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风冷却器.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574270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79464.1

申请日:

2013.03.13

公开号:

CN103105079A

公开日:

2013.05.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28D 1/04申请公布日:201305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8D 1/04申请日:20130313|||公开

IPC分类号:

F28D1/04; F28F19/02; F28F21/08; F28F25/00; F28F27/00

主分类号:

F28D1/04

申请人:

株洲南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勇; 盛政彬; 宗红武; 张木生

地址:

412001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红旗北路2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代理人:

王法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风冷却器,包括密闭一体结构的冷却器外壳,所述冷却器外壳内设有两台风机和一个抽屉式冷却箱;所述冷却器外壳上设有分别用于控制两个风机运转的两个控制箱;冷却器外壳上与风机对应位置设有进风口,与抽屉式冷却箱对应位置设有出风口;抽屉式冷却箱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以及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管道;冷却管道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散热片;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外表面以及冷却管道的内表面均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为镀镍和/或浸涂环氧树脂漆。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仍为空气冷却器,其体积小、成体低、安装方便、热交换效率高,在船舶领域能得到广泛应用,且能保证船舶的长期可靠运行。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风冷器包括密闭一体结构的冷却器外壳,所述冷却器外壳内设有两台风机和一个抽屉式冷却箱,且两台风机位于冷却器外壳的上部空间内,而抽屉式冷却箱位于冷却器外壳的下部空间内;
所述冷却器外壳上设有分别用于控制两个风机运转的两个控制箱;冷却器外壳上与风机对应位置设有进风口,与抽屉式冷却箱对应位置设有出风口;所述抽屉式冷却箱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以及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散热片;
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外表面以及冷却管道的内表面均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为镀镍层和/或环氧树脂漆层。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还与抽屉式冷却箱电连接,用于控制抽屉式冷却箱内冷却介质的流通。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上设有多功能电接点信号,所述多功能电接点信号包括风机故障信号、进风口出风口温度显示信号、进风口出风口湿度显示信号、冷却介质泄漏报警信号、冷却介质压力和流速显示信号。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外壳内还设有除湿器,所述多功能电接点信号还包括除湿器运行信号。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外壳的材质为合金、不锈钢或普通碳钢,所述冷却管道的材质为高导热铜管。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散热片之间通过多级连成Z字形结构,形成Z字形风道;所述散热片的材质为铜或铝合金。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为双层结构,包括位于里层的镀镍层和位于表层的环氧树脂漆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强风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冷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风冷却器。
背景技术
空气冷却器的散热效果较好,但其结构及制造工艺复杂,材料成本相对较高,使其对长期安全可靠工作产生影响,所以目前只被部分较少用户群体接受。特别是现在的船舶行业对空气冷却器技术要求很高,故障率需极小,所以开发新一代的空气冷却器势在必行。这是由于船用设备安装空间小,其散热效果差,因此对应用于船舶行业的水冷却器有较好要求。
目前,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空气冷却器一方面结构及制造工艺复杂,材料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其体积庞大,在船舶上不方便安装;此外一旦空气冷却器存在故障,会使得船舶的长期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冷却器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体积庞大、故障率高不适宜应用于船舶行业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安装方便的强风冷却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强风冷却器,所述强风冷器包括密闭一体结构的冷却器外壳,所述冷却器外壳内设有两台风机和一个抽屉式冷却箱,且两台风机位于冷却器外壳的上部空间内,而抽屉式冷却箱位于冷却器外壳的下部空间内;
所述冷却器外壳上设有分别用于控制两个风机运转的两个控制箱;冷却器外壳上与风机对应位置设有进风口,与抽屉式冷却箱对应位置设有出风口;所述抽屉式冷却箱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以及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散热片;
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外表面以及冷却管道的内表面均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为镀镍层和/或环氧树脂漆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箱还与抽屉式冷却箱电连接,用于控制抽屉式冷却箱内冷却介质的流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箱上设有多功能电接点信号,所述多功能电接点信号包括风机故障信号、进风口出风口温度显示信号、进风口出风口湿度显示信号、冷却介质泄漏报警信号、冷却介质压力和流速显示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器外壳内还设有除湿器,所述多功能电接点信号还包括除湿器运行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器外壳的材质为合金、不锈钢或普通碳钢,所述冷却管道的材质为导热铜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个散热片之间通过多级连形成Z字形结构,形成Z字形风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腐层为双层结构,包括位于里层的镀镍层和位于表层的环氧树脂漆层。
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仍为空气冷却器,即其仍采用空气对外部设备进行冷却,但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密封一体式的冷却器外壳,在冷却器外壳内先采用冷却介质对空气进行冷却,然后将冷却后得到的冷空气输送至外部需冷却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得到的热空气重新送回本发明的强风冷却器进行冷却,从而达到循环利用。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通过在冷却器外壳的外表面以及冷却管道的内表面设置环氧树脂漆材质的防腐层,可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其体积小、成本低、安装方便、热交换效率高,在船舶领域能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通过配制两台风机,其中一台为备用风机,能保证冷却器内部空气冷却循环顺利进行,同时抽屉式冷却箱的结构使其可灵活拆装,方便检查和更换,保证船舶的长期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其中,1——冷却器外壳,2——风机,3——抽屉式冷却箱,4——控制箱,5——进风口,6——出风口,7——冷却介质入口,8——冷却介质出口,9——冷却通道,10——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风冷却器,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强风冷器包括密闭一体结构的冷却器外壳1,所述冷却器外壳1内设有两台风机2和一个抽屉式冷却箱3,且两台风机2位于冷却器外壳1的上部空间内,而抽屉式冷却箱3位于冷却器外壳1的下部空间内。
如图1或图2所示,冷却器外壳1上设有分别用于控制两个风机2运转的两个控制箱4。冷却器外壳1上与风机2对应位置设有进风口5,与抽屉式冷却箱3对应位置设有出风口6。所述抽屉式冷却箱3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7和冷却介质出口8以及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管道9,冷却管道9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散热片10。
本发明中,所述风机2优选采用轴流风机,更优选采用船级社认证的IP54轴流风机,其安全系数高,能保证超长时可靠运行。本发明中,风机2为两台,对应的控制箱4也为两个;其中一台风机2即为备用风机,即其中一台风机2发生故障时,另一台风机正常运转,从而使得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更具有安全保障。
本发明中,所述控制箱4还与抽屉式冷却箱3电连接,即控制箱一方面可以控制两台风机2的运转,还可以控制抽屉式冷却箱3内冷却介质的流通。因此,本发明中,所述控制箱4上设有多功能电接点信号,所述多功能电接点信号可以包括风机故障信号、进风口出风口温度显示信号、进风口出风口湿度显示信号、冷却介质泄漏报警信号、冷却介质压力和流速显示信号,但不局限于此。例如,所述多功能电接点信号还可以包括外部需冷却设备的预充磁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中,若控制箱4上显示冷却器外壳1内的湿度过高时,所述冷却器外壳1内还设有除湿器(附图中未示出),其用于对冷却器外壳1内的湿度进行调节,使得达到合理范围。除湿器的控制也可通过控制箱4进行,即此时所述多功能电接点信号还包括除湿器运行信号。
本发明中,所述冷却管道9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各种空心管道,只要其能流通冷却介质即可。为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强风冷却器的冷却效果,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冷却管道9的材质采用高导热铜管,Z字形散热片10的材质可采用铜或铝合金。除冷却管道本体外,其它材质可选用合金、不锈钢、普通碳钢,例如冷却器外壳1的材质即可采用合金、不锈钢或普通碳钢。
为使冷却器外壳1内的空气被充分冷却,一般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为进一步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其需要新增设备,成本会增加;另一种方式即为增加空气与冷却介质接触面积,延长其热交换时间,从而使得空气与冷却介质之间能充分进行热交换。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述若干个散热片10之间通过多级连形成Z字形结构,形成Z字形风道;Z字形风道的设置,大大增加空气与冷却介质热交换的接触面积,能保证空气与冷却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充分进行。
本发明中,所述冷却介质可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各种液体或流体,例如可以为水。而当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应用于船舶行业时,由于淡水资源较少,而海水则成为不可多得的冷却介质。而海水对金属材质的腐蚀性较为严重,因此,因此,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冷却器外壳1的外表面以及冷却管道9的内表面均需进行特殊处理,即形成有效的防腐层,以提高其防盐雾和耐腐蚀性能。具体地,所述防腐层可为为镀镍层和/或环氧树脂漆层。例如,所述防腐层可以直接为单层的镀镍层或者单层的环氧树脂漆层结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腐层为双层结构,包括先表面镀镍后再浸涂环氧树脂漆,从而形成里层镀镍层、表层环氧树脂漆层的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仍为空气冷却器,即其仍采用空气对外部设备进行冷却,但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密封一体式的冷却器外壳1,在冷却器外壳1内先采用冷却介质(例如淡水或海水)对空气进行冷却,然后将冷却后得到的冷空气输送至外部需冷却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得到的热空气重新送回本发明的强风冷却器进行冷却,从而达到循环利用。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通过在冷却器外壳的外表面以及冷却管道的内表面设置环氧树脂漆材质的防腐层,可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其体积小、成体低、安装方便、热交换效率高,在船舶领域能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通过配制两台风机2,其中一台为备用风机,能保证冷却器内部空气冷却循环顺利进行,同时抽屉式冷却箱3的结构使其可灵活拆装,方便检查和更换,保证船舶的长期可靠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强风冷却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强风冷却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强风冷却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强风冷却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强风冷却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5079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15CN103105079A*CN103105079A*(21)申请号 201310079464.1(22)申请日 2013.03.13F28D 1/04(2006.01)F28F 19/02(2006.01)F28F 21/08(2006.01)F28F 25/00(2006.01)F28F 27/00(2006.01)(71)申请人株洲南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412001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红旗北路289号(72)发明人王勇 盛政彬 宗红武 张木生(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2、代理人王法男(54) 发明名称一种强风冷却器(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风冷却器,包括密闭一体结构的冷却器外壳,所述冷却器外壳内设有两台风机和一个抽屉式冷却箱;所述冷却器外壳上设有分别用于控制两个风机运转的两个控制箱;冷却器外壳上与风机对应位置设有进风口,与抽屉式冷却箱对应位置设有出风口;抽屉式冷却箱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以及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管道;冷却管道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散热片;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外表面以及冷却管道的内表面均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为镀镍和/或浸涂环氧树脂漆。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仍为空气冷却器,其体积小、成体低、安装方便、热交换效率高,在船舶领域能得到广泛应。

3、用,且能保证船舶的长期可靠运行。(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5079 ACN 103105079 A1/1页21.一种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风冷器包括密闭一体结构的冷却器外壳,所述冷却器外壳内设有两台风机和一个抽屉式冷却箱,且两台风机位于冷却器外壳的上部空间内,而抽屉式冷却箱位于冷却器外壳的下部空间内;所述冷却器外壳上设有分别用于控制两个风机运转的两个控制箱;冷却器外壳上与风机对应位置设有进风口,与抽屉式冷却箱对应位置设有出风口;。

4、所述抽屉式冷却箱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以及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散热片;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外表面以及冷却管道的内表面均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为镀镍层和/或环氧树脂漆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还与抽屉式冷却箱电连接,用于控制抽屉式冷却箱内冷却介质的流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上设有多功能电接点信号,所述多功能电接点信号包括风机故障信号、进风口出风口温度显示信号、进风口出风口湿度显示信号、冷却介质泄漏报警信号、冷却。

5、介质压力和流速显示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外壳内还设有除湿器,所述多功能电接点信号还包括除湿器运行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外壳的材质为合金、不锈钢或普通碳钢,所述冷却管道的材质为高导热铜管。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散热片之间通过多级连成Z字形结构,形成Z字形风道;所述散热片的材质为铜或铝合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为双层结构,包括位于里层的镀镍层和位于表层的环氧树脂漆层。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05079 A1/3页3一种强风冷却器技。

6、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空气冷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风冷却器。背景技术0002 空气冷却器的散热效果较好,但其结构及制造工艺复杂,材料成本相对较高,使其对长期安全可靠工作产生影响,所以目前只被部分较少用户群体接受。特别是现在的船舶行业对空气冷却器技术要求很高,故障率需极小,所以开发新一代的空气冷却器势在必行。这是由于船用设备安装空间小,其散热效果差,因此对应用于船舶行业的水冷却器有较好要求。0003 目前,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空气冷却器一方面结构及制造工艺复杂,材料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其体积庞大,在船舶上不方便安装;此外一旦空气冷却器存在故障,会使得船舶的长期运行存在安全隐患。发明内容0。

7、004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冷却器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体积庞大、故障率高不适宜应用于船舶行业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安装方便的强风冷却器。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强风冷却器,所述强风冷器包括密闭一体结构的冷却器外壳,所述冷却器外壳内设有两台风机和一个抽屉式冷却箱,且两台风机位于冷却器外壳的上部空间内,而抽屉式冷却箱位于冷却器外壳的下部空间内;所述冷却器外壳上设有分别用于控制两个风机运转的两个控制箱;冷却器外壳上与风机对应位置设有进风口,与抽屉式冷却箱对应位置设有出风口;所述抽屉式冷却箱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以及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管。

8、道;所述冷却管道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散热片;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外表面以及冷却管道的内表面均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为镀镍层和/或环氧树脂漆层。000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箱还与抽屉式冷却箱电连接,用于控制抽屉式冷却箱内冷却介质的流通。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箱上设有多功能电接点信号,所述多功能电接点信号包括风机故障信号、进风口出风口温度显示信号、进风口出风口湿度显示信号、冷却介质泄漏报警信号、冷却介质压力和流速显示信号。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器外壳内还设有除湿器,所述多功能电接点信号还包括除湿器运。

9、行信号。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器外壳的材质为合金、不锈钢或普通碳钢,所说 明 书CN 103105079 A2/3页4述冷却管道的材质为导热铜管。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个散热片之间通过多级连形成Z字形结构,形成Z字形风道。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腐层为双层结构,包括位于里层的镀镍层和位于表层的环氧树脂漆层。0013 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仍为空气冷却器,即其仍采用空气对外部设备进行冷却,但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密封一体式的冷却器外壳,在冷却器外壳内先采用冷却介质对空气进行冷却,然后将冷却后得到的冷空气输送至外部需冷却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热交。

10、换,热交换得到的热空气重新送回本发明的强风冷却器进行冷却,从而达到循环利用。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通过在冷却器外壳的外表面以及冷却管道的内表面设置环氧树脂漆材质的防腐层,可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其体积小、成本低、安装方便、热交换效率高,在船舶领域能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通过配制两台风机,其中一台为备用风机,能保证冷却器内部空气冷却循环顺利进行,同时抽屉式冷却箱的结构使其可灵活拆装,方便检查和更换,保证船舶的长期可靠运行。附图说明0014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的主视图。0015 图2为图1的右视图。0016 其中,1冷却器外壳,2风机,3抽屉式冷却箱,4控。

11、制箱,5进风口,6出风口,7冷却介质入口,8冷却介质出口,9冷却通道,10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0017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1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风冷却器,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强风冷器包括密闭一体结构的冷却器外壳1,所述冷却器外壳1内设有两台风机2和一个抽屉式冷却箱3,且两台风机2位于冷却器外壳1的上部空间内,而抽屉式冷却箱3位于冷却器外壳1的下部空间内。0019 如图1或图2所示,冷却器外壳1上设有分别用于控制两个风机2运。

12、转的两个控制箱4。冷却器外壳1上与风机2对应位置设有进风口5,与抽屉式冷却箱3对应位置设有出风口6。所述抽屉式冷却箱3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7和冷却介质出口8以及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管道9,冷却管道9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散热片10。0020 本发明中,所述风机2优选采用轴流风机,更优选采用船级社认证的IP54轴流风机,其安全系数高,能保证超长时可靠运行。本发明中,风机2为两台,对应的控制箱4也为两个;其中一台风机2即为备用风机,即其中一台风机2发生故障时,另一台风机正常运转,从而使得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更具有安全保障。0021 本发明中,所述控制箱4还与抽屉式冷却箱3电连接,即控制箱一方面可以控制。

13、两台风机2的运转,还可以控制抽屉式冷却箱3内冷却介质的流通。因此,本发明中,所述控说 明 书CN 103105079 A3/3页5制箱4上设有多功能电接点信号,所述多功能电接点信号可以包括风机故障信号、进风口出风口温度显示信号、进风口出风口湿度显示信号、冷却介质泄漏报警信号、冷却介质压力和流速显示信号,但不局限于此。例如,所述多功能电接点信号还可以包括外部需冷却设备的预充磁信号。002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中,若控制箱4上显示冷却器外壳1内的湿度过高时,所述冷却器外壳1内还设有除湿器(附图中未示出),其用于对冷却器外壳1内的湿度进行调节,使得达到合理范围。除湿器的控制也可通过。

14、控制箱4进行,即此时所述多功能电接点信号还包括除湿器运行信号。0023 本发明中,所述冷却管道9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各种空心管道,只要其能流通冷却介质即可。为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强风冷却器的冷却效果,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冷却管道9的材质采用高导热铜管,Z字形散热片10的材质可采用铜或铝合金。除冷却管道本体外,其它材质可选用合金、不锈钢、普通碳钢,例如冷却器外壳1的材质即可采用合金、不锈钢或普通碳钢。0024 为使冷却器外壳1内的空气被充分冷却,一般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为进一步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其需要新增设备,成本会增加;另一种方式即为增加空气与冷却介质接触面积,延长其热交换时间,从。

15、而使得空气与冷却介质之间能充分进行热交换。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述若干个散热片10之间通过多级连形成Z字形结构,形成Z字形风道;Z字形风道的设置,大大增加空气与冷却介质热交换的接触面积,能保证空气与冷却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充分进行。0025 本发明中,所述冷却介质可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各种液体或流体,例如可以为水。而当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应用于船舶行业时,由于淡水资源较少,而海水则成为不可多得的冷却介质。而海水对金属材质的腐蚀性较为严重,因此,因此,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冷却器外壳1的外表面以及冷却管道9的内表面均需进行特殊处理,即形成有效的防腐层,以提高其防盐雾和耐腐蚀性能。具体地。

16、,所述防腐层可为为镀镍层和/或环氧树脂漆层。例如,所述防腐层可以直接为单层的镀镍层或者单层的环氧树脂漆层结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腐层为双层结构,包括先表面镀镍后再浸涂环氧树脂漆,从而形成里层镀镍层、表层环氧树脂漆层的结构。0026 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仍为空气冷却器,即其仍采用空气对外部设备进行冷却,但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密封一体式的冷却器外壳1,在冷却器外壳1内先采用冷却介质(例如淡水或海水)对空气进行冷却,然后将冷却后得到的冷空气输送至外部需冷却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得到的热空气重新送回本发明的强风冷却器进行冷却,从而达到循环利用。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

17、器,通过在冷却器外壳的外表面以及冷却管道的内表面设置环氧树脂漆材质的防腐层,可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强风冷却器,其体积小、成体低、安装方便、热交换效率高,在船舶领域能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通过配制两台风机2,其中一台为备用风机,能保证冷却器内部空气冷却循环顺利进行,同时抽屉式冷却箱3的结构使其可灵活拆装,方便检查和更换,保证船舶的长期可靠运行。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103105079 A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05079 A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05079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热交换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