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齿轮和离合器布置.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576844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89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40846.5

申请日:

2012.12.14

公开号:

CN103161892A

公开日:

2013.06.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H 3/66申请日:20121214|||公开

IPC分类号:

F16H3/66

主分类号:

F16H3/66

申请人: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J.A.迪默; D.J.德温格

地址:

美国密执安州

优先权:

2011.12.14 US 13/32588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吴超;严志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自动变速器齿轮和离合器布置。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其具有输入构件、输出构件、四个行星齿轮组、多个联接构件和多个转矩传递设备。另外,提供了用于控制多个转矩传递设备的操作的液压流体控制回路。液压流体控制回路接收来自液压流体泵的加压液压流体并具有设置在变速器壳体、输入构件和其它联接构件中的多个流体通道。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多速变速器,其包括:
变速器壳体,其具有前部、中部和后部,前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中每一个的一部分,中部包括第四应用流体通道,而中部和后部包括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以及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
多个转矩传递机构,每一个都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用于选择性地将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一个互连到另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另一个,以及变速器壳体;
多个互连构件,每一个都连续地将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一个互连到另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另一个;
输入构件,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构件并由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入构件具有多个轴向孔、多个径向孔、多个腔端口、多个侧端口、和末端端口,其中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一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中间旋转构件,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和第三个的致动组件,所述中间旋转构件具有中心孔、多个径向孔和多个端口,其中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二个包括第三流体应用通道的一部分,而多个径向孔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多个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和中心孔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
输出构件,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以及
其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四应用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四个的致动组件连通,并且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致动组件连通。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一个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二个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三个连续地互连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个构件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四个连续地互连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并且中间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连续地互连。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一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输入构件与中间构件互连。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二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构件与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一个互连。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三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构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互连。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四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三个与变速器壳体互连。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五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变速器壳体互连。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以至少两个为组合地接合,以建立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之间的至少八个前进速比和至少一个后退速比。
一种多速变速器,其包括:
变速器壳体,其具有前部、中部和后部,前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中每一个的一部分,中部包括第四应用流体通道,而中部和后部包括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以及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
多个转矩传递机构,每一个都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用于选择性地将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一个互连到另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另一个,以及变速器壳体;
输入构件,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构件并由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入构件具有多个轴向孔、多个径向孔、多个腔端口、多个侧端口、和末端端口,其中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一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中间旋转构件,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和第三个的致动组件,所述中间旋转构件具有中心孔、多个径向孔和多个端口,其中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二个包括第三流体应用通道的一部分,而多个径向孔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多个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和中心孔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第一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
第二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
第三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
第四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
输出构件,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以及
其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四应用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四个的致动组件连通,并且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致动组件连通。
一种多速变速器,其包括:
变速器壳体,其具有前部、中部和后部,前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应用流体通道中每一个的一部分和第一坝流体通道分,中部包括第四应用流体通道,而中部和后部包括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
输入构件;
中间旋转构件;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一个都具有太阳齿轮、齿圈和齿轮架构件;
第一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轮架构件;
第二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圈;
第三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
第四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轮架构件;
第一转矩传递机构,其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第一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输入构件与中间旋转构件互连;
第二转矩传递机构,其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第二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旋转构件与第一互连构件互连;
第三转矩传递机构,其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第三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旋转构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轮架构件互连;
第四转矩传递机构,其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第四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三互连构件与变速器壳体互连;
第五转矩传递机构,其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第五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轮架构件与变速器壳体互连;以及
其中,输入构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并由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入构件具有多个轴向孔、多个径向孔、多个腔端口、多个侧端口、和末端端口,其中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一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其中,中间旋转构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和第三个的致动组件,所述中间旋转构件具有中心孔、多个径向孔和多个端口,其中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二个包括第三流体应用通道的一部分,而多个径向孔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多个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和中心孔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
其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第一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第二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第三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连通,第四应用流体通道与第四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连通,并且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与第五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连通。

说明书

说明书自动变速器齿轮和离合器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多速变速器,其具有多个行星齿轮组和多个转矩传递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控制所述多个转矩转递设备的操作的液压控制回路。
背景技术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并可能构成或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典型的多速变速器使用摩擦离合器、行星齿轮布置和固定的相互连接的组合以实现多个传动比。  行星齿轮组的数量和物理布置通常由封装、成本和期望的速比决定。
虽然当前的变速器实现了它们的预期目的,但是基本上仍然存在对展示出改进的控制系统的新型的改进的变速器构造的需求。  更高效的液压控制要求更少的能量并提供改进的性能、重量效率和驾驶员满意度。  因此,存在对改进的、成本有效的、紧凑的多速变速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多速变速器,其包括变速器壳体,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多个转矩传递机构,多个互连构件,输入构件,中间旋转构件和输出构件。
变速器壳体具有前部、中部和后部。  前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中每一个的一部分。  中部包括第四应用流体通道。  中后部包括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
行星齿轮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
多个转矩传递机构每一个都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用于选择性地将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一个互连到另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另一个,以及变速器壳体。
多个互连构件每一个都连续地将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一个互连到另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另一个。
输入构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并可旋转地支撑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一个的致动组件。  输入构件具有多个轴向孔、多个径向孔、多个腔端口、多个侧端口、和末端端口。  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的第一个包括第一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一个和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二个和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三个、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二个、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中间旋转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的致动组件。  中间旋转构件具有中心孔、多个径向孔和多个端口。  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个和多个端口中的第一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二个和多个端口中的第二个包括第三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多个端口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和中心孔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输出构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
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一个的致动组件连通。  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二个的致动组件连通。  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三个的致动组件连通。  第四应用流体通道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的第四个的致动组件连通。  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五个的致动组件连通。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一个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  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二个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  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三个连续地互连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  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四个连续地互连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并且中间构件连续地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互连。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一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输入构件与中间构件互连。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二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构件与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一个互连。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三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构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组中的第三构件互连。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四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三个与变速器壳体互连。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五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变速器壳体互连。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以至少两个为组合地接合,以建立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之间的至少八个前进速比和至少一个后退速比。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前部的第一应用通道和第一侧端口以及输入构件的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的第一个。 第一应用流体通道通过第一侧端口与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个连通,而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个通过输入构件的第一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的应用腔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二应用通道、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一个和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以及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的第一个。  第二应用流体通道通过第一侧端口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变速器壳体之间的第一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一个连通,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个通过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二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第二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一个连通,并且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个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一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应用腔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三应用通道、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二个和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以及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二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的第二个。  第三应用通道通过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的第三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变速器壳体之间的第三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二个连通,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二个通过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的第四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第四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二个连通,并且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二个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腔端口中的第二个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应用腔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第一坝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一坝通道,输入构件的第二径向孔、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三个、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以及中间旋转构件的中心孔、侧端口、和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  第一坝通道通过输入构件的第二径向孔和第二腔端口以及变速器壳体的第二侧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坝腔连通,第一坝通道通过第一坝通道的开放端、形成在变速器壳体和输入构件之间的第五环形通路、以及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五个与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三个连通,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三径向孔通过多个侧端口中的第六个、形成为通过在所述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轴承的径向通道与输入构件的第三轴向孔连通,并且第三径向孔通过第七互连构件的第四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坝腔连通,中间旋转构件的第四径向孔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侧端口和中心孔以及输入构件的末端端口与输入构件的第三轴向孔连通,并且第四径向孔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五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坝腔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第四应用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四个的应用腔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第五应用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第二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应用腔连通,并且第二坝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第三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坝腔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是太阳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是齿圈,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是齿轮架构件。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通过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而变得易于理解,其中相同的参考数字指示相同的部件、元件或特征。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方案1. 一种多速变速器,其包括:
变速器壳体,其具有前部、中部和后部,前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中每一个的一部分,中部包括第四应用流体通道,而中部和后部包括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以及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
多个转矩传递机构,每一个都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用于选择性地将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一个互连到另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另一个,以及变速器壳体;
多个互连构件,每一个都连续地将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一个互连到另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另一个;
输入构件,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构件并由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入构件具有多个轴向孔、多个径向孔、多个腔端口、多个侧端口、和末端端口,其中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一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中间旋转构件,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和第三个的致动组件,所述中间旋转构件具有中心孔、多个径向孔和多个端口,其中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二个包括第三流体应用通道的一部分,而多个径向孔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多个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和中心孔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
输出构件,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以及
其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四应用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四个的致动组件连通,并且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致动组件连通。
方案2. 如方案1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一个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二个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三个连续地互连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个构件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四个连续地互连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并且中间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连续地互连。
方案3. 如方案2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一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输入构件与中间构件互连。
方案4. 如方案3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二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构件与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一个互连。
方案5. 如方案4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三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构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互连。
方案6. 如方案5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四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三个与变速器壳体互连。
方案7. 如方案6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五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变速器壳体互连。
方案8. 如方案1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以至少两个为组合地接合,以建立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之间的至少八个前进速比和至少一个后退速比。
方案9. 如方案1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一应用通道和第一侧端口和输入构件的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并且其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通过第一侧端口与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连通,而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通过输入构件的第一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的应用腔连通。
方案10. 如方案9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二应用通道、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侧端口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和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并且其中第二应用流体通道通过第一侧端口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变速器壳体之间的第一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连通,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通过多个侧端口中第二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第二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连通,以及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一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应用腔连通。
方案11. 如方案10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三应用通道、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和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第二个,并且其中第三应用通道通过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变速器壳体之间的第三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连通,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通过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第四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第四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连通,以及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腔端口中第二个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应用腔连通。
方案12. 如方案11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坝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一坝通道、输入构件的第二径向孔、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以及中间旋转构件的中心孔、侧端口、和多个径向孔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其中第一坝通道通过输入构件的第二径向孔和第二腔端口和变速器壳体的第二侧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坝腔连通,第一坝通道通过第一坝通道的开放端、形成在变速器壳体和输入构件之间的第五环形通路、和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与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连通,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三径向孔通过多个侧端口中第六个、形成为通过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轴承的径向通道与输入构件的第三轴向孔连通,并且第三径向孔通过第七互连构件的第四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坝腔连通,中间旋转构件的第四径向孔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侧端口和中心孔以及输入构件的末端端口与输入构件的第三轴向孔连通,并且第四径向孔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五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坝腔连通。
方案13. 如方案12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四应用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四个的应用腔连通。
方案14. 如方案13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五应用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第二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应用腔连通,并且第二坝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第三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坝腔连通。
方案15. 如方案14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是太阳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是齿圈,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是齿轮架构件。
方案16. 一种多速变速器,其包括:
变速器壳体,其具有前部、中部和后部,前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中每一个的一部分,中部包括第四应用流体通道,而中部和后部包括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以及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
多个转矩传递机构,每一个都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用于选择性地将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一个互连到另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另一个,以及变速器壳体;
输入构件,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构件并由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入构件具有多个轴向孔、多个径向孔、多个腔端口、多个侧端口、和末端端口,其中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一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中间旋转构件,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和第三个的致动组件,所述中间旋转构件具有中心孔、多个径向孔和多个端口,其中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二个包括第三流体应用通道的一部分,而多个径向孔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多个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和中心孔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第一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
第二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
第三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
第四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
输出构件,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以及
其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四应用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四个的致动组件连通,并且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致动组件连通。
方案17. 如方案16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五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一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输入构件与中间旋转构件互连。
方案18. 如方案17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五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二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旋转构件与第一互连构件互连。
方案19. 如方案18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五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三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旋转构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互连。
方案20. 如方案19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五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四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三互连构件与变速器壳体互连。
方案21. 如方案20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五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五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变速器壳体互连。
方案22. 如方案21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是太阳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是齿圈,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是齿轮架构件。
方案23. 如方案16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以至少两个为组合地接合,以建立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之间的至少八个前进速比和至少一个后退速比。
方案24. 如方案16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一应用通道和第一侧端口和输入构件的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并且其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通过第一侧端口与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连通,而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通过输入构件的第一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的应用腔连通。
方案25. 如方案24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二应用通道、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侧端口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和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并且其中第二应用流体通道通过第一侧端口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变速器壳体之间的第一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连通,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通过多个侧端口中第二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第二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连通,以及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一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应用腔连通。
方案26. 如方案25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三应用通道、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和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第二个,并且其中第三应用通道通过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变速器壳体之间的第三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连通,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通过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第四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第四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连通,以及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腔端口中第二个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应用腔连通。
方案27. 如方案26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坝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一坝通道、输入构件的第二径向孔、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以及中间旋转构件的中心孔、侧端口、和多个径向孔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其中第一坝通道通过输入构件的第二径向孔和第二腔端口和变速器壳体的第二侧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坝腔连通,第一坝通道通过第一坝通道的开放端、形成在变速器壳体和输入构件之间的第五环形通路、和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与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连通,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三径向孔通过多个侧端口中第六个、形成为通过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轴承的径向通道与输入构件的第三轴向孔连通,并且第三径向孔通过第七互连构件的第四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坝腔连通,中间旋转构件的第四径向孔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侧端口和中心孔以及输入构件的末端端口与输入构件的第三轴向孔连通,并且第四径向孔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五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坝腔连通。
方案28. 如方案27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四应用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四个的应用腔连通。
方案29. 如方案28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五应用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第二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应用腔连通,并且第二坝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第三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坝腔连通。
方案30. 一种多速变速器,其包括:
变速器壳体,其具有前部、中部和后部,前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应用流体通道中每一个的一部分和第一坝流体通道分,中部包括第四应用流体通道,而中部和后部包括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
输入构件;
中间旋转构件;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一个都具有太阳齿轮、齿圈和齿轮架构件;
第一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轮架构件;
第二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圈;
第三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
第四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轮架构件;
第一转矩传递机构,其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第一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输入构件与中间旋转构件互连;
第二转矩传递机构,其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第二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旋转构件与第一互连构件互连;
第三转矩传递机构,其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第三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旋转构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轮架构件互连;
第四转矩传递机构,其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第四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三互连构件与变速器壳体互连;
第五转矩传递机构,其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第五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轮架构件与变速器壳体互连;以及
其中,输入构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并由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入构件具有多个轴向孔、多个径向孔、多个腔端口、多个侧端口、和末端端口,其中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一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其中,中间旋转构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和第三个的致动组件,所述中间旋转构件具有中心孔、多个径向孔和多个端口,其中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二个包括第三流体应用通道的一部分,而多个径向孔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多个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和中心孔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
其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第一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第二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第三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连通,第四应用流体通道与第四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连通,并且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与第五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连通。
方案31. 如方案30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以至少两个为组合地接合,以建立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之间的至少八个前进速比和至少一个后退速比。
方案32. 如方案31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一应用通道和第一侧端口和输入构件的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并且其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通过第一侧端口与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连通,而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通过输入构件的第一腔端口与第一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的应用腔连通。
方案33. 如方案32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二应用通道、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侧端口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和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并且其中第二应用流体通道通过第一侧端口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变速器壳体之间的第一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连通,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通过多个侧端口中第二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第二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连通,以及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一腔端口与第二转矩传递机构的应用腔连通。
方案34. 如方案33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三应用通道、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和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第二个,并且其中第三应用通道通过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变速器壳体之间的第三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连通,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通过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第四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第四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连通,以及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腔端口中第二个与第三转矩传递机构的应用腔连通。
方案35. 如方案34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坝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一坝通道、输入构件的第二径向孔、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以及中间旋转构件的中心孔、侧端口、和多个径向孔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其中第一坝通道通过输入构件的第二径向孔和第二腔端口和变速器壳体的第二侧端口与第一转矩传递机构的坝腔连通,第一坝通道通过第一坝通道的开放端、形成在变速器壳体和输入构件之间的第五环形通路、和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与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连通,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三径向孔通过多个侧端口中第六个、形成为通过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轴承的径向通道与输入构件的第三轴向孔连通,并且第三径向孔通过第七互连构件的第四腔端口与第二转矩传递机构的坝腔连通,中间旋转构件的第四径向孔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侧端口和中心孔以及输入构件的末端端口与输入构件的第三轴向孔连通,并且第四径向孔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五腔端口与第三转矩传递机构的坝腔连通。
方案36. 如方案35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四应用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腔端口与第四转矩传递机构的应用腔连通。
方案37. 如方案36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五应用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第二腔端口与第五转矩传递机构的应用腔连通,并且第二坝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第三腔端口与第五转矩传递机构的坝腔连通。
附图说明
本文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且决不是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八速变速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输入轴、轴或互连构件、多个转矩传递机构、和一部分变速器壳体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八速变速器的流体引导系统的一部分;
图3是输入轴、轴或互连构件、多个转矩传递机构、和一部分变速器壳体的另一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八速变速器的流体引导系统的另一部分;
图4A是另外多个转矩传递机构和另外一部分变速器壳体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八速变速器的流体引导系统的另一部分;以及
图4B是剩下的多个转矩传递机构和剩余部分的变速器壳体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八速变速器的流体引导系统的另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应用或使用。 
参见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中示出了多速变速器10。  变速器10包括输入构件12和输出构件14。在本实施例中,输出构件14是轴而输入构件12是轴和旋转互连构件的组合。  输入构件12被连续地连接到发动机(未示出)或变矩器(未示出)。  输出构件14连续地与主减速器单元或分动箱(未示出)连接。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变速器10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00内的四个行星齿轮组16、18、20和22。行星齿轮组16、18、20和22被连接在输入构件12和输出构件14之间。
更具体地说,第四行星齿轮组22被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00的后部102附近。第三行星齿轮组20被设置在第四行星齿轮组22附近。第二行星齿轮组18紧挨着第三行星齿轮组20设置。第一行星齿轮组16紧挨着第二行星齿轮组18设置。
第一行星齿轮组16包括太阳齿轮构件16A、齿圈构件16B、和可旋转地支撑一组小齿轮16D(仅示出一个)的齿轮架构件16C。  太阳齿轮构件16A被连接成与第一轴或互连构件24一起旋转。齿圈构件16B被连接成与第二轴或互连构件26一起旋转。齿轮架构件16C被连接成与第三轴或互连构件28一起旋转。小齿轮16D每一个都构造成与太阳齿轮构件16A和齿圈构件16B啮合。 
第二行星齿轮组18包括太阳齿轮构件18A、齿圈构件18B和可旋转地支撑一组小齿轮18D的齿轮架构件18C。  太阳齿轮构件18A被连接成与第四轴或互连构件30一起旋转。齿圈构件18B被连接成与第一轴或互连构件24一起旋转。齿轮架构件18C被连接成与输入构件12一起旋转。小齿轮18D每一个被构造成与太阳齿轮构件18A和齿圈构件18B啮合。
第三行星齿轮组20包括太阳齿轮构件20A、齿圈构件20B和可旋转地支撑一组小齿轮20D的齿轮架构件20C。  太阳齿轮构件20A被连接成与第四轴或互连构件30一起旋转。齿圈构件20B被连接成与第五轴或互连构件32一起旋转。齿轮架构件20C被连接成与第六轴或互连构件34一起旋转。小齿轮20D每一个被构造成与太阳齿轮构件20A和齿圈构件20B啮合。
第四行星齿轮组22包括太阳齿轮构件22A、齿圈构件22B和可旋转地支撑一组小齿轮22D的齿轮架构件22C。  太阳齿轮构件22A被连接成与第七轴或互连构件36一起旋转。齿圈构件22B被连接成与第六轴或互连构件34一起旋转。齿轮架构件22C被连接成与输出构件14和第三互连构件28一起旋转。小齿轮22D每一个被构造成与太阳齿轮构件22A和齿圈构件22B啮合。
变速器10包括多个转矩传递机构或设备,它们允许轴或互连构件、行星齿轮组的构件和变速器壳体100的选择性联接。更具体地说,变速器10包括第一离合器38、第二离合器40、第三离合器42、第一制动器44和第二制动器46。例如,第一离合器38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输入构件12连接到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以实现输入构件12和第四行星齿轮组22的太阳齿轮构件22A之间的共同旋转。第二离合器40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一轴或互连构件24连接到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以实现第一行星齿轮组16的太阳齿轮构件16A、第二行星齿轮组18的齿圈构件18B和第四行星齿轮组22的太阳齿轮构件22A之间的共同旋转。第三离合器42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二轴或互连构件26连接到第七轴或互连构件36以实现第一行星齿轮组16的齿圈构件16B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构件22A之间的共同旋转。  第一制动器44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四轴或互连构件30连接到变速器壳体100以限制第二行星齿轮组18的太阳齿轮构件18A和第三行星齿轮组20的太阳齿轮构件20A相对于变速器壳体100的旋转。第二制动器46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五轴或互连构件32连接到变速器壳体100以限制第三行星齿轮组20的齿圈构件20B相对于变速器壳体100的旋转。
变速器10能以至少八个前进转矩比和一个倒退转矩比将转矩从输入构件12传递到输出构件14。  这些前进转矩比中的每一个和倒退转矩比都通过转矩传递机构(即,第一离合器38,第二离合器40,第三离合器42,第一制动器44和第二制动器46)中一个或多个的接合获得。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容易理解,每一个转矩比与不同的速比相关。  因此,由变速器10可获得至少八个前进速比和至少一个倒退速比。
继续参照图1,现在描述离合器38、40、42和制动器44、46的沿着输入构件12和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且相对于行星齿轮组16、18、20、22的位置。  第一、第二和第三离合器38、40、42以及第一和第二制动器44、46与输入构件12和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同轴地布置。第一离合器38紧邻变速器壳体100的前部104定位并由输入构件12支撑。第二离合器40紧邻输入构件12和第一离合器38定位并由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支撑。第三离合器42设置在第二离合器40和第一行星齿轮组16之间并由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支撑。第一制动器44定位在第二行星齿轮组18和第三行星齿轮组20的径向外侧并由变速器壳体100支撑。第二制动器46定位在第一制动器44附近并在第三行星齿轮组20的径向外侧且由变速器壳体100支撑。
第一离合器38包括致动组件38A和离合器组38B。  第一离合器38的致动组件38A包括应用腔38C,坝腔38D,活塞复位弹簧38E和活塞38F。  致动组件38A被由输入构件12可旋转地支撑。离合器组38B包括多个摩擦片或环,其中交替的摩擦片被花键连接到输入构件12和第七轴或构件3。致动组件38A的活塞38F接合离合器组38B以将多个交替的摩擦片迫使在一起以将第二行星齿轮组18的齿轮架构件18C和输入构件12与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和第四行星齿轮组22的太阳齿轮构件22A互连。
第二离合器40包括致动组件40A和离合器组40B。  第三离合器40的致动组件40A包括应用腔40C,坝腔40D,活塞复位弹簧40E和活塞40F。  致动组件40A由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可旋转后地支撑。离合器组40B包括多个摩擦片或环,交替的摩擦片花键连接到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和第一轴或互连构件24。致动组件40A的活塞40F接合离合器组40B以将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和第四行星齿轮组22的太阳齿轮构件22A与第一轴或互连构件24、第一行星齿轮组16的太阳齿轮构件16A、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构件18B互连。
第三离合器42包括致动组件42A和离合器组42B。  第三离合器42的致动组件42A包括应用腔42C、坝腔42D、活塞复位弹簧42E和活塞42F。  致动组件42A由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可旋转地支撑。离合器组42B包括多个摩擦片或环,其中交替的摩擦片花键连接到第二轴或互连构件26和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致动组件42A的活塞42F接合离合器组42B以将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和第四行星齿轮组22的太阳齿轮构件22A与第二轴或互连构件26和第一行星齿轮组16的齿圈构件16B互连。
第一制动器44包括致动组件44A和离合器组44B。  第一制动器44的致动组件44A包括应用腔44C、活塞复位弹簧44D和活塞44E。  致动组件44A由变速器壳体100可旋转地支撑。离合器组44B包括多个摩擦片或环,其中交替的摩擦片花键连接到变速器壳体100和第四轴或互连构件30。致动组件44A的活塞44E接合离合器组44B以将第四轴或互连构件30和第二行星齿轮组18的太阳齿轮构件18A以及第三行星齿轮组20的太阳齿轮构件20A与变速器壳体100互连。
第二制动器46包括致动组件46A和离合器组46B。  第二制动器46的致动组件46A包括应用腔46C、坝腔46D、活塞复位弹簧46E和活塞46F。  致动组件46A由变速器壳体100的后部102可旋转地支撑。离合器组46B包括多个摩擦片或环,其中交替的摩擦片花键连接到变速器壳体100和第五轴或互连构件32。致动组件46A的活塞46F接合离合器组46B以将第五轴或互连构件32和第三行星齿轮组20的齿圈构件20B与变速器壳体100互连。
现在参照图 2, 3, 4A,和4b,图示了液压控制回路200并且现在对其描述。  更具体地说,图 2, 3, 4A,和4B包括输入构件12,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输出构件14和变速器壳体100的截面图。液压控制回路200包含液压流体,其由液压流体泵(未示出)加压并生成液压控制信号以致动离合器38、40、42和制动器44、46。液压控制回路200由输入构件12,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输出构件14和变速器壳体100的通道和端口形成。液压控制回路200包括第一部分200A、第二部分200B和第三部分200C。  第二部分200B在图3中被示出,其包括用于第一离合器38的应用回路206,和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离合器38、40、42的坝回路208。第三部分200C在图4A和4B中被示出,其包括用于第一制动器44的应用回路210,用于第二制动器46的应用回路212,和用于第二制动器46的坝回路214。
现在参照图2,液压控制回路200的第一部分200A被图示并要被更详细地解释。  液压控制回路200的第一部分200A包括用于第三离合器42的应用回路202和用于第二离合器40的应用回路204。第三离合器42的应用回路202由变速器壳体100的前部104、输入构件12和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形成。更具体地说,第三离合器42的应用回路202由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00的前部104内的第三离合器42应用通道216、设置在输入构件12内第一轴向孔218和设置在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内的径向孔36A限定。应用通道216通过位于第一轴向孔218的第一端218C的第一环形通路218A和侧端口218B与第一轴向孔218连通。第一轴向孔218通过侧端口218D和第二环形通路218E与径向孔36A连通。  径向孔36A通过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的第一腔端口36B与第三离合器42的致动组件42A的应用腔42C连通。
第二离合器40的应用回路204由变速器壳体100的前部104、输入构件12和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形成。更具体地说,第二离合器40的应用回路204由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00的前部104内的第二离合器40应用通道220、设置在输入构件12内的第二轴向孔222和设置在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内的径向孔36C限定。应用通道220通过位于第二轴向孔222的第一端222C处的第二环形通路222A和侧端口222B与第二轴向孔222连通。第二轴向孔222通过第二轴向孔222的侧端口222D和第二环形通路222E与径向孔36C连通。径向孔36C通过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的第二腔端口36D与第二离合器40的致动组件40A的应用腔40C连通。
现在参照图3,液压控制回路200的第二部分200B被图示并被更详细地解释。  液压控制回路200的第二部分200B包括用于第一离合器38的应用回路206和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离合器38、40、42中每一个的坝回路208。第一离合器38的应用回路206由变速器壳体100的前部104和输入构件12形成。更具体地说,第一离合器38的应用回路206由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00的前部104内的第一离合器38应用通道224、和设置在输入构件12内的径向孔12A限定。应用通道224通过侧端口224A与径向孔12A连通。  径向孔12A通过输入构件12的第三腔端口12B与第一离合器38的致动组件38A的应用腔38C连通。
第一、第二和第三离合器38、40、42的坝回路208由变速器壳体100的前部104、输入构件12和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形成。更具体地说,第一、第二和第三离合器38、40、42的坝回路208由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00的前部104内的应用通道226、设置在输入构件12内的第三轴向孔228、设置在输入构件12内的径向孔12C、由输入构件12和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之间的轴承230A形成的径向通道230、和设置在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内的中心孔36G和径向孔36H限定。坝通道226通过变速器壳体的前部104的端口226B和输入构件12的径向孔或腔端口12C与致动组件38A的坝腔38D连通。坝通道226还通过该坝通道的开放端226A、位于第三轴向孔228的第一端228C处的第三环形通路228A和侧端口228B与第三轴向孔228连通。第三轴向孔228通过侧端口228D和环形通路228E与径向通道230连通。  径向通道230通过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的径向孔或腔端口36F与第二离合器40的致动组件40A的坝腔40D连通。第三轴向孔228还通过输入构件12的第三轴向孔228的开放端228E与设置在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内的中心孔36G连通。中心孔36G通过侧端口36J与径向孔36H连通。  径向孔36H通过中间构件的第七轴36的径向孔或腔端口36K与第三离合器42的致动组件42A的坝腔42D连通。
现在参照图 4A和4B,液压控制回路200的第三部分200C被图示并被更详细地解释。  液压控制回路200的第三部分200C包括用于第一制动器44的应用回路210、用于第二制动器46的应用回路212和用于第二制动器46的坝回路214。第一制动器44的应用回路210由变速器壳体100的中部106形成。更具体地说,第一制动器44的应用回路210由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00的中部106内的第一制动器44应用通道232限定。应用通道232通过变速器壳体100的中部106的端口210A与第一制动器44的致动组件44A的应用腔44C连通。
第二制动器46的应用回路212由变速器壳体100的中部106和后部102形成。更具体地说,第二制动器46的应用回路212由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00的中部106和后部102内的第二制动器46应用通道234限定。应用通道234通过变速器壳体100的后部102的端口212A与第二制动器46的致动组件46A的应用腔46C连通。
现在参照图4B,第二制动器46的坝回路214被图示并被更详细地解释。  第二制动器46的坝回路214由变速器壳体100的中部106和后部102形成。更具体地说,第二制动器46的坝回路214由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00的中部106和后部102内的第二制动器46坝通道236限定。坝通道236通过变速器壳体100的后部102的端口214A与第二制动器46的致动组件46A的坝腔46D连通。
本发明的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改变也认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这种改变不应被认为是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自动变速器齿轮和离合器布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动变速器齿轮和离合器布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动变速器齿轮和离合器布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变速器齿轮和离合器布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变速器齿轮和离合器布置.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1892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CN103161892A*CN103161892A*(21)申请号 201210540846.5(22)申请日 2012.12.1413/325886 2011.12.14 USF16H 3/66(2006.01)(71)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地址美国密执安州(72)发明人 J.A.迪默 D.J.德温格(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代理人吴超 严志军(54) 发明名称自动变速器齿轮和离合器布置(57) 摘要本发明涉及自动变速器齿轮和离合器布置。提供了一种变速器,。

2、其具有输入构件、输出构件、四个行星齿轮组、多个联接构件和多个转矩传递设备。另外,提供了用于控制多个转矩传递设备的操作的液压流体控制回路。液压流体控制回路接收来自液压流体泵的加压液压流体并具有设置在变速器壳体、输入构件和其它联接构件中的多个流体通道。 (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4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4页 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1892 ACN 103161892 A1/4页21.一种多速变速器,其包括:变速器壳体,其具有前部、中部和后部,前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应用。

3、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中每一个的一部分,中部包括第四应用流体通道,而中部和后部包括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多个转矩传递机构,每一个都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用于选择性地将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一个互连到另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另一个,以及变速器壳体;多个互连构件,每一个都连续地将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一个互连到另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另一个;输入构件,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构件并由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

4、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入构件具有多个轴向孔、多个径向孔、多个腔端口、多个侧端口、和末端端口,其中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一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中间旋转构件,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和第三个的致动组件,所述中间旋转构件具有中心孔、多个径向孔和多个。

5、端口,其中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二个包括第三流体应用通道的一部分,而多个径向孔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多个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和中心孔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输出构件,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以及其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四应用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四个的致动组件连通,并且。

6、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致动组件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一个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二个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三个连续地互连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个构件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四个连续地互连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并且中间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连续地互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一个可选择性地。

7、接合以将输入构件与中间构件互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二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构件与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一个互连。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61892 A2/4页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三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构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互连。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四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三个与变速器壳体互连。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五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变速器壳体互连。。

8、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以至少两个为组合地接合,以建立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之间的至少八个前进速比和至少一个后退速比。9.一种多速变速器,其包括:变速器壳体,其具有前部、中部和后部,前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中每一个的一部分,中部包括第四应用流体通道,而中部和后部包括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多个转矩传递机构,每一个都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用于选择性地将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一个互连到另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

9、构件中的另一个,以及变速器壳体;输入构件,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构件并由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入构件具有多个轴向孔、多个径向孔、多个腔端口、多个侧端口、和末端端口,其中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一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中间旋转构件。

10、,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和第三个的致动组件,所述中间旋转构件具有中心孔、多个径向孔和多个端口,其中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二个包括第三流体应用通道的一部分,而多个径向孔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多个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和中心孔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第一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第二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第三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四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

11、连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输出构件,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以及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61892 A3/4页4其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四应用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四个的致动组件连通,并且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致动组件连通。10.一种多速变速器,其包括:变速器壳体,其具有前。

12、部、中部和后部,前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应用流体通道中每一个的一部分和第一坝流体通道分,中部包括第四应用流体通道,而中部和后部包括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输入构件;中间旋转构件;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一个都具有太阳齿轮、齿圈和齿轮架构件;第一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轮架构件;第二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第三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第四互连构件,其连续地互连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轮架构件;第一转矩传递机构,其具有致动组件和。

13、离合器组,第一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输入构件与中间旋转构件互连;第二转矩传递机构,其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第二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旋转构件与第一互连构件互连;第三转矩传递机构,其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第三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旋转构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轮架构件互连;第四转矩传递机构,其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第四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三互连构件与变速器壳体互连;第五转矩传递机构,其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第五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轮架构件与变速器壳体互连;以及其中,输入构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并由所述多个。

14、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入构件具有多个轴向孔、多个径向孔、多个腔端口、多个侧端口、和末端端口,其中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一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其中,中间旋转构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和第三个的致动组件,所述中间旋转构件具有中心孔、多个。

15、径向孔和多个端口,其中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多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61892 A4/4页5个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二个包括第三流体应用通道的一部分,而多个径向孔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多个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和中心孔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其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第一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第二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第三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连通,第四应用流体通道与第四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连通,并且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与第。

16、五转矩传递机构的致动组件连通。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61892 A1/14页6自动变速器齿轮和离合器布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总体涉及多速变速器,其具有多个行星齿轮组和多个转矩传递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控制所述多个转矩转递设备的操作的液压控制回路。背景技术0002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并可能构成或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0003 典型的多速变速器使用摩擦离合器、行星齿轮布置和固定的相互连接的组合以实现多个传动比。 行星齿轮组的数量和物理布置通常由封装、成本和期望的速比决定。0004 虽然当前的变速器实现了它们的预期目的,但是基本上仍然存在对展示出改进的控。

17、制系统的新型的改进的变速器构造的需求。 更高效的液压控制要求更少的能量并提供改进的性能、重量效率和驾驶员满意度。 因此,存在对改进的、成本有效的、紧凑的多速变速器的需求。 发明内容0005 提供了一种多速变速器,其包括变速器壳体,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多个转矩传递机构,多个互连构件,输入构件,中间旋转构件和输出构件。0006 变速器壳体具有前部、中部和后部。 前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中每一个的一部分。 中部包括第四应用流体通道。 中后部包括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0007 行星齿轮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0008 多个转矩传递机构每。

18、一个都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用于选择性地将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一个互连到另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另一个,以及变速器壳体。0009 多个互连构件每一个都连续地将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一个互连到另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另一个。0010 输入构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并可旋转地支撑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一个的致动组件。 输入构件具有多个轴向孔、多个径向孔、多个腔端口、多个侧端口、和末端端口。 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的第一个包括第一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一个。

19、和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二个和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三个、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二个、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0011 中间旋转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的致动组件。 中间旋转构件具有中心孔、多个径向孔和多个端口。 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个和多个端口中的第一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二个和多个端口中的第说 明 书CN 103161892 A2/14页7二个包括第三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三个。

20、和第四个、多个端口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和中心孔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0012 输出构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0013 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一个的致动组件连通。 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二个的致动组件连通。 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三个的致动组件连通。 第四应用流体通道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的第四个的致动组件连通。 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五个的致动组件连通。0014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一个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

21、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 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二个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 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三个连续地互连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 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四个连续地互连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并且中间构件连续地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互连。0015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一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输入构件与中间构件互连。0016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二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构件与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一个互连。0017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

22、三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构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组中的第三构件互连。0018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四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三个与变速器壳体互连。0019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五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变速器壳体互连。0020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转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以至少两个为组合地接合,以建立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之间的至少八个前进速比和至少一个后退速比。0021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前部的第一应用通道和第一侧端口以及输入构件的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的第一个。 第一应用流。

23、体通道通过第一侧端口与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个连通,而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个通过输入构件的第一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的应用腔连通。0022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二应用通道、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一个和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以及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的第一个。 第二应用流体通道通过第一侧端口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变速器壳体之间的第一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一个连通,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个通过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二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第二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一个连通,并且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一。

24、个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一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应用腔连通。0023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三应用通道、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二个和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以及中间旋转说 明 书CN 103161892 A3/14页8构件的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二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的第二个。 第三应用通道通过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的第三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变速器壳体之间的第三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二个连通,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二个通过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的第四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第四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二个连通,并且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二。

25、个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腔端口中的第二个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应用腔连通。0024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第一坝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一坝通道,输入构件的第二径向孔、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三个、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以及中间旋转构件的中心孔、侧端口、和多个径向孔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 第一坝通道通过输入构件的第二径向孔和第二腔端口以及变速器壳体的第二侧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坝腔连通,第一坝通道通过第一坝通道的开放端、形成在变速器壳体和输入构件之间的第五环形通路、以及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的第五个与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的第三个连通,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三径向孔。

26、通过多个侧端口中的第六个、形成为通过在所述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轴承的径向通道与输入构件的第三轴向孔连通,并且第三径向孔通过第七互连构件的第四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坝腔连通,中间旋转构件的第四径向孔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侧端口和中心孔以及输入构件的末端端口与输入构件的第三轴向孔连通,并且第四径向孔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五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坝腔连通。0025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第四应用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四个的应用腔连通。0026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第五应用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第二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应用腔连通。

27、,并且第二坝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第三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坝腔连通。0027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中,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是太阳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是齿圈,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是齿轮架构件。0028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通过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而变得易于理解,其中相同的参考数字指示相同的部件、元件或特征。0029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方案1. 一种多速变速器,其包括:变速器壳体,其具有前部、中部和后部,前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中每一个的一部分,中部包括第四应用流体通道,而中部和后部包括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以及第一、第二、第。

28、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多个转矩传递机构,每一个都具有致动组件和离合器组,用于选择性地将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一个互连到另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另一个,以及变速器壳体;多个互连构件,每一个都连续地将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一个互连到另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另一个;输入构件,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构件并由所述多个转矩传递说 明 书CN 103161892 A4/14页9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入构件具有多个轴向孔、多个径向孔、多个腔端口、。

29、多个侧端口、和末端端口,其中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一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和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所述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中间旋转构件,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和第三个的致动组件,所述中间旋转构件具有中心孔、多个径向孔和多个端口,其中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一个包括第二应用流体通道的一部分,多个径向孔。

30、中第二个和多个端口中第二个包括第三流体应用通道的一部分,而多个径向孔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多个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和中心孔包括第一坝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以及输出构件,其被连续地互连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以及其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一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致动组件连通,第四应用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四个的致动组件连通,并且第五应用流体通道和第二坝流体通道与所述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致动组件连通。0030。

31、 方案2. 如方案1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一个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二个连续地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三个连续地互连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个构件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所述多个互连构件中第四个连续地互连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并且中间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连续地互连。0031 方案3. 如方案2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一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输入构件与中间构件互连。0032 方案4. 如方案3所。

32、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二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构件与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一个互连。0033 方案5. 如方案4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三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中间构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互连。0034 方案6. 如方案5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四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多个互连构件中的第三个与变速器壳体互连。0035 方案7. 如方案6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的第五个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变速器壳体互连。0036 方案8. 如方案1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转矩传递机构。

33、可选择性地以至少两个为组合地接合,以建立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之间的至少八个前进速比和至少一个后退速比。0037 方案9. 如方案1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一应用通道和第一侧端口和输入构件的所述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所述说 明 书CN 103161892 A5/14页10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并且其中第一应用流体通道通过第一侧端口与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连通,而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通过输入构件的第一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致动组件的应用腔连通。0038 方案10. 如方案9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二应用通道。

34、、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侧端口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和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第一个,并且其中第二应用流体通道通过第一侧端口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变速器壳体之间的第一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连通,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通过多个侧端口中第二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第二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一个连通,以及多个径向孔中第一个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一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应用腔连通。0039 方案11. 如方案10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三应用通道、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第四个。

35、、和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和多个腔端口中第二个,并且其中第三应用通道通过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第三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变速器壳体之间的第三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连通,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通过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第四个和形成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第四环形通路与多个轴向孔中第二个连通,以及多个径向孔中第二个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多个腔端口中第二个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应用腔连通。0040 方案12. 如方案11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坝流体通道包括变速器壳体的前部的第一坝通道、输入构件的第二径向孔、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和第六个、和末端端口、以及。

36、中间旋转构件的中心孔、侧端口、和多个径向孔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其中第一坝通道通过输入构件的第二径向孔和第二腔端口和变速器壳体的第二侧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一个的坝腔连通,第一坝通道通过第一坝通道的开放端、形成在变速器壳体和输入构件之间的第五环形通路、和输入构件的多个侧端口中第五个与输入构件的多个轴向孔中第三个连通,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三径向孔通过多个侧端口中第六个、形成为通过在输入构件和中间旋转构件之间的轴承的径向通道与输入构件的第三轴向孔连通,并且第三径向孔通过第七互连构件的第四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二个的坝腔连通,中间旋转构件的第四径向孔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侧端口和中心孔以及输入构件的末。

37、端端口与输入构件的第三轴向孔连通,并且第四径向孔通过中间旋转构件的第五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三个的坝腔连通。0041 方案13. 如方案12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四应用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四个的应用腔连通。0042 方案14. 如方案13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五应用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第二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应用腔连通,并且第二坝流体通道通过变速器壳体的第三腔端口与多个转矩传递机构中第五个的坝腔连通。0043 方案15. 如方案14所述的多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是太阳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是齿圈,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是齿轮架构件。0044 方案16. 一种多速变速器,其包括:变速器壳体,其具有前部、中部和后部,前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应用流体通道和第说 明 书CN 103161892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