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1587979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5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89647.0

申请日:

2015.02.27

公开号:

CN104681981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H01Q 1/5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褚慧 陈建新 唐慧 周立衡 秦伟 陆清源 包志华变更后:符小东 徐翠 王学仁 丁建军 刘志清 顾晓凤 包志华|||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1Q 1/50登记生效日:20180131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南通大学变更后权利人: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26019 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变更后权利人:226463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中天工业园区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Q 1/50申请日:20150227|||公开

IPC分类号:

H01Q1/50; H01Q13/18; H01Q19/10

主分类号:

H01Q1/50

申请人:

南通大学

发明人:

褚慧; 陈建新; 唐慧; 周立衡; 秦伟; 陆清源; 包志华

地址:

226019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17

代理人:

汪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该至少两层第三介质基片分别开设有相互正对的第一通孔,每一所述第三介质基片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三金属层,每一所述第三金属层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对的第二通孔,每一层所述第三介质基片围绕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多个第一金属化通孔,该至少两层第三金属层、该多个第一金属化通孔围成一圆形谐振腔。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层叠的多层介质基片工艺,从而使得所该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重量轻并且加工成本低,并且使得该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可以很方便的采用微带线进行馈电,有利于与平面电路进行集成。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 设的第一介质基片、第二介质基片、至少两层第三介质基片以及一层第四介 质基片; 该至少两层第三介质基片分别开设有相互正对的第一通孔,每一所述第 三介质基片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三金属层,每一所述第三金属层开设有与所 述第一通孔正对的第二通孔,每一层所述第三介质基片围绕对应所述第一通 孔设置有多个第一金属化通孔,该至少两层第三金属层、该多个第一金属化 通孔围成一圆形谐振腔; 所述第一介质基片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层并在该第一金属层形成有 馈电微带线;所述第二介质基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二介质基片开设与多个呈正方形排列的第二金属化通孔,该两层第二 金属层以及该多个第二金属化通孔围成一矩形谐振腔,上表面的所述第二金 属层还设置有两条正对的辐射缝隙,下表面的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有用于与 所述馈电微带线耦合的耦合缝隙;所述第四介质基片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一 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圆形的次反射金属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 述次反射金属面、所述圆形谐振腔以及所述矩形谐振腔的轴心线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 述次反射金属面与所述矩形谐振腔在所述第四介质基片上的投影内切。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 述耦合缝隙呈矩形状,所述耦合缝隙的中心在所述圆形谐振腔的轴心线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 述辐射缝隙呈矩形条状,该两条辐射缝隙关于所述圆形谐振腔在该上表面的 第二金属层上的投影的中心点中心对称。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三介质基片的层数为三层。

说明书

说明书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短背射天线是仅有40多年发展历史的新型天线,它以高增 益,高口径面积利用系数等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对天线的 体积、重量要求苛刻的应用场合,短背射天线更显示出其优越性,如在相同 增益条件下短背射天线的口径面积尺寸要比抛物面天线小许多,而与其他类 型的高增益天线(如八木天线,螺旋天线等)相比,短背射天线的优势则更 加明显。随着现代社会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毫米波天线的研究 正在成为热门,毫米波短背射天线也成为一些学者的关注点。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于线极化背腔天线做了一些研究。但是现有技术中 的毫米波天线的腔体均是在整块金属中用高精度车床加工出,导致天线重量 大、加工成本高。同时由于这些天线均采用波导进行馈电,使得他们不易与 平面电路集成。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
一种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设的第一介质基 片、第二介质基片、至少两层第三介质基片以及一层第四介质基片;
该至少两层第三介质基片分别开设有相互正对的第一通孔,每一所述第 三介质基片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三金属层,每一所述第三金属层开设有与所 述第一通孔正对的第二通孔,每一层所述第三介质基片围绕对应所述第一通 孔设置有多个第一金属化通孔,该至少两层第三金属层、该多个第一金属化 通孔围成一圆形谐振腔;
所述第一介质基片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层并在该第一金属层形成有 馈电微带线;所述第二介质基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二介质基片开设与多个呈正方形排列的第二金属化通孔,该两层第二 金属层以及该多个第二金属化通孔围成一矩形谐振腔,上表面的所述第二金 属层还设置有两条正对的辐射缝隙,下表面的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有用于与 所述馈电微带线耦合的耦合缝隙;所述第四介质基片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一 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圆形的次反射金属面。
在本发明提供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中,所述次反射金属面、所 述圆形谐振腔以及所述矩形谐振腔的轴心线重合。
在本发明提供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中,所述次反射金属面与所 述矩形谐振腔在所述第四介质基片上的投影内切。
在本发明提供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中,所述耦合缝隙呈矩形状, 所述耦合缝隙的中心在所述圆形谐振腔的轴心线上。
在本发明提供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中,所述辐射缝隙呈矩形条 状,该两条辐射缝隙关于所述圆形谐振腔在该上表面的第二金属层上的投影 的中心点中心对称。
在本发明提供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中,所述第三介质基片的层 数为三层。
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层叠的多层介质基片 工艺,从而使得所该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重量轻并且加工成本低,并 且使得该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可以很方便的采用微带线进行馈电,有 利于与平面电路进行集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的立体结构 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的的平面结 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的回波损耗 仿真与测试结果;
图4是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的增益仿真 与测试结果;
图5是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的方向图仿 真与测试结果。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 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 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 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 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 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 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 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 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 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 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 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
同时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中,该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 天线,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设的第一介质基片1、第二介质基片2、至少两层 第三介质基片3以及一层第四介质基片6。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介质基片3 的层数为三层,当然,其并不限于此;第一介质基片1、第二介质基片2、第 三介质基片3以及第四介质基片6均采用Rogers 5880材料制成;第一介质基 片1的厚度为0.254mm,第二介质基片2的厚度为0.508mm。第三介质基片 3的厚度均为1.575mm。第四介质基片6的厚度为0.254mm。
具体地,该至少两层第三介质基片3分别开设有相互正对的第一通孔17, 每一所述第三介质基片3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三金属层10,每一所述第三金 属层10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7正对的第二通孔(未标号),每一层所述第 三介质基片3围绕对应所述第一通孔17设置有多个第一金属化通孔18,该 至少两层第三金属层10、该多个第一金属化通孔18围成一圆形谐振腔(未标 号)。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通孔17以及第二通孔均呈圆形且直径均为22mm, 而该多个第一金属化通孔18的轴心线所在的圆周的直径比第一通孔17的直 径大1.6mm。
该第一介质基片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层7并在该第一金属层7刻 蚀形成有馈电微带线13;该馈电微带线13呈矩形条状。
该第二介质基片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金属层8,所述第二 介质基片2开设与多个呈正方形排列的第二金属化通孔15,该两层第二金属 层8以及该多个第二金属化通孔15围成一矩形谐振腔。该上表面的第二金属 层8还设置有两条正对的辐射缝隙14,该辐射缝隙14用于辐射信号。该下表 面的第二金属层8设置有用于与馈电微带线13耦合的耦合缝隙16;第四介质 基片4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一通孔17的位置设置有圆形的次反射金属面19。 该馈电微带线13、矩形谐振腔以及耦合缝隙16构成该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 天线的激励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耦合缝隙16呈矩形条状,长为1.35mm,宽为0.25mm; 耦合缝隙16的中心在所述圆形谐振腔的轴心线上。辐射缝隙14呈矩形状, 且长为3.5mm,宽为0.3mm,该两个辐射缝隙14的间距为3.45mm。该两 条辐射缝隙14关于所述圆形谐振腔在该第二介质基片2的上表面的第二金属 层8上的投影的中心点中心对称。该次反射金属面19、所述圆形谐振腔以及 所述矩形谐振腔的轴心线重合,并且该次反射金属面19与所述矩形谐振腔在 所述第四介质基片4上的投影内切。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层叠的多层介质基片工艺,从而使得所该毫米波介质 集成短背射天线重量轻并且加工成本低,并且使得该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 天线可以很方便的采用馈电微带线13进行馈电,有利于与平面电路进行集成。
可以理解地,以上各个尺寸参数只是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化组合,但 是这不能成为限制本发明保护范围依据,各个尺寸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相应地设置。
图3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的回波损耗性能的仿 真与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可以在中心频率为31.75GHz的工作频带内有效的 辐射能量。
图4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的回波损耗性能的增 益仿真与测试结果,该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天线在工作频带内的增益能够达到 15dBi以上。
图5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的回波损耗性能的方 向图仿真与测试结果,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方向特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 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该至少两层第三介质基片分别开设有相互正对的第一通孔,每一所述第三介质基片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三金属层,每一所述第三金属层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对的第二通孔,每一层所述第三介质基片围绕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多个第一金属化通孔,该至少两层第三金属层、该多个第一金属化通孔围成一圆形谐振腔。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层叠的多层介质基片工艺,从而使得所该毫米波介质集成短背射天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