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1576430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4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41632.8

申请日:

2011.12.26

公开号:

CN103174859A

公开日:

2013.06.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K 24/04申请日:20111226|||公开

IPC分类号:

F16K24/04; F16K15/02

主分类号:

F16K24/04

申请人:

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卫通; 王仁军; 徐性怡

地址:

201114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新骏环路188号1号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代理人:

李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从主要盛装气体的密闭容器中排放液体的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一种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包括螺塞阀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橡胶密封体(2)、浮子阀芯(3)和螺塞阀底(4),橡胶密封体(2)嵌在螺塞阀体(1)阀通孔(11)的台阶处,螺塞阀底(4)和阀通孔(11)的底部以螺纹密封连接,浮子阀芯(3)设于空腔(12)内。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单向性好,排水迅捷。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包括螺塞阀体(1),螺塞阀体(1)的中部开有台阶状的阀通孔(11),其特征是:还包括橡胶密封体(2)、浮子阀芯(3)和螺塞阀底(4),橡胶密封体(2)嵌在螺塞阀体(1)阀通孔(11)的台阶处且橡胶密封体(2)的外侧面为内凹的圆弧面,浮子阀芯(3)为空心的球体且浮子阀芯(3)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浮子阀芯(3)的外侧面和橡胶密封体(2)的内凹面互相贴合,螺塞阀底(4)的外侧面攻有外螺纹,螺塞阀底(4)的中部开有塞通孔(41),塞通孔(41)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塞通孔(41)的孔径小于浮子阀芯(3)的外径,螺塞阀底(4)和阀通孔(11)的底部以螺纹密封连接,阀通孔(11)中孔径较大的通孔段、阀通孔(11)的台阶和螺塞阀底(4)构成一空腔(12),浮子阀芯(3)的外径小于阀通孔(11)中较大的孔径且大于阀通孔(11)中较小的孔径,浮子阀芯(3)的外径小于空腔(12)的高度,浮子阀芯(3)设于空腔(12)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其特征是:浮子阀芯(3)的内径为外径的70%~95%,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阀通孔(11)中较大孔径的70%~95%,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阀通孔(11)中较小孔径的150%~250%,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空腔(12)高度的70%~95%,塞通孔(41)的截面为正方形、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说明书

说明书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主要盛装气体的密闭容器中排放液体的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
背景技术
目前以电机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正日益获得重视。电机工作时内部会产生热量积聚导致温升,尤其是防爆电机,因机壳密闭,因此冷态时和工作时机壳内会产生很大的温度差和压力差。电机内部的空气在冷热和高低压的交替过程中会产生冷凝水。此外,车载电机大多都布置在汽车的底盘底部,汽车在雨天或涉水行驶时,如果电机密封性稍差,电机内部也可能会有积水。为避免电机机壳内部积水对电机正常运行的影响,目前的惯常做法如图1所示,在电机机壳10的最低处开一放水孔,放水孔处旋上一个密封螺塞20,定期拧开密封螺塞20以排放机壳10内部的积水。这种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 由于密封螺塞设置在电机机壳的底部,而电机又位于汽车的底盘底部,因此操作困难。2. 排放积水的频率不易控制,频率过高增加作业强度,频率过低,电机绕组将长时泡水从而导致电机损伤或烧毁,严重时还会造成漏电事故危害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闭性好、排水迅捷的阀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包括螺塞阀体,螺塞阀体的中部开有台阶状的阀通孔,其特征是:还包括橡胶密封体、浮子阀芯和螺塞阀底,橡胶密封体嵌在螺塞阀体阀通孔的台阶处且橡胶密封体的外侧面为内凹的圆弧面,浮子阀芯为空心的球体且浮子阀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浮子阀芯的外侧面和橡胶密封体的内凹面互相贴合,螺塞阀底的外侧面攻有外螺纹,螺塞阀底的中部开有塞通孔,塞通孔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塞通孔的孔径小于浮子阀芯的外径,螺塞阀底和阀通孔的底部以螺纹密封连接,阀通孔中孔径较大的通孔段、阀通孔的台阶和螺塞阀底构成一空腔,浮子阀芯的外径小于阀通孔中较大的孔径且大于阀通孔中较小的孔径,浮子阀芯的外径小于空腔的高度,浮子阀芯设于空腔内。
所述的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其特征是:浮子阀芯的内径为外径的70%~95%,浮子阀芯的外径为阀通孔中较大孔径的70%~95%,浮子阀芯的外径为阀通孔中较小孔径的150%~250%,浮子阀芯的外径为空腔高度的70%~95%,塞通孔的截面为正方形、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使用时,将橡胶密封体嵌入螺塞阀体阀通孔的台阶处,将浮子阀芯塞入螺塞阀体的阀通孔内,随后用内扳手插入塞通孔内以将螺塞阀底固定在螺塞阀体的底部,再将阀门整体安装于电机机壳的底部。在机壳内未进水时,浮子阀芯受重力作用位于螺塞阀体底部螺塞阀底塞通孔上,浮子阀芯和橡胶密封体之间存在间隙,塞通孔支撑了浮子阀芯,由于塞通孔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因此塞通孔和浮子阀芯之间也存在间隙,这样螺塞阀体两侧是贯通的,即机壳内外是贯通的,机壳内部的气体和积水可以通过间隙排出壳外。
当有水通过塞通孔逆行进入螺塞阀体内部后,由于浮子阀芯的密度低于水,因此随着水的积聚,浮子阀芯将逐渐上浮并最终顶住橡胶密封体,这样浮子阀芯和橡胶密封体形成密封层以阻止水的进一步侵入机壳内部,当螺塞阀体内的积水退去后,浮子阀芯失去浮力作用又重新落至塞通孔上,螺塞阀体两侧恢复贯通,机壳内部的气体和积水又可以通过间隙排出壳外。
本发明的特点是:机壳内部的空气与大气保持贯通,压力相等,机壳不易产生冷凝水,也有利于解决电机工作产生的温升和气压增高从而导致压差大而难以密封的问题;单向性好,能自动排水排气,不需要做定期放水操作,降低作业强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单向性好,排水迅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设有密封螺塞的电机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安装时极限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包括螺塞阀体1、橡胶密封体2、浮子阀芯3和螺塞阀底4,如图2所示,具体结构是:螺塞阀体1的中部开有台阶状的阀通孔11,橡胶密封体2嵌在螺塞阀体1阀通孔11的台阶处且橡胶密封体2的外侧面为内凹的圆弧面,浮子阀芯3为空心的球体且浮子阀芯3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浮子阀芯3的外侧面和橡胶密封体2的内凹面互相贴合,螺塞阀底4的外侧面攻有外螺纹,螺塞阀底4的中部开有塞通孔41,塞通孔41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塞通孔41的孔径小于浮子阀芯3的外径,螺塞阀底4和阀通孔11的底部以螺纹密封连接,阀通孔11中孔径较大的通孔段、阀通孔11的台阶和螺塞阀底4构成一空腔12,浮子阀芯3的外径小于阀通孔11中较大的孔径且大于阀通孔11中较小的孔径,浮子阀芯3的外径小于空腔12的高度,浮子阀芯3设于空腔12内。
浮子阀芯3的内径为外径的70%~95%,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阀通孔11中较大孔径的70%~95%,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阀通孔11中较小孔径的150%~250%,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空腔12高度的70%~95%,塞通孔41的截面为正方形、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浮子阀芯3用不锈钢制成,浮子阀芯3的内径为外径的90%,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阀通孔11中较大孔径的90%,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阀通孔11中较小孔径的250%,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空腔12高度的90%,塞通孔41的截面为正六边形。
本实施例使用时,将橡胶密封体2嵌入螺塞阀体1阀通孔11的台阶处,将浮子阀芯3塞入螺塞阀体1的阀通孔11内,随后用内六角扳手插入塞通孔41内以将螺塞阀底4固定在螺塞阀体1的底部,再如图3所示,将螺塞阀体1整体安装于电机机壳10的底部,安装时应保证螺塞阀底4位于底部,如图4所示,直线L1是位于左极限位置时螺塞阀体1的中心轴线,直线L2是位于右极限位置时螺塞阀体1的中心轴线,S是铅垂线,直线箭头所示为水平方向,弧形双头箭头所示为螺塞阀体1分别位于左极限位置和右极限位置时中心轴线的夹角θ,L1和S的夹角、L2和S的夹角都不大于45°,θ不大于90°。
在机壳内未进水时,浮子阀芯3受重力作用位于螺塞阀体1底部螺塞阀底4塞通孔41上,浮子阀芯3和橡胶密封体2之间存在间隙,塞通孔41支撑了浮子阀芯3,由于塞通孔41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因此塞通孔41和浮子阀芯3之间也存在间隙,这样螺塞阀体1两侧是贯通的,即机壳10内外是贯通的,机壳10内部的气体和积水可以通过间隙排出壳外。
当有水通过塞通孔41逆行进入螺塞阀体1内部后,由于浮子阀芯3的密度低于水,因此随着水的积聚,浮子阀芯3将逐渐上浮并最终顶住橡胶密封体2,这样浮子阀芯3和橡胶密封体2形成密封层以阻止水的进一步侵入机壳10内部,当螺塞阀体1内的积水退去后,浮子阀芯3失去浮力作用又重新落至塞通孔41上,螺塞阀体1两侧恢复贯通,机壳10内部的气体和积水又可以通过间隙排出壳外。

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4859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6.26CN103174859A*CN103174859A*(21)申请号 201110441632.8(22)申请日 2011.12.26F16K 24/04(2006.01)F16K 15/02(2006.01)(71)申请人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201114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新骏环路188号1号楼(72)发明人杨卫通 王仁军 徐性怡(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代理人李彦(54) 发明名称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从主要盛。

2、装气体的密闭容器中排放液体的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一种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包括螺塞阀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橡胶密封体(2)、浮子阀芯(3)和螺塞阀底(4),橡胶密封体(2)嵌在螺塞阀体(1)阀通孔(11)的台阶处,螺塞阀底(4)和阀通孔(11)的底部以螺纹密封连接,浮子阀芯(3)设于空腔(12)内。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单向性好,排水迅捷。(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

3、3174859 ACN 103174859 A1/1页21. 一种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包括螺塞阀体(1),螺塞阀体(1)的中部开有台阶状的阀通孔(11),其特征是:还包括橡胶密封体(2)、浮子阀芯(3)和螺塞阀底(4),橡胶密封体(2)嵌在螺塞阀体(1)阀通孔(11)的台阶处且橡胶密封体(2)的外侧面为内凹的圆弧面,浮子阀芯(3)为空心的球体且浮子阀芯(3)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浮子阀芯(3)的外侧面和橡胶密封体(2)的内凹面互相贴合,螺塞阀底(4)的外侧面攻有外螺纹,螺塞阀底(4)的中部开有塞通孔(41),塞通孔(41)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塞通孔(41)的孔径小于浮子阀。

4、芯(3)的外径,螺塞阀底(4)和阀通孔(11)的底部以螺纹密封连接,阀通孔(11)中孔径较大的通孔段、阀通孔(11)的台阶和螺塞阀底(4)构成一空腔(12),浮子阀芯(3)的外径小于阀通孔(11)中较大的孔径且大于阀通孔(11)中较小的孔径,浮子阀芯(3)的外径小于空腔(12)的高度,浮子阀芯(3)设于空腔(12)内。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其特征是:浮子阀芯(3)的内径为外径的70%95%,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阀通孔(11)中较大孔径的70%95%,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阀通孔(11)中较小孔径的150%250%,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空腔(1。

5、2)高度的70%95%,塞通孔(41)的截面为正方形、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74859 A1/3页3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从主要盛装气体的密闭容器中排放液体的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背景技术0002 目前以电机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正日益获得重视。电机工作时内部会产生热量积聚导致温升,尤其是防爆电机,因机壳密闭,因此冷态时和工作时机壳内会产生很大的温度差和压力差。电机内部的空气在冷热和高低压的交替过程中会产生冷凝水。此外,车载电机大多都布置在汽车的底盘底部,汽车在雨天。

6、或涉水行驶时,如果电机密封性稍差,电机内部也可能会有积水。为避免电机机壳内部积水对电机正常运行的影响,目前的惯常做法如图1所示,在电机机壳10的最低处开一放水孔,放水孔处旋上一个密封螺塞20,定期拧开密封螺塞20以排放机壳10内部的积水。这种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 由于密封螺塞设置在电机机壳的底部,而电机又位于汽车的底盘底部,因此操作困难。2. 排放积水的频率不易控制,频率过高增加作业强度,频率过低,电机绕组将长时泡水从而导致电机损伤或烧毁,严重时还会造成漏电事故危害人身安全。发明内容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闭性好、排水迅捷的阀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

7、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0004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一种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包括螺塞阀体,螺塞阀体的中部开有台阶状的阀通孔,其特征是:还包括橡胶密封体、浮子阀芯和螺塞阀底,橡胶密封体嵌在螺塞阀体阀通孔的台阶处且橡胶密封体的外侧面为内凹的圆弧面,浮子阀芯为空心的球体且浮子阀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浮子阀芯的外侧面和橡胶密封体的内凹面互相贴合,螺塞阀底的外侧面攻有外螺纹,螺塞阀底的中部开有塞通孔,塞通孔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塞通孔的孔径小于浮子阀芯的外径,螺塞阀底和阀通孔的底部以螺纹密封连接,阀通孔中孔径较大的通孔段、阀通孔的台阶和螺塞阀底构。

8、成一空腔,浮子阀芯的外径小于阀通孔中较大的孔径且大于阀通孔中较小的孔径,浮子阀芯的外径小于空腔的高度,浮子阀芯设于空腔内。0005 所述的用于电机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其特征是:浮子阀芯的内径为外径的70%95%,浮子阀芯的外径为阀通孔中较大孔径的70%95%,浮子阀芯的外径为阀通孔中较小孔径的150%250%,浮子阀芯的外径为空腔高度的70%95%,塞通孔的截面为正方形、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中的任意一种。0006 本发明使用时,将橡胶密封体嵌入螺塞阀体阀通孔的台阶处,将浮子阀芯塞入螺塞阀体的阀通孔内,随后用内扳手插入塞通孔内以将螺塞阀底固定在螺塞阀体的底部,再将阀门整体安装于电。

9、机机壳的底部。在机壳内未进水时,浮子阀芯受重力作用位于螺塞阀说 明 书CN 103174859 A2/3页4体底部螺塞阀底塞通孔上,浮子阀芯和橡胶密封体之间存在间隙,塞通孔支撑了浮子阀芯,由于塞通孔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因此塞通孔和浮子阀芯之间也存在间隙,这样螺塞阀体两侧是贯通的,即机壳内外是贯通的,机壳内部的气体和积水可以通过间隙排出壳外。0007 当有水通过塞通孔逆行进入螺塞阀体内部后,由于浮子阀芯的密度低于水,因此随着水的积聚,浮子阀芯将逐渐上浮并最终顶住橡胶密封体,这样浮子阀芯和橡胶密封体形成密封层以阻止水的进一步侵入机壳内部,当螺塞阀体内的积水退去后,浮子阀芯失去浮力作用又重新落至塞通孔。

10、上,螺塞阀体两侧恢复贯通,机壳内部的气体和积水又可以通过间隙排出壳外。0008 本发明的特点是:机壳内部的空气与大气保持贯通,压力相等,机壳不易产生冷凝水,也有利于解决电机工作产生的温升和气压增高从而导致压差大而难以密封的问题;单向性好,能自动排水排气,不需要做定期放水操作,降低作业强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单向性好,排水迅捷。附图说明0009 图1是现有技术设有密封螺塞的电机机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安装时极限位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0011 实施例1一种用于电机。

11、机壳自动排水的单向放水双向导气的阀门,包括螺塞阀体1、橡胶密封体2、浮子阀芯3和螺塞阀底4,如图2所示,具体结构是:螺塞阀体1的中部开有台阶状的阀通孔11,橡胶密封体2嵌在螺塞阀体1阀通孔11的台阶处且橡胶密封体2的外侧面为内凹的圆弧面,浮子阀芯3为空心的球体且浮子阀芯3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浮子阀芯3的外侧面和橡胶密封体2的内凹面互相贴合,螺塞阀底4的外侧面攻有外螺纹,螺塞阀底4的中部开有塞通孔41,塞通孔41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塞通孔41的孔径小于浮子阀芯3的外径,螺塞阀底4和阀通孔11的底部以螺纹密封连接,阀通孔11中孔径较大的通孔段、阀通孔11的台阶和螺塞阀底4构成一空腔12,浮子阀芯3的。

12、外径小于阀通孔11中较大的孔径且大于阀通孔11中较小的孔径,浮子阀芯3的外径小于空腔12的高度,浮子阀芯3设于空腔12内。0012 浮子阀芯3的内径为外径的70%95%,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阀通孔11中较大孔径的70%95%,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阀通孔11中较小孔径的150%250%,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空腔12高度的70%95%,塞通孔41的截面为正方形、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浮子阀芯3用不锈钢制成,浮子阀芯3的内径为外径的90%,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阀通孔11中较大孔径的90%,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阀通孔11中较小孔径的250%,浮子阀芯3的外径为空腔12高度的90%,塞通孔4。

13、1的截面为正六边形。0013 本实施例使用时,将橡胶密封体2嵌入螺塞阀体1阀通孔11的台阶处,将浮子阀芯3塞入螺塞阀体1的阀通孔11内,随后用内六角扳手插入塞通孔41内以将螺塞阀底4说 明 书CN 103174859 A3/3页5固定在螺塞阀体1的底部,再如图3所示,将螺塞阀体1整体安装于电机机壳10的底部,安装时应保证螺塞阀底4位于底部,如图4所示,直线L1是位于左极限位置时螺塞阀体1的中心轴线,直线L2是位于右极限位置时螺塞阀体1的中心轴线,S是铅垂线,直线箭头所示为水平方向,弧形双头箭头所示为螺塞阀体1分别位于左极限位置和右极限位置时中心轴线的夹角,L1和S的夹角、L2和S的夹角都不大于。

14、45,不大于90。0014 在机壳内未进水时,浮子阀芯3受重力作用位于螺塞阀体1底部螺塞阀底4塞通孔41上,浮子阀芯3和橡胶密封体2之间存在间隙,塞通孔41支撑了浮子阀芯3,由于塞通孔41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因此塞通孔41和浮子阀芯3之间也存在间隙,这样螺塞阀体1两侧是贯通的,即机壳10内外是贯通的,机壳10内部的气体和积水可以通过间隙排出壳外。0015 当有水通过塞通孔41逆行进入螺塞阀体1内部后,由于浮子阀芯3的密度低于水,因此随着水的积聚,浮子阀芯3将逐渐上浮并最终顶住橡胶密封体2,这样浮子阀芯3和橡胶密封体2形成密封层以阻止水的进一步侵入机壳10内部,当螺塞阀体1内的积水退去后,浮子阀芯3失去浮力作用又重新落至塞通孔41上,螺塞阀体1两侧恢复贯通,机壳10内部的气体和积水又可以通过间隙排出壳外。说 明 书CN 103174859 A1/4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74859 A2/4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74859 A3/4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74859 A4/4页9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74859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