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566900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80948.8

申请日:

2013.03.14

公开号:

CN103102193A

公开日:

2013.05.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5F 17/00申请公布日:201305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F 17/00申请日:20130314|||公开

IPC分类号:

C05F17/00; C05F9/04

主分类号:

C05F17/00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发明人:

周培; 支月娥; 张春华; 毛亮; 冯海玮; 李卉

地址: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代理人:

王毓理;王锡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农业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的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该装置包括:发酵间、控制间、移动平台和斜面踏板,其中:发酵间和与之相连的控制间固定设置于移动平台的上方;斜面踏板、发酵间和控制间依次排列设置。本发明可人工移动,也可实时实地拆卸,能进行田园分布式秸秆废弃物发酵,节约了人力和原材料输送的成本。本发明结构独特新颖,在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田园秸秆废弃物,美化环境,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间、控制间、移动平台和斜面踏板,其中:发酵间和与之相连的控制间固定设置于移动平台的上方;斜面踏板、发酵间和控制间依次排列设置;
所述的发酵间包括:墙体、保温门、带有排风机的排风口、喷淋装置和送风管道,其中:墙体的内外表面分别为不锈钢板和彩钢板,相邻墙体之间活动连接,保温门位于发酵间的一端并与墙体转动连接,带有排风机的排风口设于发酵间的顶部中央处,喷淋装置设于发酵箱的顶部,若干根送风管道等间距设置于发酵间底部;
所述的墙体的内外表面之间设保温层;
所述的活动连接是指:可拆卸地采用橡胶封条和螺丝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发酵间的墙壁设有墙体保温层,其内部设有相互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喷淋装置均匀分布于发酵的顶部。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送风管道与风箱和送风机相连;所述的发酵间底部的送风管道由中间向两侧排列,其上设有若干个喇叭型通气管,并对应通向地上成排的凹槽中。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间包括:墙体、送风机、风箱和智能化控制机柜,其中:墙体由彩钢板制作,墙体之间用螺丝连接;所述的送风机和风箱与送气管道相连;所述的智能化控制机柜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悬挂于发酵间的内部墙壁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移动平台包括:不锈钢板和滑轮,其中:滑轮分布于不锈钢板的下方,可通过控制间内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随意改变方向和移动。

说明书

说明书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农业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很多农民为赶农时、抢播种、图省事,将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等进行露天焚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不但污染环境、形成火灾隐患、造成交通危险,而且热值低,不便利用;此外,村野路旁、田园等直接堆置的大量日常生活垃圾,如菜叶果皮、餐厨泔脚、畜禽粪便、食品废渣等,易造成污水横流、气味恶臭和蚊虫乱飞等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秸秆和日常生活垃圾中通常含有大量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有机质和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易分解、热值低,营养丰富。若将这些有机废弃物加以回收利用,经过发酵制作有机肥施予田间,不仅可有效改良土壤,增强作物抗病虫能力,而且环保无污染,节约资源。
[0003]近年来,虽然我国已加大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开发力度,但以企事业单位进行大规模生产为主,农村野外田园里大量零散的农用废弃物仍不能得到良好的回收利用,不仅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而且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资源。
[0004]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2876566A,公开日2013‑01‑16,公开了一种“上折流式秸秆型移动式沼气发酵罐”,其罐体内设有至少三块排布为折形的斜挡板,每块斜档板的下端部设有沉渣口,除了位于罐体最上部的斜档板外,其余斜挡板的上端部与罐体内壁之间均留有浮渣通道;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斗和出气口,与进料斗连接的进料管和回流管伸至罐体内下部;罐体下部设有位于最下部斜挡板下方的沉渣排渣阀,罐体上部设有位于最上部斜挡板下方的浮渣排渣阀。但该发酵罐对秸秆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无送氧装置,若用于制作有机肥,则使秸秆等辅料腐熟不彻底,难以产生高质量的有机肥。
[0005]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1701177A,公开日2010‑05‑05,公开了一种“移动厌氧发酵容器”。该技术在设置有排气止回装置的密封容器内设置液相密封而气相开放的腔室容纳发酵物质,腔室的顶部由防水透气膜构成,与密封容器上排气止回装置的进气口连通。防水透气膜阻隔了发酵物质的液体和固体到达排气止回装置,仅释放多余的气体到容器外。但有机肥制作过程中需适时补充氧气以供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本技术只能保持厌氧环境,不适用于制作有机肥,且移动过程操作复杂,费力费时。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通过将发酵间和控制间下方安装移动平台,将发酵间和控制间的墙体用橡胶封条和螺丝进行连接,以实现对发酵设备的位置控制以及发酵过程中的密封性和可拆卸性,控制间内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进行自动发酵检测、监测,控制移动平台,驱动滑轮前进后退并随意调整滑轮的方向,便于远距离移动运输、保养和保存。本发明的发酵间设有保温层,可加速发酵进程,缩短发酵周期,提高经济效率。整个发酵系统可人工移动也可实时实地拆卸,能进行田园分布式秸秆废弃物发酵,节约了人力和原材料输送的成本;在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田园秸秆废弃物,美化环境,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0007]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发酵间、控制间、移动平台和斜面踏板,其中:发酵间和与之相连的控制间固定设置于移动平台的上方;斜面踏板、发酵间和控制间依次排列设置。
[0008]所述的发酵间包括:墙体、保温门、带有排风机的排风口、喷淋装置和送风管道,其中:墙体的内外表面分别为不锈钢板和彩钢板,相邻墙体之间活动连接,保温门位于发酵间的一端并与墙体转动连接,带有排风机的排风口设于发酵间的顶部中央处,喷淋装置设于发酵箱的顶部,若干根送风管道等间距设置于发酵间底部。
[0009]所述的墙体的内外表面之间设保温层。
[0010]所述的活动连接是指:可拆卸地采用橡胶封条和螺丝连接。
[0011]所述的发酵间墙壁设有墙体保温层,其内部设有相互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0012]所述的喷淋装置均匀分布于发酵间的顶部。
[0013]所述的送风管道与风箱和送风机相连;并由中间向两侧排列,其上设有若干个喇叭型通气管,并对应通向地上成排的凹槽中。
[0014]所述的控制间包括:墙体,送风机,风箱和智能化控制机柜,其中:墙体由彩钢板制作,墙体之间用螺丝连接;所述的送风机和风箱与送气管道相连;所述的智能化控制机柜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悬挂于发酵间的内部墙壁上。
[0015]所述的移动平台包括:不锈钢板和滑轮,其中:滑轮分布于不锈钢板的下方,可通过控制间内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随意改变方向和移动。
技术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可移动拆卸式微生物发酵设备能将田园大量零散的秸秆废弃物进行合理有效的回收利用,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用于发酵城乡生活有机垃圾。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少,可移动或拆卸,进行田园分布式废弃物清洁化收集及有机发酵利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0018]图2a为本发明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0019]图2b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3a为本发明的发酵间内顶部示意图;
[0021]图3b为本发明的发酵间外顶部示意图;
[0022]图中:发酵间1、控制间2、移动平台3、不锈钢板4、滑轮5、送风管道6、喇叭型通气管7、凹槽8、墙体9、保温层10、橡胶封条11、螺丝12、保温门13、铰链14、排风口15、排风机16、排风口盖17、风箱18、门19、送风机20、智能化控制机柜21、温度传感器22、喷淋装置23、斜面踏板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发酵间1、控制间2、移动平台3和斜面踏板24,其中:发酵间1和控制间2在移动平台3的上方,用螺丝12固定;斜面踏板24在发酵间1的前方;发酵间1在控制间2的前方,发酵间1和控制间2之间用送风管道6连接。
[0025]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发酵间包括:墙体9、保温门10、排风口13喷淋装置23和送风管道6,其中,墙体9内表面为不锈钢板,外表面为彩钢板,内外表面之间设保温层,墙体之间用橡胶封条11和螺丝12连接,可拆卸;保温门9设于发酵间1前方,用铰链14与不锈钢墙体9相连;排风口15设于发酵间的顶部中央处,并处安装排风机16,上面安放排风口盖17;喷淋装置23设于发酵箱1的顶部;送风管道6等间距设置于发酵间1底部。
[0026]所述的发酵间1的墙壁设有墙体保温层10,其内部设有相互连接的温度传感器22。
[0027]所述的喷淋装置23均匀分布于发酵间1的顶部。
[0028]所述的送风管道6与风箱18和送风机20相连,发酵间1底部的送风管道6上设有若干个喇叭型通气管7,并对应通向地上成排的凹槽8中。
[0029]所述的控制间2包括:墙体9,送风机20,风箱18和智能化控制机柜21,墙体9由彩钢板制作,墙体之间用螺丝12连接;送风机20、风箱18与送气管道6相连;智能化控制机柜21与温度传感器22相连,悬挂于发酵间1的内部墙壁上。
[0030]所述的移动平台3包括:不锈钢板4和滑轮5,其中:滑轮5分布于不锈钢板4的下方,可通过控制间内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随意改变方向和移动。
[0031]在本实施例中,培养料中常用到农作物秸秆、菜叶果皮、餐厨泔脚、畜禽粪便、食品废渣等废弃物,但因大多秸秆表面具有蜡质保护层,故应先使原料用水浸湿透,然后控去水分,将其与牲畜粪肥或菜籽饼等均匀混合后抛撒入发酵间中进行发酵。第一次发酵完成后翻堆再次送入该发酵间1中进行第二次发酵,实现连续化生产。
[0032]所述的发酵间1的墙体9内表面为不锈钢板,外表面为彩钢板,并用橡胶封条11和螺丝12连接,可拆卸,墙体中间夹厚墙体保温层10,前方设有保温门13。发酵间后设有控制间2,用于摆放送风机20、风箱18和智能化控制机柜21。
[0033]所述的发酵间1底部安装埋设有多根送风管道6,其上设有若干个喇叭型通气管7,并对应通向地上成排的凹槽8中。发酵间内设有相互连接的温度传感器22和数字化智能系统,实现温度与送风的平衡。
[0034]所述的发酵间1顶部设有喷淋装置23,可有效调节发酵物料水分含量,提高发酵效率。
[0035]本装置将发酵间和控制间下方安装移动平台,以实现对发酵设备的位置控制;将发酵间和控制间的墙体用橡胶封条和螺丝进行连接,以实现发酵过程中的密封性和可拆卸性,便于远距离移动运输、保养和保存。若待发酵物相距较近,则可随意进行移动以便收集预发酵废弃物,若待发酵物相距较远,则可将该发酵设备进行拆卸,再运至待发酵地进行现场组装,然后发酵废弃物;若暂时无发酵物,则可将该发酵设备进行拆卸,便于保养和保存,节约占地面积。

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2193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15CN103102193A*CN103102193A*(21)申请号 201310080948.8(22)申请日 2013.03.14C05F 17/00(2006.01)C05F 9/04(2006.01)(71)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地址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72)发明人周培 支月娥 张春华 毛亮冯海玮 李卉(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代理人王毓理 王锡麟(54) 发明名称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57) 摘要一种农业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的基于田园秸秆。

2、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该装置包括:发酵间、控制间、移动平台和斜面踏板,其中:发酵间和与之相连的控制间固定设置于移动平台的上方;斜面踏板、发酵间和控制间依次排列设置。本发明可人工移动,也可实时实地拆卸,能进行田园分布式秸秆废弃物发酵,节约了人力和原材料输送的成本。本发明结构独特新颖,在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田园秸秆废弃物,美化环境,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2193 ACN 103102193 A1/。

3、1页21.一种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间、控制间、移动平台和斜面踏板,其中:发酵间和与之相连的控制间固定设置于移动平台的上方;斜面踏板、发酵间和控制间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的发酵间包括:墙体、保温门、带有排风机的排风口、喷淋装置和送风管道,其中:墙体的内外表面分别为不锈钢板和彩钢板,相邻墙体之间活动连接,保温门位于发酵间的一端并与墙体转动连接,带有排风机的排风口设于发酵间的顶部中央处,喷淋装置设于发酵箱的顶部,若干根送风管道等间距设置于发酵间底部;所述的墙体的内外表面之间设保温层;所述的活动连接是指:可拆卸地采用橡胶封条和螺丝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

4、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发酵间的墙壁设有墙体保温层,其内部设有相互连接的温度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喷淋装置均匀分布于发酵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送风管道与风箱和送风机相连;所述的发酵间底部的送风管道由中间向两侧排列,其上设有若干个喇叭型通气管,并对应通向地上成排的凹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间包括:墙体、送风机、风箱和智能化控制机柜,其中:墙体由彩钢板制作,墙体之间用螺丝连接;所述的送风机和风箱与送气管道相连;所述的智能化控制机柜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悬挂于发酵间的内部墙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

5、征是,所述的移动平台包括:不锈钢板和滑轮,其中:滑轮分布于不锈钢板的下方,可通过控制间内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随意改变方向和移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02193 A1/4页3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技术领域0001 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农业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背景技术0002 0002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很多农民为赶农时、抢播种、图省事,将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等进行露天焚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不但污染环境、形成火灾隐患、造成交通危险,而且热值低,不便利用;此外,村野路旁、田园等直接堆置的大量日常生活垃。

6、圾,如菜叶果皮、餐厨泔脚、畜禽粪便、食品废渣等,易造成污水横流、气味恶臭和蚊虫乱飞等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秸秆和日常生活垃圾中通常含有大量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有机质和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易分解、热值低,营养丰富。若将这些有机废弃物加以回收利用,经过发酵制作有机肥施予田间,不仅可有效改良土壤,增强作物抗病虫能力,而且环保无污染,节约资源。0003 0003近年来,虽然我国已加大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开发力度,但以企事业单位进行大规模生产为主,农村野外田园里大量零散的农用废弃物仍不能得到良好的回收利用,不仅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而且浪费了宝贵的生物。

7、资源。0004 0004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2876566A,公开日2013-01-16,公开了一种“上折流式秸秆型移动式沼气发酵罐”,其罐体内设有至少三块排布为折形的斜挡板,每块斜档板的下端部设有沉渣口,除了位于罐体最上部的斜档板外,其余斜挡板的上端部与罐体内壁之间均留有浮渣通道;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斗和出气口,与进料斗连接的进料管和回流管伸至罐体内下部;罐体下部设有位于最下部斜挡板下方的沉渣排渣阀,罐体上部设有位于最上部斜挡板下方的浮渣排渣阀。但该发酵罐对秸秆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无送氧装置,若用于制作有机肥,则使秸秆等辅料腐熟不彻底,难以产生高质量的有机肥。00。

8、05 0005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1701177A,公开日2010-05-05,公开了一种“移动厌氧发酵容器”。该技术在设置有排气止回装置的密封容器内设置液相密封而气相开放的腔室容纳发酵物质,腔室的顶部由防水透气膜构成,与密封容器上排气止回装置的进气口连通。防水透气膜阻隔了发酵物质的液体和固体到达排气止回装置,仅释放多余的气体到容器外。但有机肥制作过程中需适时补充氧气以供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本技术只能保持厌氧环境,不适用于制作有机肥,且移动过程操作复杂,费力费时。发明内容0006 0006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通过将发酵间和控制间。

9、下方安装移动平台,将发酵间和控制间的墙体用橡胶封条和螺丝进行连接,以实现对发酵设备的位置控制以及发酵过程中的密封性和可拆卸性,控制间内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进行自动发酵检测、监测,控制移动平台,驱动滑说 明 书CN 103102193 A2/4页4轮前进后退并随意调整滑轮的方向,便于远距离移动运输、保养和保存。本发明的发酵间设有保温层,可加速发酵进程,缩短发酵周期,提高经济效率。整个发酵系统可人工移动也可实时实地拆卸,能进行田园分布式秸秆废弃物发酵,节约了人力和原材料输送的成本;在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田园秸秆废弃物,美化环境,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0007 0007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

10、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发酵间、控制间、移动平台和斜面踏板,其中:发酵间和与之相连的控制间固定设置于移动平台的上方;斜面踏板、发酵间和控制间依次排列设置。0008 0008所述的发酵间包括:墙体、保温门、带有排风机的排风口、喷淋装置和送风管道,其中:墙体的内外表面分别为不锈钢板和彩钢板,相邻墙体之间活动连接,保温门位于发酵间的一端并与墙体转动连接,带有排风机的排风口设于发酵间的顶部中央处,喷淋装置设于发酵箱的顶部,若干根送风管道等间距设置于发酵间底部。0009 0009所述的墙体的内外表面之间设保温层。0010 0010所述的活动连接是指:可拆卸地采用橡胶封条和螺丝连接。0011 0011所述的。

11、发酵间墙壁设有墙体保温层,其内部设有相互连接的温度传感器。0012 0012所述的喷淋装置均匀分布于发酵间的顶部。0013 0013所述的送风管道与风箱和送风机相连;并由中间向两侧排列,其上设有若干个喇叭型通气管,并对应通向地上成排的凹槽中。0014 0014所述的控制间包括:墙体,送风机,风箱和智能化控制机柜,其中:墙体由彩钢板制作,墙体之间用螺丝连接;所述的送风机和风箱与送气管道相连;所述的智能化控制机柜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悬挂于发酵间的内部墙壁上。0015 0015所述的移动平台包括:不锈钢板和滑轮,其中:滑轮分布于不锈钢板的下方,可通过控制间内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随意改变方向和移动。00。

12、16 技术效果0017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可移动拆卸式微生物发酵设备能将田园大量零散的秸秆废弃物进行合理有效的回收利用,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用于发酵城乡生活有机垃圾。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少,可移动或拆卸,进行田园分布式废弃物清洁化收集及有机发酵利用。附图说明0018 001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0019 0018图2a为本发明的侧面剖视示意图;0020 0019图2b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0021 0020图3a为本发明的发酵间内顶部示意图;0022 0021图3b为本发明的发酵间外顶部示意图;0023 0022图。

13、中:发酵间1、控制间2、移动平台3、不锈钢板4、滑轮5、送风管道6、喇叭型通气管7、凹槽8、墙体9、保温层10、橡胶封条11、螺丝12、保温门13、铰链14、排风口15、排风机16、排风口盖17、风箱18、门19、送风机20、智能化控制机柜21、温度传感器22、喷淋装置23、斜面踏板24。说 明 书CN 103102193 A3/4页5具体实施方式0024 0023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0025 实施例10026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发酵间1、控制间2。

14、、移动平台3和斜面踏板24,其中:发酵间1和控制间2在移动平台3的上方,用螺丝12固定;斜面踏板24在发酵间1的前方;发酵间1在控制间2的前方,发酵间1和控制间2之间用送风管道6连接。0027 0025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发酵间包括:墙体9、保温门10、排风口13喷淋装置23和送风管道6,其中,墙体9内表面为不锈钢板,外表面为彩钢板,内外表面之间设保温层,墙体之间用橡胶封条11和螺丝12连接,可拆卸;保温门9设于发酵间1前方,用铰链14与不锈钢墙体9相连;排风口15设于发酵间的顶部中央处,并处安装排风机16,上面安放排风口盖17;喷淋装置23设于发酵箱1的顶部;送风管道6等间距设置于发酵间。

15、1底部。0028 0026所述的发酵间1的墙壁设有墙体保温层10,其内部设有相互连接的温度传感器22。0029 0027所述的喷淋装置23均匀分布于发酵间1的顶部。0030 0028所述的送风管道6与风箱18和送风机20相连,发酵间1底部的送风管道6上设有若干个喇叭型通气管7,并对应通向地上成排的凹槽8中。0031 0029所述的控制间2包括:墙体9,送风机20,风箱18和智能化控制机柜21,墙体9由彩钢板制作,墙体之间用螺丝12连接;送风机20、风箱18与送气管道6相连;智能化控制机柜21与温度传感器22相连,悬挂于发酵间1的内部墙壁上。0032 0030所述的移动平台3包括:不锈钢板4和滑。

16、轮5,其中:滑轮5分布于不锈钢板4的下方,可通过控制间内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随意改变方向和移动。0033 0031在本实施例中,培养料中常用到农作物秸秆、菜叶果皮、餐厨泔脚、畜禽粪便、食品废渣等废弃物,但因大多秸秆表面具有蜡质保护层,故应先使原料用水浸湿透,然后控去水分,将其与牲畜粪肥或菜籽饼等均匀混合后抛撒入发酵间中进行发酵。第一次发酵完成后翻堆再次送入该发酵间1中进行第二次发酵,实现连续化生产。0034 0032所述的发酵间1的墙体9内表面为不锈钢板,外表面为彩钢板,并用橡胶封条11和螺丝12连接,可拆卸,墙体中间夹厚墙体保温层10,前方设有保温门13。发酵间后设有控制间2,用于摆放送风机。

17、20、风箱18和智能化控制机柜21。0035 0033所述的发酵间1底部安装埋设有多根送风管道6,其上设有若干个喇叭型通气管7,并对应通向地上成排的凹槽8中。发酵间内设有相互连接的温度传感器22和数字化智能系统,实现温度与送风的平衡。0036 0034所述的发酵间1顶部设有喷淋装置23,可有效调节发酵物料水分含量,提高发酵效率。0037 0035本装置将发酵间和控制间下方安装移动平台,以实现对发酵设备的位置控制;将发酵间和控制间的墙体用橡胶封条和螺丝进行连接,以实现发酵过程中的密封性和可拆卸性,便于远距离移动运输、保养和保存。若待发酵物相距较近,则可随意进行移动以说 明 书CN 103102193 A4/4页6便收集预发酵废弃物,若待发酵物相距较远,则可将该发酵设备进行拆卸,再运至待发酵地进行现场组装,然后发酵废弃物;若暂时无发酵物,则可将该发酵设备进行拆卸,便于保养和保存,节约占地面积。说 明 书CN 103102193 A1/2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02193 A2/2页8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02193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