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回转式排气消声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托车回转式排气消声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7824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2CN103147824A*CN103147824A*(21)申请号 201310071398.3(22)申请日 2013.03.06F01N 1/08(2006.01)F01N 3/24(2006.01)(71)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400037 重庆市沙坪坝区上桥张家湾60号(72)发明人庞奎 羊本伟(74)专利代理机构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代理人谭小容 郭云(54) 发明名称摩托车回转式排气消声器(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回转式排气消声器,包括排气管(1。
2、)和消声器(2),所述消声器(2)的外筒(21)内设置有两个隔板(24),将外筒(21)分割成从右到左依次布置的第一、第二、第三腔室(A、B、C),在外筒(21)内还设置有垂直于隔板(24)的第一、第二、第三插管(25、26、27),所述第一插管(25)、第二插管(26)、第三插管(27)、尾管(22)的直径逐渐减小,构成一个多次回转的气流通道;具有结构简单、降噪效果显著的特征,并保证了发动机的功率,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
3、103147824 ACN 103147824 A1/1页21.一种摩托车回转式排气消声器,包括排气管(1)、位于排气管(1)左侧的消声器(2),所述消声器(2)包括外筒(21)、尾管(22)、三元催化器(23)和间隔设置在外筒(21)内的隔板(24),所述排气管(1)与三元催化器(23)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4)共两个,将外筒(21)分割成从右到左依次布置的第一、第二、第三腔室(A、B、C),在所述外筒(21)内还设置有垂直于隔板(24)的第一、第二、第三插管(25、26、27),所述第一插管(25)的进气端位于第三腔室(C)、排气端位于第一腔室(A),所述第二插管(26)的进气端位。
4、于第一腔室(A)、排气端位于第三腔室(C),所述第三插管(27)的进气端位于第三腔室(C)、排气端位于第二腔室(B),所述尾管(22)的进气端位于第二腔室(B)、排气端伸出外筒(21)的尾端,所述三元催化器(23)通过弯管(28)与第一插管(25)相连,所述第一插管(25)、第二插管(26)、第三插管(27)、尾管(22)的直径逐渐减小。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回转式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催化器(23)共两个,串联在一起,在两个三元催化器(23)之间设置有补气管(29),所述补气管(29)一端伸到外筒(21)外。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47824 A1/2页3摩托车回转。
5、式排气消声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气消声器结构。背景技术0002 摩托车排气消声器用于将发动机排出的高温、高压、高速的有毒废气及高分贝噪声通过排气消声器的内部结构进行降温、降压、降速及降低噪声,使得最终排放到大气中的气体及噪声值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是摩托车上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驾乘的舒适性和发动机的功率。0003 现有的排气消声器通常由排气管和消声器组成,消声器内焊接有多块隔板,将消声筒分割成多个腔体,通过气流的膨胀和压缩,从而使强大的脉动噪声得以衰减,这种结构设置,能有效地衰减噪声,但是由于气流在消声筒内的流通路线较短,其降噪效果仍有待。
6、提高,为此,有部分排气消声器采用尾管直径小于发动机排气口直径的方式来提高降噪效果,但又会导致发动机功率降低的负面影响。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噪效果更好的排气消声器,能大大增长气流在消声筒内的流通路线,提高驾乘的舒适性和发动机的功率。0005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回转式排气消声器,包括排气管(1)、位于排气管(1)左侧的消声器(2),所述消声器(2)包括外筒(21)、尾管(22)、三元催化器(23)和间隔设置在外筒(21)内的隔板(24),所述排气管(1)与三元催化器(23)相连,关键在于:所述隔板(24)共两个,将外筒(21)分割成从右到左依次布。
7、置的第一、第二、第三腔室(A、B、C),在所述外筒(21)内还设置有垂直于隔板(24)的第一、第二、第三插管(25、26、27),所述第一插管(25)的进气端位于第三腔室(C)、排气端位于第一腔室(A),所述第二插管(26)的进气端位于第一腔室(A)、排气端位于第三腔室(C),所述第三插管(27)的进气端位于第三腔室(C)、排气端位于第二腔室(B),所述尾管(22)的进气端位于第二腔室(B)、排气端伸出外筒(21)的尾端,所述三元催化器(23)通过弯管(28)与第一插管(25)相连,所述第一插管(25)、第二插管(26)、第三插管(27)、尾管(22)的直径逐渐减小。0006 工作原理及过程如。
8、下:从发动机排气口排出的高温高速气体首先进入排气管,再经过三元催化器转化后,由弯管回转导入第一插管,进入第一腔室,高温压缩气体在第一腔室内进行第一次膨胀后,再经第二插管压缩后回转导入第三腔室进行第二次膨胀,再经第三插管压缩后回转导入第二腔室进行第三次膨胀,最后经尾管压缩后导入大气中。气体每经过一次膨胀,流速降低,强大的脉动噪声得以衰减,之后又被压缩,如此多次突变,声能大大衰弱,从而起到降低排气噪音的作用。0007 所述三元催化器(23)共两个,串联在一起,在两个三元催化器(23)之间设置有补气管(29),所述补气管(29)一端伸到外筒(21)外。设置两个三元催化器,进一步提高有毒气体的转化率;。
9、增设补气管,通过补气管补入新鲜空气,以保证第二节三元催化器的工作效说 明 书CN 103147824 A2/2页4率,使气体排放更加环保。0008 有益效果:0009 (1)多次回转的气流路线,增大了气流与管壁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由于气流与管壁接触摩擦,增大了声能转化为热能的转化率,有利于降低噪声;0010 (2)多次反复的膨胀和压缩气体,衰减了脉动噪声,增长了气体在消声器内的流通时间,降低了气体的流动速度,其造成的噪声值也相应降低;0011 (3)由于消声器本身的降噪效果非常好,可将尾管的直径设置成大于或等于发动机排气口的直径,不会影响发动机的功率;0012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
10、降噪效果显著的特征,并保证了发动机的功率,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附图说明001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4 图2为图1的局部剖切视图。0015 图3为本发明中的气体流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7 如图1、图2所示的摩托车回转式排气消声器,由排气管1和消声器2两部分组成,排气管1位于右侧,消声器2位于排气管1的左侧。0018 消声器2由外筒21、尾管22、三元催化器23、隔板24、第一插管25、第二插管26、第三插管27、弯管28等组成。三元催化器23、隔板24、第一插管25、第二插管26、第三插管27、弯管28均设置在外筒21内,尾。
11、管22的一端位于外筒21内、另一端伸出外筒21的尾端。排气管1与三元催化器23相连。隔板24共两个,间隔设置在外筒21内,将外筒21分割成从右到左依次布置的第一、第二、第三腔室A、B、C。在外筒21内还设置有垂直于隔板24的第一、第二、第三插管25、26、27,第一、第二、第三插管25、26、27穿插在隔板24上。第一插管25穿插在两个隔板24上,第一插管25的进气端位于第三腔室C、排气端位于第一腔室A。第二插管26也是穿插在两个隔板24上,第二插管26的进气端位于第一腔室A、排气端位于第三腔室C。第三插管27穿插在位于左侧的隔板24上,第三插管27的进气端位于第三腔室C、排气端位于第二腔室B。
12、。尾管22的右端也是穿插在位于左侧的隔板24上,尾管22的进气端位于第二腔室B、排气端伸到外筒21外。三元催化器23通过弯管28与第一插管25相连,第一插管25、第二插管26、第三插管27、尾管22的直径逐渐减小,即第一插管25的直径大于第二插管26的直径,第二插管26的直径大于第三插管27的直径,第三插管27的直径大于尾管22的直径。0019 三元催化器23可以是一个或两个。当三元催化器23为两个时,串联在一起,在两个三元催化器23之间设置有补气管29,补气管29一端伸到外筒21外。如图3所示,气体在回转式排气消声器中的流转路线为:排气管1两个三元催化器23弯管28第一插管25第二插管26第三插管27尾管22,第二节三元催化器23需要的新鲜空气从补气管29补入。说 明 书CN 103147824 A1/2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47824 A2/2页6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478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