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82145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9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64511.1

申请日:

2015.04.08

公开号:

CN104727494A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D 13/18申请日:20150408|||公开

IPC分类号:

E04D13/18(2014.01)I; E04D1/16; H02S20/25(2014.01)I; H02S40/34(2014.01)I

主分类号:

E04D13/18

申请人:

汤卫平

发明人:

汤卫平; 于浩明

地址:

213200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朱林镇工业集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32211

代理人:

周祥生; 尹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包括瓦体和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固定安装在瓦体的向阳面上,在瓦体的向阳面上设有安装光伏组件的内凹区,内凹区的深度与光伏组件的厚度相当,在瓦体的内凹区内设有底部密封的接线盒容腔,在接线盒容腔上端设有底部密封的卡线槽,卡线槽与接线盒容腔相通,光伏组件安装在瓦体的内凹区中,光伏组件背面上边与瓦体内凹区底面之间通过硅胶密封连接,光伏组件的下边由瓦体内凹区的下端边限位,光伏组件的电源线卡装在卡线槽内。这种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无需打胶安装,节约了大量的制作时间和制作成本,生产效率高,瓦体无通孔,不会影响到房屋的正常使用,可现场组装,运输成本低,维护更换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包括瓦体(1)和光伏组件(2),光伏 组件(2)固定安装在瓦体(1)的向阳面上,在瓦体(1)的向阳面上设有安装 光伏组件(2)的内凹区,内凹区的深度与光伏组件(2)的厚度相当,其特征 是:在瓦体(1)的内凹区内设有底部密封的接线盒容腔(11),在接线盒容腔 (11)上端设有底部密封的卡线槽(12),卡线槽(12)与接线盒容腔(11) 相通,光伏组件(2)安装在瓦体(1)的内凹区中,光伏组件(2)背面上边与 瓦体(1)内凹区底面之间通过硅胶密封连接,光伏组件(2)的下边由瓦体(1) 内凹区的下端边限位,光伏组件(2)的电源线卡装在卡线槽(12)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其特征是:接线盒容腔 (11)沿纵向分布,在接线盒容腔(11)的下端设有底部密封的散热槽(13), 散热槽(13)延伸至瓦体(1)内凹区的下端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其特征是:光伏组件(2) 通过顶端压片(3)或顶端压片(3)和底部压片(4)或顶端压片(3)和侧面 压片压固在瓦体(1)的向阳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其特征是:顶端压片(3) 设置在卡线槽(12)的开口端上方,底部压片(4)设置在瓦体(1)的下沿边 上,顶端压片(3)的一端压在瓦体(1)的上沿边上,另一端压在光伏组件(2) 的外露面上,顶端压片(3)压覆光伏组件(2)的电源线,底部压片(4)的一 端压在瓦体(1)的下沿边上,另一端压在光伏组件(2)的外露面上。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其特征是:顶端压片(3) 设置在卡线槽(12)的开口端上方,侧面压片对称的设置在瓦体(1)两侧沿边 上,顶端压片(3)的一端压在瓦体(1)的上沿边上,另一端压在光伏组件(2) 的外露面上,顶端压片(3)压覆光伏组件(2)的电源线,侧面压片的一端压 在瓦体(1)的侧面沿边上,另一端压在光伏组件(2)的外露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其特征是:顶 端压片(3)与瓦体(1)的连接方式为:在瓦体(1)的卡线槽(12)的两侧顶 面设有盲孔(14),在顶端压片3上设有通孔(31),在盲孔(14)中设有塑 料膨胀管(5),连接螺钉(6)穿过顶端压片(3)上的通孔(31)与塑料膨胀 管(5)旋接固定,将顶端压片(3)压固在瓦体(1)上;或者在瓦体(1)的 卡线槽(12)的两侧顶面设有盲孔(14),在顶端压片(3)上设有通孔(31), 卡扣穿过顶端压片(3)上的通孔(31)直接压固在瓦体(1)的盲孔(14)中, 将顶端压片(3)压固在瓦体(1)上。 7.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其特征是:底 部压片(4)和侧面压片与瓦体(1)的连接结构相同,其连接方式为:在瓦体 (1)下沿边或侧沿边上设有盲孔(14),在底部压片(4)和侧面压片上设有 通孔,在盲孔(14)中设有塑料膨胀管(5),连接螺钉(6)穿过底部压片(4) 或侧面压片上的通孔与塑料膨胀管(5)旋接固定,将底部压片(4)或侧面压 片压固在瓦体(1)上;或者在瓦体(1)下沿边和侧沿边上设有盲孔(14), 在底部压片(4)和侧面压片上设有通孔,卡扣穿过底部压片(4)或侧面压片 上的通孔直接压固在瓦体(1)的下沿边或侧沿边盲孔(14)中,将底部压片(4) 或侧面压片压固在瓦体(1)上。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其特征是:在顶端压片 (3)、底部压片(4)和侧面压片与光伏组件(2)的外露面之间设有弹性垫(7)。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其特征是:在瓦体(1) 的背面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21)。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其特征是:在瓦体(1) 的背面对应盲孔(14)的位置处设置有加强筋(21)或加强凸体。

说明书

说明书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用瓦体,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发电功能的光伏瓦,它是 屋面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最小发电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人们对光伏发电 的认可度逐步提高,光伏发电将逐步惠及普通百姓,国务院于2013年7月4日 出台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文),国家发改 委在发改价格[2013]1638号中进一步明确了光伏发电的补贴价格,鼓励业主推广 屋面光伏发电,它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推进光伏能源生产和消费,促进光伏 发电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 越来越高,能源短缺将日趋严重,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是世界性难 题。光伏发电为人们的电力需求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 的不断成熟和制造成本的降低,人们对太阳能屋面发电系统的认可不断提高,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具有的优势,人们开始考虑如何使太阳能发 电与建筑一体化,使原本仅具有遮阳、挡雨以及防风功能的屋顶瓦片与太阳能 组件组件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屋面资源,使屋面成为一个太阳能发电站,为居 民提供自备的电力能源。
本申请人在专利201420765689.2中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瓦,包括瓦体和 光伏组件以及组合方法,光伏组件固定安装在瓦体的向阳面上,在瓦体的向阳 面上设有安装光伏组件的内凹区,在内凹区内设有外粘胶槽、内粘胶槽、接线 盒避让孔和排水槽。达到瓦体与光伏组件一体化而形成的太阳能光伏瓦,在瓦 体上开设了多条粘胶槽和一个接线盒避让孔,接线盒穿过接线盒避让孔,组件 面板通过硅胶黏贴固定在瓦体的向阳面上。由于用硅胶粘固组件面板,硅胶凝 固时间长,因此太阳能光伏瓦的制作周期长,生产效率不高。同时,由于接线 盒避让孔是通孔,太阳能光伏瓦在露天环境中使用,硅胶在日晒雨淋高低温交 替的环境下长期使用,硅胶与瓦体的粘接密封性能变差,当光伏组件与瓦体之 间产生脱胶时,两者之间必然产生渗水缝隙,严重影响屋面的防雨性能,直接 影响到房屋的正常使用,使光伏瓦失去了防风挡雨的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同时, 这种结构的光伏瓦的制造、运输、维护成本高,制造时,瓦体需要开通孔和若 干胶槽,光伏组件与瓦体之间的固定需要大量的硅胶粘接,制造成本高;运输 时,这种光伏瓦体必须将光伏组件和瓦体预先粘接固化然后分别包装、运输至 使用地,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车辆的颠覆,会导致瓦体或光伏组件意外撞击破损, 装卸、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较高,所以运输成本高;这种光伏瓦只要其中有一 个零件损坏就必须整体更换,没有损坏的部件不能再利用,严重影响房屋的使 用,增加了维护更换成本,这种光伏瓦的瓦体与光伏组件无法现场组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光伏瓦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分 体组合式光伏瓦以及更合理的连接组合方法,它在不改变瓦体基座的传统防风 挡雨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与光伏组件的分体组装,既简化了光伏瓦的结构, 又缩小了光伏瓦的生产制作周期,极大地降低了光伏瓦在生产、运输、安装过 程中因意外产生的破损率,降低了实施成本,并彻底杜绝了光伏组件与瓦体连 接不紧密而可能产生的漏水隐患。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包括瓦体和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固定安装 在瓦体的向阳面上,在瓦体的向阳面上设有安装光伏组件的内凹区,内凹区的 深度与光伏组件的厚度相当,其特征是:在瓦体的内凹区内设有底部密封的接 线盒容腔,在接线盒容腔上端设有底部密封的卡线槽,卡线槽与接线盒容腔相 通,光伏组件安装在瓦体的内凹区中,光伏组件背面上边与瓦体内凹区底面之 间通过硅胶密封连接,光伏组件的下边由瓦体内凹区的下端边限位,光伏组件 的电源线卡装在卡线槽内。
进一步,接线盒容腔沿纵向分布,在接线盒容腔的下端设有底部密封的散 热槽,散热槽延伸至瓦体内凹区的下端边。
进一步,光伏组件通过顶端压片和底部压片压固在瓦体的向阳面上。
更进一步,顶端压片设置在卡线槽的开口端上方,底部压片设置在瓦体的 下沿边上,顶端压片的一端压在瓦体的上沿边上,另一端压在光伏组件的外露 面上,顶端压片压覆光伏组件的电源线,底部压片的一端压在瓦体的下沿边上, 另一端压在光伏组件的外露面上。
更进一步,顶端压片设置在卡线槽的开口端上方,两块底部压片间隔的设 置在瓦体的下沿边上,顶端压片的一端压在瓦体的上沿边上,另一端压在光伏 组件的外露面上,顶端压片压覆光伏组件的电源线,底部压片的一端压在瓦体 的下沿边上,另一端压在光伏组件的外露面上。
进一步,光伏组件通过顶端压片和侧面压片压固在瓦体的向阳面上。
更进一步,顶端压片设置在卡线槽的开口端上方,侧面压片对称的设置在 瓦体两侧沿边上,顶端压片的一端压在瓦体的上沿边上,另一端压在光伏组件 的外露面上,顶端压片压覆光伏组件的电源线,侧面压片的一端压在瓦体的侧 面沿边上,另一端压在光伏组件的外露面上。
更进一步,顶端压片与瓦体的连接方式为:在瓦体的卡线槽的两侧顶面设 有盲孔,在顶端压片上设有通孔,在盲孔中设有塑料膨胀管,连接螺钉穿过顶 端压片上的通孔与塑料膨胀管旋接固定,将顶端压片压固在瓦体上;或者在瓦 体的卡线槽的两侧顶面设有盲孔,在顶端压片上设有通孔,卡扣穿过顶端压片 上的通孔直接压固在瓦体的盲孔中,将顶端压片压固在瓦体上。
更进一步,底部压片和侧面压片与瓦体的连接结构相同,其连接方式为: 在瓦体下沿边或侧沿边上设有盲孔,在底部压片和侧面压片上设有通孔,在盲 孔中设有塑料膨胀管,连接螺钉穿过底部压片或侧面压片上的通孔与塑料膨胀 管旋接固定,将底部压片或侧面压片压固在瓦体上;或者在瓦体下沿边和侧沿 边上设有盲孔,在底部压片和侧面压片上设有通孔,卡扣穿过底部压片或侧面 压片上的通孔直接压固在瓦体的下沿边或侧沿边盲孔中,将底部压片或侧面压 片压固在瓦体上。
更进一步,在顶端压片、底部压片和侧面压片与光伏组件的外露面之间设 有弹性垫。
进一步,在瓦体的背面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以提高瓦体的抗压强度。
进一步,在瓦体的背面对应盲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加强筋或加强凸体。
这种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的光伏组件安装时,无需打胶安装,只需要 将光伏组件放入瓦体的内凹区内,然后将顶端压片、顶端压片和底部压片或顶 端压片和侧面压片用连接螺钉或卡扣固定安装在瓦体上,光伏组件由顶端压片、 顶端压片和底部压片或顶端压片和侧面压片固定限位,无需打胶等待硅胶凝固, 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制作时间,生产效率高,而且节约了大量的制作成本。在瓦 体的内凹区内设有底部密封的接线盒容腔替换原始的接线盒避让孔,这样瓦体 上无通孔,杜绝了硅胶失效导致的光伏组件与瓦体之间导致屋面漏水的情况, 不会影响到房屋的正常使用,即使光伏组件损坏或者脱落都具备防风挡雨的最 基本的使用功能。这种光伏瓦可以现场组装,可以将光伏组件一起包装、运输 至使用地,瓦体一起包装、运输至使用地,减少瓦体或光伏组件意外撞击破损, 装卸、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低,运输成本低,而且即便意外撞击破损也可以只 更换损坏部件,无需整体更换,在使用过程中也一样,有损坏的部件只需更换 损坏的部件,没有损坏的可以再利用,节约了大量的维护更换成本。在顶端压 片、底部压片和侧面压片与光伏组件的外露面之间设有弹性垫,避免了光伏组 件外露面被顶端压片、底部压片或侧面压片划伤损坏的情况。在瓦体的背面对 应盲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加强筋或加强凸体,增加了瓦体的抗压强度。本混凝土 分体组合式光伏瓦美观适用、安装快捷、节能环保,具备杰出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后视图;
图4为图1中的A-A剖视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B-B剖视放大图;
图6为图2中的C-C剖视放大图;
图中:1-瓦体;2-光伏电池;3-顶端压片;4-底部压片;5-塑料膨胀管; 6-连接螺钉;7-弹性垫;11-接线盒容腔;12-卡线槽;13-散热槽;14-盲孔; 21-加强筋;3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如图1~6所示,包括瓦体1、光 伏组件2、顶端压片3和底部压片4,光伏组件2固定安装在瓦体1的向阳面上, 在瓦体1的向阳面上设有安装光伏组件2的内凹区,内凹区的深度与光伏组件2 的厚度相当,在瓦体1的内凹区内设有底部密封的接线盒容腔11,接线盒容腔 11沿纵向分布,在接线盒容腔11上端设有底部密封的卡线槽12,卡线槽12与 接线盒容腔11相通,在接线盒容腔11的下端设有底部密封的散热槽13,散热 槽13延伸至瓦体1内凹区的下端边,光伏组件2安装在瓦体1的内凹区中,光 伏组件2背面上边与瓦体1内凹区底面之间通过硅胶密封连接,光伏组件2的 下边由瓦体1内凹区的下端边限位,光伏组件2的电源线卡装在卡线槽12内, 在瓦体1的卡线槽12的两侧顶面设有盲孔14,在顶端压片3上设有通孔31, 在盲孔14中设有塑料膨胀管5,连接螺钉6穿过顶端压片3上的通孔31与塑料 膨胀管5旋接固定,将顶端压片3压固在瓦体1上,顶端压片3的一端压在瓦 体1的上沿边上,另一端压在光伏组件2的外露面上,顶端压片3压覆光伏组 件2的电源线,在瓦体1下沿边上设有盲孔14,在两块底部压片4上设有通孔 31,在盲孔14中设有塑料膨胀管5,连接螺钉6穿过底部压片4上的通孔31与 塑料膨胀管5旋接固定,将两块底部压片4间隔的压固在瓦体1上,底部压片4 的一端压在瓦体1的下沿边上,另一端压在光伏组件2的外露面上,在顶端压 片3和底部压片4与光伏组件2的外露面之间设有弹性垫7,在瓦体1的背面对 应盲孔14的位置处设置有加强筋21。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光伏组件2由顶端压片3压固或光 伏组件2由顶端压片3和一块底部压片4压固。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光伏组件2通过顶端压片3和侧面 压片压固在瓦体1的向阳面上,顶端压片3设置在卡线槽12的开口端上方,侧 面压片对称的设置在瓦体1两侧沿边上,顶端压片3的一端压在瓦体1的上沿 边上,另一端压在光伏组件2的外露面上,顶端压片3压覆光伏组件2的电源 线,侧面压片的一端压在瓦体1的侧面沿边上,另一端压在光伏组件2的外露 面上。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顶端压片3、底部压片 4和侧面压片与瓦体1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瓦体1的背面对应盲孔14的位 置处设置有加强凸体。

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包括瓦体和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固定安装在瓦体的向阳面上,在瓦体的向阳面上设有安装光伏组件的内凹区,内凹区的深度与光伏组件的厚度相当,在瓦体的内凹区内设有底部密封的接线盒容腔,在接线盒容腔上端设有底部密封的卡线槽,卡线槽与接线盒容腔相通,光伏组件安装在瓦体的内凹区中,光伏组件背面上边与瓦体内凹区底面之间通过硅胶密封连接,光伏组件的下边由瓦体内凹区的下端边限位,光伏组件的电源线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