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块式轨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铁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适用于高速铁路无碴轨道使用的双块式轨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普遍采用有碴轨道,有碴轨道因列车的反复通过而道床逐渐松弛,平顺度变差,维修作业大,并且养护维修所需要的工作量和时间阻碍铁路提速发展。国内也有试铺近乎无线路维修作业的轨道结构,但因施工费用高,施工速度慢,下部结构一旦变形整修困难等原因,还仅限于一些特殊地段。
国外高速铁路轨道结构主要有有碴轨道和无碴轨道两种基本型式。借鉴日、法、德等国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发展的经验,设计时速达350km的高速铁路,采用无碴轨道结构较有碴轨道更具优越性。德铁已批准六种无碴轨道上道应用。在铺设的660km无碴轨道(含80多组道岔区)中,Rheda型轨道约占一半以上,最新开发的Rheda2000型轨道已投入商业应用。
国内铁路无碴轨道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曾试铺过支承块式、短木枕式、整体灌注式整体道床以及沥青道床、桥上无碴无枕轨道结构。自1995年以来,在铁道部科研项目基础上,先后在秦岭隧道铺设弹性支承块式无碴轨道;在秦沈客运专线三座特大桥上试验铺设长枕埋入式和板式无碴轨道:沙河特大桥(直线,长692m)铺设长枕埋入式无碴轨道。
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全新的、适用于高速铁路无碴轨道使用的双块式轨枕。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双块式轨枕,该双块式轨枕包括两块位于轨枕两端的混凝土块,两混凝土块之间用钢筋桁架连接,在混凝土块表面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绝缘片。
所述两混凝土块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标准轨距。
所述钢筋桁架的立体形状包括建筑工程允许的任意形状。
钢筋桁架的截面形状是三角形、园形、方形、梯形或多边形的任意一种。
钢筋桁架的内空中有加强筋。
钢筋桁架从水平方向穿过两混凝土块,其两端露出两混凝土块地外侧面。
所述绝缘片是顶部封闭的绝缘塑料导管,绝缘片的表面与混凝土块表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轨枕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意义:该双块式无碴轨枕适用于时速为350km/h高速客运专线,近乎无线路维修作业的,具有高平顺性、高耐久性、高可靠性特点,所以该结构能满足我国铁路提速的各方面技术要求;特别是该轨枕钢筋部分外露,经二次浇灌后能与道床板混凝土有很强的粘结力,且使其轨道绝缘性能好,轨道结构能满足高速铁路采用钢轨通信要求。双块式无碴轨枕生产工艺简单,科学、合理、经济、实用,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使用价值。该项轨枕技术成果为我国铁路达到国际铁路先进水平具有指导作用,为我国无碴轨道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桁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混凝土块、2钢筋桁架、3绝缘塑料导管、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双块式轨枕,该双块轨枕包括两块位于轨枕两端的混凝土块1,两混凝土块1之间用钢筋桁架2连接,在混凝土块3表面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顶部封闭的绝缘塑料导管3,所述两混凝土块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标准轨距,钢筋桁架1的的截面形状是三角形,钢筋桁架2的内空中有加强筋4,钢筋桁架2从水平方向穿过两混凝土块1,其两端露出两混凝土块1的外侧面。
实施例2:一种双块式轨枕,该双块式轨枕包括两块位于轨枕两端的混凝土块1,两混凝土块1之间用钢筋桁架2连接,在混凝土块3表面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顶部封闭的绝缘塑料导管3,所述混凝土块3的截面呈梯形,所述两混凝土块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标准轨距,钢筋桁架1的截面形状是三角形,钢筋桁架2的内空中有加强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