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迫装置为滚轮,所述第二压迫装置为挤压盖;所述瓶体包括第一底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底部。
4、结构上方的中部结构和设置于所述中部结构上方的顶部结构,所述液体容纳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底部结构中,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中部结构内部且位于所述液体容纳装置的上方,所述滚轮沿预定方向旋转,所述滚轮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分布的挤压部件,所述中间部分位于所述中部结构中,所述挤压盖设置于所述中部结构上且关闭时与所述顶部结构匹配,所述出口部分位于所述顶部结构和所述挤压盖之间;所述挤压部件用于在所述滚轮旋转时依次挤压所述中间部分,以实现将从所述入口部分进入所述中间部分的液体从所述出口部分挤出;所述挤压盖用于关闭时挤压所述出口部分,以实现将残留在所述出口部分中的残余液体挤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液装置,其特征在。
5、于,所述挤压盖通过旋转轴安装于所述中部结构的顶端,所述挤压盖绕所述旋转轴旋转以实现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件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结构中设置有与所述滚轮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中间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滴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挤压所述中间部分的挤压部件顶端之间的距离为两倍的所述软管的壁厚。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结构内部设置有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用于当所述滚轮沿所述预定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时,阻挡所述挤压部件,以阻止所述滚轮沿所述预定方向的反方向旋转。8.根据权。
6、利要求1所述的滴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迫装置为第一杠杆,所述第二压迫装置为第二杠杆;所述瓶体包括第二底部结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弯曲结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部结构上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弯曲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且所述弯曲结构向所述第二底部结构弯曲,所述第一杠杆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杠杆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一侧壁的连接部位为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处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杠杆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部位为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接处与所述弯曲结构之间形成第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45416。
7、 A2/2页3二阀门,所述液体容纳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部结构中,所述入口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中间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出口部分位于所述弯曲结构和所述第二杠杆之间;所述第一杠杆用于被按压时挤压所述中间部分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和开启所述第二阀门,以实现将从所述入口部分进入所述中间部分的液体从所述出口部分挤出;所述第二杠杆用于被按压时挤压所述出口部分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以实现将残留在所述出口部分中的残余液体挤出。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滴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液装置包括:眼药水瓶、化妆品瓶、酒瓶、饮料瓶或者化学药品瓶。10.一种滴液方法,其特征。
8、在于,所述方法基于一种滴液装置,所述滴液装置包括:瓶体、软管、第一压迫装置和第二压迫装置,所述第一压迫装置和所述第二压迫装置设置于所述瓶体上,所述瓶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装置,所述软管包括入口部分、中间部分和出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与所述液体容纳装置连通;所述方法包括:倒置所述滴液装置,使所述液体容纳装置中的液体进入所述入口部分;通过第一压迫装置挤压所述中间部分,将从所述入口部分进入所述中间部分的液体从所述出口部分挤出;通过第二压迫装置挤压所述出口部分,将残留在所述出口部分中的残余液体挤出。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45416 A1/8页4滴液装置和滴液方法技术领域0001 。
9、本发明涉及滴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滴液装置和滴液方法。背景技术0002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强度的增加,患眼疾的人越来越多,因此经常会使用滴液装置来向眼部滴注药用的液体,以缓解和治疗眼部的症状。0003 图8为现有技术中滴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滴液装置包括:液体瓶100和出液口200,出液口200设置于液体瓶100的上方且与液体瓶100连通,液体瓶100中放置有液体。液体瓶100的材料通常为软质塑料。当使用该滴液装置对眼部进行液体滴注时,可将出液口200对准眼部,挤压液体瓶100,在空气的压力下液体瓶100中的液体通过出液口200被挤入眼中。当液体滴注完毕时,出液口200。
10、中残留的残余液体会回流至液体瓶100中等待下次使用。0004 现有技术中,出液口中残留的残余液体已经与外界接触,因此,该残余液体的回流会对液体瓶中的液体造成污染。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滴液装置和滴液方法,用以避免残余液体对液体容纳装置中的液体造成污染。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滴液装置,包括:瓶体、软管、第一压迫装置和第二压迫装置,所述第一压迫装置和所述第二压迫装置设置于所述瓶体上,所述瓶体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容纳装置,所述软管包括入口部分、中间部分和出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与所述液体容纳装置连通;0007 所述液体容纳装置,用于容纳液体;0008 所述第一压迫装置,用于挤压。
11、所述中间部分,将从所述入口部分进入所述中间部分的液体从所述出口部分挤出;0009 所述第二压迫装置,用于挤压所述出口部分,将残留在所述出口部分中的残余液体挤出。0010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迫装置为滚轮,所述第二压迫装置为挤压盖;0011 所述瓶体包括第一底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底部结构上方的中部结构和设置于所述中部结构上方的顶部结构,所述液体容纳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底部结构中,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中部结构内部且位于所述液体容纳装置的上方,所述滚轮沿预定方向旋转,所述滚轮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分布的挤压部件,所述中间部分位于所述中部结构中,所述挤压盖设置于所述中部结构上且关闭时与所述顶部结构匹配,所述出。
12、口部分位于所述顶部结构和所述挤压盖之间;0012 所述挤压部件用于在所述滚轮旋转时依次挤压所述中间部分,以实现将从所述入口部分进入所述中间部分的液体从所述出口部分挤出;说 明 书CN 102745416 A2/8页50013 所述挤压盖用于关闭时挤压所述出口部分,以实现将残留在所述出口部分中的残余液体挤出。0014 可选地,所述挤压盖通过旋转轴安装于所述中部结构的顶端,所述挤压盖绕所述旋转轴旋转以实现关闭。0015 可选地,所述挤压部件均匀分布。0016 可选地,所述中间结构中设置有与所述滚轮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中间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0017 可选地,所述凹槽与挤压所述中间部分的挤压部件顶端之。
13、间的距离为两倍的所述软管的壁厚。0018 可选地,所述中间结构内部设置有阻挡装置;0019 所述阻挡装置,用于当所述滚轮沿所述预定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时,阻挡所述挤压部件,以阻止所述滚轮沿所述预定方向的反方向旋转。0020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迫装置为第一杠杆,所述第二压迫装置为第二杠杆;0021 所述瓶体包括第二底部结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弯曲结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部结构上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弯曲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且所述弯曲结构向所述第二底部结构弯曲,所述第一杠杆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杠杆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一侧。
14、壁的连接部位为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处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杠杆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部位为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接处与所述弯曲结构之间形成第二阀门,所述液体容纳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部结构中,所述入口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中间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出口部分位于所述弯曲结构和所述第二杠杆之间;0022 所述第一杠杆用于被按压时挤压所述中间部分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和开启所述第二阀门,以实现将从所述入口部分进入所述中间部分的液体从所述出口部分挤出;0023 所述第二杠杆用于被按压时挤压所述出口部分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以实现将残留在所述出口部。
15、分中的残余液体挤出。0024 可选地,所述第二杠杆位于所述弯曲结构的中间位置。0025 可选地,所述滴液装置包括:眼药水瓶、化妆品瓶、酒瓶、饮料瓶或者化学药品瓶。002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滴液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一种滴液装置,所述滴液装置包括:瓶体、软管、第一压迫装置和第二压迫装置,所述第一压迫装置和所述第二压迫装置设置于所述瓶体上,所述瓶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装置,所述软管包括入口部分、中间部分和出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与所述液体容纳装置连通;0027 所述方法包括:0028 倒置所述滴液装置,使所述液体容纳装置中的液体进入所述入口部分;0029 通过第一压迫装置挤。
16、压所述中间部分,将从所述入口部分进入所述中间部分的液体从所述出口部分挤出;0030 通过第二压迫装置挤压所述出口部分,将残留在所述出口部分中的残余液体挤出。0031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说 明 书CN 102745416 A3/8页60032 本发明提供的滴液装置和滴液方法的技术方案中,软管包括入口部分、中间部分和出口部分,第一压迫装置通过挤压中间部分而将从入口部分进入中间部分的液体从出口部分挤出,第二压迫装置通过挤压出口部分而将残留在出口部分中的残余液体挤出,残余液体无法回流至液体容纳装置中,从而避免了残余液体对液体容纳装置中的液体造成污染。附图说明003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
17、种滴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4 图2为图1中滴液装置的关闭状态的示意图;0035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滴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6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0037 图5为图4中滴液装置的一种应用示意图;0038 图6为图4中滴液装置的另一种应用示意图;0039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滴液方法的流程图;0040 图8为现有技术中滴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41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滴液装置和滴液方法进行详细描述。004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滴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滴液装置包括:瓶体。
18、、软管、第一压迫装置和第二压迫装置,第一压迫装置和第二压迫装置设置于瓶体上,瓶体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容纳装置1,软管包括入口部分2、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入口部分2与液体容纳装置1连通。其中,液体容纳装置1用于容纳液体;第一压迫装置用于挤压中间部分3,将从入口部分2进入软管的液体从出口部分4挤出;第二压迫装置用于挤压出口部分4,将残留在出口部分4中的残余液体挤出。0043 本实施例中,入口部分2和中间部分3相互连通,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相互连通,因此,入口部分2、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是连通的。在实际应用中,入口部分2、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可以一体成型,即:入口部分2、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
19、为一个软管的不同部分;或者,可分别制造入口部分2、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并将入口部分2、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依次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入口部分2、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一体成型,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将入口部分2、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分别画出,仅为更清楚的描述出这三个结构在瓶体中所处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入口部分2的长度、中间部分3的长度以及出口部分4的长度均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优选地,软管的材料可以为弹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料、硅胶。0044 瓶体可包括第一底部结构7、设置于第一底部结构7上方的中部结构8和设置于中部结构8上方的顶部结构9。优选地,第一底部结构7、中部结构8和顶部结构。
20、9可以一体成型。或者,在实际应用中,可分别制造第一底部结构7、中部结构8和顶部结构9,并将第一底部结构7、中部结构8和顶部结构9固定连接以形成瓶体。0045 液体容纳装置1可设置于第一底部结构7中。具体地,若第一底部结构7内部开说 明 书CN 102745416 A4/8页7设有一中空的腔体,则该腔体为液体容纳装置1,也就是说,液体容纳装置1为通过在第一底部结构7内部开设空腔而形成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液体容纳装置1的底部开设底部开口,并将液体从该底部开口灌注入液体容纳装置1中;或者,若第一底部结构7为壳体结构,则液体容纳装置1为一可容纳液体的容器,在安装时可将该容器直接放置于第一底部结构。
21、7中即可。0046 第一压迫装置为滚轮5。该滚轮5设置于中部结构8内部且位于液体容纳装置1的上方,滚轮5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分布的挤压部件10,且优选地该挤压部件10均匀分布。挤压部件10用于在滚轮5旋转时依次挤压中间部分3,以实现将从入口部分2进入软管的液体从出口部分4挤出。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按压挤压部件10使滚轮5旋转,因此中部结构8的一侧开设有侧边开口,以使在滚轮5旋转过程中至少一个挤压部件10通过该侧边开口位于中部结构8的外部,使用者通过依次按压位于中部结构8外部的挤压部件10使滚轮5旋转。优选地,滚轮5和挤压部件10一体成型。挤压部件10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挤压部件。
22、10的数量为6个,该6个挤压部件10均匀分布于滚轮5的圆周上。可选地,为防止液体回流,本实施例中的滚轮5需要沿预定方向旋转,即滚轮5仅可单向旋转,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预定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流动到出口部分4的液体仅能从出口部分流出,而无法再返回液体容纳装置1中,液体容纳装置1中的液体保持与外接隔绝,从而避免了残余液体对液体容纳装置1中液体的污染。为此,可在中间结构8内部设置阻挡装置11,该阻挡装置11用于当滚轮5沿该预定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时阻挡挤压部件10以阻止滚轮5沿该预定方向的反方向旋转。图1中预定方向的反方向为顺时针方向,阻挡装置11可阻止滚轮5沿顺时针方向旋转。0047 中间部分3位。
23、于中部结构8中。具体地,中间结构8中可设置有与滚轮5相匹配的凹槽,中间部分3位于该凹槽内,以使中间部分3能够固定于该凹槽内。图1中由于凹槽位于中间部分3的后方,所以未具体画出。优选地,凹槽与挤压中间部分3的挤压部件10顶端之间的距离为两倍的软管的壁厚。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凹槽与挤压中间部分3的挤压部件10顶端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该距离能够实现挤压部件10最终将液体挤压入出口部分4中即可。当挤压部件10将液体从入口部分2挤压进中间部分3中时,被挤压的液体会在管状的中间部分3上形成一凸出部位。多个挤压部件10依次挤压中间部分3,从而实现将液体不断的从出口部分4挤出。0048 。
24、图2为图1中滴液装置的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压迫装置为挤压盖6。挤压盖6设置于中部结构3上且关闭时与顶部结构9匹配,出口部分4位于顶部结构和挤压盖6之间。具体地,可以将出口部分4固定于顶部结构6上,例如:可通过粘接或者将出口部分设置于顶部结构9上开设的凹槽中等方式将出口部分4固定于顶部结构9上。具体地,挤压盖6可通过旋转轴12安装于中部结构8的顶端,挤压盖6绕旋转轴12旋转以实现关闭,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挤压盖6逆时针方向旋转以实现关闭。挤压盖6用于关闭时挤压出口部分4,以实现将残留在出口部分4中的残余液体挤出。当使用者使用该滴液装置时,挤压盖6处于图1中所示的开启状态,使。
25、得液体可以从出口部分4被挤出。当使用完滴液装置时,使用者停止按压滚轮5时,关闭挤压盖6使挤压盖6处于图2中所示的关闭状态,通过关闭挤压盖6将残留在出口部分4中的残余液体挤出,以防止残余液体通过软管回流至液体容纳装置1中污染液体容纳装置1中的液体。说 明 书CN 102745416 A5/8页80049 如图2所示,可选地,该滴液装置还包括:外盖13,外盖13可设置于顶部结构9和挤压盖6的外部。当使用完滴液装置时,关闭挤压盖6将残留在出口部分4中的残余液体挤出,随后将外盖13盖于顶部结构9和挤压盖6的外部,从而保证顶部结构9、挤压盖6和软管的出口部分4的清洁。当需要使用该滴液装置时,需要将该外盖。
26、13打开。0050 本实施例中,第一底部结构7和中部结构8的形状均可以为柱状,例如:可以为圆柱或者方柱。0051 本实施例中的滴液装置可应用于将液体从滴液装置中滴出。具体地,使用者先打开外盖13,并将挤压盖6打开;倒置该滴液装置,使液体从液体容纳装置1流入入口部分2中;使用者按压挤压部件10,使滚轮5旋转,挤压部件10在滚轮5旋转时依次挤压中间部分3,从而将中间部分3中的液体从出口部分4挤出,以实现将液体从滴液装置中滴出;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停止按压挤压部件10,并关闭挤压盖6,挤压盖6在关闭时挤压出口部分4,从而将残留在出口部分4中的残余液体挤出,以防止残余液体通过软管回流至液体容纳装置1中污。
27、染液体容纳装置1中的液体;将外盖13盖于顶部结构9和挤压盖6的外部。0052 本实施例中的滴液装置可包括:眼药水瓶、化妆品瓶、酒瓶、饮料瓶或者化学药品瓶。0053 本实施例提供的滴液装置的技术方案中,软管包括入口部分、中间部分和出口部分,挤压部件通过在滚轮旋转时依次挤压中间部分而将从入口部分进入中间部分的液体从出口部分挤出,挤压盖通过挤压出口部分而将残留在出口部分中的残余液体挤出,残余液体无法回流至液体容纳装置中,从而避免了残余液体对液体容纳装置中的液体造成污染。由于残余液体不会对液体容纳装置中的液体造成污染,因此与现有技术中为避免液体污染而向液体中添加防腐剂的方案相比,本实施例中无需向液体容。
28、纳装置的液体中添加防腐剂。特别是当滴液装置为眼药水瓶时,无需向液体(即:眼药水)中添加防腐剂的方案,能够有效避免眼药水中的防腐剂对眼表造成的干眼症等问题,从而避免了眼药水对使用者眼部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无需向液体中添加防腐剂还可以降低成本。或者是当滴液装置为化妆品瓶时,无需向液体(即:液体化妆品)中添加防腐剂的方案,能够有效避免化妆品中的防腐剂对皮肤造成损害,从而避免了化妆品对使用者皮肤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无需向液体中添加防腐剂还可以降低成本。0054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滴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3为清楚的表示出滴液装置的结构,未画出软管。如。
29、图3和图4所示,该滴液装置包括:瓶体、软管、第一压迫装置和第二压迫装置,第一压迫装置和第二压迫装置设置于瓶体上,瓶体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容纳装置1,软管包括入口部分2、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入口部分2与液体容纳装置1连通。其中,液体容纳装置1用于容纳液体;第一压迫装置用于挤压中间部分3,将从入口部分2进入软管的液体从出口部分4挤出;第二压迫装置用于挤压出口部分4,将残留在出口部分4中的残余液体挤出。0055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入口部分2和中间部分3相互连通,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相互连通,因此,入口部分2、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是连通的。在实际应用中,入口部分2、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可以。
30、一体成型,即:入口部分2、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为一个软管的不同部分;或者,可分别制造入口部分2、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并将入口部分2、中间部分3和出口部分4依次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入口部分2、中间部分说 明 书CN 102745416 A6/8页93和出口部分4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入口部分2的长度、中间部分3的长度以及出口部分4的长度均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优选地,软管的材料可以为弹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料、硅胶。0056 瓶体可包括第二底部结构14、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和弯曲结构17。第一侧壁15和第二侧壁16设置于第二底部结构14上且第一侧壁15和第二侧壁16相对设置,弯。
31、曲结构17设置于第二侧壁16的顶端且弯曲结构17向第二底部结构14弯曲。第一侧壁15为第二底部结构14的一个侧面延伸出的结构,第二侧壁16为第二底部结构14的另一个侧面延伸出的结构。其中,优选地,第二底部结构14、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和弯曲结构17一体成型。或者,在实际应用中,可分别制造第二底部结构14、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和弯曲结构17,并将第二底部结构14、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和弯曲结构17固定连接以形成瓶体。0057 液体容纳装置1可设置于第二底部结构14中。具体地,若第二底部结构14内部开设有一中空的腔体,则该腔体为液体容纳装置1,也就是说,液体容纳装置1为通过在第二。
32、底部结构14内部开设空腔而形成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液体容纳装置1的底部开设一底部开口,并将液体从该底部开口灌注入液体容纳装置1中;或者,若第二底部结构14为壳体结构,则液体容纳装置1为一可容纳液体的容器,在安装时可将该容器直接放置于第二底部结构14中即可。0058 第一压迫装置为第一杠杆18,第二压迫装置为第二杠杆19。第一杠杆18与第一侧壁15连接,第二杠杆19与第二侧壁16连接。第一杠杆18为第一侧壁15延伸出的结构,第二杠杆19为第二侧壁16延伸出的结构。并且如图3所示,优选地,第二杠杆19位于弯曲结构17的中间位置。其中,优选地,第一杠杆18和第一侧壁15一体成型,第二杠杆19和。
33、第二侧壁16一体成型。对于图4中所示的软管,入口部分2位于第一侧壁15和第二侧壁16之间,中间部分3位于第一杠杆18和第二侧壁15之间,出口部分4位于弯曲结构17和第二杠杆19之间。第一杠杆18和第一侧壁15的连接部位为第一连接处,该第一连接处与第二侧壁16之间形成第一阀门20。第二杠杆19和第二侧壁16的连接部位为第二连接处,该第二连接处与弯曲结构17之间形成第二阀门21。0059 图5为图4中滴液装置的一种应用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杠杆18用于被按压时挤压中间部分3并关闭第一阀门20和开启第二阀门21,以实现将从入口部分2进入中间部分3的液体从出口部分4挤出。具体地,使用者可将第一杠杆1。
34、8向第二侧壁16的方向按压,以达到挤压中间部分3的目的,从而使中间部分3中的液体被从出口部分4挤出。在按压第一杠杆18时,关闭第一阀门20,这使得中间部分3中的液体无法通过入口部分2回流至液体容纳装置1,而是使得中间部分3中的液体仅能流入出口部分4,达到了控制液体流向的目的,从而使得中间部分3中的液体从出口部分4流出。并且在按压第一杠杆18的过程中,中间部分3中的压力逐渐升高,当中间部分3中的压力大于设定阈值时,第二阀门21被顶开,也就是说开启了第二阀门21,从而使液体能够从中间部分3进入出口部分4中。其中,图4中的第一阀门20处于开启状态,第二阀门21处于关闭状态;图5中的第一阀门20处于关。
35、闭状态,第二阀门21处于开启状态。0060 图6为图4中滴液装置的另一种应用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二杠杆19用于被按压时挤压出口部分4并关闭第二阀门21,以实现将残留在出口部分4中的残余液体挤出。具说 明 书CN 102745416 A7/8页10体地,使用者可将第二杠杆19向弯曲结构17的方向按压,以达到挤压出口部分4的目的,从而使出口部分4中的残余液体被挤出。在按压第二杠杆18时,关闭第二阀门21,使得出口部分4中的残余液体无法回流至中间部分3中,从而避免了液体容纳装置1中的液体被回流的残余液体污染。图6中,第二阀门21处于关闭状态,并且由于使用者不再按压第一杠杆18,因此使得第一阀门20。
36、处于开启状态。0061 如图4所示,可选地,该滴液装置还包括:外盖13,外盖13可设置于弯曲结构17和第二杠杆19的外部。当使用完滴液装置时,按压第二杠杆19将残留在出口部分4中的残余液体挤出,随后将外盖13盖于弯曲结构17和第二杠杆19的外部,从而保证弯曲结构17、第二杠杆19和软管的出口部分4的清洁。当需要使用该滴液装置时,需要将该外盖13打开。需要说明的是:当外盖13盖于弯曲结构17和第二杠杆19的外部时,外盖13向第二杠杆19施加向内的压力,使得第二阀门21处于关闭状态。0062 本实施例中的滴液装置可应用于将液体从滴液装置中滴出。具体地,使用者先打开外盖13;倒置该滴液装置,使液体从。
37、液体容纳装置1流入入口部分2中;使用者按压第一杠杆18,中间部分3被挤压并且关闭第一阀门20,中间部分3中的压力增高使得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二阀门21被软管顶开以处于开启状态,从入口部分2进入中间部分3的液体从出口部分4被挤出,从而将中间部分3中的液体从出口部分4挤出,以实现将液体从滴液装置中滴出;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可停止按压第一杠杆18,并按压第二杠杆19,出口部分4被挤压,并且关闭第二阀门21,从而将残留在出口部分4中的残余液体挤出,残余液体无法回流至液体容纳装置1中污染液体容纳装置1中的液体;将外盖13盖于弯曲结构17和第二杠杆19的外部。0063 本实施例中的滴液装置可包括:眼药水瓶、化妆。
38、品瓶、酒瓶、饮料瓶或者化学药品瓶。0064 本实施例提供的滴液装置的技术方案中,软管包括入口部分、中间部分和出口部分,第一杠杆通过挤压中间部分并关闭第一阀门和开启第二阀门而将从入口部分进入中间部分的液体从出口部分挤出,第二杠杆通过挤压出口部分并关闭第二阀门而将残留在出口部分中的残余液体挤出,残余液体无法回流至液体容纳装置中,从而避免了残余液体对液体容纳装置中的液体造成污染。由于残余液体不会对液体容纳装置中的液体造成污染,因此与现有技术中为避免液体污染而向液体中添加防腐剂的方案相比,本实施例中无需向液体容纳装置的液体中添加防腐剂。特别是当滴液装置为眼药水瓶时,无需向液体(即:眼药水)中添加防腐剂。
39、的方案,能够有效避免眼药水中的防腐剂对眼表造成的干眼症等问题,从而避免了眼药水对使用者眼部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无需向液体中添加防腐剂还可以降低成本。或者是当滴液装置为化妆品瓶时,无需向液体(即:液体化妆品)中添加防腐剂的方案,能够有效避免化妆品中的防腐剂对皮肤造成损害,从而避免了化妆品对使用者皮肤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无需向液体中添加防腐剂还可以降低成本。0065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滴液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基于一种滴液装置,该滴液装置包括:瓶体、软管、第一压迫装置和第二压迫装置,第一压迫装置和第二压迫装置设置于瓶体上,瓶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装置,软管包括入口部分、中间部分和出口部分,入口部分与液体容纳装置连通。0066 则方法包括:说 明 书CN 102745416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