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9942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22CN103109942A*CN103109942A*(21)申请号 201310059017.X(22)申请日 2013.02.25A23F 3/06(2006.01)(71)申请人安顺市西秀区瀑珠茶业有限公司地址 561200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山京畜牧场(72)发明人郭志仁(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代理人谷庆红(54) 发明名称一种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青摊青萎凋凉青摇青/静凉炒青包揉烘培成品封装,其中:所述。
2、摇青/静凉工序中包括2-4次的摇青和静凉的反复,第一次摇青时间为2-3min,静凉90min;第二次摇青时间为2-5min,静凉2h;第三次摇青时间为10-20min,静凉4h;第四次摇青时间为25-30min,静凉5h。该方法根据茶叶内的水分散失量和化合物酶促氧化量的不同变化情况,选择合理的摇青和静凉时间,保证茶叶内水分的散失和化合物的氧化,避免摇青/静凉时间过长或过短影响成品茶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使得成品茶叶具备良好的色、香、味、型。(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
3、03109942 ACN 103109942 A1/1页21.一种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青摊青萎凋凉青摇青/静凉炒青包揉烘培成品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摇青/静凉工序中包括2-4次的摇青和静凉的反复,第一次摇青时间为2-3min,静凉90min;第二次摇青时间为2-5min,静凉2h;第三次摇青时间为10-20min,静凉4h;第四次摇青时间为25-30min,静凉5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摇青工序在竹制滚筒式摇青机内进行,该竹制滚筒式摇青机容积30kg,转速为30转/min。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摇青工。
4、序中,向竹制滚筒式摇青机内投放的茶叶量为竹制滚筒式摇青机容积的1/2-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培工序中,烘培温度为60-7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培工序结束后,茶叶的含水率低于12。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09942 A1/2页3一种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的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背景技术0002 乌龙茶在制作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摇青的工序,传统的乌龙茶制作过程中,摇青工序一般包括两次以上的摇青和静凉,每次摇青和静凉的参数均是相同的,摇青工序完成后。
5、即可进入下一道工序;但由于每次摇青和静凉后,茶叶内的水分散失量和化合物酶促氧化量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一直采用相同的工艺参数来摇青和静凉,使得茶叶内的化合物反应和水分散失均受到影响。0003 摇青时间过短会导致叶内水分散失不足,化合物反应不完全,成品茶叶苦涩味较重;摇青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水分过度散失,化合物反应过盛,使得成品茶叶的营养成分含量降低;以上两种情况的发声最终均会导致茶叶成品的品质下降,使得成品茶叶达不到要求的色、香、味、型标准。0004 传统的摇青工序中静凉时间较短,造成茶叶发酵时间过短,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不完全,其分解、转化和缩合受到影响,不利于茶叶香味的形成。发明内容0005 本。
6、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传统的乌龙茶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固定时长的摇青时间和过短的静凉时间导致的发酵时间短、成品茶苦涩味重、营养成分含量低、香味淡的缺点。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0007 一种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青摊青萎凋凉青摇青/静凉炒青包揉烘培成品封装,其中:所述摇青/静凉工序中包括2-4次的摇青和静凉的反复,第一次摇青时间为2-3min,静凉90min;第二次摇青时间为2-5min,静凉2h;第三次摇青时间为10-20min,静凉4h;第四次摇青时间为25-30min,静凉5h。0008 所述摇青工序在竹制滚筒式摇青机内进行,该竹制滚筒式摇青机容积30。
7、kg,转速为30转/min。0009 所述摇青工序中,向竹制滚筒式摇青机内投放的茶叶量为竹制滚筒式摇青机容积的1/2-3/5。0010 所述烘培工序中,烘培温度为60-75。0011 所述烘培工序结束后,茶叶的含水率低于12。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根据茶叶内的水分散失量和化合物酶促氧化量的不同变化情况,选择合理的摇青和静凉时间,保证茶叶内水分的散失和化合物的氧化,避免摇青/静凉时间过长或过短影响成品茶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使得成品茶叶具备良好的色、香、味、型,且制得的成品茶具有香味浓郁、可冲泡次数多、汤说 明 书CN 103109。
8、942 A2/2页4汁清澈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0014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0015 实施例1:将采摘的茶叶摊凉后进行萎凋处理,再进行凉青至茶叶含水率为70,凉青结束后进行两次摇青/静凉的反复,其中第一次摇青时间为2min,静凉90min;第二次摇青时间为2min,静凉2h;静凉结束后将茶叶放入容积为30kg、转速为30转/min的炒青机内炒青,投叶量为炒青机容积的1/2,至茶叶含水率为35下炒,炒青结束经过包揉定型,再经过60的烘干机烘干提香,直至茶叶最终含水率低于12即得成品,再经过筛选包装即可。0016 实施例2:将采摘的。
9、茶叶摊凉后进行萎凋处理,再进行凉青至茶叶含水率为72,凉青结束后进行3次摇青/静凉的反复,其中第一次摇青时间为2min,静凉90min;第二次摇青时间为2min,静凉2h;第三次摇青时间为10min,静凉4h;静凉结束后将茶叶放入容积为30kg、转速为30转/min的炒青机内炒青,投叶量为炒青机容积的1/2,至茶叶含水率为36下炒,炒青结束经过包揉定型,再经过70的烘干机烘干提香,直至茶叶最终含水率低于10即得成品,再经过筛选包装即可。0017 实施例3:将采摘的茶叶摊凉后进行萎凋处理,再进行凉青至茶叶含水率为73,凉青结束后进行3次摇青/静凉的反复,其中第一次摇青时间为3min,静凉90mi。
10、n;第二次摇青时间为4min,静凉2h;第三次摇青时间为20min,静凉4h;静凉结束后将茶叶放入容积为30kg、转速为30转/min的炒青机内炒青,投叶量为炒青机容积的3/5,至茶叶含水率为37下炒,炒青结束经过包揉定型,再经过72的烘干机烘干提香,直至茶叶最终含水率低于9即得成品,再经过筛选包装即可。0018 实施例4:将采摘的茶叶摊凉后进行萎凋处理,再进行凉青至茶叶含水率为74,凉青结束后进行4次摇青/静凉的反复,其中第一次摇青时间为2min,静凉90min;第二次摇青时间为5min,静凉2h;第三次摇青时间为20min,静凉4h;第四次摇青时间为25min,静凉5h;静凉结束后将茶叶放。
11、入容积为30kg、转速为30转/min的炒青机内炒青,投叶量为炒青机容积的3/5,至茶叶含水率为38下炒,炒青结束经过包揉定型,再经过75的烘干机烘干提香,直至茶叶最终含水率低于7即得成品,再经过筛选包装即可。0019 实施例5:将采摘的茶叶摊凉后进行萎凋处理,再进行凉青至茶叶含水率为75,凉青结束后进行4次摇青/静凉的反复,其中第一次摇青时间为3min,静凉90min;第二次摇青时间为5min,静凉2h;第三次摇青时间为20min,静凉4h;第四次摇青时间为30min,静凉5h;静凉结束后将茶叶放入容积为30kg、转速为30转/min的炒青机内炒青,投叶量为炒青机容积的3/5,至茶叶含水率为40下炒,炒青结束经过包揉定型,再经过75的烘干机烘干提香,直至茶叶最终含水率低于5即得成品,再经过筛选包装即可。说 明 书CN 1031099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