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主轴轴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床主轴轴承.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3731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2CN103143731A*CN103143731A*(21)申请号 201210582781.0(22)申请日 2012.12.28B23B 19/02(2006.01)F16C 35/12(2006.01)(71)申请人大连宏润复合轴承有限公司地址 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站前街道民和五里台(72)发明人刘利利(74)专利代理机构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代理人龙锋(54) 发明名称机床主轴轴承(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主轴轴承,机床主轴用滚动轴承通常采用双联或多联的组配方式。。
2、所述的机床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主轴轴承的材料选用轴承钢GCr15或ZGCr15。所述的机床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主轴轴承的材料经表面淬硬的SHX耐热钢。所述的机床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采用玻璃纤维或聚醚醚酮(PEEK)工程塑料保持架。本发明轴承机床主轴轴承综合了动压轴承和静压轴承优点的新型多油楔油膜轴承,其避免了静压轴承高速下发热严重和供油系统庞大复杂,克服了动压轴承启动和停止时可能发生干摩擦的弱点,有很好的高速性能,而且调速范围宽。其结构紧凑,动、静态刚度较高,价格也较高,使用维护较为复杂,标准化程度低,在超高速主轴单元中应用较少。(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3731 ACN 103143731 A1/1页21.一种机床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机床主轴用滚动轴承通常采用双联或多联的组配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主轴轴承的材料选用轴承钢 GCr15 或ZGCr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主轴轴承的材料经表面淬硬的 SHX耐热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采用玻璃纤维或 聚醚醚酮( PEEK) 工程塑料保持架。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43731 A1/2页。
4、3机床主轴轴承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床主轴轴承。背景技术0002 20 世纪 90 年代兴起的超高速加工比一般加工有更高的转速、更快的进给速度,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改善表面加工质量,故需实现机床主轴的高速化和高效率化。机床主轴被称作机床的“心脏”,高速机床采用电动机与主轴融合在一起的电主轴,是一种直接依赖于高速轴承、电动机、精密数控与精密制造等技术的高度机电一体化的功能单元,由于省去了中间传动环节,其转速一般可达到每分钟几万甚至十几万转。电主轴内部的支承核心主轴轴承,承受较大的径向和轴向载荷,需具有较高的回转精度和较低的温升,尽可能高的径向和轴向刚度,。
5、较长的、保持精度的使用寿命。因此,主轴轴承的性能对电主轴的使用功能极为重要。目前在高速主轴单元中采用较多的支承轴承主要有滚动轴承、磁悬浮轴承、空气轴承和动静压轴承。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机床主轴轴承。0004 一种机床主轴轴承,机床主轴用滚动轴承通常采用双联或多联的组配方式。0005 所述的机床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主轴轴承的材料选用轴承钢 GCr15 或ZGCr15。0006 所述的机床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主轴轴承的材料经表面淬硬的 SHX耐热钢。0007 所述的机床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采用玻璃纤维或 聚醚醚酮( PEEK) 工程塑料保持架。
6、。0008 本发明轴承机床主轴轴承综合了动压轴承和静压轴承优点的新型多油楔油膜轴承,其避免了静压轴承高速下发热严重和供油系统庞大复杂,克服了动压轴承启动和停止时可能发生干摩擦的弱点,有很好的高速性能,而且调速范围宽。其结构紧凑,动、静态刚度较高,价格也较高,使用维护较为复杂,标准化程度低,在超高速主轴单元中应用较少。000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10 一种机床主轴轴承,机床主轴用滚动轴承通常采用双联或多联的组配方式。0011 所述的机床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主轴轴承的材料选用轴承钢 GCr15 或ZGCr15。0012 所述的机床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主轴轴承的材料经表面淬硬的 SHX耐热钢。0013 所述的机床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采用玻璃纤维或 聚醚醚酮( PEEK) 工程说 明 书CN 103143731 A2/2页4塑料保持架。00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10314373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