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23147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29CN103123147A*CN103123147A*(21)申请号 201310101380.3(22)申请日 2013.03.27F24F 1/00(2006.01)F24F 11/00(2006.01)(71)申请人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地址 31519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明光北路1166号(72)发明人张金鹏 郑坚江(54) 发明名称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57) 摘要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主要由室外机、室内机、控制器组成,其中室外机由室外机一、室外机二并联共同组成。在其中一台室外机需要。
2、进行除霜运行时,通过对电磁阀及电子膨胀阀的开闭,将制热运行回路及除霜运行回路的制冷剂分隔开来,制热与除霜互不影响。同时,通过电磁阀及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来调整制热、除霜回路中的制冷剂循环量,并通过提高制热运行系统所对应的压缩机的频率保证室内机的制热量,保证室内机的热舒适性。本发明能够保证在除霜运行过程中室内机正常制热,并且在进入除霜及退出除霜过程中压缩机不需停机、四通阀不需换向,除霜运行的时间大大减少,有效的提升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8页(10)申请公布号。
3、 CN 103123147 ACN 103123147 A1/3页21.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主要由室外机、室内机、控制器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外机由室外机一(1)和室外机二(2)共同组成;上述室外机一(1)包括压缩机一(11)、排气压力传感器一(21)、单向阀一(31)、四通阀一(41)、室外换热器一(51)、气液分离器一(61)、电磁阀一(71)、电子膨胀阀一(81)、进口温度传感器一(91a)、出口温度传感器一(91b)、室外温度传感器一(131);其中四通阀一(41)、气液分离器一(61)、压缩机一(11)、单向阀一(31)、四通阀一(41)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其中四通阀一(41)。
4、、室外换热器一(51)、电子膨胀阀一(81)、室内机、四通阀一(41)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其中电磁阀一(71)的一端位于压缩机一(11)、单向阀一(31)之间,另一端位于室外换热器一(51)、电子膨胀阀一(81)之间;上述室外机二(2)包括压缩机二(12)、排气压力传感器二(22)、单向阀二(32)、四通阀二(42)、室外换热器二(52)、气液分离器二(62)、电磁阀二(72)、电子膨胀阀二(82)、进口温度传感器二(92a)、出口温度传感器二(92b)、室外温度传感器二(132);其中四通阀二(42)、气液分离器二(62)、压缩机二(12)、单向阀二(32)、四通阀二(42)依次连接、形。
5、成闭合回路;其中四通阀二(42)、室外换热器二(52)、电子膨胀阀二(82)、室内机、四通阀二(42)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其中电磁阀二(72)的一端位于压缩机二(12)、单向阀二(32)之间,另一端位于室外换热器二(52)、电子膨胀阀二(82)之间; 上述四通阀一(41)、四通阀二(42)共同连接到室内机的一端,上述电子膨胀阀一(81)、电子膨胀阀二(82)共同连接到室内机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 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内机由室内机一(3)、室内机二(4)并联而成;其中室内机一(3)包括室内换热器一(111a)、进口温度传感器三(101a)、出口温度传感器三(101b。
6、)、电子膨胀阀三(121a)、室内温度传感器一(133);其中室内机二(4)包括室内换热器二(111b)、进口温度传感器四(102a)、出口温度传感器四(102b)、电子膨胀阀四(121b)、室内温度传感器二(1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所设定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差值小于10时,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一:控制器确认室外机一(1)、室外机二(2)中哪一个应该开启运行;在室外机一(1)、室外机二(2)中选择累积运行时间较短的室外机一(1)开启,室外机二(2)关闭;步骤二:控制器控制室外机一(1)开启并累计运行时间、控制室外机二(2)关闭;将压缩机一(1。
7、1)开启、压缩机二(12)关闭、电磁阀一(71)关闭、电磁阀二(72)关闭、电子膨胀阀一(81)根据室外换热器一(51)的实际过热度进行自由调节、电子膨胀阀二(82)关闭;步骤三:根据室内机的实际热负荷对压缩机一(11)的运行频率进行控制; 步骤四:控制器判断该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若稳定,进入下一步骤;否则,则返回上述步骤三;步骤五:控制器判断室外机一(1)是否满足除霜条件;若时,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返回上述步骤三;步骤六:控制器发出开启室外机二(2)的信号,压缩机二(12)启动; 步骤七:根据室内机的实际热负荷对压缩机二(12)的运行频率进行控制; 步骤八:控制器判断该多联机空调系。
8、统的运行是否稳定;若是,进入下一步骤;否则,则返回上述步骤七;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23147 A2/3页3步骤九:室内机一(1)开始除霜运行,即进行制冷模式运行;同时进行下一步骤;步骤十:打开电磁阀一(71)、关闭电子膨胀阀一(81);步骤十一:控制压缩机一(11)、压缩机二(12)运行频率,使压缩机一(11)的排气压力Fa压缩机二(12)的排气压力Fb;步骤十二:控制器判断室外机一(1)是否除霜结束;若是,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返回上述步骤十一;步骤十三:除霜运行停止,关闭室外机二(2)和电磁阀一(71),返回上述步骤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9、当用户所设定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差值不小于10时,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一:开启室外机一(1)、室外机二(2);电磁阀一(71)关闭、电磁阀二(72)关闭、电子膨胀阀一(81)根据室外换热器一(51)的实际过热度进行自由调节、电子膨胀阀二(82)根据室外换热器二(52)的实际过热度进行自由调节;步骤二:控制压缩机一(11)、压缩机二(12)运行频率,并累计运行时间;步骤三:控制器判断该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若稳定,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则返回上述步骤二;步骤四:控制器判断室外机一(1)、室外机二(2)是否满足除霜条件;室外机一(1)先达到除霜条件,控制器即可发出满足除霜信号,进入下一步骤。
10、;否则,返回上述步骤三;步骤五:室内机一(1)开始除霜运行,即进行制冷模式运行;同时进行下一步骤;步骤六:打开电磁阀一(71)、关闭电子膨胀阀一(81);步骤七:控制压缩机一(11)、压缩机二(12)运行频率,使压缩机一(11)的排气压力Fa压缩机二(12)的排气压力Fb;步骤八:控制器判断室外机一(1)是否除霜结束;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返回上述步骤七;步骤九:除霜运行停止,关闭电磁阀一(71)打开电子膨胀阀一(81),返回上述步骤二。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根据室内机的实际热负荷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控制的方法为:当用户设定温度与室内环境。
11、温度的差值在3以上时,压缩机以最大运行频率运行;当用户设定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在3或3以内时,压缩机运行频率根据温度的差值在其最高运行频率与最低运行频率间成线性控制;当室内环境温度越接近用户设定温度时,压缩机运行频率越低。6.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器判断该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的方法为:当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达到最大值且室内换热器的进口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在3分钟内无大于1的波动时,认为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状态。7.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器判断室外机是否满足除霜条件的方法为:在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
12、,控制器记录室内换热器的进口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当进口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较稳定状态时下降5后,且一分钟内均比稳定状态下低5时,可认为已经满足除霜条件。8.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器判断室外机是否除霜结束的方法为:当室外换热器在除霜后,其进口处、出口处的温度大于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23147 A3/3页410且维持1分钟,认为已经除霜结束。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23147 A1/9页5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室内空气调节领域。背景技术0002 空调在制。
13、热模式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会出现结霜现象。若室外换热器上结霜不能及时清除,室外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会下降甚至丧失,从而导致空调制热能力降低或不制热,用户的热舒适性无法得到保证。0003 为此,目前的空调已设置有自动除霜功能。在自动除霜时,空调进行制冷模式运行,室外换热器对外散热、融化其上的霜层;而室内换热器吸收热量,导致环境温度下降。因此,目前的空调在自动除霜时,用户的热舒适性受到严重影响。0004 另外,空调每次由制热模式到制冷模式的转换,都需要压缩机启停、四通阀换向。0005 因此,目前的空调在制热模式运行时,能效比下降、制热效果并不理想,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空调制热没有制冷效果好的原因之一。另外,。
14、目前空调制热时,由于需要自动除霜而引起四通阀的频繁转换、系统的压力不平衡、压缩机运转状况恶劣而烧坏等,空调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也受到严重影响。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在于解决上述空调制热模式运行时,因自动除霜而导致压缩机启停、四通阀换向、室内热舒适性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0007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主要由室外机、室内机、控制器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外机由室外机一和室外机二共同组成;上述室外机一包括压缩机一、排气压力传感器一、单向阀一、四通阀一、室外换热器一、气液分离器一、电磁阀一、电子膨胀阀一、进口温度传感器一、出口温度传感器一、室外温度传感器一;其中四通阀一、气液分离器一、。
15、压缩机一、单向阀一、四通阀一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其中四通阀一、室外换热器一、电子膨胀阀一、室内机、四通阀一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其中电磁阀一的一端位于压缩机一、单向阀一之间,另一端位于室外换热器一、电子膨胀阀一之间;上述室外机二包括压缩机二、排气压力传感器二、单向阀二、四通阀二、室外换热器二、气液分离器二、电磁阀二、电子膨胀阀二、进口温度传感器二、出口温度传感器二、室外温度传感器二;其中四通阀二、气液分离器二、压缩机二、单向阀二、四通阀二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其中四通阀二、室外换热器二、电子膨胀阀二、室内机、四通阀二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其中电磁阀二的一端位于压缩机二、单向阀二之间,。
16、另一端位于室外换热器二、电子膨胀阀二之间; 上述四通阀一、四通阀二共同连接到室内机的一端,上述电子膨胀阀一、电子膨胀阀二共同连接到室内机的另一端。0008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多联机空调系统, 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室内机由室内机一、说 明 书CN 103123147 A2/9页6室内机二并联而成;其中室内机一包括室内换热器一、进口温度传感器三、出口温度传感器三、电子膨胀阀三、室内温度传感器一;其中室内机二包括室内换热器二、进口温度传感器四、出口温度传感器四、电子膨胀阀四、室内温度传感器二。0009 本发明的多联机空调系统中,控制器收集上述各温度传感器、各压缩机、各电子膨胀阀、各电磁阀的运转参数,统。
17、计各室外机的累计运行时间,根据室内机设定温度及室内机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大致计算出室内机的热负荷,通过各电子膨胀阀、各电磁阀控制各室外机的开启与关闭,调节各压缩机运行频率等。其中,排气压力传感器一、排气压力传感器二分别位于压缩机一、压缩机二的排气口位置,其作用为分别检测压缩机一、压缩机二的排气压力;进口温度传感器一、出口温度传感器一分别位于室外换热器一的进口处及出口处,其作用为分别检测室外换热器一的进口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进口温度传感器二、出口温度传感器二分别位于室外换热器二的进口处及出口处,其作用为分别检测室外换热器二的进口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进口温度传感器三、出口温度传感器三分别位于。
18、室内换热器一的进口处及出口处,其作用为分别检测室内换热器一的进口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进口温度传感器四、出口温度传感器四分别位于室内换热器二的进口处及出口处,其作用为分别检测室内换热器二的进口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一可收集室外机一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二可收集室外机二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一可收集室内机一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二可收集室内机二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0010 另外,单向阀一位于压缩机一、四通阀一之间,其作用为在室外机一除霜运行时将制热循环用制冷剂与除霜循环用制冷剂隔开;单向阀二位于压缩机二、四通阀二之间,其作用为。
19、在室外机二除霜运行时将制热循环用制冷剂与除霜循环用制冷剂隔开;电磁阀一仅在室外机一除霜运行期间开启;电磁阀二仅在室外机二除霜运行期间开启;电子膨胀阀三、电子膨胀阀四的作用为调节通过室内机一、室内机二的制冷剂流量;电子膨胀阀一在制热运行时的开度由室外换热器一中制冷剂过热度值来进行控制,此时室外换热器一中制冷剂过热度值的计算方法为进口温度传感器一采集的温度减去出口温度传感器一采集的温度;此过热度的最佳值需根据不同制冷剂的制冷剂特性及室外换热器一的沿程压力损失来进行计算、设定(一般其最佳过热度为3左右);同理,电子膨胀阀二在制热运行时的开度由室外换热器二中制冷剂过热度值来进行控制,此时室外换热器二中。
20、制冷剂过热度值的计算方法为进口温度传感器二采集的温度减去出口温度传感器二采集的温度。0011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所设定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差值小于10时,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一:控制器确认室外机一、室外机二中哪一个应该开启运行;在室外机一、室外机二中选择累积运行时间较短的室外机一开启,室外机二关闭;步骤二:控制器控制室外机一开启并累计运行时间、控制室外机二关闭;将压缩机一开启、压缩机二关闭、电磁阀一关闭、电磁阀二关闭、电子膨胀阀一根据室外换热器一的实际过热度进行自由调节、电子膨胀阀二关闭;步骤三:根据室内机的实际热负荷对压缩机一的运行频率进行控制。
21、; 步骤四:控制器判断该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若稳定,进入下一步骤;否则,则返回上述步骤三:说 明 书CN 103123147 A3/9页7步骤五:控制器判断室外机一是否满足除霜条件;若时,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返回上述步骤三;步骤六:控制器发出开启室外机二的信号,压缩机二启动; 步骤七:根据室内机的实际热负荷对压缩机二的运行频率进行控制; 步骤八:控制器判断该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若是,进入下一步骤;否则,则返回上述步骤七;步骤九:室内机一开始除霜运行,即进行制冷模式运行;同时进行下一步骤;步骤十:打开电磁阀一、关闭电子膨胀阀一;步骤十一:控制压缩机一、压缩机二运行频率,使压缩。
22、机一的排气压力Fa压缩机二的排气压力Fb;步骤十二:控制器判断室外机一是否除霜结束;若是,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返回上述步骤十一;步骤十三:除霜运行停止,关闭室外机二和电磁阀一,返回上述步骤三。0012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另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所设定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差值不小于10时,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一:开启室外机一、室外机二;电磁阀一关闭、电磁阀二关闭、电子膨胀阀一根据室外换热器一的实际过热度进行自由调节、电子膨胀阀二根据室外换热器二的实际过热度进行自由调节;步骤二:控制压缩机一、压缩机二运行频率,并累计运行时间;步骤三:控制器判断该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运行是否。
23、稳定;若稳定,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则返回上述步骤二;步骤四:控制器判断室外机一、室外机二是否满足除霜条件;室外机一先达到除霜条件,控制器即可发出满足除霜信号,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返回上述步骤三;步骤五:室内机一开始除霜运行,即进行制冷模式运行;同时进行下一步骤;步骤六:打开电磁阀一、关闭电子膨胀阀一;步骤七:控制压缩机一、压缩机二运行频率,使压缩机一的排气压力Fa压缩机二的排气压力Fb;步骤八:控制器判断室外机一是否除霜结束;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返回上述步骤七;步骤九:除霜运行停止,关闭电磁阀一打开电子膨胀阀一,返回上述步骤二。0013 作为一种优化,上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24、其特征在于上述根据室内机的实际热负荷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控制的方法为:当用户设定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在3以上时,压缩机以最大运行频率运行;当用户设定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在3或3以内时,压缩机运行频率根据温度的差值在其最高运行频率与最低运行频率间成线性控制;当室内环境温度越接近用户设定温度时,压缩机运行频率越低。0014 作为一种优化,上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器判断该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的方法为:当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达到最大值且室内换热器的进口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在3分钟内无大于1的波动时,认为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状态。说 明 书CN 103123147 。
25、A4/9页80015 作为一种优化,上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器判断室外机是否满足除霜条件的方法为:在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控制器记录室内换热器的进口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当进口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较稳定状态时下降5后,且一分钟内均比稳定状态下低5时,可认为已经满足除霜条件。0016 作为一种优化,上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器判断室外机是否除霜结束的方法为:当室外换热器在除霜后,其进口处、出口处的温度大于10且维持1分钟,认为已经除霜结束。0017 本发明中,两台室外机匹配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室内机,在其中一台室外机需要进行除霜运行时,通过对电磁阀。
26、及电子膨胀阀的开闭,将制热运行回路及除霜运行回路的制冷剂分隔开来,制热与除霜互不影响。同时,通过电磁阀及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来调整制热、除霜回路中的制冷剂循环量,并通过提高制热运行系统所对应的压缩机的频率保证室内机的制热量,保证室内机的热舒适性。通过上述的一系列控制,能够保证在除霜运行过程中室内机能够正常制热,并且在进入除霜及退出除霜过程中压缩机不需停机、四通阀不需换向,除霜运行的时间大大减少,有效的提升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附图说明0018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0019 图1为本发明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系统图;图2为图1所示多联机空调系统处于室外机一1制热运行、室外。
27、机二2停止运行时的系统图,图中箭头指向制冷剂的流向;图3为图1所示多联机空调系统处于室外机一1停止运行、室外机二2制热运行时的系统图,图中箭头指向制冷剂的流向;图4为图1所示多联机空调系统处于室外机一1、室外机二2均制热运行时的系统图,图中箭头指向制冷剂的流向;图5为图1所示多联机空调系统处于室外机一1除霜运行、室外机二2制热运行时的系统图,图中箭头指向制冷剂的流向;图6为图1所示多联机空调系统处于室外机一1制热运行、室外机二2除霜运行时的系统图,图中箭头指向制冷剂的流向;图7为图1所示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此时假设该多联机空调系统仅需室外机一1制热运行;图8为图1所示多联机空调系。
28、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此时假设该多联机空调系统需室外机一1、室外机二2同时制热运行。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21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主要由室外机一1、室外机二2、室内机一3、室内机二4、控制器(未示出)组成。0022 其中,室外机一1包括压缩机一11、排气压力传感器一21、单向阀一31、四通阀一说 明 书CN 103123147 A5/9页941、室外换热器一51、气液分离器一61、电磁阀一71、电子膨胀阀一81、进口温度传感器一91a、出口温度传感器一91b、室外温度传。
29、感器一131;其中四通阀一41、气液分离器一61、压缩机一11、单向阀一31、四通阀一41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其中四通阀一41、室外换热器一51、电子膨胀阀一81、室内机、四通阀一41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其中电磁阀一71的一端位于压缩机一11、单向阀一31之间,另一端位于室外换热器一51、电子膨胀阀一81之间。0023 其中,室外机二2包括压缩机二12、排气压力传感器二22、单向阀二32、四通阀二42、室外换热器二52、气液分离器二62、电磁阀二72、电子膨胀阀二82、进口温度传感器二92a、出口温度传感器二92b、室外温度传感器二132;其中四通阀二42、气液分离器二62、压缩机二1。
30、2、单向阀二32、四通阀二42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其中四通阀二42、室外换热器二52、电子膨胀阀二82、室内机、四通阀二42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其中电磁阀二72的一端位于压缩机二12、单向阀二32之间,另一端位于室外换热器二52、电子膨胀阀二82之间。 0024 其中,室内机一3包括室内换热器一111a、进口温度传感器三101a、出口温度传感器三101b、电子膨胀阀三121a、室内温度传感器一133;室内机二4包括室内换热器二111b、进口温度传感器四102a、出口温度传感器四102b、电子膨胀阀四121b、室内温度传感器二134。室内机一3和室内机二4并联。0025 其中,四通阀一4。
31、1、四通阀二42共同连接到并联的室内机一3和室内机二4的一端,上述电子膨胀阀一81、电子膨胀阀二82共同连接到并联的室内机一3和室内机二4的另一端。即室外机一1、室外机二2形成并联。0026 该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中,控制器收集上述各温度传感器、各压缩机、各电子膨胀阀、各电磁阀的运转参数,统计各室外机的累计运行时间,根据室内机设定温度及室内机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大致计算出室内机的热负荷,通过各电子膨胀阀、各电磁阀控制各室外机的开启与关闭,调节各压缩机运行频率等。其中,排气压力传感器一21、排气压力传感器二22分别位于压缩机一11、压缩机二12的排气口位置,其作用为分别检测压缩机一11、压缩机二。
32、12的排气压力;进口温度传感器一91a、出口温度传感器一91b分别位于室外换热器一51的进口处及出口处,其作用为分别检测室外换热器一51的进口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进口温度传感器二92a、出口温度传感器二92b分别位于室外换热器二52的进口处及出口处,其作用为分别检测室外换热器二52的进口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进口温度传感器三101a、出口温度传感器三101b分别位于室内换热器一111a的进口处及出口处,其作用为分别检测室内换热器一111a的进口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进口温度传感器四102a、出口温度传感器四102b分别位于室内换热器二111b的进口处及出口处,其作用为分别检测室内换热器。
33、二111b的进口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一131可收集室外机一1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二132可收集室外机二2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一133可收集室内机一3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二134可收集室内机二4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0027 另外,单向阀一31位于压缩机一11、四通阀一41之间,其作用为在室外机一1除霜运行时将制热循环用制冷剂与除霜循环用制冷剂隔开;单向阀二32位于压缩机二12、四通阀二42之间,其作用为在室外机二2除霜运行时将制热循环用制冷剂与除霜循环用制冷说 明 书CN 103123147 A6/9页10剂隔开;电磁阀。
34、一71仅在室外机一1除霜运行期间开启;电磁阀二72仅在室外机二2除霜运行期间开启;电子膨胀阀三121a、电子膨胀阀四121b的作用为调节通过室内机一3、室内机二4的制冷剂流量;电子膨胀阀一81在制热运行时的开度由室外换热器一51中制冷剂过热度值来进行控制,此时室外换热器一51中制冷剂过热度值的计算方法为进口温度传感器一91a采集的温度减去出口温度传感器一91b采集的温度;此过热度的最佳值需根据不同制冷剂的制冷剂特性及室外换热器一51的沿程压力损失来进行计算、设定(一般其最佳过热度为3左右);同理,电子膨胀阀二82在制热运行时的开度由室外换热器二52中制冷剂过热度值来进行控制,此时室外换热器二5。
35、2中制冷剂过热度值的计算方法为进口温度传感器二92a采集的温度减去出口温度传感器二92b采集的温度。0028 当室外机一1制热运行、室外机二2停止运行时,电磁阀一71、电磁阀二72均处于关闭状态,电子膨胀阀一81处于工作状态、电子膨胀阀二82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压缩机一11的排气压力为Fa,压缩机二12的排气压力为Fb,由于压缩机一11运行、压缩机二12停止,因此压力关系为FaFb。由于此压力关系的存在,单向阀二32处不能通过制冷剂,室外机二2的制冷系统完全与制热运行系统隔绝开。此时的制冷剂流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压缩机一11单向阀一31四通阀一41室内机一3和/或室内机二4电子膨胀阀一81室外换。
36、热器一51四通阀一41气液分离器一61压缩机一11。0029 当室外机二2制热运行、室外机一1停止运行时,电磁阀一71、电磁阀二72均处于关闭状态,电子膨胀阀一81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电子膨胀阀二82处于工作状态。压缩机一11的排气压力为Fa,压缩机二12的排气压力为Fb,由于压缩机一11关闭、压缩机二12运行,因此压力关系为FaFb。由于此压力关系的存在,单向阀一31处不能通过制冷剂,室外机一1的制冷系统完全与制热运行系统隔绝开。此时的制冷剂流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压缩机二12单向阀二32四通阀二42室内机一3和/或室内机二4电子膨胀阀二82室外换热器二52四通阀二42气液分离器二62压缩机二1。
37、2。0030 当室外机一1、室外机二2均进行制热运行时,电磁阀一71、电磁阀二72均处于关闭状态,电子膨胀阀一81、电子膨胀阀二82均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压缩机一11的排气压力为Fa,压缩机二12的排气压力为Fb,此时由控制器通过对压缩机一11、压缩机二12的运行频率进行控制,使得压力关系为Fa=压力Fb,以确保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此时的制冷剂流向如图4中箭头所示:压缩机一11单向阀一31四通阀一41室内机一3和/或室内机二4电子膨胀阀一81室外换热器一51四通阀一41气液分离器一61压缩机一11;同时,压缩机二12单向阀二32四通阀二42室内机一3和/或室内机二4电子膨胀阀二82室外换热器二5。
38、2四通阀二42气液分离器二62压缩机二12。0031 当室外机一1进行除霜运行时,电磁阀一71打开、电磁阀二72关闭,电子膨胀阀一81关闭、电子膨胀阀二82打开。控制器控制压缩机一11、压缩机二12的运行频率,使压缩机一11的排气压力Fa与压缩机二12的排气压力Fb满足压力关系:FaFb。由于此压力关系的存在,单向阀一31中不能通过制冷剂,除霜运行回路、制热运行回路被单向阀一31及电子膨胀阀一81完全分隔开来,除霜与制热互不影响。此时的制冷剂流向如图5中箭头所示:压缩机一11电磁阀一71室外换热器一51四通阀一41气液分离器一61压缩机一11,此为除霜运行回路;同时,压缩机二12单向阀二32四通阀二42室内机3/4电子膨胀阀二82室外换热器二52四通阀二42气液分离器二62压说 明 书CN 103123147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