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像显示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图像显示器.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6702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1CN103076702A*CN103076702A*(21)申请号 201210144149.8(22)申请日 2012.05.0710-2011-0109795 2011.10.26 KRG02F 1/1362(2006.01)G02F 1/1368(2006.01)G02F 1/133(2006.01)H04N 13/00(2006.01)(71)申请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地址韩国首尔(72)发明人金硕 黄旷兆(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代理人徐金国 钟强(54) 发明名。
2、称立体图像显示器(57) 摘要一种立体图像显示器,包括:主显示部分,包括第一液晶单元和第一存储电容器,所述第一液晶单元通过第一开关TFT与数据线连接并连接到被提供有公共电压的公共线;以及辅助显示部分,包括第二液晶单元和第二存储电容器,所述第二液晶单元通过第二开关TFT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并通过放电控制TFT与所述公共线连接,其中所述主显示部分和所述辅助显示部分在像素内被分离,并且在它们之间夹有与所述数据线交叉的栅极线;所述第二开关TFT的源极通过第一接触孔与连接图案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孔穿过钝化膜;所述连接图案通过第二接触孔共同地连接到所述放电控制TFT的源极和所述第二液晶单元的像素电极,所述第二接。
3、触孔穿过所述钝化膜。(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8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6702 ACN 103076702 A1/2页21.一种立体图像显示器,包括:主显示部分,包括第一液晶单元和第一存储电容器,所述第一液晶单元通过第一开关TFT与数据线连接并连接到被提供有公共电压的公共线;以及辅助显示部分,包括第二液晶单元和第二存储电容器,所述第二液晶单元通过第二开关TFT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并通过放电控制TFT与所述公共线连接,其中所述主显示部分和所述辅助显。
4、示部分在像素内被分离,并且在所述主显示部分和所述辅助显示部分之间夹有与所述数据线交叉的栅极线,所述第二开关TFT的源极通过第一接触孔与连接图案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孔穿过钝化膜,所述连接图案通过第二接触孔共同地连接到所述放电控制TFT的源极和所述第二液晶单元的像素电极,所述第二接触孔穿过所述钝化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连接图案和所述第二液晶单元的像素电极位于透明电极图案中,所述透明电极图案形成在覆盖所述TFT的钝化膜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公共线包括第一公共线和第二公共线,所述第一公共线与所述栅极线平行,所述第二公共线与所述数据线平行,并且所。
5、述第一公共线通过第三接触孔与所述第二公共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公共线与所述第一存储电容器连接,所述第二公共线通过所述放电控制TFT与所述辅助显示部分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开关TFT的栅极和所述第二开关TFT的栅极与所述栅极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还包括放电控制线,所述放电控制线用于提供放电控制电压以切换所述放电控制TFT,并且所述放电控制线与所述放电控制TFT的栅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存储电容器包括所述第一开关的源极和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源极交叠的部分第一公共线,。
6、且在所述第一开关的源极和所述部分第一公共线之间夹有第一介电层;所述第二存储电容器包括所述第二开关TFT的源极和与所述第二开关TFT的源极交叠的另一部分的所述第一公共线,且在所述第二开关TFT的源极和所述另一部分的所述第一公共线之间夹有第二介电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介电层和所述第二介电层中的每个都包括栅极绝缘膜和半导体图案,所述半导体图案包括半导体有源层以及形成在该半导体有源层上的半导体欧姆接触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开关TFT和第二开关TFT的漏极与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放电控制TFT的漏极与所述公共线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
7、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开关TFT的漏极和所述第二开关TFT的漏极整体形成为“W”形,在所述“W”形中两个U形平行连接,并且所述放电控制TFT的漏极被图案化为“U”形。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交叠在所述栅极线上的一部分所述连接图案与所述数据线平行。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连接图案使所述第二开关TFT的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76702 A2/2页3源极与所述放电控制TFT的源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以最短的距离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栅极线和所述半导体图案与所述第一开关TFT的漏极和所述第二开关TFT的。
8、漏极部分地交叠。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中所述栅极线与所述第一开关TFT和第二开关TFT的漏极的顶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TFT和第二开关TFT的源极的底端交叠,并且所述栅极线不与所述第一开关TFT和第二开关TFT的漏极的底端交叠,而且所述栅极线还不与所述第一开关TFT和第二开关TFT的源极的顶端交叠。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76702 A1/9页4立体图像显示器0001 本申请要求享有2011年10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1-0109795的权益,为了所有目的在此援引该专利申请作为参考,如同在这里完全阐述一样。技术领域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图。
9、像显示器。背景技术0003 立体图像显示器的3D图像实现方法可分为立体技术和自动立体技术。0004 立体技术利用具有最可靠三维效果的左、右眼的时差图像来实现。立体技术分为眼镜方法和无眼镜方法。在无眼镜方法中,通常在显示屏的前部或后部安装诸如视差屏障这样的光学板,用于分离左、右视差图像的光轴。眼镜方法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具有不同偏振方向的左、右视差图像,并且使用偏振眼镜或液晶快门眼镜实现立体图像。0005 液晶快门眼镜型通过在显示装置上以帧为单位交替地显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并且与左/右眼图像数据同步地打开、关闭液晶快门眼镜的左眼和右眼快门来实现3D图像。在液晶快门眼镜型中,关于液晶快门眼镜的时间的数。
10、据较短。因此,3D图像的亮度降低了,并且根据显示装置和液晶快门眼镜之间的同步以及打开/关闭(on/off)切换响应特性,可发生严重的3D串扰。0006 在偏振眼镜型中,诸如图案延迟器这样的偏振分离装置附接到显示面板上。图案延迟器将在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偏振分离。通过佩戴偏振眼镜,当观看者观看立体图像时,通过偏振眼镜的左眼滤波器看见左眼图像的偏振并且通过偏振眼镜的右眼滤波器看见右眼图像的偏振,由此感受到立体效果。0007 在传统的偏振眼镜型立体图像显示器中,可采用液晶显示面板作为显示面板。由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与图案延迟器之间的视差(该视差由上偏振板的厚度和液晶显示面板的上玻。
11、璃基板的厚度引起),这种立体图像显示器提供窄的垂直视角。当在垂直视角大于或小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正面视角来观看显示在偏振眼镜型立体图像显示器上的立体图像时,观看者感受到3D串扰,其中当用一只眼(左眼或右眼)观看时,观看者看到左眼和右眼图像的交叠图像。0008 为来解决在偏振眼镜型立体图像显示器中的垂直视角的3D串扰问题,日本待审公开No.2002-185983提出了一种在立体图像显示器的图案化延迟器上形成黑条纹(或3D膜)的方法。在另一方法中,形成在液晶显示面板上的黑矩阵的宽度能够增加。然而,形成在图案化延迟器上的黑条纹会降低2D/3D图像的亮度并可与黑矩阵相互作用造成云纹。增加黑矩阵的宽度的方法。
12、会减少开口率,从而降低了2D/3D图像的亮度。0009 为了解决日本待审公开No.2002-185983所公开的立体图像显示器的问题,本发明的申请人通过韩国专利申请号2009-0033534(2009年4月17日申请)、美国专利申请号12/536,031(2009年8月5日申请)等提出了一种将显示面板的每个像素分成两个并使用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作为有源黑条纹的技术。本发明的申请人提出的立体图像显示器能够通说 明 书CN 103076702 A2/9页5过将每个像素分成两个即主显示部分和有源黑条纹并且在2D模式中将2D图像数据写入主显示部分和有源黑条纹中,来防止2D图像的亮度降低。此外,本发明的申请。
13、人提出的立体图像显示器能够通过在3D模式中在主显示部分写入3D图像数据并在有源黑条纹中写入黑色灰度级数据来在3D模式中获得黑条纹效果,从而扩宽了垂直视角。但是,当实现本发明的申请人提出的立体图像显示器时,在主显示部分和有源黑条纹中的TFT(薄膜晶体管)数量的增加可增加栅极-漏极寄生电容Cgd并改变主显示部分和有源黑矩阵的栅极-源极寄生电容Cgs。栅极-漏极寄生电容Cgd的增加可导致像素的大的RC(电阻和电容)延迟,从而退化了像素的数据充电特性。此外,在主显示部分和有源黑条纹之间的Cgs值的变化造成反冲电压Vp的变化,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亮度不同。为了将主显示部分和有源黑条纹设计成具有相同电平的V。
14、p,可增加存储电容器的电容。然而,这会减小像素的开口率。发明内容0010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数据充电特性并使开口率的减小最小化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其能够通过将每个像素分成主显示部分和有源黑条纹来增加在2D模式中的显示图像的亮度并且扩宽在3D模式中的垂直视角。0011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立体图像显示器包括:主显示部分,包括第一液晶单元和第一存储电容器,所述第一液晶单元通过第一开关TFT与数据线连接并连接到被提供有公共电压的公共线;以及辅助显示部分,包括第二液晶单元和第二存储电容器,所述第二液晶单元通过第二开关TFT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并通过放电控制TFT与所述公共线连接。0012 所述主。
15、显示部分和所述辅助显示部分在像素内被分离,并且在所述主显示部分和所述辅助显示部分之间夹有与所述数据线交叉的栅极线。0013 所述第二开关TFT的源极通过第一接触孔与连接图案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孔穿过钝化膜。0014 所述连接图案通过第二接触孔共同地连接到所述放电控制TFT的源极和所述第二液晶单元的像素电极,所述第二接触孔穿过所述钝化膜。0015 所述连接图案和所述第二液晶单元的像素电极位于透明电极图案中,所述透明电极图案形成在覆盖所述TFT的钝化膜上。附图说明0016 给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理解并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图解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0017 图。
16、1和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方式的偏振眼镜型立体图像显示器的框图。0018 图3是图2中所示像素的等效电路图。0019 图4是显示根据驱动模式的放电控制电压的波形图。0020 图5是显示在2D和3D模式中像素的操作实例的视图。0021 图6是显示图3中所示的主显示部分和辅助显示部分的详细构造的像素PIX的等效电路图。0022 图7是显示像素PIX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顶视平面图。说 明 书CN 103076702 A3/9页60023 图8A是沿图7中的线I-I所得的剖面图。0024 图8B是沿图7中的线II-II所得的剖面图。0025 图8C是沿图7中的线III-III所得的剖面图。00。
17、26 图9是详细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方式的像素的顶视平面图。0027 图10是显示沿图9中的线IV-IV所得的剖面的剖面图。0028 图11是详细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典型实施方式的像素的顶视平面图。0029 图12是显示沿图11中的线V-V所得的剖面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30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在对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对现有已知的功能或结构的详细解释被认为会不必要的转移本发明的主题,那么这样的解释将被省略。0031 图1到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视图。0。
18、032 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包括显示装置10、图案化延迟器20、控制器30、面板驱动电路40以及偏振眼镜50。0033 显示装置10可由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场致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包括无机电致发光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电致发光装置(EL)、电泳显示器(EPD)之类的平板显示装置实现。以下请注意,将会针对液晶显示器来描述显示装置10,但是并不局限于此。0034 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1、上偏振膜11a和下偏振膜11b。显示面板11在2D模式中显示2D图像,在3D模式中显示3D图像。显示面板11可包括两个玻璃基板以及在它们之间形成的。
19、液晶层。在显示面板11的下玻璃基板上形成像素阵列,其包括数据线DL、与数据线DL交叉的栅极线GL、用于提供公共电压Vcom的公共线VCL1和VCL2、用于提供放电控制电压V3D的放电控制线V3DL、TFT ST1、TFT ST2、TFT DST、主显示部分MP以及辅助显示部分SP。主显示部分MP和辅助显示部分SP在像素PIX内被分离,在主显示部分MP和辅助显示部分SP之间夹有栅极线GL。0035 第一公共线VCL1与栅极线GL平行,并且第二公共线VCL2与数据线DL平行。公共线VCL1和VCL2分成第一和第二公共线VCL1和VCL2。第一和第二公共线VCL1和VCL2彼此电连接以向像素PIX内。
20、的公共电极Ec1和Ec2提供公共电压Vcom。0036 在显示面板11的上玻璃基板上形成滤色器阵列,其包括黑矩阵、滤色器等。被提供有公共电压Vcom的公共电极可进一步形成在上玻璃基板上。上和下偏振膜11a和11b分别附接在显示面板11的上和下玻璃基板上,并且形成用于设置液晶的预倾角的取向膜。可在玻璃基板之间形成柱状间隔物以便保持液晶单元的单元间隙(cell gap)。0037 显示面板11可被实现为透射式显示装置、半透射式显示装置、反射式显示装置中的任何一种形式。透射式显示装置和半透射式显示装置需要背光单元12。背光单元12可由直下式背光单元或者边缘式背光单元实现。0038 显示面板11的像素。
21、阵列包括像素PIX,像素PIX根据信号线DL和GL的交叉结构布置成矩阵形式。每个像素PIX可以是红(R)、绿(G)和蓝(B)三基色的三个子像素中的任说 明 书CN 103076702 A4/9页7何一个。而且,如图3中所示,每个像素PIX都包括主显示部分MP和用作有源黑条纹的辅助显示部分SP,它们被夹在它们之间的布线部分分开。主显示部分MP和辅助显示部分SP之间的布线部分包括第一公共线VCL1、栅极线GL和放电控制线V3DL。0039 主显示部分MP与第一公共线VCL1连接并通过第一开关TFT ST1与数据线DL连接。辅助显示部分SP通过第二开关TFT ST2与数据线DL连接,并通过放电控制T。
22、FT DST与第二公共线VCL2连接。第一开关TFT ST1和第二开关TFT ST2通过来自栅极线GL的扫描脉冲(图4的SCAN)同时导通。扫描脉冲SCAN在栅极低电压VGL和栅极高电压VGH之间摆动。放电控制TFT DST通过放电控制线V3DL提供的放电控制电压V3D导通。0040 根据模式选择信号SEL以不同的值产生放电控制电压V3D产,如图4中所示。在2D模式中,可以以与栅极低电压VGL相同的电平产生放电控制电压V3D,以使放电控制TFT DST截止。在3D模式中,可以以比栅极低电压VGL高并且比栅极高电压VGH低的微开电平电压Vsol产生放电控制电压V3D,以便微开(slight tu。
23、rn-on)放电控制TFT DST。“微开”状态代表相比“全开”状态,TFT的沟道电流Ids较小的状态。这是因为TFT的沟道电阻和沟道电流取决于栅极电压。栅极低电压VGL可设置在-5V和0V之间的电压,栅极高电压VGH可设置在25V和30V之间的电压。在这种情况下,微开电平电压Vsol可设置在8V和12V之间的电压。0041 当长时间施加作为直流电压的栅极电压时,放电控制TFT DST可由于栅极偏置应力而退化。在这种情况下,TFT的阈值电压改变了。为了降低由栅极偏置应力造成的放电控制TFT DST的退化,在3D模式中可将放电控制电压V3D周期性地降低至栅极低电压VGL。0042 如图5中所示,。
24、主显示部分MP在2D模式中显示2D图像数据,在3D模式中显示3D图像数据。相比之下,如图5中所示,辅助显示部分SP在2D模式中显示2D图像数据,而在3D模式中显示黑色灰度级,并且起到黑条纹的作用。0043 图案化延迟器20附接到显示面板11的上偏振膜11a。第一偏振选择图案22形成在图案化延迟器20的奇数行。第二偏振选择图案24形成在图案化延迟器20的偶数行。第一偏振选择图案22的光吸收轴与第二偏振选择图案24的光吸收轴正交。第一偏振选择图案22面对像素阵列的奇数水平像素行,第二偏振选择图案24面对像素阵列的偶数水平像素行。第一偏振选择图案22延迟自上偏振膜11a入射的光,以使第一偏振光(例如。
25、左圆偏振光)穿过。第二偏振选择图案24延迟自上偏振膜11a入射的光,以使第二偏振光(例如右圆偏振光)穿过。第一和第二偏振光的光轴彼此正交。0044 根据模式选择信号SEL,控制器30控制2D或3D模式中面板驱动电路40的操作。控制器30通过诸如触摸屏、屏上显示器(OSD)、键盘、鼠标、远程控制器之类的用户界面接收模式选择信号SEL,并响应于模式选择信号SEL在2D模式操作和3D模式操作之间切换。同时,控制器30可通过检测在输入图像数据中编码的2D/3D识别码来区分2D模式和3D模式,例如,所述2D/3D识别码例如是能被编码到数字广播标准的EPG(电子程序指南)或者ESG(电子服务指南)中的2D。
26、/3D识别码。0045 控制器30将3D模式下从视频源输入的3D图像数据分离为左眼图像数据和右眼图像数据,然后将左眼图像数据和右眼图像数据提供给数据驱动器41。为此,控制器30可包括3D格式化器。控制器30将2D模式下从视频源输入的2D图像的RGB数据提供给数据驱动器41。说 明 书CN 103076702 A5/9页80046 控制器30通过使用诸如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数据使能信号DE、点时钟CLK之类的时序信号产生用于控制面板驱动电路40的操作时序的控制信号。0047 用于控制数据驱动器41的操作时序的数据控制信号包括源极起始脉冲SSP、源极采样时钟SSC、源极。
27、输出使能信号SOE和极性控制信号POL,其中源极起始脉冲SSP表示在显示1个水平行的数据时在1个水平周期中的数据起始点,源极采样时钟SSC控制数据的采样时序,源极输出使能信号SOE控制数据驱动器41的输出时序,极性控制信号POL控制待提供到显示面板11的液晶单元的数据电压的极性。0048 用于控制栅极驱动器42的操作时序的栅极控制信号包括栅极起始脉冲GSP、栅极移位时钟信号GSC以及栅极输出使能信号GOE,其中栅极起始脉冲GSP表示在显示一屏时在1个垂直周期中开始扫描的起始水平行,栅极移位时钟信号GSC输入到栅极驱动器42内的移位寄存器中以顺序地将栅极起始脉冲GSP移位,栅极输出使能信号GOE。
28、控制栅极驱动器42的输出。0049 控制器30能够通过倍增与输入帧频同步的时序信号Vsync、Hsync、DE和DCLK,以Nf(N是大于2的正整数,f是输入帧频)的帧频来控制面板驱动电路40的操作。输入帧频在NTSC(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制式中是60Hz,在PAL(逐行倒相)制式中是50Hz。0050 面板驱动电路40包括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1的数据线DL的数据驱动器41和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1的栅极线GL的栅极驱动器42。0051 数据驱动器41在时序控制器30的控制下锁存2D或3D图像的数字视频数据,并且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成模拟正伽马补偿电压和模拟负伽马补偿电压。数据驱动器41响应于极性控制。
29、信号POL反转待提供到数据线DL的数据电压的极性。数据驱动器41与从栅极驱动器42输出的扫描脉冲(或者栅极脉冲)同步地向数据线DL输出数据电压。0052 栅极驱动器42在控制器30的控制下顺序地将在栅极高电压VGH和栅极低电压VGL之间摆动的扫描脉冲SCAN提供给栅极线GL。0053 面板驱动电路40包括电源电路(未示出)、放电控制电压产生电路等。电源电路产生诸如公共电压Vcom、栅极高电压VGH、栅极低电压VGL、正/负伽马基准电压以及微开电平电压Vsol这样的面板驱动电压以提供给显示面板11。电源电路可由DC-DC转换器实现。放电控制电压产生电路在控制器30的控制下输出与图4中所示相同的放。
30、电控制电压V3D。放电控制电压产生电路可由用于切换微开电平电压Vsol和栅极低电压VGL的电源切换装置实现。0054 偏振眼镜50包括具有左眼偏振滤波器的左眼镜片50L和具有右眼偏振滤波器的右眼镜片50R。左眼偏振滤波器具有与图案化延迟器20的第一偏振选择图案22相同的光吸收轴,右眼偏振滤波器具有与图案化延迟器20的第二偏振选择图案24相同的光吸收轴。例如,左圆偏振滤波器可被选择作为偏振眼镜50的左眼偏振滤波器,右圆偏振滤波器可被选择作为偏振眼镜50的右眼偏振滤波器。通过佩戴偏振眼镜50,观看者通过左眼仅看见左眼图像,通过右眼看见仅右眼图像。结果,观看者能够通过双目视差感受到立体效果。0055。
31、 图6是像素PIX的等效电路图。图7是显示像素PIX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顶视平面图。图8A到8C是沿图7中的线I-I、II-II和III-III所得的剖面图。在图8A到8C中,“AC”代表半导体有源层,其用于在TFT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形成沟道;“N+”代表半导体欧姆接触层,其用于与TFT的源极和漏极进行欧姆接触;“SUB”代表下玻璃基板。说 明 书CN 103076702 A6/9页90056 参照图6至图8C,主显示部分MP包括第一液晶单元Clc1和第一存储电容器Cst1,其中第一液晶单元Clc1与第一开关TFT ST1连接并被提供有公共电压Vcom。第一液晶单元Clc1的液晶分子由被提供有数据电。
32、压的第一像素电极Ep1与被提供有公共电压Vcom的第一公共电极Ec1之间的电压差驱动。第一像素电极Ep1通过第一开关TFT ST1与数据线DL连接。第一公共电极Ec1与第一和第二公共线VCL1和VCL2中的任何一个连接,并被提供有公共电压Vcom。第一存储电容器Cst1保持第一液晶单元Clc1的电压恒定。0057 第一开关TFT ST1响应于来自栅极线GL的扫描脉冲SCAN而导通,以向第一像素电极Ep1施加来自数据线DL的数据电压Vdata。第一开关TFT ST1的栅极与栅极线GL连接,并且其漏极D与数据线DL连接。第一开关TFT ST1的源极S通过第一接触孔CH1与第一像素电极Ep1连接,其。
33、中第一接触孔CH1穿过钝化膜例如有机绝缘膜PAC和无极绝缘膜PAS。0058 第一存储电容器Cst1包括第一开关TFT ST1的源极S和部分第一公共线VCL1,其中所述部分第一公共线VCL1与第一开关TFT ST1的源极S交叠并且在源极S和所述部分第一公共线VCL1之间夹有介电层。第一存储电容器Cst1的介电层包括依次叠置的栅极绝缘膜GI、半导体图案ACT和N+。半导体图案ACT和N+包括半导体有源层ACT以及形成在半导体有源层ACT上的半导体欧姆接触层N+。0059 第一公共电极Ec1与被提供有公共电压Vcom的第二公共线VCL2连接。第二公共线VCL2通过第三接触孔CH3与第一公共线VCL。
34、1连接,其中第三接触孔CH3穿过有机绝缘膜PAC、无机绝缘膜PAS和栅极绝缘膜GI。因此,第一和第二公共线VCL1和VCL2被提供有公共电压Vcom。0060 辅助显示部分SP包括第二液晶单元Clc2和第二存储电容器Cst2,其中第二液晶单元Clc2与第二开关TFT ST2和放电控制TFT DST连接并被提供有公共电压Vcom。第二液晶单元Clc2的液晶分子由被提供有数据电压的第二像素电极Ep2和被提供有公共电压Vcom的第二公共电极Ec2之间的电压差驱动。第二像素电极Ep2通过第二开关TFT ST2与数据线DL连接。第二公共电极Ec2与第一和第二公共线VCL1和VCL2中的任何一个连接并被提。
35、供有公共电压Vcom。第二存储电容器Cst2保持第二液晶单元Clc2的电压恒定。0061 第二开关TFT ST2响应于来自栅极线GL的扫描脉冲SCAN而导通,以向第二像素电极Ep2施加来自数据线DL的数据电压Vdata。第二开关TFT ST2的栅极与栅极线GL连接,并且其漏极D与数据线DL连接。第二开关TFT ST2的源极S通过第二接触孔CH2与第二像素电极Ep2连接,其中第二接触孔CH2穿过钝化膜例如有机绝缘膜PAC和无极绝缘膜PAS。为此,第二像素电极Ep2的一端延伸横越(across)栅极线GL,且在它们之间夹有有机绝缘膜PAC和无极绝缘膜PAS,并且所述一端通过第二接触孔CH2与第二开。
36、关TFT ST2的源极S连接。第二开关TFT ST2的源极S通过像素电极Ep2和第二接触孔CH2与存储电容器Cst2连接,并且直接连接到放电控制TFT DST的源极S。0062 为了减少像素PIX的开口率的降低,第一开关TFT ST1的栅极和第二开关TFT ST2的栅极由栅极线GL的一部分实现。第一和第二开关TFT ST1和ST2的源极S和漏极D与栅极线GL交叠,且在它们之间夹有半导体图案ACT和N+。0063 第一开关TFT ST1的漏极和第二开关TFT ST2的漏极整体形成为“W”形源极/漏极金属图案,在所述源极/漏极金属图案中两个U形平行地连接。第一和第二开关TFT ST1说 明 书CN。
37、 103076702 A7/9页10和ST2彼此紧挨着。放电控制TFT DST的漏极D被图案化为“U”形。TFT ST1、ST2和DsT中的每个的源极S的一端都置于U形沟道内,所述U形沟道由U形漏极D限定。0064 第二存储电容器Cst2包括第二开关TFT ST2的源极S和另一部分的第一公共线VCL1,其中所述另一部分的第一公共线VCL1与第二开关TFT ST2的源极S交叠,且在该源极S和另一部分的第一公共线VCL1之间夹有介电层。第二存储电容器Cst2的介电层包括依次叠置的栅极绝缘膜GI、半导体有源层ACT和半导体欧姆接触层N+。0065 放电控制TFT DST响应于放电控制电压V3D在第二。
38、像素电极Ep2与第二公共线VCL2之间切换电流通路。放电控制TFT DST的栅极与放电控制线V3DL连接,并且其源电极S与第二开关TFT ST2的源极S连接。放电控制TFT DST的源极S和漏极D与放电控制线V3DL交叠且在它们之间夹有半导体图案ACT和N+,其中放电控制线V3DL与栅极线GL平行地形成。放电控制线V3DL的一部分用作放电控制TFT DST的栅极。放电控制TFT DST的源极S和第二开关TFT ST2的源极S通过形成在半导体有源层ACT和半导体欧姆层N+的图案上并延伸横越栅极线GL的源极/漏极金属图案连接。放电控制TFT DST的漏极D通过第四接触孔CH4与第二公共线VCL2连。
39、接,其中第四接触孔CH4穿过有机绝缘膜PAC。0066 如图7至图8C中所示,栅极线GL、放电控制线V3DL和第一公共线VCL1可形成在栅极金属图案中,该栅极金属图案形成在玻璃基板SUB上。TFT ST1、ST2和DST的源极S和漏极D可形成在源极/漏极金属图案中,该源极/漏极金属图案形成在半导体图案ACT和N+上并与半导体图案ACT和N+形成为一体。如图7和图8C中所示,像素电极Ep1和Ep2、公共电极Ec1和Ec2、第二公共线VCL2可形成在透明电极图案中,该透明电极图案形成在覆盖上述TFT的钝化膜例如有机绝缘膜PAC上。0067 充入液晶单元Clc1和Clc2中的数据电压的变化量与反冲电。
40、压Vp一样大。如下面等式1,反冲电压Vp被定义为根据像素PIX的寄生电容而变化的值。0068 0069 在该等式1中,Cgs代表TFT ST1、ST2和DST的栅极-源极寄生电容,Clc代表液晶单元Clc1和Clc2的电容,Cst代表存储电容器Cst1和Cst2的电容,Vg代表栅极高电压VGH和栅极低电压VGL之差。0070 在图6中,Cgs1是第一开关TFT ST1的栅极-源极寄生电容,Cgs2是第二开关TFT ST2的栅极-源极寄生电容。由图7到图8C能够看出,在出现在第一开关TFT ST1中的栅极线GL与源极S的交叠部分处形成Cgs1,由此该电容相对较小。因为Cgs2包括出现在第二开关T。
41、FT ST2中的栅极线GL与源极S的交叠部分、与第二开关TFT ST2的源极S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Ep2与栅极线GL的交叠部分、以及在源极/漏极图案中彼此连接的第二开关TFT ST2和放电控制TFT DST的源极S与栅极线GL的交叠部分,所以Cgs2大于Cgs1。在这种情况下,从等式1能够看出,辅助显示部分SP的Vp大于主显示部分MP的Vp,因此在相同灰度级主显示部分MP的亮度和辅助显示部分SP的亮度不同。因为在源极/漏极图案中彼此连接的第二开关TFT ST2和放电控制TFT DST的源极S与栅极线GL的交叠部分的电容较大,所以Cgs2大于Cgs1。同时,如图8A中所示,因为介电层的厚度较厚,所以出现在第二开关TFT ST2中的栅极线GL与源极S的交叠部分的电容远小于其它Cgs2成分的电容。说 明 书CN 103076702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