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标签、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及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583669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6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33813.0

申请日:

2012.11.02

公开号:

CN102968927A

公开日:

2013.03.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9F 3/02登记生效日:2017081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吴建辉变更后权利人:深圳斯坦普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33300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洎阳街道办事处东风路41号变更后权利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街道清祥路1号宝能科技园9栋C座21M|||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9F 3/02登记生效日:2017071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深圳市欣点通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吴建辉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龙西社区五联路21号宝鹰工业园C区A6栋A座2楼变更后权利人:333300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洎阳街道办事处东风路41号|||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9F 3/02登记生效日:2015123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吴建辉变更后权利人:深圳市欣点通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33300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洎阳街道办事处东风路41号变更后权利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龙西社区五联路21号宝鹰工业园C区A6栋A座2楼|||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9F 3/02申请日:20121102|||公开

IPC分类号:

G09F3/02; G06K7/10; G06K19/06

主分类号:

G09F3/02

申请人:

吴建辉

发明人:

吴建辉

地址:

333300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洎阳街道办事处东风路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代理人:

李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防伪标签、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及方法。该识别方法包括:用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用光敏接收管检测出照射后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用处理器将从光敏接收管检测出来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中预存的光谱衰减特性进行比对,若匹配,则指令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以使图像传感器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并用处理器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若不匹配,则停止工作。本发明通过双重识别,有效防止以复制二维码图案的手段来破解防伪标签。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以及印刷在基底上的红外油墨编码层和红外油墨防伪层,所述红外油墨编码层上形成有以预定方式排列的二维码图案;其中,在红外光的照射下,红外油墨编码层的光谱衰减特性与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相异。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红外油墨编码层位于红外油墨防伪层上方或下方。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红外油墨编码层与红外油墨防伪层位于同一层。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红外油墨防伪层所采用的油墨为含碳黑色油墨或含碳无色油墨。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上还印刷有可视图案层。
用于识别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红外光源、图像传感器以及光敏接收管,存储器、红外光源、图像传感器、光敏接收管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红外光源,用于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
光敏接收管,用于检测出照射后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
处理器,用于将从光敏接收管传输过来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中预存的光谱衰减特性进行比对,若匹配,则指令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以使图像传感器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并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若不匹配,则停止工作。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源为一红外LED。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源包括用于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第一红外LED和用于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的第二红外LED,其中,第一红外LED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与第二红外LED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相等或相异。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接收管为光敏三极管或光敏二极管。
用于识别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伪标签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用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
用光敏接收管检测出照射后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
用处理器将从光敏接收管检测出来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中预存的光谱衰减特性进行比对,若匹配,则指令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以使图像传感器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并用处理器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若不匹配,则停止工作。

说明书

说明书防伪标签、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具体涉及防伪标签、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防伪标签一般由基底和印刷在基底上的红外油墨编码层、可视图案层组成,红外油墨编码层上具有以小型点阵排列而成的二维码图案,构成二维码图案的油墨点可以是含碳黑色油墨或含碳无色油墨,该二维码图案就是隐形二维码。识别时,由红外LED照射红外油墨编码层,然后用摄像头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接着用处理器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并判断该二维码图案是否有效,有效则证明是真品,否则就是假冒品。
然而,由于二维码图案是由多个油墨点点阵排列而成的,这就造成了不法份子很容易对二维码图案进行复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防伪标签,其能解决容易被复制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防伪标签,其包括基底,以及印刷在基底上的红外油墨编码层和红外油墨防伪层,所述红外油墨编码层上形成有以预定方式排列的二维码图案;其中,在红外光的照射下,红外油墨编码层的光谱衰减特性与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相异。
优选的,红外油墨编码层位于红外油墨防伪层上方或下方。
优选的,红外油墨编码层与红外油墨防伪层位于同一层。实现方式为,印刷前,可以将红外油墨编码层的油墨与红外油墨防伪层的油墨调和到一起,然后以二维码图案的形式印刷到基底上。这样就可以少印一层,简化制作防伪标签的工序。
优选的,红外油墨防伪层所采用的油墨为含碳黑色油墨或含碳无色油墨。
优选的,所述基底上还印刷有可视图案层,以指示用户防伪标签所含信息。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还在于提出一种识别上述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红外光源、图像传感器以及光敏接收管,存储器、红外光源、图像传感器、光敏接收管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红外光源,用于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
光敏接收管,用于检测出照射后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
处理器,用于将从光敏接收管传输过来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中预存的光谱衰减特性进行比对,若匹配,则指令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以使图像传感器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并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若不匹配,则停止工作。
优选的,所述红外光源为一红外LED。即采用同一个红外LED作为照射源。
优选的,所述红外光源包括用于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第一红外LED和用于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的第二红外LED,其中,第一红外LED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与第二红外LED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相等或相异。例如,第一红外LED、第二红外LED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均为850nm,或者,第一红外LED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为850nm,第二红外LED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为940‑980nm,或者第一红外LED、第二红外LED所发红外光波长均为940‑980nm,或者在照度够的情况下,只用一组红外LED(850nm或者940‑980nm)。
优选的,所述光敏接收管为光敏三极管或光敏二极管。处理器可选用MCU。图像传感器可选用黑白摄像头。存储器可选用FLASH存储卡。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识别上述防伪标签的识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用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
用光敏接收管检测出照射后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
用处理器将从光敏接收管检测出来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中预存的光谱衰减特性进行比对,若匹配,则指令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以使图像传感器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并用处理器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若不匹配,则停止工作。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在传统的防伪标签上增加了一红外油墨防伪层,以特定的光谱衰减特性作为第一项防伪标记,然后再利用原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作为第二项防伪标记,起到双重防伪的作用,又由于光谱衰减特性的复制难度较大,因此能够有效防止防伪标签的复制。
2、        可以将不同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用,那么,原红外油墨编码层就可以重复利用,从而节省了编码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防伪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虚线表示光路;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防伪标签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防伪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虚线表示光路。
附图标记:1、基底;2、红外油墨防伪层;3、红外油墨编码层;4、可视图案层;5、第一红外LED;6、第二红外LED;7、图像传感器;8、处理器;9、光敏接收管;10、存储器。
2′、红外油墨编码防伪复合层;3′、可视图案层。
5′、红外LE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防伪标签,其由四层结构构成,由下至上依次为基底1、红外油墨防伪层2、红外油墨编码层3以及可视图案层4。红外油墨防伪层2、红外油墨编码层3以及可视图案层4均以印刷的方式设置在基底1上。所示基底1可以是纸面、塑料面、布面等。所述红外油墨编码层3上形成有以预定方式排列的二维码图案。所述二维码图案由含碳黑色油墨或含碳无色油墨印刷而成。所述红外油墨防伪层2所采用的油墨为含碳黑色油墨或含碳无色油墨。
其中,在红外光的照射下,红外油墨编码层3的光谱衰减特性与红外油墨防伪层2的光谱衰减特性相异。
此外,本实施例的红外油墨编码层3与红外油墨防伪层2的顺序可以互换。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识别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其包括处理器8、存储器10、红外光源、图像传感器7以及光敏接收管9,存储器10、红外光源、图像传感器7、光敏接收管9均与处理器8电性连接。所述红外光源包括第一红外LED 5和第二红外LED 6。
存储器10内预先存储有光谱衰减特性的数据。
第一红外LED 5,用于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2。
光敏接收管9,用于检测出照射后的红外油墨防伪层2的光谱衰减特性。
处理器8,用于将从光敏接收管9传输过来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10中预存的光谱衰减特性进行比对,若匹配,则指令第二红外LED 6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3以使图像传感器7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3的二维码图案,并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若不匹配,则停止工作,即整个识别装置都停止工作。处理器8对二维码图案的识别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发明就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红外LED 5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与第二红外LED 6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可以相等,也可以相异。例如,第一红外LED 5、第二红外LED 6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均为850nm,或者,第一红外LED 5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为850nm,第二红外LED 6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为940‑980nm,或者第一红外LED 5、第二红外LED 6所发红外光波长均为940‑980nm,或者在照度够的情况下,只用一组红外LED(850nm或者940‑980nm)。若光照强度不足,还可以同时启动第一LED 5、第二LED 6对红外油墨编码层3、红外油墨防伪层2进行照射,以使图像传感器7、光敏接收管9能够接收到足够强的光信号。当然,本实施例还可以增加更多红外LED作为光源。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敏接收管9优选采用光敏三极管或光敏二极管。处理器8优选采用MCU。图像传感器优选采用黑白摄像头。存储器优选采用FLASH存储卡。
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识别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签的识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用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2;
步骤S02:用光敏接收管9检测出照射后的红外油墨防伪层2的光谱衰减特性;
步骤S03:用处理器8将从光敏接收管9检测出来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10中预存的光谱衰减特性进行比对,若匹配,则指令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3以使图像传感器7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3的二维码图案,并用处理器8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若不匹配,则停止工作。若二维码图案的编码正确,则处理器8向接收装置输出解码后的码值。所述接收装置可以是显示器、音频设备、手机等。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防伪标签的结构。具体的,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签为三层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基底1、红外油墨编码防伪复合层2′以及可视图案层3′。所述红外油墨编码防伪复合层2′含有红外油墨编码层和红外油墨防伪层,即红外油墨编码层与红外油墨防伪层位于同一层。实现方式为,印刷前,可以将红外油墨编码层的油墨与红外油墨防伪层的油墨调和到一起,然后以二维码图案的形式印刷到基底上。这样就可以少印一层,简化制作防伪标签的工序。
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与识别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红外光源的结构不同。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红外光源为一红外LED 5′,即采用同一个红外LED作为照射源。当然,还可以增加多个与所述红外LED 5′的红外光波长相同的红外LED,以在光照度不足的时候作为辅助光照源使用。
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签可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相同,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签识别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在传统的防伪标签上增加一红外油墨防伪层,在识别装置中增加一光敏接收管。通过红外光源激发红外油墨防伪层,光敏接收管检测出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处理器根据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中的光谱衰减特性进行比对,当二者的光谱特性衰减特性相同时,判断为识别有效,才对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进行识别,如果二者的光谱衰减特性不同,则判断为识别失败,即使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的编码正确,也判定相应的产品不是真品。通过双重识别,有效防止以复制二维码图案的手段来破解防伪标签。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防伪标签、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防伪标签、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防伪标签、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伪标签、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伪标签、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及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68927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3.13CN102968927A*CN102968927A*(21)申请号 201210433813.0(22)申请日 2012.11.02G09F 3/02(2006.01)G06K 7/10(2006.01)G06K 19/06(2006.01)(71)申请人吴建辉地址 333300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洎阳街道办事处东风路41号(72)发明人吴建辉(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代理人李悦(54) 发明名称防伪标签、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及方法(57) 摘要本发明涉及防伪。

2、标签、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及方法。该识别方法包括:用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用光敏接收管检测出照射后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用处理器将从光敏接收管检测出来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中预存的光谱衰减特性进行比对,若匹配,则指令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以使图像传感器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并用处理器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若不匹配,则停止工作。本发明通过双重识别,有效防止以复制二维码图案的手段来破解防伪标签。(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3、 页1/1页21.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以及印刷在基底上的红外油墨编码层和红外油墨防伪层,所述红外油墨编码层上形成有以预定方式排列的二维码图案;其中,在红外光的照射下,红外油墨编码层的光谱衰减特性与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相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红外油墨编码层位于红外油墨防伪层上方或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红外油墨编码层与红外油墨防伪层位于同一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红外油墨防伪层所采用的油墨为含碳黑色油墨或含碳无色油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上还印刷有可视图案层。6.用于识。

4、别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红外光源、图像传感器以及光敏接收管,存储器、红外光源、图像传感器、光敏接收管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红外光源,用于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光敏接收管,用于检测出照射后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处理器,用于将从光敏接收管传输过来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中预存的光谱衰减特性进行比对,若匹配,则指令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以使图像传感器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并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若不匹配,则停止工作。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源为一红外LED。8.如权。

5、利要求6所述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源包括用于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第一红外LED和用于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的第二红外LED,其中,第一红外LED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与第二红外LED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相等或相异。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接收管为光敏三极管或光敏二极管。10.用于识别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伪标签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用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用光敏接收管检测出照射后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用处理器将从光敏接收管检测出来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中预存的光谱衰减特性。

6、进行比对,若匹配,则指令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以使图像传感器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并用处理器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若不匹配,则停止工作。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68927 A1/4页3防伪标签、 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及方法0001 技术领域0002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具体涉及防伪标签、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及方法。0003 背景技术0004 目前的防伪标签一般由基底和印刷在基底上的红外油墨编码层、可视图案层组成,红外油墨编码层上具有以小型点阵排列而成的二维码图案,构成二维码图案的油墨点可以是含碳黑色油墨或含碳无色油墨,该二维码图案就是隐形二维码。识别时,由红外LED。

7、照射红外油墨编码层,然后用摄像头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接着用处理器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并判断该二维码图案是否有效,有效则证明是真品,否则就是假冒品。0005 然而,由于二维码图案是由多个油墨点点阵排列而成的,这就造成了不法份子很容易对二维码图案进行复制。0006 发明内容0007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防伪标签,其能解决容易被复制的问题。0008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防伪标签,其包括基底,以及印刷在基底上的红外油墨编码层和红外油墨防伪层,所述红外油墨编码层上形成有以预定方式排列的二维码图案;其中,在红外光的照射下,红外油墨编码层的光谱衰减特性与红外。

8、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相异。0009 优选的,红外油墨编码层位于红外油墨防伪层上方或下方。0010 优选的,红外油墨编码层与红外油墨防伪层位于同一层。实现方式为,印刷前,可以将红外油墨编码层的油墨与红外油墨防伪层的油墨调和到一起,然后以二维码图案的形式印刷到基底上。这样就可以少印一层,简化制作防伪标签的工序。0011 优选的,红外油墨防伪层所采用的油墨为含碳黑色油墨或含碳无色油墨。0012 优选的,所述基底上还印刷有可视图案层,以指示用户防伪标签所含信息。0013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还在于提出一种识别上述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红外光源、图像传感器以及光敏接收管,存储器、红外。

9、光源、图像传感器、光敏接收管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红外光源,用于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光敏接收管,用于检测出照射后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处理器,用于将从光敏接收管传输过来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中预存的光谱衰减特性进行比对,若匹配,则指令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以使图像传感器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并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若不匹配,则停止工作。0014 优选的,所述红外光源为一红外LED。即采用同一个红外LED作为照射源。说 明 书CN 102968927 A2/4页40015 优选的,所述红外光源包括用于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第一红外LED和用于照射。

10、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的第二红外LED,其中,第一红外LED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与第二红外LED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相等或相异。例如,第一红外LED、第二红外LED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均为850nm,或者,第一红外LED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为850nm,第二红外LED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为940-980nm,或者第一红外LED、第二红外LED所发红外光波长均为940-980nm,或者在照度够的情况下,只用一组红外LED(850nm或者940-980nm)。0016 优选的,所述光敏接收管为光敏三极管或光敏二极管。处理器可选用MCU。图像传感器可选用黑白摄像头。存储器可选用FLASH存储卡。0。

11、017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识别上述防伪标签的识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用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用光敏接收管检测出照射后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用处理器将从光敏接收管检测出来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中预存的光谱衰减特性进行比对,若匹配,则指令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以使图像传感器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并用处理器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若不匹配,则停止工作。0018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传统的防伪标签上增加了一红外油墨防伪层,以特定的光谱衰减特性作为第一项防伪标记,然后再利用原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作为第二项防伪标记,起到双重。

12、防伪的作用,又由于光谱衰减特性的复制难度较大,因此能够有效防止防伪标签的复制。0019 2、可以将不同的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用,那么,原红外油墨编码层就可以重复利用,从而节省了编码资源。0020 附图说明002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防伪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虚线表示光路;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防伪标签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防伪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虚线表示光路。0022 附图标记:1、基底;2、红外油墨防伪层;3、红外油墨编码层;4、可视图案层;。

13、5、第一红外LED;6、第二红外LED;7、图像传感器;8、处理器;9、光敏接收管;10、存储器。0023 2、红外油墨编码防伪复合层;3、可视图案层。0024 5、红外LED。0025 具体实施方式0026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说 明 书CN 102968927 A3/4页5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防伪标签,其由四层结构构成,由下至上依次为基底1、红外油墨防伪层2、红外油墨编码层3以及可视图案层4。红外油墨防伪层2、红外油墨编码层3以及可视图案层4均以印刷的方式设置在基底1上。所示基底1可以是纸面、塑料面、布面等。所述红外油墨编码层3上形成有以预定方式排列的。

14、二维码图案。所述二维码图案由含碳黑色油墨或含碳无色油墨印刷而成。所述红外油墨防伪层2所采用的油墨为含碳黑色油墨或含碳无色油墨。0027 其中,在红外光的照射下,红外油墨编码层3的光谱衰减特性与红外油墨防伪层2的光谱衰减特性相异。0028 此外,本实施例的红外油墨编码层3与红外油墨防伪层2的顺序可以互换。0029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识别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其包括处理器8、存储器10、红外光源、图像传感器7以及光敏接收管9,存储器10、红外光源、图像传感器7、光敏接收管9均与处理器8电性连接。所述红外光源包括第一红外LED 5和第二红外LED 6。0030 存储器10内预先存储有光谱衰。

15、减特性的数据。0031 第一红外LED 5,用于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2。0032 光敏接收管9,用于检测出照射后的红外油墨防伪层2的光谱衰减特性。0033 处理器8,用于将从光敏接收管9传输过来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10中预存的光谱衰减特性进行比对,若匹配,则指令第二红外LED 6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3以使图像传感器7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3的二维码图案,并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若不匹配,则停止工作,即整个识别装置都停止工作。处理器8对二维码图案的识别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发明就不再赘述。0034 本实施例中,第一红外LED 5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与第二红外LED 6所发出的红外光。

16、的波长可以相等,也可以相异。例如,第一红外LED 5、第二红外LED 6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均为850nm,或者,第一红外LED 5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为850nm,第二红外LED 6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为940-980nm,或者第一红外LED 5、第二红外LED 6所发红外光波长均为940-980nm,或者在照度够的情况下,只用一组红外LED(850nm或者940-980nm)。若光照强度不足,还可以同时启动第一LED 5、第二LED 6对红外油墨编码层3、红外油墨防伪层2进行照射,以使图像传感器7、光敏接收管9能够接收到足够强的光信号。当然,本实施例还可以增加更多红外LED作为光源。003。

17、5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敏接收管9优选采用光敏三极管或光敏二极管。处理器8优选采用MCU。图像传感器优选采用黑白摄像头。存储器优选采用FLASH存储卡。0036 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识别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签的识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用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防伪层2;步骤S02:用光敏接收管9检测出照射后的红外油墨防伪层2的光谱衰减特性;步骤S03:用处理器8将从光敏接收管9检测出来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10中预存的光谱衰减特性进行比对,若匹配,则指令红外光源照射防伪标签的红外油墨编码层3以使图像传感器7读取红外油墨编码层3的二维码图案,并用处理器8对二维码图案进行解码,若不匹。

18、配,则停止工作。若二维码图案的编码正确,则处理器8向接收装置输出解码后的码值。所述接收装置可以是显示器、音频设备、手机等。说 明 书CN 102968927 A4/4页60037 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防伪标签的结构。具体的,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签为三层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基底1、红外油墨编码防伪复合层2以及可视图案层3。所述红外油墨编码防伪复合层2含有红外油墨编码层和红外油墨防伪层,即红外油墨编码层与红外油墨防伪层位于同一层。实现方式为,印刷前,可以将红外油墨编码层的油墨与红外油墨防伪层的油墨调和到一起,然后以二维码图案的形式印刷到基底上。这样就可以少印一层,简化制作防。

19、伪标签的工序。0038 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签的识别装置与识别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0039 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红外光源的结构不同。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红外光源为一红外LED 5,即采用同一个红外LED作为照射源。当然,还可以增加多个与所述红外LED 5的红外光波长相同的红外LED,以在光照度不足的时候作为辅助光照源使用。0040 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签可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相同,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签识别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0041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在传统的防伪标签上增加一红外油墨防伪层,在识别装置中增加一光敏接收管。通过红外光源激发红外油墨防伪层,光。

20、敏接收管检测出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处理器根据红外油墨防伪层的光谱衰减特性与存储器中的光谱衰减特性进行比对,当二者的光谱特性衰减特性相同时,判断为识别有效,才对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进行识别,如果二者的光谱衰减特性不同,则判断为识别失败,即使红外油墨编码层的二维码图案的编码正确,也判定相应的产品不是真品。通过双重识别,有效防止以复制二维码图案的手段来破解防伪标签。0042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102968927 A1/5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68927 A2/5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68927 A3/5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68927 A4/5页10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68927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