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腹部骨伤的口服药物.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57212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07584.1

申请日:

2001.02.22

公开号:

CN1520872A

公开日:

2004.08.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9.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P19/08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P19/08

申请人:

王桂琼;

发明人:

史宇林; 王桂琼

地址:

622150四川省梓潼县新新街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腹部骨伤的口服药物,分为初期治疗药物和中后期治疗药物,其中,一剂初期治疗药物的原料组成是:当归12-25g,赤芍12-25g,桃仁10-20g,红花6-12g,枳实10-20g,乌药12-25g,青皮5-10g,香附12-25g,小茴香10-20g,延胡索12-25g,车前子10-25g,大黄6-12g。中后期治疗药物的组分和含量有一定调整和变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治疗腹部骨伤的口服药物,分为初期治疗药物和中后期 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 (1)一剂初期治疗药物由下列药物原料制成: 当归12-25g,赤芍12-25g,桃仁10-20g,红花6-12g,枳 实10-20g,乌药12-25g,青皮5-10g,香附12-25g,小茴香10 -20g,延胡索12-25g,车前子10-25g,大黄6-12g; (2)一剂中后期治疗药物由下列药物原料制成: 当归12-25g,白芍12-25g,党参12-25g,白术10-20g,茯苓 15-30g,山药15-30g,扁豆15-30g,香附10-20g,薏苡仁30 -50g,乌药10-20g,延胡索10-20g,炙甘草10-20g。

说明书


治疗腹部骨伤的口服药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人体骨伤的系列药物,该系列药物是对脑、颈、腰、胸、腹、上下肢的分部、分期治疗的内外兼治的药物。本申请是申请号为01107169.9公开号为CN1312104A号名称为“治疗骨伤的系列药物”的分案申请。

    在中医理论中,治疗骨伤的原则是: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既重视局部,又注意全身的辨证论证。一般都采用三期分治及分部位治疗。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对骨折病员多采用手术治疗,造成了骨折的迟延愈合,影响了骨折愈合及愈合后的效果。

    而现有的治疗骨伤用药多为外用药物,没有分部分期的内外兼治药物,难于达到较快较好的治疗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可避免手术治疗地分部分期治疗骨伤的口服和外敷药物。

    本系列药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分部分期按轻、重、初、中、后期的组成是:脑伤初期1号,中、后期2号,后遗症3号。颈伤初期4号、初期重伤5号、中、后期6号。腰伤初期7号,初期重症8号,中后期9号,胸伤初期10号,中、后期11号。腹伤初期12号,腹伤中、后期13号。上肢骨伤初期14号,中期15号,后期16号。下肢初期17号,中期18号,后期19号。

    外敷骨伤初期20号、中、后期21号。

    在上述系列药物的各部位损伤用药中。口服药物可与多处伤并用,用量减半。三、四处伤再减。每次总用量不超过12克。

    本发明是按中医理论分部、分期进行配伍的系列药物,其总的功效是,使药力直达病灶,达到骨伤早期快速愈合的目的。

    本系列药的特点是分部、分期制成散剂,又可制成胶囊、片剂、丸剂等。

    这种系列药除对治疗骨伤有特效外,还可多伤并用,也有特效,部份药对骨质增生也有特效。

    这种药除儿童减半,部份药孕妇禁服和老年人慎服外,无其它负作用。

    这种药制作方法简单,克服了现有成用药的弊端。有较高的针对性和较高的选择性。使用方便。

    经发明人20多年对骨伤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未发现无特效者,实践还证明对早期轻伤骨折病人一般二周内可治愈,24小时止痛。严重的骨伤病人二至三天可止痛,三周可治愈。特别严重的二到三天可止痛,五周可治愈。对中后期的病人,一般的一周可治愈。严重的两周可治愈。特别严重的四周可治愈。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配方的药物晒干后,研成细末并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分包备用,或者将配好的药物细末制成胶囊、丸剂、片剂、软膏等备用。

    下面分别对各种药物进行详尽描述:

    治疗脑伤初期的1号口服药物。

    本药物是涉及脑伤初期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对颅脑损伤,脑震荡,有较好的疗效,对上、下颌骨损伤也有疗效。

    从病因病理来看,在中医理论中,脑伤属于中医伤科内伤脏腑的范畴。在西医中,脑伤属于颅脑损伤的疾病。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西医理论研制的治疗颅脑损伤的药物,均为治伤的垄统药物,难于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

    本药物的机理是根据中医既重视局部,又注意全身的辩证论治的理论。研制的分部、分期治疗的一种治疗脑伤的药物。

    这种药物的核心是,该药物中的原料中按重量的组成是:

    当归10-20g,桃仁10-15g,红花6-10g,赤芍10-20g,川芎6-12g,木通10-15g,白芷10-15g,石决明30-50g,钩藤25-50g,菊花10-15g,蔓荆子10-20g,茯神25-50g,大黄6-10g。

    在上述药的各组分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低于其下限时,疗效就不显著。

    总之,本发明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其总的功效是活血祛瘀为主。辅以平肝潜阳,利水消肿,达到治愈脑伤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可制成散剂,又可制成丸剂、片剂、胶囊等。

    2、这种药除老年人、孕妇禁服、儿童减半外,无其它副作用,该药物对颌骨损伤也有疗效。

    3、这种药物对颈以上的头、面任何部位骨损伤、脑震荡都有特效。

    4、制作方法简单。

    5、克服了现有成药的弊端,使用方便,对伤病员有针对性治疗,无任何损伤。

    下表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当归10g 12g 14g 16g 20g桃仁10g 11g 12g 13g 15g红花6g 7g 8g 9g 10g赤芍10g 12g 14g 16g 20g川芎6g 7g 8g 10g 12g木通10g 11g 12g 13g 15g白芷10g 11g 12g 13g 15g石决明30g 35g 40g 45g 50g钩藤25g 30g 35g 40g 50g菊花10g 11g 12g 13g 15g蔓荆子10g 12g 14g 16g 20g大黄6g 7g 8g 9g 10g茯神25g 28g 30g 35g 50g

    经发明人对30多例脑伤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未发现后遗症。实践证明:对一般伤员(脑震荡)一个疗程即可。续服脑伤中期药物,一个疗程即可治愈。对严重的伤者,三个疗程也可治愈。特别严重的伤员在手术治疗下,结合本药物治疗,也可加快脑伤的治愈和根治。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晒干后,研成细末并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成散剂,每6克一包,9包为一个疗程,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一包。或者将配制好的药物细末制成片剂、胶囊,或丸剂。每次,每个疗程的服用量与散剂相同。

    治疗脑伤中期的2号口服药物

    本药物是涉及脑伤中期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对颈以上的头面任何部位损伤,脑震荡,有较好的疗效。从病因病理来看,在中医理论中,脑伤中期脑、腑脉络受损,髓海气血耗伤,神明失其奉养,阻塞清窍,故用和营通窍,平肝熄风、以达治愈。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理论,既重视局部,又注意全身的辩证治疗理论,研制的分部、分期的一种治疗脑伤中期的药物。

    这种药物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的组成是:当归10-20g,白芍10-20g,党参10-20g,何首乌20-30g,茯神12-25g,川芎6-15g,龙齿30-40g,白蒺藜10-20g,钩藤12-25g,菊花10-15g,甘草6-10g。总之,本发明的配方,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其总的功效是:活血熄风,和营通络,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对颅脑损伤,脑震荡中期有特效。

    2、这种药物可制成散剂、胶囊、丸剂等形态。

    3、这种药物除儿童减半外,无其它副作用。

    4、克服了现有治伤成药的弊端,使用方便,对伤病员和医务人员运用成药有选择性和针对性,无任何不良反应。其制作方法简单。  名称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当归  10g  12g  14g  16g  20g  白芍  10g  12g  14g  16g  20g  川芎  6g  8g  10g  12g  15g  龙齿  30g  32g  34g  36g  40g  白蒺藜  10g  14g  18g  20g  20g  党参  10g  12g  14g  16g  20g  何首乌  20g  22g  24g  26g  30g  茯神  12g  15g  18g  20g  25g  钩藤  12g  15g  18g  20g  25g  菊花  10g  11g  12g  13g  15g  甘草  6g  7g  8g  9g  10g

    经发明人对30多例脑伤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未发现不良反应。实践还证明,对一般伤病员一个疗程即可治愈,特别严重的患者(脑伤后遗症)须服脑伤后期口服药物,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晒干后,研成细末并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散剂,每6克一包,9包为一个疗程。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一包。或者将配制好的药物细末制成胶囊、丸剂、片剂。每次、每日及每个疗程的服用量与散剂相同。

    治疗脑伤后遗症的3号口服药物

    本药物涉及脑伤后遗症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对颅脑损伤,脑震荡后遗症有很好的疗效。

    从病因,病理来看,在中医理论中,脑伤后遗症是由于破经损络,恶血内阻,气滞血瘀致使肝血失藏,肝目失养导致风阳内动等证侯。在西医中认为本病发生机理中器质性因素与脑膜粘连。与刺激神经末稍有关,认为与缺血,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有关。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根据西医理论研制的成用药物,均不能分部很好的治疗脑伤后遗症。难于达到根治脑伤后遗症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理论既重视局部,又注意全身的辩证论治,研制的一种可根治脑伤后遗症的口服药物。这种药物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克的组成是:当归10-20g,白芍10-20g,川芎6-12g,龙齿30-50g,白蒺藜10-20g,党参10-20g,黄芪30-60g,地龙15-30g,赤芍10-20g,桃仁10-20g,红花6-12g,何首乌12-25g,茯神15-30g,炙甘草6-12g。

    在上述药物的各组分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低于其下限时,疗效就不显著。总之,本发明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其功效是本着活血祛瘀为主,补气利水为辅,以活血通利为根治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可制成散剂、丸剂、胶囊、片剂等形态。

    2、这种药物除对脑伤后遗症有特效外,对脑缺血、中风后遗症亦有疗效。

    3、这种药除儿童减半,孕妇禁服外,无负作用。

    4、克服了现有成药的弊端,使用方便,有较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其制作方法简单。

                       下表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当归10g 12g 14g 16g 20g  白芍10g 12g 14g 16g 20g  川芎6g 7g 8g 9g 12g  龙齿30g 35g 40g 45g 50g  白蒺藜10g 12g 14g 16g 20g  党参10g 12g 14g 16g 20g  黄芪30g 40g 45g 50g 60g  地龙15g 20g 25g 28g 30g  赤芍10g 12g 14g 16g 20g  桃仁10g 12g 14g 16g 20g  红花6g 8g 9g 10g 12g  何首乌12g 15g 10g 20g 25g  茯神15g 18g 20g 25g 30g  炙甘草6g 7g 8g 9g 12g

    经发明人对20多例脑伤病人的临床运用,疗效特别好,对一般的脑伤后遗症,一个疗程即可治愈,对严重的后遗症两个疗程也可治愈,特别严重的脑伤后遗症患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的该药物也可治愈。

    本发明的服用和制作方法与脑伤初、中期一样不变。

    治疗颈伤初期的4号口服药物

    本发明涉及颈伤初期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对颈伤初期有很好的疗效。

    从病因病理来看,在中医理论中,颈伤属于中医伤科范畴,多由直接和间接外力所致。或因长期的全身或局部不合理的运动而致。导致气血瘀阻,不通则痛。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西医理论研制的成用药物多为外用药物。口服药物药力不能直达病灶,疗效不显著,多数病人有后遗症,体操运动员桑兰就是一例。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可根治颈伤的初期用药的口服药物,这种药物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的组成是:当归10-20g,赤芍10-20g,续断10-20g,威灵仙10-20g,葛根10-20g,秦艽12-25g,延胡索10-20g,木香10-20g,枳实10-20g,厚朴10-20g,桑枝30-50g,木通10-20g,大黄6-15g,红花6-12g,桃仁10-20g;

    在上述药物的各组分中,超过上限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低于下限时,疗效不显著。

    本发明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功效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从而使瘀祛新生,达到治疗目的。

    下表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当归10g 12g 14g 16g 20g赤芍10g 12g 14g 16g 20g续继10g 12g 14g 16g 20g威灵仙10g 12g 14g 16g 20g葛根10g 12g 14g 16g 20g秦艽12g 15g 18g 20g 25g延胡索10g 12g 14g 16g 20g木香10g 12g 14g 16g 20g枳实10g 12g 14g 16g 20g厚朴10g 12g 14g 18g 20g桑枝30g 35g 40g 45g 50g木通10g 12g 14g 16g 20g大黄6g 7g 8g 10g 12g红花6g 7g 8g 10g 12g桃仁10g 12g 15g 18g 20g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可制成散剂、丸剂、胶囊、片剂等形态。

    2、这种药物对颈伤初期较有特效。

    3、这种药除儿童减半,孕妇禁服外,无负作用。

    5、克服了现有成药的弊端,使用方便,有较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可避免手术治疗。其制作方法简单。

    经发明人对10多例伤者的治疗,疗效特别好,无一例后遗症,对一般颈伤病人,一个疗程即可治愈,对严重的两个疗程也可治愈,特别严重的病人须服用颈伤5号药物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晒干后,研成细末并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成散剂每6克一包,9包为一个疗程。每日3次,每次1包,用开水冲服。或将配制好的药物细末制成片剂、丸剂、胶囊,每日每次与散剂服用方法和服用量相同。

    治疗颈伤骨折重症5号口服药物

    本发明涉及颈伤骨折初期瘫痪治疗的口服药物。

    该药物对颈椎骨折初期瘫痪有较好的效果。

    从病因病理来看,在中医理论中,颈伤骨折的早期并发症主要是神经损伤,治疗须针对“血气凝结”的机理。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根据西医理论研制的成用药物,都难于达到根治颈椎骨折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可根治颈椎骨折的口服药物。使颈椎骨折的伤者初期达到治愈,不至瘫痪。避免手术治疗,损伤神经。这种药物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组成是:当归10-20g,赤芍10-20g,续断10-20g,威灵仙10-20g,秦艽12-25g,延胡索10-20g,桃仁10-20g,红花6-12g,枳实10-20g,厚朴10-20g,葛根10-20g,木通10-20g,木香10-20g,芒硝30-50g,桑枝30-50g,大黄15-30g;

    在上述药物的各组分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将会产生副作用,低于下限时,疗效不显著。

    本发明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功效是活血祛瘀为主,辅以行气止痛,破积利水之治法,根据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之医理。使瘀血祛除,为加快骨折愈合创造一定条件。修复受损神经,调节人体内部的有利因素,增强机体自身修复能力。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既可制成散剂,又可制成丸剂、胶囊、片剂等形态。

    2、这种药物对颈伤初期四周之内的弛缓性瘫痪,痉挛性瘫痪,都有很好的效果。

    3、这种药物除儿童减半,孕妇禁服外,无其它副作用。

    4、克服了现有成用药的弊端,使用方便,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使药直达病灶。其制作方法简单。

    经发明人对10多例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未发现复发者,实践证明:对一般颈伤瘫痪者。一个疗程即可解除瘫痪,特别严重的患者。加大服用量,两个疗程也可解除瘫痪,后在服颈伤初期4号药既可治愈。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晒干后,研成细末并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散剂每10克一包,9包为一个疗程,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1包,或者将配制好的药物细末制成丸剂、胶囊、片剂。每日,每次及每个疗程的服用量与散剂相同。

    下表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当归10g 12g 14g 16g 20g  赤芍10g 12g 14g 16g 20g  续继10g 12g 14g 16g 20g  威灵仙10g 12g 14g 16g 20g  秦艽12g 15g 18g 20g 25g  延胡索10g 12g 14g 16g 20g  桃仁10g 12g 14g 16g 20g  红花6g 7g 8g 10g 12g  枳实10g 12g 14g 16g 20g  厚朴10g 12g 14g 18g 20g  葛根10g 12g 14g 16g 20g  木通10g 12g 14g 16g 20g  木香10g 12g 14g 16g 20g  芒硝30g 35g 40g 45g 50g  桑枝30g 35g 40g 45g 50g  大黄15g 18g 20g 25g 30g

    治疗颈椎损伤的中、后期的6号口服药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颈椎损伤中、后期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对颈椎骨质增生也有很好的疗效。

    从病因病理来看,在中医理论中,病情由实转虚,成为后期。治以补肝肾,壮筋骨,辅以养血,祛风,通络治之。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西医理论研制的成药,都不能很好的根治颈椎损伤的后期之症。难于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可根治颈椎损伤中、后期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对颈椎骨质增生也有很好的疗效。这种药物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的组成是:当归12-25g,白芍30-60g,续断12-25g,威灵仙15-30g,钩藤12-25g,熟地15-25g,独活12-25g,桑寄生30-50g,葛根12-25g,鸡血藤15-30g,防风15-30g,木瓜15-30g,五加皮12-25g,炙甘草10-20g;    

    在上述药物的各组分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低于下限时,疗效不明显。

    本发明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其功效是活血养血、祛风通络、强筋壮骨,达到治愈目的。

    本药物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既可制成散剂,又可制成丸剂、片剂、胶囊等形态。

    2、这种药物除对颈伤中、后期有特效外,对颈椎骨质增生也有特效。

    3、这种药物除儿童减半外,无其它副作用。

    4、克服了现有成用药的不足,使用方便,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其制作方法简单。

    经发明人对100多例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末发现复发者。实践证明,对一般颈椎损伤的中后期患者和颈椎骨质增生患者,一个疗程即可根治,对严重的病人两个疗程也可治愈,特别严重的患者5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晒干后,研制成细末并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每10克一包,18包为一个疗程。用开水冲服,每日三次,每次1包,或者将配制好的药物细末制成丸剂、片剂或胶囊,每次、每日及每个疗程的服用量与散剂相同。

    下表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当归12g 15g 18g 20g 25g白芍30g 35g 45g 50g 60g续继12g 15g 18g 20g 25g威灵仙15g 20g 25g 28g 30g钩藤12g 15g 18g 20g 25g熟地15g 18g 20g 25g 25g独活12g 15g 18g 20g 25g桑寄生30g 35g 40g 45g 50g葛根12g 15g 18g 20g 25g鸡血藤15g 20g 25g 30g 30g防风15g 20g 25g 30g 30g木瓜15g 20g 25g 30g 30g五加皮12g 15g 18g 20g 25g炙甘草10g 12g 15g 18g 20g

    治疗腰背损伤初期的口服7号药物

    本发明涉及治疗腰背损伤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对腰背损伤有很好的疗效。

    从病因病理来看,在中医理论中,腰背伤属于中医伤科范畴,多属直接和间接外力所致,或因长期的全身或局部不合理的运动所致。导致气血瘀阻,不通则痛,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西医理论研制的成用药物,多为外用药物,口服药物药力不能直达病灶,所以疗效不是很好。留下后遗症。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可根据腰背伤初期用药的口服药物。这种药物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的组成是:当归12-25g,赤芍12-25g,续断12-25g,威灵仙12-25g,秦艽15-30g,延胡索12-25g,厚朴10-20g,木香10-20g,桑枝30-50g,大黄10-20g,木通10-20g,枳实10-20g。

    在上述药物的各组分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低于其下限时,疗效不显著。

    本发明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功效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从而使瘀祛新生,达到治愈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既可制成散剂,又可制成丸剂、片剂、胶囊等形态。

    2、这种药物对腰背损伤,腰扭伤,有特效。

    3、这种药物除儿童减半孕妇忌服外,无其它副作用。

    4、克服了现有成用药的不足,使用方便,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其制作方法简单。

    下表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当归12g 15g 18g 20g 25g赤芍12g 15g 18g 20g 25g续断12g 15g 18g 20g 25g威灵仙12g 15g 18g 20g 25g秦艽15g 20g 25g 30g 30g延胡索12g 15g 18g 20g 25g枳实10g 12g 15g 18g 20g厚朴10g 12g 15g 18g 20g木香10g 12g 15g 18g 20g桑枝30g 35g 40g 45g 50g大黄10g 12g 16g 18g 20g木通10g 12g 15g 18g 20g

    经发明人对300多例病人的临床运用。效果特别好,一般的患者,一个疗程即可治愈,对严重的患者,两个疗程可治愈,特别严重的患者,可服腰伤重症8号药物,三至五个疗程也可治愈。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晒干后,研成细末并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成每10克一包,6包一个疗程,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1包,或者将配制好的药物细末制成胶囊、片剂、丸剂。每次,每日及每个疗程的服用量与散剂相同。

    治病腰伤重症的8号口服药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腰背骨折初期瘫痪的口服药物。

    从病因病理来看,在中医理论中,腰背骨折属中医外科内伤范畴,多由直接和间接外力所致造成脊椎骨折,神经损伤,出现并发症,使在损伤平面以下的神经所支配组织的运动,感觉,反射等失常。瘫痪,反射消失,感觉消失,大便不通或失禁等。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西医理论研制的治疗腰脊椎骨折的成用药,多为外用药物,口服的药物太多,或不能直达病灶,疗效不显著,达不到治愈的目的。

    这种药物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的组成是:当归12-25g,赤芍12-25g,桃仁10-20g,红花6-12g,续断12-25g,威灵仙12-25g,秦艽15-30g,延胡索12-25g,枳实10-20g,厚朴10-20g,木通10-20g,木香10-20g,芒硝30-60g,桑枝30-50g,大黄15-30g;

    在上述药物的各组分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将会产生一定的负作用,低于下限时,疗效不显著。

    本发明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总的功效是活血祛瘀为主,辅以破积利水,行气止痛之治,使瘀血祛除,为加速骨折的愈合创造一定的条件。修复受损神经,调节人体内部的有利因素。增强自身的修复能力,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既可制成散剂,又可制成丸剂、片剂、胶囊等形态。

    2、这种药物对腰背骨折初期瘫痪有特效,能修复受损神经,可避免手术治疗。

    3、这种药物除儿童减半,孕妇禁服外,无其它副作用。

    4、克服了现有成用药的不足,使用方便,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其制作简单。

    下表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当归12g 15g 18g 20g 25g  赤芍12g 15g 18g 20g 25g  桃仁10g 12g 15g 18g 20g  红花6g 7g 8g 10g 12g  续断12g 15g 18g 20g 25g  威灵仙12g 15g 18g 20g 25g  秦艽15g 18g 20g 25g 30g  延胡索12g 15g 18g 20g 25g  枳实10g 15g 18g 20g 20g  厚朴10g 15g 18g 20g 20g  木通10g 15g 18g 20g 20g  木香10g 15g 18g 20g 20g  芒硝30g 35g 45g 50g 60g  桑枝30g 35g 40g 45g 50g  大黄15g 18g 20g 25g 30g

    经发明人对近20例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未曾发现复发者。实践证明,对一般的患者一个疗程即可治愈。对严重的患者,两个疗程可治愈,对特别严重的患者四个疗程也可治愈(加大服药量)。解除瘫痪后再服腰背伤7号药物,可治愈。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晒干后,研成细末并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成每12克一包,每18包一个疗程,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1包,或者将配制好的药物细末制成胶囊、片剂、丸剂。每次,每日及每个疗程的服用量与散剂相同。

    治疗腰伤中、后期的9号口服药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腰背骨伤中、后期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对陈旧性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也有较高的疗效。能修复受损神经,软化骨刺,避免手术治疗。

    从病因病理来看,在中医理论中,腰背损伤后,病情由实转虚,成为后期,治以补肝肾,壮筋骨,辅以养血祛风,通络治之。

    从当前情况来看,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西医理论研制的治疗腰伤中、后期的药和骨质增生的成用药物多为外用药,口服药物药力不能直达病灶。疗效不显著,难于达到根治的目的。

    这种药物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的组成是:当归12-25g,白芍30-60g,续断12-25g,威灵仙15-30g,防风15-30g,鸡血藤15-30g,独活12-25g,桑寄生30-50g,钩藤12-25g,熟地15-25g,木瓜15-25g,五加皮12-25g,炙甘草10-20g;

    在上述药物的各组分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低于其下限时,疗效就不显著。

    总之,本发明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总的功效是,活血养血,强筋壮骨,祛风除湿、通络,软化骨刺,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既可制成散剂,又可制成丸剂、片剂、胶囊等形态。

    2、这种药物对腰背伤中,后期有效外,对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也有特效。

    3、这种药物除儿童减半,无其它副作用。

    4、克服了现有成用药的不足,使用方便,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其制作简单。

    经发明人对80多例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未曾发现复发者,实践证明,对一般患者,一个疗程即可根治,对严重的患者三个疗程可治愈。特别严重的患者六个疗程可治愈。

    下表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名称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当归  12g  15g  18g  20g  25g  白芍  30g  40g  45g  50g  60g  续断  12g  15g  18g  20g  25g  威灵仙  15g  18g  20g  25g  30g  防风  15g  20g  25g  30g  30g  鸡血藤  15g  20g  25g  30g  30g  独活  12g  15g  18g  20g  25g  桑寄生  30g  35g  40g  45g  50g  钩藤  12g  15g  18g  20g  25g  熟地  15g  18g  20g  25g  25g  木瓜  15g  18g  20g  25g  30g  五加皮  12g  15g  18g  20g  25g  炙甘草  10g  12g  15g  18g  20g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晒干后,研成细末并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成每10克一包,18包一个疗程,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1包,或者将配制好的药物细末制成胶囊、片剂、丸剂。每次,每日及每个疗程的服用量与散剂相同。

    治疗胸伤初期的10号口服药物

    本发明涉及治疗胸伤初期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对胸伤骨折,锁骨及肋骨骨折也有特效。    

    从病因病理来看,在中医理论中,胸伤属于中医伤科内伤范畴,可由跌朴,坠,碰撞,内挫,挤压,超限负重及刀、斧、棍棒,枪弹等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内伤则多伤气血,甚至损及内脏。造成气滞、血瘀,或大量失血导致气脱。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根据西医理论研制的成用药物多为外伤用药,现有的成用药物治疗难于直达病灶,没有达到较好的治疗胸伤的药物。这种药物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的组成是:当归12-25g,赤芍12-25g,桃仁10-20g,红花6-12g,生地10-20g,枳壳10-20g,桔梗10-20g,延胡索12-25g,郁金12-25g,穿山甲12-25g,柴胡12-25g,丹参12-25g,杏仁10-20g,瓜蒌皮12-25g,大黄6-12g;

    在上述药物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时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低于下限时,疗效不显著。

    总之,本发明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其功效是:活血祛瘀,行气消肿止痛,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既可制成散剂,又可制成丸剂、片剂、胶囊等形态。

    2、这种药物除对胸伤初期有特效外,对锁骨骨折,肋骨骨折,损伤均有特效。

    3、这种药物除儿童减半,孕妇禁服外无其它副作用。

    4、其制作简单。

    5、克服了现有成用药的不足,使用方便,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

    下表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当归12g 15g 18g 20g 25g赤芍12g 15g 18g 20g 25g桃仁10g 12g 15g 18g 20g红花6g 7g 8g 10g 12g生地10g 12g 15g 18g 20g枳壳10g 12g 18g 18g 20g桔梗10g 12g 15g 18g 20g延胡索12g 15g 18g 20g 25g郁金12g 15g 18g 20g 25g穿山甲12g 15g 18g 20g 25g柴胡12g 15g 18g 20g 25g丹参12g 15g 18g 20g 25g杏仁10g 12g 15g 18g 20g瓜蒌皮12g 15g 18g 20g 25g大黄6g 8g 10g 11g 12g

    经发明人对40多例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未曾发现复发者,实践证明,对一般患者一个疗程即可根治,对严重的患者两个疗程可治愈。特别严重的患者5个疗程可治愈。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每6克一包,18包为一个疗程。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一包,或者将配制好的药物细末制成胶囊、丸剂、片剂,每日、每次及每个疗程的服用量与散剂相同。

    治疗胸伤的中、后期11号口服药物

    本发明涉及治疗胸伤中、后期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对锁骨骨折中、后期,肋骨损伤,骨折的中后期也有较好的疗效。

    从病因病理看,在中医理论中,胸伤中、后期属于损伤后由实转虚成为中后期的病症。

    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无论中医理论还是西医理论研制的成用药物,均难于达到较好的治愈胸伤中、后期的目的。

    这种药物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的组成是:当归12-25g,白芍12-25g,党参12-25g,白术10-20g,桔梗10-20g,枳壳10-20g,茯苓15-30g,香附10-20g,延胡索10-20g,郁金10-20g,丹参10-20g,柴胡10-20g,炙甘草10-20g;

    在上述药物的各组分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低于下限时,疗效不显著。

    总之,本发明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其功效是:和营消瘀、生新、促进损伤愈合,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既可制成散剂,又可制成丸剂、片剂、胶囊等形态。

    2、这种药物除对胸伤中、后期有特效外,对锁骨骨折中后期,肋伤中后期也有特效。

    3、这种药物除儿童减半,无其它副作用。

    4、克服了现有成用药的不足,使用方便,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其制作简单。

    下表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当归12g 15g 18g 20g 25g  白芍12g 15g 18g 20g 25g  党参12g 14g 15g 18g 25g  白术10g 15g 15g 18g 20g  桔梗10g 12g 15g 18g 20g  枳壳10g 12g 15g 18g 20g  茯苓15g 20g 25g 30g 30g  香附10g 12g 15g 18g 20g  延胡索10g 12g 15g 18g 20g  郁金10g 12g 15g 18g 20g  丹参10g 12g 15g 18g 20g  柴胡10g 12g 15g 18g 20g  炙甘草10g 12g 15g 18g 20g

    经发明人对50多例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未曾发现复发者,实践证明,对一般患者一个疗程即可根治,对严重的患者两个疗程可治愈。特别严重的患者四个疗程可治愈。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每10克一包,12包为一个疗程。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一包,或者将配制好的药物细末制成胶囊、片剂、丸剂,每日、每次及每个疗程的服用量与散剂相同。

    治疗腹部损伤初期的12号口服药物

    本发明涉及治疗腹伤初期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对腹伤初期有较好的疗效。

    从病因病理看,在中医理论中,腹伤属于中医内伤范畴,内伤脏腑之症,病因可由跌朴、坠堕、挤压,、超限负重及刀斧,棍棒,枪弹等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伤及脏腑气血,导致气血瘀滞,严重时瘀积成块。

    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根据西医理论研制的治疗腹伤的成用药物,均不能使药直达病灶,疗效多不显著,难于达到较好的治愈目的。

    这种药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的组成是:当归12-25g,赤芍12-25g,桃仁10-20g,红花6-12g,枳实10-20g,乌药12-25g,青皮5-10g,香附12-25g,小茴香10-20g,延胡索12-25g,车前子10-25g,大黄6-12g;

    在上述药物的各组分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低于下限时,疗效不显著。

    总之,本发明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其功效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疏通气血,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既可制成散剂,又可制成丸剂、片剂、胶囊等形态。

    2、这种药物对腹部损伤有特效。

    3、这种药物除儿童减半、孕妇忌服外,无其它副作用。

    4、克服了现有成用药的不足,使用方便,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其制作简单。

    下表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当归12g 15g 18g 20g 25g赤芍12g 15g 18g 20g 25g桃仁10g 12g 15g 18g 20g红花6g 7g 8g 10g 12g枳实10g 12g 15g 18g 20g乌药12g 15g 18g 20g 25g青皮5g 6g 7g 8g 10g香附12g 15g 18g 20g 25g小茴香10g 12g 15g 18g 20g延胡索12g 15g 18g 20g 25g车前子10g 12g 15g 20g 25g大黄6g 7g 8g 10g 12g

    经发明人对50多例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未曾发现复发者。实践证明,对一般患者一个疗程即可根治,对严重的患者两个疗程可治愈。特别严重的患者四个疗程可治愈。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每6克一包,18包为一个疗程。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一包,或者将配制好的药物细末制成胶囊、片剂、丸剂,每日、每次及每个疗程的服用量与散剂相同。

    治疗腹部伤的中、后期13号口服药物

    本发明涉及治疗腹部损伤的中、后期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对腹部损伤中、后期有较好的疗效。

    从病因病理看,在中医理论中,腹伤中、后期由于脏腑经络受损,气血耗伤,失其所养,故用养血和营以达治愈。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根据西医理论研制的治疗腹伤的成用药物,均不能使药直达病灶,疗效多不显著难于达到较好的治愈目的。    

    这种药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的组成是:当归12-25g,白芍12-25g,党参12-25g,白术10-20g,茯苓15-30g,山药15-30g,扁豆15-30g,香附10-20g,薏苡仁30-50g,乌药10-20g,延胡索10-20g,炙甘草10-20g;

    在上述药物的各组分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低于下限时,疗效不显著。

    总之,本发明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其功效是:活血化瘀,养血和营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既可制成散剂,又可制成丸剂、片剂、胶囊等形态。

    2、这种药物对腹部损伤中、后期有特效。

    3、这种药物除儿童减半、孕妇禁服外,无其它副作用。

    4、克服了现有成用药的不足,使用方便,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其制作简单。

    下表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当归12g 15g 18g 20g 25g白芍12g 15g 18g 20g 25g党参12g 15g 18g 20g 25g白术10g 12g 15g 18g 20g茯苓15g 18g 20g 25g 30g山药15g 18g 20g 25g 30g扁豆15g 18g 20g 25g 30g香附10g 12g 15g 18g 20g薏苡仁30g 35g 40g 45g 50g乌药10g 12g 15g 18g 20g延胡索10g 12g 15g 18g 20g炙甘草10g 11g 12g 15g 20g

    经发明人对50多例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未曾发现复发者。实践证明,对一般患者一个疗程即可根治,对严重的患者两个疗程可治愈。特别严重的患者四个疗程可治愈。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每10克一包,9包为一个疗程。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一包,或者将配制好的药物细末制成胶囊、片剂、丸剂,每日、每次及每个疗程的服用量与散剂相同。

    治疗上肢骨折损伤初期的14号口服药物

    本发明涉及治疗上肢骨折损伤初期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对上肢骨折、损伤初期有较好的疗效。

    从病因病理看,在中医理论中,肢伤可由跌朴、坠堕、挤压,超限负重及刀斧,棍棒,枪弹,等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多造成内、外两伤,外伤皮、肉、内伤筋骨、气、血。如《内经》“损伤一证专以血论”之说,故前人内治之法,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故治疗骨折的首法是活血祛瘀为主,辅以消肿止痛之治。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根据西医理论研制的治疗肢伤的成用药物多为垄统的用药和外用药。且不能使药直达病灶,疗效多不显著难于达到较好的治愈目的。这种药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克的组成是:当归12-25g,赤芍12-25g,续断12-25g,威灵仙12-25g,生地12-25g,黄柏12-25g,桃仁10-20g,红花6-12g,荆芥10-20g,防风10-20g,桂枝10-20g,自然铜10-20g,木通10-20g,大黄6-12g;

    在上述药物的各组分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低于下限时,疗效不显著。

    总之,本发明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其总的功效是:活血化瘀、凉血消肿、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既可制成散剂,又可制成丸剂、片剂、胶囊等形态。

    2、这种药物除对上肢骨损伤有较高的特效外,镇痛效果很好,可在二至三天内止痛。

    3、这种药物除儿童减半、孕妇禁服外,无其它副作用。

    4、克服了现有成用药的不足,使用方便,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其制作简单。

    下表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当归12g 15g 18g 20g 25g赤芍12g 15g 18g 20g 25g续断12g 15g 18g 20g 25g威灵仙12g 15g 18g 20g 25g生地12g 15g 18g 20g 25g黄柏10g 12g 15g 18g 20g桃仁10g 12g 15g 18g 20g红花6g 7g 8g 10g 12g荆芥10g 12g 15g 18g 20g防风10g 12g 15g 18g 20g桂枝10g 12g 15g 18g 20g自然铜10g 12g 15g 18g 20g木通10g 12g 15g 18g 20g大黄6g 8g 10g 11g 12g

    经发明人对上千多例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未曾发现对骨折早期愈合及愈后的效果有所影响,实践证明,对一般患者一个疗程即可根治,对严重的患者两个疗程后又再服中期口服药物即痊愈。特别严重的患者三个疗程,又再服中期药物两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每6克一包,21包为一个疗程。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一包,或者将配制好的药物细末制成胶囊、丸剂、片剂,每日、每次及每个疗程的服用量与散剂相同。

    治疗上肢损伤骨折中期的15号口服药物

    本发明涉及治疗上肢骨折中期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对上肢损伤骨折愈合、有较好的疗效,达到较快治愈、愈合的目的。

    从病因病理来看,在中医理论中,骨伤中期伤筋动骨耗伤气血失其奉养,故治用和营续骨为主,辅以消瘀生新治之。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根据西医理论研制的治疗肢伤的成用药物多为垄统的内用药和外用药。且不能使药直达病灶,疗效多不显著难于达到较好的治愈目的。

    这种药物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的组成是:当归12-25g,赤芍12-25g,续断12-25g,威灵仙12-25g,荆芥10-20g,防风10-20g,骨碎补12-25g,熟地12-25g,桂枝10-20g,桑寄生30-50g,五加皮12-25g;

    在上述药物的各组分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低于下限时,疗效不显著。

    总之,本药物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其总的功效是:以接骨续筋为主,辅以和营消瘀生新治之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既可制成散剂,又可制成丸剂、片剂、胶囊等形态。

    2、这种药物对上肢骨折损伤中期有特效。

    3、这种药物除儿童减半、孕妇禁服外,无其它副作用。

    4、克服了现有成用药的不足,使用方便,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其制作简单。

    下表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当归12g 15g 18g 20g 25g赤芍12g 15g 18g 20g 25g续断12g 15g 18g 20g 25g威灵仙12g 15g 18g 20g 25g荆芥10g 12g 15g 18g 20g防风10g 12g 15g 18g 20g骨碎补12g 15g 18g 20g 25g熟地12g 15g 18g 20g 25g桂枝10g 12g 15g 18g 20g桑寄生30g 35g 40g 45g 50g五加皮12g 15g 18g 20g 25g

    经发明人对上千例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未曾发现对骨折早期愈合及愈后的效果有所影响,实践证明,对一般患者一个疗程即可治愈,对严重的患者两个疗程即可全愈。特别严重的患者五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每10克一包,12包为一个疗程。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一包,或者将配制好的药物细末制成胶囊、片剂、丸剂,每日、每次及每个疗程的服用量与散剂相同。

    治疗上肢骨折后期的16号口服药物

    本药物涉及治疗上肢骨折后期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对上肢骨折后期愈合、镇痛有较好的疗效,达到愈合的目的。

    从病因病理看,在中医理论中,骨伤后期多因早期治疗不当,整复不良,外固定不妥。在运动或夹板固定下再移位,过早折除外固定,进行活动或负重而造成畸形。或营养不良,气血亏损。造成骨折迟延愈合。由于筋骨损伤,内动肝肾,对肝肾养筋充骨的功能产生影响,故治用活血养血补气,强筋壮骨消瘀接骨续筋治之。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根据西医理论研制的治疗肢伤后期的成用药物多为垄统的用药和外用药。且不能使药直达病灶,疗效多不显著难于达到较好的治愈目的。    

    这种药物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克的组成是:当归12-25g,白芍12-25g,续断12-25g,威灵仙12-25g,熟地15-30g,骨碎补12-25g,桂枝10-20g,土鳖虫10-20g,自然铜10-20g,黄芪15-30g,天花粉12-25g,木瓜12-25g,五加皮12-25g;

    在上述药物的各组分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低于下限时,疗效不显著。

    总之,本发明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其总的功效是:活血养血、续筋接骨、温经通络壮骨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药物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既可制成散剂,又可制成丸剂、片剂、胶囊等形态。

    2、这种药物对上肢骨折损伤后期有特效。

    3、这种药物除儿童减半、孕妇禁服外,无其它副作用。

    4、克服了现有成用药的不足,使用方便,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其制作简单。

    下表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当归12g 15g 18g 20g 25g白芍12g 15g 18g 20g 25g续断12g 15g 18g 20g 25g威灵仙12g 15g 18g 20g 25g熟地15g 18g 20g 25g 30g骨碎补12g 15g 18g 20g 25g桂枝10g 15g 18g 19g 20g土鳖虫10g 12g 15g 18g 20g自然铜10g 12g 15g 18g 20g黄芪15g 18g 20g 25g 30g天花粉12g 15g 18g 20g 25g木瓜12g 15g 18g 20g 25g五加皮12g 15g 18g 20g 25g

    经发明人对200多例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未曾发现对骨折后期愈合及愈后的效果有所影响,实践证明,对一般患者一个疗程即可根治,对严重的患者两个疗程即痊愈。特别严重的患者三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每10克一包,21包为一个疗程。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一包,或者将配制好的药物细末制成胶囊、片剂、丸剂,每日、每次及每个疗程的服用量与散剂相同。

    下肢初期17号伤药

    当归12-25g,赤芍12-25g,续断12-25g,威灵仙12-25g,荆芥10-20g,防风10-20g,桃仁10-20g,红花6-12g,薏苡仁30-60g,自然铜10-20g,木通10-20g,大黄6-12g,生地12-25g,黄柏10-20g;

    下肢中期18号伤药

    当归12-25g,赤芍12-25g,续断12-25g,威灵仙12-25g,荆芥10-20g,防风10-20g,骨碎补12-25g,熟地12-25g,薏苡仁30-60g,桑寄生30-50g,五加皮12-25g;  

    下肢后期19号伤药

    当归12-25g,白芍12-25g,续断12-25g,威灵仙12-25g,熟地15-30g,骨碎补12-25g,牛膝10-20g,土鳖虫10-20g,自然铜10-20g,黄芪15-30g,天花粉12-25g,木瓜12-25g,五加皮12-25g;

    以上三配方为下肢各期配方,与上肢配方除引药桂枝改薏苡仁或牛膝外,其它配方全部相同,包括服用量、次、疗程与禁服等。

    治疗骨折损伤的初期的20号外敷药物

    本发明涉及治疗颈椎、腰椎、胸部、肋骨、上、下肢及锁骨早期治疗的外用药物,该药物对骨折损伤初、中期外敷或外洗,有特效。

    根据中医理论既重视局部,又注意全身的辩证论治。内外用药,才能加速骨折的早期愈合,故配以外用药达到早期治愈的目的。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根据西医理论研制的药物均无统一的骨伤外用药。均难于达到早期治愈目的。

    这种药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的组成是:一剂初期治疗药物的原料组成是:

    当归12-25g,续断12-25g,威灵仙12-25g,荆芥10-20g,防风15-30g,钩藤30-50g,银花藤30-60g,王不留行30-60g,刘寄奴20-40g,宽筋藤30-60g,自然铜10-20g,大黄30-60g,络石藤30-50g;

    在上述药物的各组分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低于下限时,疗效不显著。

    总之,本药物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其总的功效是:活血祛瘀、凉血消肿、通络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既可制成散剂,又可制成软膏等形态。

    2、这种药物骨折初期损伤外敷,外洗有特效。

    3、这种药物除孕妇禁用外,无其它副作用。

    4、克服了现有成用药的不足,使用方便,对皮肤无任何损伤。其制作简单。

    经发明人对上千例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未曾发现对骨折早期愈合及愈后的效果有所影响,实践证明,对一般患者两个疗程即可治愈,对严重的患者四个疗程即痊愈。特别严重的患者七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散剂或软膏,散剂每100克一包,软膏每100克为一个。每包外敷三天为一疗程,用量按伤部位大小,用鸡旦清、或开水,米汤调敷或用开水冲泡外洗,开放性骨折不可用鸡蛋清调敷。

    治疗骨折损伤的中、后期的21号外用药物

    本发明涉及上下肢及颈椎、腰椎、胸部、肋骨、上、下肢及锁骨治疗的外用药物,该药物对骨折损伤中、后期外敷或外洗,有特效。

    从病因病理来看,在中医理论中,骨伤后期多因早期治疗不当,或全身营养不良等造成骨折迟延愈合,故用活血祛瘀,温通经络,舒筋活络治之。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根据中医理论还是根据西医理论研制的治疗骨伤后期药物外用药。均难于达到较好的后期治疗目的。

    这种药的核心是:该药物的原料中按重量的组成是:一剂中后期治疗药物的原料组成是:

    当归12-25g,桂枝10-20g,续断12-25g,威灵仙12-25g,细辛10-20g,刘寄奴15-30g,泽兰12-25g,乳香10-20g,没药10-20g,五加皮15-30g,自然铜10-20g,荆芥10-20g,防风10 20g。    

    在上述药物的各组分中,超过所确定的上限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低于下限时,疗效不显著。

    总之,本发明是按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其总的功效是:活血祛瘀、温经通络、舒筋活络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

    1、这种药物既可制成散剂,又可制成软膏等,对骨伤内外兼治疗效特好。

    2、这种药物骨伤中后期有特效。

    3、这种药物除孕妇禁用外,无其它副作用。

    4、克服了现有成用药的不足,使用方便,对皮肤无任何损伤。其制作简单。

    经发明人对300多例病人的临床运用。至今未曾发现对骨折愈合及愈后的效果有所影响,实践证明,对一般患者两个疗程即可治愈,对严重的患者四个疗程即痊愈。特别严重的患者七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各种药物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散剂或软膏,散剂每100克一包,每三天一个疗程,每次一个疗程,用药量与伤部大小用药。用鸡旦清、或开水,米汤调敷外用或者将制好的细末制成软膏。每次、每个疗程的用量与散剂相同。

    5、开放性骨折不可用鸡蛋清调敷。

    下表为20号配方的实施例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当归12g 15g 18g 20g 25g续断12g 15g 18g 20g 25g威灵仙12g 15g 18g 20g 25g荆芥10g 12g 15g 18g 20g防风15g 18g 20g 25g 30g钩藤30g 35g 40g 45g 50g银花藤30g 40g 50g 55g 60g王不留行30g 40g 50g 55g 60g刘寄奴20g 25g 30g 35g 40g宽筋藤30g 40g 50g 55g 60g自然铜10g 12g 15g 18g 20g大黄30g 40g 50g 55g 60g络石藤30g 35g 40g 45g 50g

    下表为21号配方的实施例名称例1 例2 例3 例4 例5当归12g 15g 18g 20g 25g桂枝10g 12g 15g 18g 20g续断12g 15g 18g 20g 25g威灵仙12g 15g 18g 20g 25g细辛10g 12g 15g 18g 20g刘寄奴15g 18g 20g 25g 30g泽兰12g 15g 18g 20g 25g乳香10g 12g 15g 18g 20g没药10g 12g 15g 18g 20g五加皮15g 18g 20g 25g 30g自然铜10g 12g 15g 18g 20g荆芥10g 12g 15g 18g 20g防风10g 12g 15g 18g 20g

    下面再介绍几个具体的病例;

    病例  脑伤

    中物院5所职工陈维学,骑摩托车与汽车相撞。造成严重的脑震荡,昏迷三十多天才苏醒。经多家医院三年多的治疗,都未能康复。经人介绍来我处治疗。来时行动不方便,四肢不听使唤。五厘米高的坎上、下都要人扶。我采用脑伤初、中、后三期配方交换使用,大约服药三月基本康复,回单位正常上班。

    梓潼宝石乡农民陈某,在建筑工地摔伤,造成严重的脑震荡,经梓潼、绵阳医院治疗,都不能参加劳动。又经梓潼法院打官司赔偿。最后经人介绍来我处治疗。我用脑伤初、中、后期配方交换服药、治疗一月余基本恢复。

    梓潼文昌镇东风村王某,被树打伤头部,造成严重的脑震荡。经县医院治疗无好转,经人介绍来我处治疗,来时病人自述,六天不眠,疼痛难忍,呕吐不食。我采用脑伤初期配方,用药四天,中期用药两天既愈。致今无后遗症。

    腰伤

    梓潼长青南桥村袁茂秀,做防水涂料,从二楼摔下,经中物院医院诊断为腰骨折,治疗半月多不能翻身、行动,大小便。经人介绍来我处治疗,我用内服腰伤初、中期配方药,从伤到能做家务劳动不到30天。

    梓潼南桥村农民孙华居,坐车在剑阁—广元段从驾驶室摔下车,经剑阁县中医院诊断为压缩性腰骨折。住院即来电,家人来我处说明病情,我用腰伤初期配方用药,配合医院治疗6天,有所好转,用车拉回梓潼来我处治疗,从伤到能料理家务,只用了二十多天。

    梓潼县建兴乡农民史翠华,坐三轮摩托车摔下,造成粉碎性腰背四段骨折,在梓潼中医院治疗二十七天不能翻身行动,既来我处治疗,我配用腰伤药一付给予服用,二天后既下床大、小便并出院来我处治疗。我用腰伤中期配方药服药五付,基本恢复。

    肢伤

    中物院科学城医院护士廖清蓉。手腕骨折,来我处治疗,我用内服肢伤初、中期药,加以外用敷药。十多天恢复。

    中物院1所原办公室主任何某读高中打球摔伤手杆,造成骨折。而且两次骨折都来我处治疗,我都以内服、外敷治疗,十多天康复。

    梓潼县国土局职工朱长会,手膀骨折经梓潼县中医院打以石膏,输液、病人疼痛难忍。经人介经来我处治疗,我将石膏拆下,用中药肢伤配方服用加外用药外敷,二十多天即康复。

    中物院一所职工谭兵,骑摩托车摔伤,造成右脚杆骨折,我用肢伤药内服、外敷配治疗,十多天即康复。

    胸腹伤

    梓潼县新建乡个体老板范勇,玩笑过火,伤期胸部、出气、咳嗽、说话都疼痛难忍,我用胸腹伤初期药二付即康复。

    梓潼县三轮车师傅陈某,因搬东西用力过猛,伤期胸部。经几家医院治疗均无好转。来我处治疗,我用胸伤初、中期用药,二付即好转90%。

治疗腹部骨伤的口服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治疗腹部骨伤的口服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治疗腹部骨伤的口服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腹部骨伤的口服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腹部骨伤的口服药物.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腹部骨伤的口服药物,分为初期治疗药物和中后期治疗药物,其中,一剂初期治疗药物的原料组成是:当归1225g,赤芍1225g,桃仁1020g,红花612g,枳实1020g,乌药1225g,青皮510g,香附1225g,小茴香1020g,延胡索1225g,车前子1025g,大黄612g。中后期治疗药物的组分和含量有一定调整和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