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的制造方法和开关.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587906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99386.7

申请日:

2014.12.19

公开号:

CN104733200A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H 13/06申请日:20141219|||公开

IPC分类号:

H01H13/06; H01H11/00

主分类号:

H01H13/06

申请人: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小玉笃志; 寺下俊彦; 安永洋一; 平畠浩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3-263085 2013.12.19 JP; 2014-134205 2014.06.30 JP; 2014-227289 2014.11.07 JP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 张会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开关的防水性的开关的制造方法和开关。开关盒(2)利用第一树脂形成。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固定电极(4)支承于开关盒(2)。可动电极使所述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固定电极(4)相互间的电连接状态发生变化。保护部(7)利用第二树脂形成。在开关盒(2)中的至少与第一固定电极(3)以及第二固定电极(4)相对的部分形成有不对电连接状态的变化产生干涉的多个贯通孔(2d)。利用保护部(7)填充多个贯通孔(2d)。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开关的制造方法,其中, 以利用设置在模具内的多个销支承的方式配置多个固定电极, 通过向所述模具内注入第一树脂,与所述多个固定电极一体地成形开关 盒, 拔出所述多个销而将所述开关盒从所述模具取出, 向作为所述多个销被拔出的痕迹形成在所述开关盒上的多个贯通孔中 填充液态的第二树脂, 使所述液态的第二树脂固化而形成保护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的制造方法,其中, 从喷嘴朝向所述多个贯通孔注射所述液态的第二树脂, 通过在所述多个贯通孔各自的内部使所述液态的第二树脂固化,形成所 述保护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的制造方法,其中, 以使形成的所述保护部的表面位于所述多个贯通孔各自的内部的方式 决定所述液态的第二树脂的注射量。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树脂是紫外线固化性树脂,通过紫外线照射而被固化。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树脂通过二次成形而被固化。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树脂是在固化之前具有比所述第一树脂的流动性高的流动性 的树脂。 7.  一种开关,其中, 该开关具备: 开关盒,其利用第一树脂形成; 多个固定电极,其支承于所述开关盒; 可动电极,其使所述多个固定电极相互间的电连接状态发生变化;以及 保护部,其利用第二树脂形成, 在所述开关盒中的至少与所述多个固定电极相对的部分,形成有不对所 述电连接状态的变化产生干涉的多个贯通孔, 利用所述保护部填充所述多个贯通孔。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开关盒具有凹部, 所述多个贯通孔形成在所述凹部内, 利用所述保护部填充所述凹部。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开关盒具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 所述多个贯通孔包含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 所述第一贯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一凹部内, 所述第二贯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二凹部内, 所述保护部包含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 所述第一保护部填充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一凹部, 所述第二保护部填充所述第二贯通孔和所述第二凹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多个贯通孔包含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 所述保护部包含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 所述第一保护部的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内部, 所述第二保护部的表面位于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内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多个贯通孔各自具有以随着远离开口缘而直径变小的方式倾斜的 内壁。 12.  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多个贯通孔各自具有直径在0.1mm~0.3mm的范围内的开口缘。 13.  根据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第二树脂是在固化之前具有比所述第一树脂的流动性高的流动性 的树脂。 14.  根据权利要求7~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第二树脂是紫外线固化性树脂。

说明书

说明书开关的制造方法和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在电子设备等上的开关的制造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 及一种搭载在电子设备等上的开关。
背景技术
这种开关具备树脂制的开关盒、多个固定电极、以及可动电极。多个固 定电极支承在开关盒上。可动电极根据使用者的开关操作而移位,使多个固 定电极相互间的导通状态发生变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340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开关要求较高的防水性。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 高该开关的防水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所述的目的,本发明可采取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关的制造 方法,其中,
以利用设置在模具内的多个销支承的方式配置多个固定电极,
通过向所述模具内注入第一树脂,与所述多个固定电极一体地成形开关 盒,
拔出所述多个销而将所述开关盒从所述模具取出,
向作为所述多个销被拔出的痕迹形成在所述开关盒上的多个贯通孔中 填充液态的第二树脂,
使所述液态的第二树脂固化而形成保护部。
在用于成形开关盒的模具内设有多个销。通过在各销的顶部载置各固定 电极,多个固定电极分别配置在预定的位置。通过在该状态下树脂流入模具 内,多个固定电极与开关盒一同一体成形。多个销在模具内被树脂覆盖。
在将成形后的开关盒从模具取出时,将多个销从开关盒拔出。其结果, 在开关盒上形成有多个孔。各孔在开关盒的外表面开口,并且延伸至各固定 电极的底面(利用开关盒支承的面)。
在将开关盒与多个固定电极一体成形的工序中,为了获得良好的开关动 作特性,必须使用多个销进行定位。因而,只要采用这样的制造方法,就无 法避免形成以与多个固定电极相对且连通的方式贯通开关盒的多个贯通孔。 另一方面,在水分从在开关盒的外表面开口的这些贯通孔浸入时,该水分到 达固定电极,有可能对开关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发明人得到了这样的构思: 通过对这些贯通孔实施防水对策,能够提升开关的防水性。
作为防水对策,通常考虑用带覆盖多个贯通孔。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 于多个贯通孔自身残留,因此,若带损伤或者剥离,则会丧失防水功能。
采用所述的结构,由于利用第二树脂填充各贯通孔,因此,能够获得非 常高的密封状态。各贯通孔不对基于可动电极的动作发生的多个固定电极相 互间的电连接状态的变化产生干涉。因而,即使各贯通孔被第二树脂完全堵 塞,也不会对开关自身的动作产生不良影响。由此,能够提升被搭载在电子 设备上的开关的防水性。
此外,由于各贯通孔是空隙,因此,使开关盒的刚性降低,也会导致热 变形。但是,采用所述的结构,由于利用第二树脂填充各贯通孔而填埋空隙, 因此,开关盒的刚性升高。由此,开关盒的抗振动性能、抗冲击性能上升, 能够抑制热变形量。即,也可以将作为防水对策形成的保护部用作开关盒的 加强材料。
因而,为了达到所述的目的,本发明可采取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关, 其中,
该开关具备:
开关盒,其利用第一树脂形成;
多个固定电极,其支承于所述开关盒;
可动电极,其使所述多个固定电极相互间的电连接状态发生变化;以及
保护部,其利用第二树脂形成,
在所述开关盒中的至少与所述多个固定电极相对的部分,形成有不对所 述电连接状态的变化产生干涉的多个贯通孔,
利用所述保护部填充所述多个贯通孔。
例如,所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制造方法可如下地构成。
从喷嘴朝向所述多个贯通孔注射所述液态的第二树脂,
通过在所述多个贯通孔各自的内部使所述液态的第二树脂固化,形成所 述保护部。
在这种情况下,该制造方法可如下地构成。
以使形成的所述保护部的表面位于所述多个贯通孔各自的内部的方式 决定所述液态的第二树脂的注射量。
采用这样的制造方法,与以覆盖各贯通孔的整个开口面的方式填充树脂 而堵塞各贯通孔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少用于形成保护部的第二树脂的量。 因而,能够在抑制材料成本的同时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开关的防水 性。
因而,所述第二技术方案的开关可如下地构成。
所述多个贯通孔包含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
所述保护部包含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
所述第一保护部的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内部,
所述第二保护部的表面位于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内部。
或者,所述第二技术方案的开关可如下地构成。
所述开关盒具有凹部,
所述多个贯通孔形成在所述凹部内,
利用所述保护部填充所述凹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固化之前的第二树脂保留在凹部内,易于流入 各贯通孔内。由此,能够利用第二树脂可靠地填充各贯通孔。因而,不仅能 够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开关的防水性,也能够提高开关盒的刚性。
或者,所述第二技术方案的开关可如下地构成。
所述开关盒具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
所述多个贯通孔包含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
所述第一贯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一凹部内,
所述第二贯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二凹部内,
所述保护部包含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
所述第一保护部填充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一凹部,
所述第二保护部填充所述第二贯通孔和所述第二凹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将固化之前的第二树脂保留在各凹部内,易于 流入各贯通孔内。由此,能够利用第二树脂可靠地填充各贯通孔。因而,不 仅能够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开关的防水性,也能够提高开关盒的刚 性。并且,各凹部以具有包围至少1个贯通孔的程度的大小的方式局部地形 成。因此,能够减少用于形成各保护部的第二树脂的量,能够抑制材料成本。
所述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开关可如下地构成。
所述多个贯通孔各自具有以随着远离开口缘而直径变小的方式倾斜的 内壁。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固化之前的第二树脂顺畅地引导到各贯通孔的 底部。由此,形成的保护部和相对的固定电极之间的接触性上升。因而,能 够进一步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开关的防水性。
所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制造方法和第二技术方案的开关可如下地构成。
所述第二树脂是在固化之前具有比所述第一树脂的流动性高的流动性 的树脂。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第二树脂也易于流入小径的贯通孔。由此,形成 的保护部和相对的固定电极之间的接触性上升。因而,能够进一步提升被搭 载在电子设备上的开关的防水性。
因而,所述第二技术方案的开关可如下地构成。
所述多个贯通孔各自具有直径在0.1mm~0.3mm的范围内的开口缘。
例如,所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制造方法可如下地构成。
所述第二树脂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固化。
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追加的模具设备,能够容易地使第二树脂固化而 形成保护部。因而,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 开关的防水性。
因而,所述第二技术方案的开关可如下地构成。
所述第二树脂是紫外线固化性树脂。
例如,所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制造方法可如下地构成。
所述第二树脂通过二次成形而被固化。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开关盒和保护部的结合性。因而,多个贯通孔 被可靠地密封,因此,不仅能够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开关的防水性, 也能够提高开关盒的刚性。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高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开关的防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按钮开关的外观的五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1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外观的五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6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8的按钮开关的外观的五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8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另外, 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各附图中,为了将各构件设为可识别的大小,适当地 变更比例尺。此外,“前后”、“左右”、“上下”这样的表达是为了便于说明而 使用的,并不限定实际的使用状态下的姿势、方向。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1(开关的一例子)的结构的分解立 体图。按钮开关1具备开关盒2、第一固定电极3、第二固定电极4、可动电极 5、以及按压构件6。
开关盒2利用绝缘性的树脂形成。之后,将用于形成开关盒2的树脂称作 第一树脂。作为第一树脂的例子,能够列举出液晶聚合物树脂、尼龙树脂等。 开关盒2具有向上方开口的凹部2a。
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固定电极4利用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第一固定电极 3和第二固定电极4支承于开关盒2。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固定电极4在凹部 2a的底部露出。第一固定电极3的一部分和第二固定电极4的一部分埋设在开 关盒2的内部。由此,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固定电极4分开,并电绝缘。
第一固定电极3的端部3a在开关盒2的侧面露出,被用作与外部电路连接 的连接端子。第二固定电极4的端部4a在开关盒2的侧面露出,被用作与外部 电路连接的连接端子。
可动电极5利用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可动电极5是能够弹性变形的圆顶形 状的构件。可动电极5具有外缘部5a和中央部5b。可动电极5被收容在凹部2a 中。此时,外缘部5a与第一固定电极3接触,中央部5b空开间隔地与第二固 定电极4相对。即,可动电极5设为通常时向上侧凸起的状态。
按压构件6以覆盖凹部2a的方式安装在开关盒2的上表面2b。使用者能够 直接或者间接地按下按压构件6。在按压构件6被按下时,配置在按压构件6 的下方的可动电极5的中央部5b被按压在按压构件6上。在对可动电极5施加 的负荷超过预定值时,中央部5b伴随着点击感而翻转,成为向下方凸起的状 态。
由此,中央部5b和第二固定电极4接触,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固定电极 4通过可动电极5电连接。即,可动电极5使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固定电极之 间的电连接状态发生变化。
图2是表示具有所述结构的按钮开关1的外观的五视图。图2的(a)是主 视图。图2的(b)是俯视图。图2的(c)是仰视图。图2的(d)是右侧视图。 图2的(e)是后视图。从左侧面观看到的形状与右侧视图所示的形状是对称 的,因此省略图示。
如图2的(c)所示,在开关盒2的底面2c上设有保护部7。保护部7利用 绝缘性的树脂形成。之后,将用于形成保护部7的树脂称作第二树脂。第一 树脂和第二树脂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一边参照图3~图5一边说明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按钮开关1的制造方法。
首先,如图3的(a)所示,准备嵌入成形用的模具50。在模具50的内部 设有多个销51。第一固定电极3的一部分和第二固定电极4的一部分配置在模 具50的内部,并被多个销51的各顶部支承。由此,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固 定电极4被定位。
其次,如图3的(b)所示,向模具50的内部注入第一树脂。通过第一树 脂被固化,与第一固定电极3以及第二固定电极4一体地成形开关盒2。
接着,如图3的(c)所示,从模具50取出成形了的开关盒2。此时,将 多个销51从开关盒2拔出。作为多个销51被拔出的痕迹,形成以与第一固定 电极3以及第二固定电极4相对且连通的方式贯通开关盒2的多个贯通孔2d。
图4的(a)表示从底面2c侧观看该状态下的开关盒2的外观的立体图。 在开关盒2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2d。各贯通孔2d在开关盒2的底面2c的一侧开 口。像前述那样,各贯通孔2d作为各销51被拔出的痕迹形成,该各销51用于 开关盒2中的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固定电极4之间的定位。因而,各贯通孔 2d是不对基于可动电极5和按压构件6的动作而发生的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 固定电极4之间的电连接状态的变化产生干涉的孔。
图4的(b)是放大地表示图4的(a)中的沿线IVB-IVB的截面的一部 分(用线IVB包围的部分)的图。各贯通孔2d形成在与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 固定电极4中的任一者相对的位置。在图4的(b)中,仅表示了形成在与第 二固定电极4相对的位置的贯通孔2d。各贯通孔2d的开口缘的直径D在 0.1mm~0.3mm的范围内。
接着,如图5的(a)所示,向作为多个销51被拔出的痕迹形成在开关盒 2上的多个贯通孔2d中填充第二树脂。图5的(b)是放大地表示在图5的(a) 中用线VB包围的部分的图。通过该第二树脂被固化,形成保护部7。在该状 态下,各贯通孔2d被保护部7所填充。
在将开关盒2与第一固定电极3以及第二固定电极4一体成形的工序中, 为了获得良好的开关动作特性,必须使用多个销51进行定位。因而,只要采 用这样的制造方法,就无法避免形成以与第一固定电极3以及第二固定电极4 相对且连通的方式贯通开关盒2的多个贯通孔2d。但是,这些贯通孔2d可成 为水分浸入的路径。
作为防水对策,通常考虑用带覆盖多个贯通孔2d。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多个贯通孔2d自身残留,因此,若带损伤或者剥离,则会丧失防水功能。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1,由于利用第二树脂填充各贯通孔2d,因 此,能够获得非常高的密封状态。像前述那样,各贯通孔2d不对基于可动电 极5和按压构件6的动作发生的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固定电极4之间的电连 接状态的变化产生干涉。因而,即使各贯通孔2d被第二树脂完全堵塞,也不 会对按钮开关1自身的动作产生不良影响。由此,能够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 备上的按钮开关1的防水性。
此外,由于各贯通孔2d是空隙,因此,使开关盒2的刚性降低,也会导 致热变形。但是,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1,由于利用第二树脂填充各 贯通孔2d而填埋空隙,因此,开关盒2的刚性升高。由此,开关盒2的抗振动 性能、抗冲击性能上升,能够抑制热变形量。即,也可以将作为防水对策形 成的保护部7用作开关盒2的加强材料。
如图4的(a)所示,刚刚从模具50取出后的开关盒2在底面2c上具有凹 部2e。多个贯通孔2d形成在该凹部2e内。而且,如图5的(a)和图5的(b) 所示,利用保护部7填充该凹部2e。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固化前的第二树脂保留在凹部2e内,易于流入 各贯通孔2d内。由此,能够利用第二树脂可靠地填充各贯通孔2d。因而,不 仅能够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按钮开关1的防水性,也能够提高开关盒2 的刚性。
第二树脂优选为在固化之前具有比第一树脂的流动性高的流动性的树 脂。作为该第二树脂的例子,能够列举出由环氧树脂构成的液态固化性树脂、 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等。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第二树脂也易于流入小径的贯通孔2d。由此,能 够利用第二树脂可靠地填充各贯通孔2d。因而,不仅能够提升被搭载在电子 设备上的按钮开关1的防水性,也能够提高开关盒2的刚性。
在作为第二树脂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通过向第二树脂照射 紫外线使其固化,形成保护部7。
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追加的模具设备,能够容易地使第二树脂固化而 形成保护部7。由于多个贯通孔2d被可靠地密封,因此,不仅能够提升被搭 载在电子设备上的按钮开关1的防水性,也能够提高开关盒2的刚性。
或者,也可以通过二次成形而形成保护部7。即,也可以通过二次成形 而将第二树脂固化。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开关盒2和保护部7的结合性。由于多个贯通孔 2d被可靠地密封,因此,不仅能够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按钮开关1的 防水性,也能够提高开关盒2的刚性。
如图4的(b)所示,各贯通孔2d具有以随着远离开口缘而直径变小的方 式倾斜的内壁2da。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固化之前的第二树脂顺畅地引导到各贯通孔2d 的底部。因此,形成的保护部7与第一固定电极3、第二固定电极4之间的接 触性上升。因而,能够进一步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按钮开关1的防水 性。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101(开关的一例子)的外观的五视 图。图6的(a)是主视图。图6的(b)是俯视图。图6的(c)是仰视图。图 6的(d)是右侧视图。图6的(e)是后视图。从左侧面观看到的形状与右侧 视图所示的形状是对称的,因此省略图示。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1 的结构元件相同或者同等的结构元件赋予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对于该结构 元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6的(c)所示,在开关盒2的凹部2e中形成有多个贯通孔2d。在多 个贯通孔2d各自的内部设有保护部107。保护部107利用第二树脂形成。第二 树脂既可以与第一树脂相同,也可以不同。即,按钮开关101具备多个保护 部107。多个保护部107通过分别形成在多个贯通孔2d各自的内部而互相独 立。各贯通孔2d的开口缘的直径D在0.1mm~0.3mm的范围内。
一边参照图7一边说明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按钮开关101的制造方法。参照 图3和图4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工序也可应用于本实施方式。
图7的(a)示意地表示从箭头VII的朝向观看图4的(b)所示的截面的 状态。其次,如该图所示,喷嘴160以与作为多个销51被拔出的痕迹形成在 开关盒2上的多个贯通孔2d中的一个(第一贯通孔2d1)相对的方式配置。喷 嘴160具有能够利用所谓的喷墨(日文:インクジェット)技术喷射液态树 脂的结构。
其次,从喷嘴160朝向相对的第一贯通孔2d1注射液态的第二树脂170。 如图7的(b)所示,液态的第二树脂170在第一贯通孔2d1的内部与第二固定 电极4接触。其次,如图7的(c)所示,通过液态的第二树脂170在第一贯通 孔2d1的内部固化,形成多个保护部107中的一个(第一保护部171)。第一保 护部171固着在第一贯通孔2d1的第一内壁2d1a上,并且覆盖相对的第二固定 电极4。
如图7的(a)和图7的(b)所示,朝向第一贯通孔2d1注射液态的第二 树脂170的喷嘴160以与多个贯通孔2d中的另一个(第二贯通孔2d2)相对的 方式配置。同样,向第二贯通孔2d2中注射液态的第二树脂170并使第二贯通 孔2d2内的液态的第二树脂170固化。由此,在第二贯通孔2d2内形成多个保 护部107中的另一个(第二保护部172)。第二保护部172固着在第二贯通孔2d2 的第二内壁2d2a上,并且覆盖相对的第二固定电极4。
在将开关盒2与第一固定电极3以及第二固定电极4一体成形的工序中, 为了获得良好的开关动作特性,必须使用多个销51进行定位。因而,只要采 用这样的制造方法,就无法避免形成以与第一固定电极3以及第二固定电极4 相对且连通的方式贯通开关盒2的多个贯通孔2d。但是,这些贯通孔2d可成 为水分浸入的路径。
作为防水对策,通常考虑用带覆盖多个贯通孔2d。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多个贯通孔2d自身残留,因此,若带损伤或者剥离,则会丧失防水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101中,在各贯通孔2d内形成由第二树脂构成 的保护部107。由于保护部107固着在各贯通孔2d内的内壁并覆盖相对的第一 固定电极3、第二固定电极4,因此,能够获得非常高的密封状态。此外,由 于保护部107形成在各贯通孔2d内,因此,外力难以直接施加于保护部107, 能够抑制剥离、损伤的可能性。由此,能够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按钮 开关101的防水性。另外,像前述那样,各贯通孔2d不对基于可动电极5和按 压构件6的动作发生的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固定电极4之间的电连接状态的 变化产生干涉。因而,即使在各贯通孔2d内形成保护部107,也不会对按钮 开关101自身的动作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由于各贯通孔2d是空隙,因此,使开关盒2的刚性降低,也会导 致热变形。但是,采用所述结构,由于在各贯通孔2d内形成由第二树脂构成 的保护部107,因此,开关盒2的刚性升高。由此,开关盒2的抗振动性能、 抗冲击性能上升,能够抑制热变形量。即,也可以将作为防水对策形成的保 护部107用作开关盒2的加强材料。
以使形成的保护部107的表面位于各贯通孔2d的内部的方式决定从喷嘴 160射出的液态的第二树脂170的量。例如,如图7的(c)所示,第一保护部 171的表面171a位于第一贯通孔2d1的内部。同样,第二保护部172的表面172a 位于第二贯通孔2d2的内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与向整个凹部2e中填充树脂而堵塞各贯通孔2d的情况 相比较,能够降低用于形成保护部107的第二树脂的量。因而,能够在抑制 材料成本的同时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按钮开关101的防水性。
如图7的(b)所示,第一贯通孔2d1具有以随着远离开口缘而直径变小 的方式倾斜的第一内壁2d1a。同样,第二贯通孔2d2具有以随着远离开口缘 而直径变小的方式倾斜的第二内壁2d2a。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将从喷嘴160射出来的液态的第二树脂170顺畅地 引导到各贯通孔2d的底部。由此,形成的保护部7与第一固定电极3、第二固 定电极4之间的接触性上升。因而,能够进一步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 按钮开关101的防水性。
第二树脂优选为在固化之前具有比第一树脂的流动性高的流动性的树 脂。作为该第二树脂的例子,能够列举出由环氧树脂构成的液态固化性树脂、 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等。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液态的第二树脂170也易于流入小径的贯通孔2d。 由此,形成的保护部107与第一固定电极3、第二固定电极之间的接触性上升。 因而,能够进一步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按钮开关101的防水性。
在作为第二树脂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通过向液态的第二树 脂170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形成保护部107。
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追加的模具设备,能够容易地使液态的第二树脂 170固化而形成保护部107。因而,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提升被搭载在 电子设备上的按钮开关101的防水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盒2具有凹部2e,在凹部2e内形成有多个贯通孔 2d。但是,开关盒2并不一定必须具有凹部2e。例如也可以将多个贯通孔2d 所开口的面设为开关盒2的底面2c。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小开关盒2的厚度 尺寸。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喷嘴160朝向第一贯通孔2d1注射液态的第二树脂 170之后,使该喷嘴160向与第二贯通孔2d2相对的位置移动。但是,喷嘴160 和多个贯通孔2d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更只要通过使喷嘴160和开关盒2中的 至少一者移位来进行即可。此外,也可以使用分别与第一贯通孔2d1和第二 贯通孔2d2相对的多个喷嘴160,同时进行向第一贯通孔2d1注射液态的第二 树脂170和向第二贯通孔2d2注射液态的第二树脂170。能够根据多个贯通孔 2d的数量适当决定所使用的喷嘴160的个数。
此外,在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以下的过程执行 各工序。1)从喷嘴160朝向第一贯通孔2d1注射液态的第二树脂170,2)使 第一贯通孔2d1的第二树脂170固化而形成第一保护部171,3)从喷嘴160朝 向第二贯通孔2d2注射液态的第二树脂170,4)使第二贯通孔2d2的第二树脂 170固化而形成第二保护部172。或者按照以下的过程执行各工序。1)向第 一贯通孔2d1和第二贯通孔2d2中注射液态的第二树脂170(同时、顺序不限), 2)使第一贯通孔2d1和第二贯通孔2d2内的第二树脂170固化而形成第一保护 部171和第二保护部172(同时、顺序不限)。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201(开关的一例子)的结构的分解 立体图。图9是表示按钮开关201的外观的五视图。图9的(a)是主视图。图 9的(b)是俯视图。图9的(c)是仰视图。图9的(d)是右侧视图。图9的 (e)是左侧视图。从背面观看到的形状与主视图所示的形状是对称的,因 此省略图示。对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1的结构元件同等的结构、 功能的元件赋予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对于该结构元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0的(a)所示,在刚刚从参照图3说明的模具50取出后的开关盒2 的底面2c形成有多个凹部202e。图10的(b)局部放大地表示图9的(c)中 的沿线XB-XB的开关盒2的截面。如图10的(b)所示,利用保护部207分别 填充多个凹部202e。即,按钮开关201具备多个保护部207。各保护部207利 用第二树脂形成。第二树脂既可以与第一树脂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多个凹部202e中分别形成有至少1个贯通孔2d。即,按钮开关201具备 多个贯通孔2d。多个保护部207中的一个(第一保护部的一例子)填充多个 凹部202e中的一个(第一凹部的一例子)和形成在该凹部202e内的至少1个 贯通孔2d(第一贯通孔的一例子)。多个保护部207中的另一个(第二保护部 的一例子)填充多个凹部202e中的另一个(第二凹部的一例子)和形成在该 凹部202e内的至少1个贯通孔2d(第二贯通孔的一例子)。即,多个保护部207 互相独立。
能够利用形成参照图3~图5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护部7的方法和形 成参照图3、图4及图7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护部107的方法中的任一者来 形成所述的保护部207。
在将开关盒2与第一固定电极3以及第二固定电极4一体成形的工序中, 为了获得良好的开关动作特性,必须使用多个销51进行定位。因而,只要采 用这样的制造方法,就无法避免形成以与第一固定电极3以及第二固定电极4 相对且连通的方式贯通开关盒2的多个贯通孔2d。但是,这些贯通孔2d可成 为水分浸入的路径。
作为防水对策,通常考虑用带覆盖多个贯通孔2d。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多个贯通孔2d自身残留,因此,若带损伤或者剥离,则会丧失防水功能。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201,由于利用第二树脂填充各贯通孔2d, 因此,能够获得非常高的密封状态。像前述那样,各贯通孔2d不对基于可动 电极5和按压构件6的动作发生的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固定电极4之间的电 连接状态的变化产生干涉。因而,即使各贯通孔2d被第二树脂完全堵塞,也 不会对按钮开关201自身的动作产生不良影响。由此,能够提升被搭载在电 子设备上的按钮开关201的防水性。
此外,由于各贯通孔2d是空隙,因此,使开关盒2的刚性降低,也会导 致热变形。但是,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201,由于利用第二树脂填充 各贯通孔2d而填埋空隙,因此,开关盒2的刚性升高。由此,开关盒2的抗振 动性能、抗冲击性能上升,能够抑制热变形量。即,也可以将作为防水对策 形成的保护部207用作开关盒2的加强材料。
如图10的(a)所示,刚刚从模具50取出后的开关盒2在底面2c上具有凹 部202e。在多个凹部202e中分别形成有至少1个贯通孔2d。而且,如图10的 (b)所示,由第二树脂构成的多个保护部207分别填充对应的多个凹部202e 中的一个和形成在该凹部202e内的至少1个贯通孔2d。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固化前的第二树脂保留在各凹部202e内,易于 流入被形成在各凹部202e的贯通孔2d内。由此,能够利用第二树脂可靠地填 充各贯通孔2d。因而,不仅能够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按钮开关201的 防水性,也能够提高开关盒2的刚性。此外,各凹部202e以具有包围至少1个 贯通孔2d的程度的大小的方式局部地形成在开关盒2的底面2c上。因此,与 在底面2c的大致整体上形成有凹部2e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1相比较, 能够减少用于形成保护部207的第二树脂的量,能够抑制材料成本。
第二树脂优选为在固化之前具有比第一树脂的流动性高的流动性的树 脂。作为该第二树脂的例子,能够列举出由环氧树脂构成的液态固化性树脂、 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等。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第二树脂也易于流入小径的贯通孔2d。由此,能 够利用第二树脂可靠地填充各贯通孔2d。因而,不仅能够提升被搭载在电子 设备上的按钮开关201的防水性,也能够提高开关盒2的刚性。
在作为第二树脂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通过向第二树脂照射 紫外线使其固化,形成各保护部207。
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追加的模具设备,能够容易地使第二树脂固化而 形成各保护部207。由于多个贯通孔2d被可靠地密封,因此,不仅能够提升 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按钮开关201的防水性,也能够提高开关盒2的刚性。
或者,也可以通过二次成形而形成各保护部207。即,也可以通过二次 成形而将第二树脂固化。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开关盒2和多个保护部207的结合性。由于多个 贯通孔2d被可靠地密封,因此,不仅能够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按钮开 关201的防水性,也能够提高开关盒2的刚性。
如图10的(b)所示,各贯通孔2d具有以随着远离开口缘而直径变小的 方式倾斜的内壁2da。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固化之前的第二树脂顺畅地引导到各贯通孔2d 的底部。因此,形成的保护部207与第一固定电极3、第二固定电极4之间的 接触性上升。因而,能够进一步提升被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按钮开关201的 防水性。
所述的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的例示。所述的实施方式的 结构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就能够适当地变更、改良。此外,可明确等 同发明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所述的说明中,作为本发明的开关例示了按钮开关。但是,只要具备 支承于开关盒的多个固定电极和使该多个固定电极相互间的电连接状态发 生变化的可动电极,就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滑动开关这样的其他种类的开 关。
附图标记说明
1、按钮开关;2、开关盒;2d、贯通孔;2d1、第一贯通孔;2d2、第二 贯通孔;2da、内壁;2d1a、第一内壁;2d2a、第二内壁;2e、凹部;3、第 一固定电极;4、第二固定电极;5、可动电极;7、保护部;50、模具;51、 销;101、按钮开关;107、保护部;171、第一保护部;160、喷嘴;170、 固化之前的第二树脂;171a、第一保护部的表面;172、第二保护部;172a、 第二保护部的表面;201、按钮开关;202e、凹部;207、保护部;D、贯通 孔的开口缘的直径。

开关的制造方法和开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开关的制造方法和开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开关的制造方法和开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关的制造方法和开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关的制造方法和开关.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搭载在电子设备上的开关的防水性的开关的制造方法和开关。开关盒(2)利用第一树脂形成。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固定电极(4)支承于开关盒(2)。可动电极使所述第一固定电极(3)和第二固定电极(4)相互间的电连接状态发生变化。保护部(7)利用第二树脂形成。在开关盒(2)中的至少与第一固定电极(3)以及第二固定电极(4)相对的部分形成有不对电连接状态的变化产生干涉的多个贯通孔(2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