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具有特定功能化的低聚光稳定剂
本发明涉及具有特定功能化的低聚受阻胺,含有易受光、热或氧化引发降解的有机材料和所述位阻胺的组合物,和所述位阻胺在稳定有机材料中的用途。
本发明特别涉及式(I)的化合物:
其中m和n相互独立地为1‑50,优选2‑20,特别是2‑10的数;
m/n比为1:10‑10:1;优选1:5‑5:1,特别是1:3‑3:1;
重复单元X可具有相同定义或不同定义,
重复单元Y可具有相同定义或不同定义,且
重复单元X和Y可具有无规、交替或嵌段分布;
重复单元X为式(I‑a)的基团:
且重复单元Y为式(I‑b)的基团:
基团R1相互独立地为C1‑C12烷基或C3‑C12环烷基;
基团R2和R4相互独立地为C12‑C30烷基;且
基团R3相互独立地为氢、C1‑C12烷基或C3‑C12环烷基。
式(I)化合物的端基例如为氢。
具有至多3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实例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2‑乙基丁基、正戊基、异戊基、1‑甲基戊基、1,3‑二甲基丁基、正己基、1‑甲基己基、正庚基、异庚基、1,1,3,3‑四甲基丁基、1‑甲基庚基、3‑甲基庚基、正辛基、2‑乙基己基、1,1,3‑三甲基己基、1,1,3,3‑四甲基戊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1‑甲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1,1,3,3,5,5‑六甲基己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和二十烷基。
C3‑C12环烷基的优选实例为环己基。
式(I)化合物优选具有1000‑50000g/mol的数均分子量。
重要的是下述式(I)化合物,其中R1为C1‑C8烷基或环己基,R2和R4相互独立地为C16‑C24烷基,且R3为氢、C1‑C4烷基或环己基。
特别重要的是下述式(I)化合物,其中R1为丙基,R2和R4为C16‑C22烷基,且R3为氢或甲基。
式(I)化合物的优选实例为:
其中两个不同的重复单元具有无规分布且m/n比为1:3‑3:1,优选1:1;和
其中两个不同的重复单元具有无规分布且m/n比为1:3‑3:1,优选1:1。
本发明的马来酰亚胺/α‑烯烃共聚物便利地由摩尔比为1:10‑10:1,优选1:5‑5:1,特别是1:3‑3:1的式(I‑a)和(I‑b)结构单元组成。
共聚物优选具有1000‑50000g/mol,优选1000‑5000g/mol,特别是2000‑5000g/mol的数均分子量。
本发明化合物适于稳定有机材料以防光、热或氧化引发的降解。这类有机材料的实例如下:
1.单烯烃和二烯烃的聚合物,例如聚丙烯、聚异丁烯、聚丁‑1‑烯、聚‑4‑甲基戊‑1‑烯、聚乙烯基环己烷、聚异戊二烯或聚丁二烯,以及环烯烃的聚合物如环戊烯或降冰片烯的聚合物,聚乙烯(其任选可交联),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高密度高分子量聚乙烯(HDPE‑HMW)、高密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HDPE‑UHMW)、中密度聚乙烯(M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VLDPE)和(ULDPE)。
聚烯烃,即先前段落中例示的单烯烃的聚合物,优选聚乙烯和聚丙烯,可通过不同,尤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a)自由基聚合(通常在高压和高温下)。
b)使用通常含有一种或多于一种周期表族第IVb、Vb、VIb或VIII的金属的催化剂催化聚合。这些金属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于一个配体,通常为可经π配位或σ配位的氧化物、卤化物、醇盐、酯、醚、胺、烷基、烯基和/或芳基。这些金属配合物可以为游离形式或固定于基材上,通常固定于活性氯化镁、氯化钛(III)、氧化铝或氧化硅上。这些催化剂可溶于或不可溶于聚合介质中。催化剂可单独用于聚合中,或可使用其他活化剂,通常为金属烷、金属氢化物、金属烷基卤化物、金属烷基氧化物或金属烷基氧杂环化物,所述金属为周期表族第Ia、IIa和/或IIIa的元素。活化剂可便利地用其它酯、醚、胺或甲硅烷基醚基团改性。这些催化剂体系通常称为Phillips、Standard Oil Indiana、Ziegler(‑Natta)、TNZ(DuPont)、茂金属或单点催化剂(SSC)。
2.1)中提及的聚合物的混合物,例如聚丙烯与聚异丁烯的混合物、聚丙烯与聚乙烯的混合物(例如PP/HDPE、PP/LDPE)和不同类型的聚乙烯的混合物(例如LDPE/HDPE)。
3.单烯烃和二烯烃彼此间或与其他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例如乙烯/丙烯共聚物、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及其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混合物、丙烯/丁‑1‑烯共聚物、丙烯/异丁烯共聚物、乙烯/丁‑1‑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甲基戊烯共聚物、乙烯/庚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乙烯基环己烷共聚物、乙烯/环烯烃共聚物(例如乙烯/降冰片烯,如COC)、乙烯/1‑烯烃共聚物,其中1‑烯烃原位产生;丙烯/丁二烯共聚物、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物、乙烯/乙烯基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及其盐(离聚物)以及乙烯与丙烯和二烯如己二烯、二环戊二烯或亚乙基‑降冰片烯的三元共聚物;和这类共聚物彼此间和与上文1)中所提及的聚合物的混合物,例如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LDPE/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LDPE/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LLDPE/EVA、LLDPE/EAA和交替或无规聚炔烃/一氧化碳共聚物及其与其他聚合物如聚酰胺的混合物。
4.烃树脂(例如C5‑C9),包括其氢化改性物(例如增粘剂)和聚炔烃与淀粉的混合物。
1.)‑4.)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可具有任何立体结构,包括间规、等规、半等规或无规;其中无规聚合物是优选的。还包括立体嵌段聚合物。
5.聚苯乙烯、聚(对甲基苯乙烯)、聚(α‑甲基苯乙烯)。
6.衍生自乙烯基芳族单体的芳族均聚物和共聚物,所述单体包括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的所有异构体,尤其是对乙烯基甲苯,乙基苯乙烯、丙基苯乙烯、乙烯基联苯、乙烯基萘和乙烯基蒽的所有异构体,及其混合物。均聚物和共聚物可具有任何立体结构,包括间规、等规、半等规或无规;其中无规聚合物是优选的。还包括立体嵌段聚合物。
6a.包括上述乙烯基芳族单体和共聚单体的共聚物,所述共聚单体选自乙烯、丙烯、二烯、腈、酸、马来酸酐、马来酰亚胺、乙酸乙烯酯和氯乙烯或其丙烯酸系衍生物和混合物,例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与另一聚合物如聚丙烯酸酯、二烯聚合物或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的高冲击强度混合物;和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或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
6b.由6.)中提及的聚合物氢化衍生的氢化芳族聚合物,尤其是包括由无规聚苯乙烯氢化制备的聚环己基乙烯(PCHE),通常称为聚乙烯基环己烷(PVCH)。
6c.由6a.)中提及的聚合物氢化衍生的氢化芳族聚合物。
均聚物和共聚物可具有任何立体结构,包括间规、等规、半等规或无规;其中优选无规聚合物。也包括立体嵌段聚合物。
7.乙烯基芳族单体如苯乙烯或α‑甲基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例如苯乙烯接枝聚丁二烯、苯乙烯接枝聚丁二烯‑苯乙烯或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和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接枝聚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聚丁二烯;苯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和马来酸酐或马来酰亚胺接枝聚丁二烯;苯乙烯和马来酰亚胺接枝聚丁二烯;苯乙烯和丙烯酸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接枝聚丁二烯;苯乙烯和丙烯腈接枝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苯乙烯和丙烯腈接枝聚丙烯酸烷基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和丙烯腈接枝丙烯酸酯/丁二烯共聚物、及其与6)中所列共聚物的混合物,例如与称为ABS、MBS、ASA或AES聚合物的共聚物的混合物。
8.含卤素的聚合物,例如聚氯丁二烯、氯化橡胶、异丁烯‑异戊二烯的氯化或溴化共聚物(卤丁橡胶)、氯化或氯磺化聚乙烯、乙烯和氯化乙烯的共聚物、表氯醇均聚物和共聚物,尤其是含卤素的乙烯基化合物的聚合物,例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及其共聚物如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或偏二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9.衍生自α,β‑不饱和酸及其衍生物的聚合物,例如聚丙烯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腈,其用丙烯酸丁酯抗冲击改性。
10.9.)中所提及的单体彼此之间或与其他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例如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丙烯腈/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或丙烯腈/乙烯基卤共聚物或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
11.衍生自不饱和醇和胺或其酰基衍生物或缩醛的聚合物,例如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聚硬脂酸乙烯酯、聚苯甲酸乙烯酯、聚马来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邻苯二甲酸烯丙基酯或聚烯丙基三聚氰胺;及其与上述1.)中所提及的烯烃的共聚物。
12.环醚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例如聚亚烷基二醇、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或其与二缩水甘油基醚的共聚物。
13.聚缩醛如聚甲醛和含有氧化乙烯作为共聚单体的那些聚甲醛;用热塑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或MBS改性的聚缩醛。
14.聚苯醚和聚苯硫醚,和聚苯醚与苯乙烯聚合物或聚酰胺的混合物。
15.聚氨酯,其一方面衍生自羟基封端的聚醚、聚酯或聚丁二烯,另一方面衍生自脂族或芳族多异氰酸酯及其前体。
16.聚酰胺和共聚酰胺,其衍生自二胺和二羧酸和/或衍生自氨基羧酸或相应内酰胺,例如聚酰胺4、聚酰胺6、聚酰胺6/6、6/10、6/9、6/12、4/6、12/12、聚酰胺11、聚酰胺12、由间二甲苯二胺和己二酸获得的芳族聚酰胺;在用或不用弹性体作为改性剂下而由六亚甲基二胺与间苯二甲酸和/或对苯二甲酸制备的聚酰胺,例如聚‑2,4,4‑三甲基六亚甲基对苯二甲酰胺或聚间亚苯基间苯二甲酰胺;以及上述聚酰胺与聚烯烃、烯烃共聚物、离聚物或化学键合或接枝的弹性体的嵌段共聚物;或与聚醚,例如与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聚四亚甲基二醇的嵌段共聚物;以及用EPDM或ABS改性的聚酰胺或共聚酰胺;以及在加工过程中缩合的聚酰胺(RIM聚酰胺体系)。
17.聚脲、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酯酰亚胺、聚乙内酰脲和聚苯并咪唑。
18.聚酯,其衍生自二羧酸和二醇和/或衍生自羟基羧酸或相应的内酯或交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1,4‑二羟甲基环己烷对苯二甲酸酯、聚萘二甲酸亚烷基酯和聚羟基苯甲酸酯以及衍生自羟基封端聚醚的共聚醚酯,以及用聚碳酸酯或MBS改性的聚酯。共聚酯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聚琥珀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酯、聚己二酸四亚甲基酯/对苯二甲酸酯、聚琥珀酸丁二醇酯/己二酸酯、聚琥珀酸丁二醇酯/碳酸酯、聚‑3‑羟基丁酸酯/辛酸酯共聚物、聚‑3‑羟基丁酸酯/己酸酯/癸酸酯三元共聚物。此外,脂族聚酯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聚(羟基链烷酸酯)类,特别是聚(丙内酯)、聚(丁内酯)、聚(新戊内酯)、聚(戊内酯)和聚(己内酯)、聚琥珀酸乙二醇酯、聚琥珀酸丙二醇酯、聚琥珀酸丁二醇酯、聚琥珀酸六亚甲基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六亚甲基酯、聚草酸乙二醇酯、聚草酸丙二醇酯、聚草酸丁二醇酯、聚草酸六亚甲基酯、聚癸二酸乙二醇酯、聚癸二酸丙二醇酯、聚癸二酸丁二醇酯和聚乳酸(PLA)以及用聚碳酸酯或MBS改性的相应聚酯。术语“聚乳酸(PLA)”表示优选为聚‑L‑丙交酯的均聚物及其与其他聚合物的任何共混物或合金;乳酸或丙交酯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所述其他单体例如羟基羧酸如乙醇酸、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4‑羟基戊酸、5‑羟基戊酸、6‑羟基己酸及其环状形式;术语“乳酸”或“丙交酯”包括L‑乳酸、D‑乳酸、其混合物及二聚物,即L‑丙交酯、D‑丙交酯、内消旋丙交酯及其任何混合物。
19.聚碳酸酯和聚酯碳酸酯。
20.聚酮。
21.聚砜、聚醚砜和聚醚酮。
22.交联聚合物,其一方面衍生自醛,另一方面衍生自酚类、脲类和三聚氰胺类,例如苯酚/甲醛树脂、尿素/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23.干性和非干性醇酸树脂。
24.不饱和聚酯树脂,其衍生自饱和和不饱和二羧酸与多元醇以及作为交联剂的乙烯基化合物的共聚酯,及其低可燃性的含卤改性产物。
25.可交联丙烯酸系树脂,其衍生自取代的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环氧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
26.用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异氰酸酯、异氰脲酸酯、多异氰酸酯或环氧树脂交联的醇酸树脂、聚酯树脂和丙烯酸酯树脂。
27.交联环氧树脂,其衍生自脂族、脂环族、杂环或芳族缩水甘油基化合物,例如双酚A及双酚F的二缩水甘油醚的产物,其用或不用促进剂而使用常规硬化剂如酸酐或胺交联。
28.天然聚合物例如纤维素、橡胶、明胶和其化学改性的同系衍生物,例如乙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和丁酸纤维素,或纤维素醚,例如甲基纤维素;以及松香及其衍生物。
29.上述聚合物的共混物(聚合物共混物),例如PP/EPDM、聚酰胺/EPDM或ABS、PVC/EVA、PVC/ABS、PVC/MBS、PC/ABS、PBTP/ABS、PC/ASA、PC/PBT、PVC/CPE、PVC/丙烯酸酯、POM/热塑性PUR、PC/热塑性PUR、POM/丙烯酸酯、POM/MBS、PPO/HIPS、PPO/PA6.6和共聚物、PA/HDPE、PA/PP、PA/PPO、PBT/PC/ABS或PBT/PET/PC。
30.天然存在和合成的有机材料,其为纯单体化合物或这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例如矿物油、动物和植物脂肪、油和蜡、或基于合成酯(例如邻苯二甲酸酯、己二酸酯、磷酸酯或偏苯三酸酯)的油、脂肪和蜡,以及合成酯与矿物油的任意重量比的混合物,典型地为用作纺丝组合物的那些,以及这些材料的水乳液。
31.天然或合成橡胶的水乳液,例如天然橡胶胶乳或羧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胶乳。
优选的有机材料为:
1)烯烃单体如乙烯和丙烯,以及较高1‑烯烃如1‑丁烯、1‑戊烯、1‑己烯或1‑辛烯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优选聚乙烯LDPE和LLDPE、HDPE和聚丙烯。
2)烯烃单体与二烯烃单体如丁二烯、异戊二烯和环烯烃如降冰片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3)一种或多种1‑烯烃和/或二烯烃与一氧化碳和/或与其它乙烯基单体,包括但不限于乙酸乙烯酯、乙烯基酮、苯乙烯、马来酸酐和氯乙烯的共聚物。
4)聚乙烯醇。
5)其它热塑性塑料如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缩丁醛、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液晶聚酯(LCP)、聚缩醛(如POM)、聚酰胺(PA)、聚碳酸酯、聚氨酯和聚苯硫醚(PPS);由这些树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形成的聚合物共混物或聚合物合金;和通过将填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半碳化纤维、纤维素纤维和玻璃珠、阻燃剂、发泡剂、杀生物剂、交联剂、细聚烯烃树脂粉末、聚烯烃蜡、乙烯双酰胺蜡、金属皂等单独或组合加入这些树脂中而得到的化合物。另一方面,热固性树脂的实例可包括热固性树脂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和通过将填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半碳化纤维、纤维素纤维和玻璃珠、阻燃剂等单独或组合并入这些树脂中而得到的化合物。
其它优选的有机材料为:
天然或合成来源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琥珀酸乙二醇酯、聚琥珀酸丁二醇酯、聚琥珀酸丁二醇酯/己二酸酯、聚琥珀酸丁二醇酯/碳酸酯、聚琥珀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酯、聚己酸内酯、聚(羟基链烷酸酯)、聚3‑羟基丁酸酯、聚乳酸、聚酯酰胺,或这些材料与天然或改性淀粉、多糖、木质素、木粉、纤维素或壳聚糖的共混物。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为包含(A)易受光、热或氧化引发降解的有机材料,和(B)如上所述式(I)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稳定有机材料的方法。
有机材料优选为热塑性天然或合成聚合物,特别是来自上组中的一组。优选聚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淀粉改性聚烯烃或淀粉基聚合物复合物,特别优选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或聚丙烯共聚物。
通常,组合物还可含有1、2或更多种常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市售的或可根据已知方法制备。所述常规添加剂列于下文中。
1.抗氧化剂
1.1.烷基化单酚,例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叔丁基‑4,6‑二甲基苯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2,6‑二‑叔丁基‑4‑正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异丁基苯酚、2,6‑二环戊基‑4‑甲基苯酚、2‑(α‑甲基环己基)‑4,6‑二甲基苯酚、2,6‑二十八烷基‑4‑甲基苯酚、2,4,6‑三环己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氧基甲基苯酚、侧链为线性或支化的壬基苯酚如2,6‑二‑壬基‑4‑甲基苯酚、2,4‑二甲基‑6‑(1'‑甲基十一烷‑1'‑基)苯酚、2,4‑二甲基‑6‑(1'‑甲基十七烷‑1'‑基)苯酚、2,4‑二甲基‑6‑(1'‑甲基十三烷‑1'‑基)苯酚及其混合物。
1.2.烷硫基甲基苯酚,例如2,4‑二辛硫基甲基‑6‑叔丁基苯酚、2,4‑二辛硫基甲基‑6‑甲基苯酚、2,4‑二辛硫基甲基‑6‑乙基苯酚、2,6‑二‑十二烷硫基甲基‑4‑壬基苯酚。
1.3.氢醌和烷基化氢醌,例如2,6‑二‑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2,5‑二‑叔丁基氢醌、2,5‑二‑叔戊基氢醌、2,6‑二苯基‑4‑十八烷氧基苯酚、2,6‑二‑叔丁基氢醌、2,5‑二‑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3,5‑二‑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硬脂酸酯、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己二酸酯。
1.4.生育酚,例如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及其混合物(维生素E)。
1.5.羟基化硫代二苯醚,例如2,2'‑硫代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2,2'‑硫代双(4‑辛基苯酚)、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4,4'‑硫代双(6‑叔丁基‑2‑甲基苯酚)、4,4'‑硫代双(3,6‑二‑仲戊基苯酚)、4,4'‑双(2,6‑二甲基‑4‑羟基苯基)二硫醚。
1.6.亚烷基双酚,例如2,2'‑亚甲基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2,2'‑亚甲基双(6‑叔丁基‑4‑乙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α‑甲基环己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环己基苯酚)、2,2'‑亚甲基双(6‑壬基‑4‑甲基苯酚)、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2,2'‑亚乙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2,2'‑亚乙基双(6‑叔丁基‑4‑异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6‑(α‑甲基苄基)‑4‑壬基苯酚]、2,2'‑亚甲基双[6‑(α,α‑二甲基苄基)‑4‑壬基苯酚]、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4,4'‑亚甲基双(6‑叔丁基‑2‑甲基苯酚)、1,1‑双(5‑叔丁基‑4‑羟基‑2‑甲基苯基)丁烷、2,6‑双(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苄基)‑4‑甲基苯酚、1,1,3‑三(5‑叔丁基‑4‑羟基‑2‑甲基苯基)丁烷、1,1‑双(5‑叔丁基‑4‑羟基‑2‑甲基‑苯基)‑3‑正十二烷基巯基丁烷、乙二醇双[3,3‑双(3'‑叔丁基‑4'‑羟基苯基)丁酸酯]、双(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二环戊二烯、双[2‑(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6‑叔丁基‑4‑甲基苯基]对苯二甲酸酯、1,1‑双‑(3,5‑二甲基‑2‑羟基苯基)丁烷、2,2‑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5‑叔丁基‑4‑羟基2‑甲基苯基)‑4‑正十二烷基巯基丁烷、1,1,5,5‑四‑(5‑叔丁基‑4‑羟基‑2‑甲基苯基)戊烷。
1.7.O‑、N‑和S‑苄基化合物,例如3,5,3',5'‑四‑叔丁基‑4,4'‑二羟基二苄基醚、4‑羟基‑3,5‑二甲基苄基巯基乙酸十八烷基酯、4‑羟基‑3,5‑二‑叔丁基苄基巯基乙酸十三烷基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胺、双(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二硫代对苯二甲酸酯、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硫醚、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巯基乙酸异辛基酯。
1.8.羟基苄基化丙二酸酯,例如2,2‑双(3,5‑二‑叔丁基‑2‑羟基苄基)丙二酸二‑十八烷基酯、2‑(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苄基)丙二酸二‑十八烷基酯、2,2‑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丙二酸二‑十二烷基巯基乙酯、2,2‑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丙二酸双[4‑(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酯。
1.9.芳族羟基苄基化合物,例如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2,4,6‑三甲基苯、1,4‑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2,3,5,6‑四甲基苯、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酚。
1.10.三嗪化合物,例如2,4‑双(辛基巯基)‑6‑(3,5‑二‑叔丁基‑4‑羟基苯胺基)‑1,3,5‑三嗪、2‑辛基巯基‑4,6‑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胺基)‑1,3,5‑三嗪、2‑辛基巯基‑4,6‑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氧基)‑1,3,5‑三嗪、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氧基)‑1,2,3‑三嗪、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尿酸酯、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异氰尿酸酯、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乙基)‑1,3,5‑三嗪、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六氢‑1,3,5‑三嗪、1,3,5‑三(3,5‑二环己基‑4‑羟基苄基)异氰尿酸酯。
1.11.苄基膦酸酯,例如2,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二甲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二乙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二‑十八烷基酯、5‑叔丁基‑4‑羟基‑3‑甲基苄基膦酸二‑十八烷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的单乙酯的钙盐。
1.12.酰氨基苯酚,例如4‑羟基月桂酰替苯胺、4‑羟基硬脂酰替苯胺、N‑(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氨基甲酸辛酯。
1.13.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与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例如与甲醇、乙醇、正辛醇、异辛醇、十八烷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乙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硫代二甘醇、二甘醇、三甘醇、异戊四醇、三(羟乙基)异氰尿酸酯、N,N'‑双(羟乙基)草酰胺、3‑硫杂十一烷醇、3‑硫杂十五烷醇、三甲基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4‑羟甲基‑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
1.14.β‑(5‑叔丁基‑4‑羟基‑3‑甲基苯基)丙酸与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例如与甲醇、乙醇、正辛醇、异辛醇、十八烷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乙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硫代二甘醇、二甘醇、三甘醇、异戊四醇、三(羟乙基)异氰尿酸酯、N,N'‑双(羟乙基)草酰胺、3‑硫杂十一烷醇、3‑硫杂十五烷醇、三甲基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4‑羟甲基‑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
1.15.β‑(3,5‑二环己基‑4‑羟基苯基)丙酸与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例如与甲醇、乙醇、辛醇、十八烷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乙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硫代二甘醇、二甘醇、三甘醇、异戊四醇、三(羟乙基)异氰尿酸酯、N,N'‑双(羟乙基)草酰胺、3‑硫杂十一烷醇、3‑硫杂十五烷醇、三甲基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4‑羟甲基‑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
1.16.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乙酸与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例如与甲醇、乙醇、辛醇、十八烷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乙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硫代二甘醇、二甘醇、三甘醇、异戊四醇、三(羟乙基)异氰尿酸酯、N,N'‑双(羟乙基)草酰胺、3‑硫杂十一烷醇、3‑硫杂十五烷醇、三甲基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4‑羟甲基‑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
1.17.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的酰胺,例如N,N'‑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酰胺、N,N'‑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丙二酰胺、N,N'‑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酰肼、N,N'‑双[2‑(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草酰胺(XL‑1,由Uniroyal供应)。
1.18.抗坏血酸(维生素C)
1.19.胺类抗氧化剂,例如N,N'‑二‑异丙基‑对苯二胺、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N,N'‑双(1,4‑二甲基戊基)‑对苯二胺、N,N'‑双(1‑乙基‑3‑甲基戊基)‑对苯二胺、N,N'‑双(1‑甲基庚基)‑对苯二胺、N,N'‑二环己基‑对苯二胺、N,N'‑二苯基‑对苯二胺、N,N'‑双(2‑萘基)‑对苯二胺、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N‑(1‑甲基庚基)‑N'‑苯基‑对苯二胺、N‑环己基‑N'‑苯基‑对苯二胺、4‑(对甲苯氨磺酰基)二苯胺、N,N'‑二甲基‑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二苯胺、N‑烯丙基二苯胺、4‑异丙氧基二苯胺、N‑苯基‑1‑萘胺、N‑(4‑叔辛基苯基)‑1‑萘胺、N‑苯基‑2‑萘胺、辛基化二苯胺,例如p,p'‑二‑叔辛基二苯胺、4‑正丁基氨基苯酚、4‑丁酰氨基苯酚、4‑壬酰氨基苯酚、4‑十二烷酰氨基苯酚、4‑十八烷酰氨基苯酚、双(4‑甲氧基苯基)胺、2,6‑二‑叔丁基‑4‑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2,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N,N,N',N'‑四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1,2‑双[(2‑甲基苯基)氨基]乙烷、1,2‑双(苯基氨基)丙烷、(邻甲苯基)双胍、双[4‑(1',3'‑二甲基丁基)苯基]胺、叔辛基化N‑苯基‑1‑萘胺、单‑和二烷基化叔丁基/叔辛基二苯胺的混合物、单‑和二烷基化壬基二苯胺的混合物、单‑和二烷基化十二烷基二苯胺的混合物、单‑和二烷基化异丙基/异己基二苯胺的混合物、单‑和二烷基化叔丁基二苯胺的混合物、2,3‑二氢‑3,3‑二甲基‑4H‑1,4‑苯并噻嗪、啡噻嗪、单‑和二烷基化叔丁基/叔辛基啡噻嗪的混合物、单‑和二烷基化叔辛基啡噻嗪的混合物、N‑烯丙基啡噻嗪、N,N,N',N'‑四苯基‑1,4‑二氨基丁‑2‑烯。
2.UV吸收剂和光稳定剂
2.1.2‑(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例如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5'‑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仲丁基‑5'‑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3',5'‑双‑(α,α‑二甲基苄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2‑辛氧基羰基乙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叔丁基‑5'‑[2‑(2‑乙基己氧基)‑羰基乙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2‑甲氧基羰基乙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2‑甲氧基羰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2‑辛氧基羰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5'‑[2‑(2‑乙基己氧基)羰基乙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3'‑十二烷基‑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2‑异辛氧基羰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苯并三唑‑2‑yl苯酚];2‑[3'‑叔丁基‑5'‑(2‑甲氧基羰基乙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与聚乙二醇300的酯交换产物;,其中R=3'‑叔丁基‑4'‑羟基‑5'‑2H‑苯并三唑‑2‑基苯基、2‑[2'‑羟基‑3'‑(α,α‑二甲基苄基)‑5'‑(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1,1,3,3‑四甲基丁基)‑5'‑(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苯并三唑。
2.2.2‑羟基二苯甲酮,例如4‑羟基、4‑甲氧基、4‑辛氧基、4‑癸氧基、4‑十二烷氧基、4‑苄氧基、4,2',4'‑三羟基和2'‑羟基‑4,4'‑二甲氧基衍生物。
2.3.取代和未被取代的苯甲酸的酯,例如水杨酸4‑叔丁基‑苯酯、水杨酸苯酯、水杨酸辛基苯酯、二苯甲酰基间苯二酚、双(4‑叔丁基苯甲酰基)间苯二酚、苯甲酰基间苯二酚、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4‑二‑叔丁基苯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八烷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甲基‑4,6‑二‑叔丁基苯酯。
2.4.丙烯酸酯,例如α‑氰基‑β,β‑二苯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β,β‑二苯基丙烯酸异辛酯、α‑甲氧羰基肉桂酸甲酯、α‑氰基‑β‑甲基‑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α‑氰基‑β‑甲基‑对甲氧基‑肉桂酸丁酯、α‑甲氧羰基‑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N‑(β‑甲氧羰基‑β‑氰基乙烯基)‑2‑甲基吲哚啉、四(α‑氰基‑β,β‑二苯基丙烯酸新戊酯。
2.5.镍化合物,例如2,2'‑硫代‑双[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的镍配合物,例如1:1或1:2配合物,其具有或不具有其他配体,例如正丁胺、三乙醇胺或N‑环己基二乙醇胺,二丁二硫代氨基甲酸镍,单烷基酯的镍盐,例如4‑羟基‑3,5‑二‑叔丁基苯甲基膦酸的甲酯或乙酯,酮肟的镍配合物,例如2‑羟基‑4‑甲基苯基十一烷基酮肟的镍配合物,1‑苯基‑4‑月桂酰基‑5‑羟基吡唑的镍配合物,其具有或不具有其他配体。
2.6.位阻胺,例如碳酸双(1‑十一烷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琥珀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双(1‑辛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正丁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丙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1‑(2‑羟乙基)‑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和琥珀酸的缩合物、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己二胺和4‑叔辛基氨基‑2,6‑二氯‑1,3,5‑三嗪的线性或环状缩合物、三(2,2,6,6‑四甲基‑4‑哌啶基)次氮基三乙酸酯、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1,1'‑(1,2‑乙二基)‑双(3,3,5,5‑四甲基哌嗪酮)、4‑苯甲酰‑2,2,6,6‑四甲基哌啶、4‑硬脂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双(1,2,2,6,6‑五甲基哌啶基)‑2‑正丁基‑2‑(2‑羟基‑3,5‑二‑叔丁基苄基)丙二酸酯、3‑正辛基‑7,7,9,9‑四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双(1‑辛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双(1‑辛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琥珀酸酯、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己二胺和4‑吗啉基‑2,6‑二氯‑1,3,5‑三嗪的线性或环状缩合物、2‑氯‑4,6‑双(4‑正丁基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1,3,5‑三嗪和1,2‑双(3‑氨基丙基氨基)乙烷的缩合物、2‑氯‑4,6‑二‑(4‑正丁基氨基‑1,2,2,6,6‑五甲基哌啶基)‑1,3,5‑三嗪和1,2‑双(3‑氨基丙基氨基)乙烷的缩合物、8‑乙酰基‑3‑十二烷基‑7,7,9,9‑四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3‑十二烷基‑1‑(2,2,6,6‑四甲基‑4‑哌啶基)吡咯烷‑2,5‑二酮、3‑十二烷基‑1‑(1,2,2,6,6‑五甲基‑4‑哌啶基)吡咯烷‑2,5‑二酮、4‑十六烷氧基‑与4‑硬脂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的混合物、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己二胺与4‑环己基氨基‑2,6‑二氯‑1,3,5‑三嗪的缩合物、1,2‑双(3‑氨基丙基氨基)乙烷和2,4,6‑三氯‑1,3,5‑三嗪以及4‑丁基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的缩合物(CAS登记号[136504‑96‑6]);1,6‑己二胺与2,4,6‑三氯‑1,3,5‑三嗪以及N,N‑二丁基胺与4‑丁基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的缩合物(CAS登记号[192268‑64‑7]);N‑(2,2,6,6‑四甲基‑4‑哌啶基)‑正十二烷基琥珀酰亚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正十二烷基琥珀酰亚胺、2‑十一烷基‑7,7,9,9‑四甲基‑1‑氧杂‑3,8‑二氮杂‑4‑氧代‑螺[4,5]癸烷、7,7,9,9‑四甲基‑2‑环十一烷基‑1‑氧杂‑3,8‑二氮杂‑4‑氧代螺‑[4,5]癸烷与表氯醇的反应产物、1,1‑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氧基羰基)‑2‑(4‑甲氧基苯基)乙烯、N,N'‑双‑甲酰基‑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己二胺、4‑甲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与1,2,2,6,6‑五甲基‑4‑羟基哌啶的二酯、聚[甲基丙基‑3‑氧基‑4‑(2,2,6,6‑四甲基‑4‑哌啶基)]硅氧烷、马来酸酐‑α‑烯烃共聚物与2,2,6,6‑四甲基‑4‑氨基哌啶或1,2,2,6,6‑五甲基‑4‑氨基哌啶的反应产物、2,4‑双[N‑(1‑环己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基)‑N‑丁基氨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1‑(2‑羟基‑2‑甲基丙氧基)‑4‑十八烷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5‑(2‑乙基己酰基)氧基甲基‑3,3,5‑三甲基‑2‑吗啉酮、Sanduvor(Clariant;CAS登记号106917‑31‑1)、5‑(2‑乙基己酰基)氧基甲基‑3,3,5‑三甲基‑2‑吗啉酮、2,4‑双[(1‑环己氧基‑2,2,6,6‑哌啶‑4‑基)丁基氨基]‑6‑氯‑s‑三嗪与N,N'‑双(3‑氨基丙基)乙二胺)的反应产物、1,3,5‑三(N‑环己基‑N‑(2,2,6,6‑四甲基哌嗪‑3‑酮‑4‑基)氨基)‑s‑三嗪、1,3,5‑三(N‑环己基‑N‑(1,2,2,6,6‑五甲基哌嗪‑3‑酮‑4‑基)氨基)‑s‑三嗪。
2.7.草酰胺,例如4,4'‑二辛氧基草酰替苯胺、2,2'‑二乙氧基草酰替苯胺、2,2'‑二辛氧基‑5,5'‑二‑叔丁基草酰替苯胺、2,2'‑二‑十二烷氧基‑5,5'‑二‑叔丁基草酰替苯胺、2‑乙氧基‑2'‑乙基草酰替苯胺、N,N'‑双(3‑二甲基氨基丙基)草酰胺、2‑乙氧基‑5‑叔丁基‑2'‑乙基草酰替苯胺及其与2‑乙氧基‑2'‑乙基‑5,4'‑二‑叔丁基草酰替苯胺的混合物、邻‑与对‑甲氧基‑二取代的草酰替苯胺的混合物和邻‑与对‑乙氧基‑二取代的草酰替苯胺的混合物。
2.8.2‑(2‑羟基苯基)‑1,3,5‑三嗪,例如2,4,6‑三(2‑羟基‑4‑辛氧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辛氧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4‑二羟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双(2‑羟基‑4‑丙氧基苯基)‑6‑(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辛氧基苯基)‑4,6‑双(4‑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十二烷氧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十三烷氧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2‑羟基‑3‑丁氧基丙氧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1,3,5‑三嗪、2‑[2‑羟基‑4‑(2‑羟基‑3‑辛氧基丙氧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1,3,5‑三嗪、2‑[4‑(十二烷氧基/十三烷氧基‑2‑羟基丙氧基)‑2‑羟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2‑羟基‑3‑十二烷氧基丙氧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己氧基)苯基‑4,6‑联苯基‑1,3,5‑三嗪、2‑(2‑羟基‑4‑甲氧基苯基)‑4,6‑联苯基‑1,3,5‑三嗪、2,4,6‑三[2‑羟基‑4‑(3‑丁氧基‑2‑羟基丙氧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苯基)‑4‑(4‑甲氧基苯基)‑6‑苯基‑1,3,5‑三嗪、2‑{2‑羟基‑4‑[3‑(2‑乙基己基‑1‑氧基)‑2‑羟基丙氧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双(4‑[2‑乙基己氧基]‑2‑羟基苯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嗪。
3.金属去活化剂,例如N,N'‑二苯基草酰胺、N‑水杨醛‑N'‑水杨酰基肼、N,N'‑双(水杨酰基)肼、N,N'‑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肼、3‑水杨酰氨基‑1,2,4‑三唑、双(苯苄基)草酰基二酰肼、草酰苯胺、异酞酰基二酰肼、癸二酰基双苯基酰肼、N,N'‑二乙酰基己二酰基二酰肼、N,N'‑双(水杨酰基)草酰基二酰肼、N,N'‑双(水杨酰基)硫代丙酰基二酰肼。
4.亚磷酸酯和亚膦酸酯,例如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二苯基烷基酯、亚磷酸苯基二烷基酯、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月桂基酯、亚磷酸三‑十八烷基酯、二硬脂基异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二亚磷酸二异癸基异戊四醇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异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异丙苯基苯基)异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异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异癸氧基异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6‑甲基苯基)异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6‑三(叔丁基苯基)异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三硬脂基山梨糖醇三亚磷酸酯、二亚膦酸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酯、6‑异辛氧基‑2,4,8,10‑四‑叔丁基‑12H‑二苯并[d,g]‑1,3,2‑二氧杂磷杂八环、亚磷酸双(2,4‑二‑叔丁基‑6‑甲基苯基)甲酯、亚磷酸双(2,4‑二‑叔丁基‑6‑甲基苯基)乙酯、6‑氟‑2,4,8,10‑四‑叔丁基‑12‑甲基‑二苯并[d,g]‑1,3,2‑二氧杂磷杂八环、2,2',2''‑次氮基[亚磷酸三乙基三(3,3',5,5',‑四‑叔丁基‑1,1'‑联苯‑2,2'‑二基)酯]、亚磷酸2‑乙基己基(3,3',5,5'‑四‑叔丁基‑1,1'‑联苯‑2,2'‑二基)酯、5‑丁基‑5‑乙基‑2‑(2,4,6‑三‑叔丁基苯氧基)‑1,3,2‑二氧杂磷杂环丙烷。
以下亚磷酸酯是尤其优选的:
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168,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Inc.)、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
5.羟胺,例如N,N‑二苄基羟胺、N,N‑二乙基羟胺、N,N‑二辛基羟胺、N,N‑二月桂基羟胺、N,N‑二‑十四烷基羟胺、N,N‑二‑十六烷基羟胺、N,N‑二‑十八烷基羟胺、N‑十六烷基‑N‑十八烷基羟胺、N‑十七烷基‑N‑十八烷基羟胺、衍生自氢化牛脂胺的N,N‑二烷基羟胺。
6.硝酮,例如N‑苄基‑α‑苯基硝酮、N‑乙基‑α‑甲基硝酮、N‑辛基‑α‑庚基硝酮、N‑月桂基‑α‑十一烷基硝酮、N‑十四烷基‑α‑十三烷基硝酮、N‑十六烷基‑α‑十五烷基硝酮、N‑十八烷基‑α‑十七烷基硝酮、N‑十六烷基‑α‑十七烷基硝酮、N‑十八烷基‑α‑十五烷基硝酮、N‑十七烷基‑α‑十七烷基硝酮、N‑十八烷基‑α‑十六烷基硝酮、衍生自由氢化牛脂胺衍生的N,N‑二烷基羟胺的硝酮。
7.硫代增效剂,例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基酯、硫代二丙酸二肉豆蔻基酯、硫代二丙酸二硬脂基酯或二硬脂基二硫醚。
8.过氧化物清除剂,例如β‑硫代二丙酸的酯,例如月桂基、硬脂基、肉豆蔻基或十三烷基酯、巯基苯并咪唑或2‑巯基苯并咪唑的锌盐、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十八烷基二硫醚、异戊四醇四(β‑十二烷基巯基)丙酸酯。
9.聚酰胺稳定剂,例如与碘化物和/或磷化合物组合的铜盐和二价锰盐。
10.碱性助稳定剂,例如三聚氰胺、聚乙烯吡咯啶酮、双氰胺、氰尿酸三烯丙酯、脲衍生物、肼衍生物、胺、聚酰胺、聚氨酯、高碳脂肪酸的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如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山酸镁、硬脂酸镁、蓖麻油酸钠和棕榈酸钾、邻苯二酚锑或邻苯二酚锌。
11.成核剂,例如无机物质如滑石,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钛或氧化镁,优选碱土金属的磷酸盐、碳酸盐或硫酸盐;有机化合物,例如单羧酸或多羧酸及其盐,例如4‑叔丁基苯甲酸、己二酸、二苯基乙酸、琥珀酸钠或苯甲酸钠;聚合物,例如离子共聚物(离聚物)。尤其优选1,3:2,4‑双(3',4'‑二甲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2,4‑二(对甲基二亚苄基)山梨糖醇和1,3:2,4‑二(亚苄基)山梨糖醇。
12.填料和增强剂,例如碳酸钙、硅酸盐、玻璃纤维、玻璃珠、石绵、滑石、高岭土、云母、硫酸钡、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碳黑、石墨、木粉和其他天然产品的粉或纤维、合成纤维。
13.其他添加剂,例如增塑剂、润滑剂、乳化剂、颜料、流变添加剂、催化剂、流动控制剂、荧光增白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和起泡剂。
14.苯并呋喃酮和吲哚啉酮,例如U.S.4,325,863;U.S.4,338,244;U.S.5,175,312;U.S.5,216,052;U.S.5,252,643;DE‑A‑4316611;DE‑A‑4316622;DE‑A‑4316876;EP‑A‑0589839、EP‑A‑0591102;EP‑A‑1291384所述那些或3‑[4‑(2‑乙酰氧基乙氧基)苯基]‑5,7‑二‑叔丁基苯并呋喃‑2‑酮、5,7‑二‑叔丁基‑3‑[4‑(2‑硬脂酰氧基乙氧基)苯基]苯并呋喃‑2‑酮、3,3'‑双[5,7‑二‑叔丁基‑3‑(4‑[2‑羟基乙氧基]苯基)苯并呋喃‑2‑酮]、5,7‑二‑叔丁基‑3‑(4‑乙氧基苯基)苯并呋喃‑2‑酮、3‑(4‑乙酰氧基‑3,5‑二甲基苯基)‑5,7‑二‑叔丁基苯并呋喃‑2‑酮、3‑(3,5‑二甲基‑4‑新戊酰氧基苯基)‑5,7‑二‑叔丁基苯并呋喃‑2‑酮、3‑(3,4‑二甲基苯基)‑5,7‑二‑叔丁基苯并呋喃‑2‑酮、3‑(2,3‑二甲基苯基)‑5,7‑二‑叔丁基苯并呋喃‑2‑酮、3‑(2‑乙酰基‑5‑异辛基苯基)‑5‑异辛基苯并呋喃‑2‑酮。
组分(B)与常规添加剂的重量比优选为1:100‑100:1,优选1:50‑50:1,例如1:20‑20:1或1:5‑5:1。
优选的常规添加剂为:
1)填料和增强剂如碳酸钙、二氧化硅、玻璃纤维、玻璃泡、滑石、高岭土、云母、硫酸钡、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炭黑、石墨、木粉、其它天然产品的粉、合成纤维、用作填料的硬脂酸盐如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
2)颜料如炭黑、金红石或锐钛矿形式的二氧化钛,和其它色颜料。
3)UV吸收剂。
4)常规受阻胺光稳定剂。
5)加工添加剂如防滑/防粘添加剂、增塑剂、荧光增白剂、抗静电剂和发泡剂。
6)抗氧化剂。
7)萜烯衍生物如Kirk‑Othmer,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John Wiley&Sons,第4版(1994),第23卷,第833‑882页和WO03/080011的全面列举中包括的那些。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涉及如上文所定义的组合物,其另外含有一种、两种或更多种如下组分:
(C‑I)填料或增强剂,
(C‑II)颜料,
(C‑III)其它光稳定剂,
(C‑IV)加工添加剂,
(C‑V)抗氧化剂,
(C‑VI)萜烯衍生物。
组分(B)和任选(C‑I)‑(C‑VI)可通过任何方法,例如在成型以前或期间,或通过将溶解或分散的化合物应用于有机材料上,如果需要的话随后蒸发溶剂而掺入待稳定的有机材料中。可将组分以粉末、颗粒或母料的形式加入有机材料中,其所述母料含有例如2.5‑25重量%的浓度的这些组分。
如果需要的话,可将组分(B)和任选(C‑I)‑(C‑VI)在掺入有机材料中以前相互混合。可将它们在聚合以前或期间或在交联以前加入聚合物中。
组分(B)优选以相对于组分(A)的重量0.01‑10%,优选0.05‑5%的量存在于待稳定有机材料(组分(A))中。
组分(C‑I)优选以相对于组分(A)的重量0.1‑20%,优选0.5‑10%的量存在于待稳定有机材料(组分(A))中。
组分(C‑II)优选以相对于组分(A)的重量0.01‑10%,优选0.05‑5%的量存在于待稳定有机材料(组分(A))中。
组分(C‑III)优选以相对于组分(A)的重量0.01‑10%,优选0.05‑9%的量存在于待稳定有机材料(组分(A))中。
组分(C‑IV)优选以相对于组分(A)的重量0.01‑9%,优选0.05‑3%的量存在于待稳定有机材料(组分(A))中。
组分(C‑V)优选以相对于组分(A)的重量0.01‑9%,优选0.05‑3%的量存在于待稳定有机材料(组分(A))中。
组分(C‑VI)优选以相对于组分(A)的重量0.01‑10%,优选0.09‑5%的量存在于待稳定有机材料(组分(A))中。
本发明组合物可有利地用于制备各种成型制品,实例为:
I‑1)浮动装置、船舶应用、浮桥、浮标、用于甲板的塑料制材、码头、船、皮艇、桨及海岸加强件。
I‑2)汽车应用,特别是保险杠、仪表板、电池组、后部及前部衬里、车盖下的模塑部件、帽架、行李箱衬里、内部衬里、安全气囊盖、配件(灯)的电子模塑件、仪表板嵌板、前灯玻璃、仪表面板、外部衬里、室内装潢、汽车灯、前灯、驻车灯、尾灯、煞车灯、内部及外部装饰;门板;储气罐;釉质正面;后窗;座椅靠背、外板、电线绝缘材料、密封用型面挤出、包层、柱盖、底盘部分、排气系统、滤油器/填料、燃油泵、燃油箱、车身侧嵌条、可折叠车顶、车外后视镜、外部装饰、扣件/固定件、前端模块、玻璃、铰链、门锁系统、行李/货架、加压/压花部件、密封件、侧面冲击保护、消音器/绝缘体和遮阳篷顶。
I‑3)道路交通装置,特别是符号告示、路标柱、汽车附件、警告三角架、医用箱、头盔、轮胎。
I‑4)用于飞机、铁路、机动车(汽车、摩托车)的装置,包括装饰物。
I‑5)太空应用装置,特别是火箭及人造卫星,例如重返大气层护罩。
I‑6)用于建筑和设计、采矿应用、静音系统、街道安全带和掩蔽区的装置。
II‑1)通用电气设备、罩箱和覆盖物和电/电子装置(个人计算机、电话、手持电话、打印机、电视机、音频及视频装置)、花盆、卫星TV反射罩及面板装置。
II‑2)用于其他材料的护封,例如钢或织物。
II‑3)用于电子工业的装置,特别是插塞,尤其是计算机插塞用绝缘材料,电和电子部件的罩箱、印刷板和用于电子数据储存的材料,例如芯片、支票卡或信用卡。
II‑4)电器,特别是洗衣机、滚筒、烤箱(微波炉)、洗碗机、混合器和熨斗。
II‑5)灯覆盖物(例如街灯、灯罩)。
II‑6)电线和电缆中的应用(半导体、绝缘材料和电缆护封)。
II‑7)用于冷凝器、冷冻机、加热装置、空调器、电子器械的封装、半导体、咖啡机和真空吸尘器的箔片。
III‑1)工业制品,例如嵌齿轮(齿轮)、滑动配件、隔片、螺杆、螺栓、手柄和旋钮。
III‑2)动叶片、通风机和风车翼片、太阳能装置、游泳池、游泳池顶盖、游泳池内衬、池塘内衬、壁橱、衣柜、隔墙、狭板墙、折迭墙、屋顶、挡板(例如卷帘)、配件、管连接件、套管和传送带。
III‑3)公共卫生制品,特别是淋浴间、马桶坐垫、盖和水槽。
III‑4)卫生用品,特别是尿布(婴儿、成人失禁)、妇女卫生用品、浴帘、刷子、垫子、浴盆、移动厕所、牙刷和便盆。
III‑5)用于水、废水和化学品的管(交联或未交联)、用于电线和电缆保护的管、用于气体、油和污水的管、水沟、泄水管和排水系统。
III‑6)任何几何(窗玻璃)和板壁的轮廓。
III‑7)玻璃代用品,特别是挤出板、用于建筑物(单层、双层或多层)、飞行器、学校的釉面、挤出胶片、用于建筑釉面、火车、交通运输、卫生设备制品和温室的窗贴膜。
III‑8)板(墙、砧板)、挤出涂层(感光纸、四角纸盒和管涂层)、筒仓、木材代用品、塑料制材、木材复合物、墙、表面、家具、装饰箔、地板覆盖物(室内和室外应用)、地板、活动铺板和瓷砖。
III‑9)进口和出口歧管。
III‑10)水泥、混凝土、复合材料应用和覆盖物、板壁和包层、扶手、栏杆、厨房操作面、屋顶、屋顶薄钢板、瓷砖和防水布。
IV‑1)板(墙和砧板)、托盘、人工草皮、阿斯特罗草皮、用于露天体育场(竞技)的人工覆盖物、用于露天体育场(竞技)的人工地板和条带。
IV‑2)连续和切段编织品、纤维(地毯/卫生制品/地工织物/单丝;过滤器;抹布/帘(罩)/医疗应用)、散纤维(例如袍服/防护服的应用)、网、绳索、电缆、细绳、软绳、细丝、座椅安全带、衣服、内衣、手套;长靴;橡胶靴、贴身内衣、外衣、游泳衣、运动衣、伞(太阳伞、遮阳篷)、降落伞、滑翔伞、帆、“气球绸”、露营物品、帐篷、气床、日光浴床、集装袋和包。
IV‑3)用于屋顶、隧道、库房、池塘、库房的膜、绝缘材料、覆盖物和密封件、墙顶膜、土工膜、游泳池、帘(罩)/遮阳篷、帐篷布、天篷、墙纸、食品包装和包覆材料(挠性和硬性)、医药封装(挠性和硬性)、气囊/安全带、臂靠和头枕、地毯、中控台、仪表板、驾驶室、门、顶部控制台模块、门贴面、顶部衬里、室内照明、车内后视镜、包裹架、行李厢盖、座椅、转向柱、舵轮、织物和舱室饰板。
V)膜(封装、库房、迭片、农艺和园艺、温室、覆盖物、隧道、青贮料)、捆草网、游泳池、垃圾袋、墙纸、伸缩膜、酒椰叶纤维、脱盐膜、电池组和连接件。
VI‑1)食品包装和包覆材料(挠性和硬性)、BOPP、BOPET、瓶。
VI‑2)储存系统,例如盒子(条板箱)、提箱、箱子、家用盒、集装架、搁板、轨道、螺丝盒、背包和罐子。
VI‑3)滤筒、注射器、医疗应用、用于任何交通运输的容器、废物篓和废物箱、废物袋、箱柜、垃圾箱、箱衬里、轮式箱、通用容器、水/废水/化学品/气体/油/汽油/柴油用槽、槽衬里、盒、条板箱、电池组箱、槽、医疗装置如活塞、眼科应用、诊断装置和药品发泡包装。
VII‑1)挤出涂层(相纸、四角纸盒、管涂层)、任何种类的家用物品(例如电气设备、保温瓶/衣架)、紧固系统如插塞、电线和电缆夹、拉链、贴封、锁和封口按扣。
VII‑2)业余时间用支持装置、制品,例如体育和健身装置、体操垫、滑雪靴、直排轮鞋、雪橇、大脚(big foot)、运动场(例如网球场);螺旋盖、瓶盖和瓶塞和罐子。
VII‑3)通用家具、起泡制品(软垫、缓冲器)、泡沫体、海绵、洗碗布、垫子、公园椅、体育场座位、桌子、躺椅、玩具、建筑套组(板/图形/球)、剧场、滑板和游戏载具(play vehicle)。
VII‑4)用于光学和磁式数据储存的材料。
VII‑5)厨具(吃、喝、烹饪、储存)。
VII‑6)CD盒、录音带和录像带;DVD电子制品、任何种类的办公用品(圆珠笔、印章和印泥、鼠标、搁板、轨道)、任何体积和容量的瓶(饮料、清洁剂、包括香料的化妆品)和胶带。
VII‑7)鞋类(鞋子/鞋底)、鞋垫、鞋罩、粘合剂、结构粘合剂、食品盒(水果、蔬菜、肉、鱼)、合成纸、瓶标签、躺椅、人造关节(人类)、印刷版(柔性凸版)、印刷电路板和显示技术。
VII‑8)填充聚合物装置(滑石、白垩、瓷土(高岭土)、硅灰石、颜料、碳黑、TiO2、云母、纳米复合材料、白云石、二氧化硅、硅酸盐、玻璃、石棉)。
本发明化合物为不同应用中的优异稳定剂以防光和热的有害作用,例如但不限于使用或不使用农药的农业、汽车和/或阻燃剂应用。
在低、环境或升高的温度下在自然日光和/或湿度中需要稳定的以下制品涉及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塑料膜、板、袋、瓶、泡沫聚苯乙烯杯、盘、器具、泡罩包装、盒、包装纸、塑料纤维、带,农用制品如合股农膜、覆膜、小孔膜、香蕉袋、直接覆盖物、无纺布、用于农业用途的罐、地工织布、填埋场覆盖物、工业覆盖物、废物覆盖物、临时脚手架板、建筑膜、泥沙防护材料、家禽帘、用于建筑临时掩蔽建筑的膜、一次性尿布、一次性外衣等。制品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得到的任何方法生产,包括但不限于挤出、挤压吹塑、薄膜流延、薄膜吹塑、压延、注射模塑、吹塑、压制模塑、热成型、纺丝、吹胀挤出和离心浇铸。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为由如上文所定义的组合物构成的成型制品,优选膜纤维、型材、管、瓶、罐或容器。特别优选覆膜。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为式(II)的化合物:
其中z为1‑50,优选2‑20,特别是2‑10的数。
上式(II)的端基优选为氢。
式(II)化合物优选具有1000‑50000g/mol,优选1000‑5000g/mol,特别是2000‑5000g/mol的数均分子量。
以上关于式(I)化合物描述的所有优选和应用可以以合适的方式适用于式(II)化合物。
式(I)和(II)化合物可以类似于已知方法,特别是如以下实施例所述制备。
除非另外指出,在前文和下文中,所有份和百分数为重量计,所有温度以摄氏度(℃)给出。
原料是已知的并可类似于已知方法制备。
1‑正丙氧基‑2,2,6,6‑四甲基‑4‑氨基哌啶可例如类似于WO‑A‑2008/003,605,第19页所述方法进行。
C20‑C24烷‑1‑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原料为马来酸酐与基本具有如下组成的α‑烯烃混合物的1:1交替共聚物:
约1重量%十八碳‑1‑烯,
约49重量%二十碳‑1‑烯,
约42重量%二十二碳‑1‑烯和
约8重量%二十四碳‑1‑烯。
实施例1:下式化合物的制备:
其中z为5‑7。
将装配有机械搅拌器的500ml高压釜中载入40.0g的C20‑C24‑α‑烷‑1‑烯‑马来酸酐共聚物、28.8g的1‑正丙氧基‑2,2,6,6‑四甲基‑4‑氨基哌啶、300ml二甲苯和10ml乙酸(100%)。将混合物在140℃下加热6小时。将所得产物冷却至室温并除去溶剂以得到褐色固体,将其溶于50ml的CH2Cl2中,并用K2CO3的10%水溶液洗涤数次直至pH=7。将有机相在旋转蒸发器上浓缩,并将所得聚合物冷却至‑30℃,研磨,悬浮于冷丙酮中并搅拌20分钟以得到黄色粉末,将其经bückner过滤。将所需产物在烘箱中在60℃下在降低的压力下干燥。
收率:28g
TGA(热敏分析;空气,10℃/min):205℃:‑0.21%;260℃:‑0.69%;300℃:‑1.27%
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1700cm‑1:拉伸C=O酰亚胺;
元素分析:C:75.8%;H:11.58%;N:4.16%;O:8.07%
熔点:43‑64℃
数均分子量(Mw):3000‑4000g/mol
实施例2:下式化合物的制备:
其中两个不同的重复单元具有无规分布且以约等摩尔量存在,且m+n为5‑7。
将装配有机械搅拌器的500ml高压釜中载入50.0g的C20‑C24‑α‑烷‑1‑烯‑马来酸酐共聚物、16.51g的2,2,6,6‑四甲基‑4‑氨基哌啶、22.7g的1‑正丙氧基‑2,2,6,6‑四甲基‑4‑氨基哌啶、300ml二甲苯和10ml乙酸(100%)。将混合物在140℃下加热10小时。将所得产物冷却至室温并除去溶剂以得到褐色固体,将其溶于60ml的CH2Cl2中,并用K2CO3的10%水溶液洗涤数次直至pH=7。将有机相在旋转蒸发器上浓缩,并将所得聚合物冷却至‑30℃,研磨,悬浮于冷丙酮中并搅拌20分钟以得到黄色粉末,将其经bückner过滤。将所得产物在烘箱中在60℃下在降低的压力下干燥。
收率:31g
TGA(空气,10℃/min):205℃:‑0.58%;256℃:‑1.09%;300℃:‑3.49%
FT‑IR:1700cm‑1:拉伸C=O酰亚胺
元素分析:C:74.82%;H:11.40%;N:3.96%;O:6.11%
熔点:48‑56℃
数均分子量(Mw):3000‑4000g/mol
实施例3:下式化合物的制备:
其中两个不同的重复单元具有无规分布且以约等摩尔量存在,且m+n为5‑7。
将装配有机械搅拌器的500ml高压釜中载入50.0g的C20‑C24‑α‑烷‑1‑烯‑马来酸酐共聚物、18.0g的1,2,2,6,6‑五甲基‑4‑氨基哌啶、22.7g的1‑正丙氧基‑2,2,6,6‑四甲基‑4‑氨基哌啶、300ml二甲苯和10ml乙酸(100%)。将混合物在140℃下加热15小时。将所得产物冷却至室温并除去溶剂以得到褐色固体,将其溶于60ml的CH2Cl2中,并用K2CO3的10%水溶液洗涤数次直至pH=7。将有机相在旋转蒸发器上浓缩,并将所得聚合物冷却至‑30℃,研磨,悬浮于冷丙酮中并搅拌20分钟以得到黄褐色粉末,将其经bückner过滤。将产物在烘箱中在70℃下在降低的压力下干燥。
收率:28g
TGA(空气,10℃/min):210℃:‑0.48%;260℃:‑2.05%;300℃:‑3.13%
FT‑IR:1700cm‑1:拉伸C=O酰亚胺
元素分析:C:74.65%;H:12.03%;N:3.92%;O:6.03%
熔点:44‑50℃
数均分子量(Mw):3000‑4000g/mol
实施例A:
膜生产:在涡轮混合机(Caccia(RTM),Labo10)中,将表1所列添加剂与LDPE(低密度聚乙烯)以总计10重量%浓度混合,同时保持表1中所报告的4:1比。使用O.M.C.双螺杆挤出机(model ebv19/25)将混合物在200℃的最大温度下挤压成颗粒。随后将颗粒混合并用相同LDPE稀释以得到最终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用于使用在210℃的最大温度下工作的吹塑挤出机(Dolci(RTM))制备150μm厚膜。LDPE膜的最终浓度显示于表1中。
表1:LDPE膜的最终组成
“%”意指相当于LDPE的重量%。
抗氧化剂A:
(Irganox1010(RTM))
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氧基甲基]甲烷
试验方法:
光暴露:将所得LDPE膜在装配有6500W氙灯(0.35W/m2;连续光循环,黑板温度=63℃)的ATLAS老化试验机(型号Ci65A)中曝光。
威百亩(Vapam)处理:将所得LDPE膜放入密闭室中并暴露于(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39.1WT%)的0.74v/v水溶液的蒸气下。最终体积为2000ml。将系统保持在30℃下20天。然后使LDPE膜经受如上所述光暴露。
评估参数:
1)羰基增量(CO):作为暴露时间函数的羰基谱带增量(1710cm‑1)的评估用FT‑IR Perkin‑Elmer(RTM)Spectrum One监控。
2)断裂拉伸伸长率:伸长率%性能的评估用ZWICK Z1.0(RTM)试验机进行:速度:100mm/min;夹持器距离:30mm;温度:20℃。
结果列于表2‑4中。
表2:在X小时(h)的光暴露以后150μm LDPE膜的羰基增量
*)低值是想要的。
表3:在X小时(h)的光暴露和威百亩处理以后150μm LDPE膜的羰基增量
*)低值是想要的。
表4:在X小时(h)的光暴露和威百亩处理以后150μm LDPE膜的断裂拉伸伸长率
**)高值是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