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563020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059231.4

申请日:

2016.01.21

公开号:

CN205369512U

公开日:

2016.07.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F5/10

主分类号:

E03F5/10

申请人:

武汉美华禹水环境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习洪; 马佳; 姜景升; 刘肯林

地址: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北路1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俞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包括中部为水流通道的主构件、与主构件底部配合固定的下部构件,与主构件前后两侧表面贴合固定,且底部与下部构件前后两侧配合固定的端墙构件;下部构件底板上开有渗透长孔,渗透长孔与主构件的水流通道连通,主构件、下部构件和端墙构件围成一底部开孔的滞留池本体,下部构件前端固定有非渗透板,非渗透板左右两侧表面和前端面分别与渗透长孔的三个内侧表面贴合固定,且非渗透板顶面与下部构件底板上表面平齐,非渗透板后端表面贴合固定有溢流堰;溢流堰左右两侧表面与主构件内表面贴合固定,滞留池本体前后两侧的端墙构件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主构件顶部设有检查井管。滞留池具有多种拼接形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部为水流通道
的主构件(1)、与主构件(1)底部固定的下部构件(3),以及与主构件(1)
的前后两侧表面贴合固定,且底部与下部构件(3)的前后两侧固定的端墙
构件(2);所述下部构件(3)的底板上开有渗透长孔(15),所述渗透长
孔(15)与主构件(1)的水流通道连通,所述主构件(1)、下部构件(3)
和端墙构件(2)围成一底部开孔的滞留池本体,所述下部构件(3)的前
端固定有非渗透板(16),所述非渗透板(16)的左右两侧表面和前端面分
别与渗透长孔(15)的三个内侧表面贴合固定,且非渗透板(16)顶面与
下部构件(3)的底板上表面平齐,所述非渗透板(16)的后端表面贴合固
定有溢流堰(4);所述溢流堰(4)左右两侧表面与主构件(1)的内表面
贴合固定,所述滞留池本体前后两侧的端墙构件(2)分别连接进水管(5)
和出水管(6);所述主构件(1)的顶部设有检查井管(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构件(1)包括至少一条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之间均不连通;所述主构
件(1)包括多个首尾贴合固定的第一主拼接件(1.1),所述第一主拼接件
(1.1)包括主拼接件顶板(8),所述主拼接件顶板(8)的左右两侧端面连
接有竖直支撑板(9),所述多个首尾贴合固定的第一主拼接件(1.1)所构
成结构的中部空间为单个水流通道;所述主拼接件顶板(8)为拱形板或平
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构件(1)包括多条水流通道,至少有两条水流通道相互连通;所述主构件
(1)包括多块首尾贴合固定的主拼接件,所述多块首尾贴合固定的主拼接
件所构成结构的中部空间为单个水流通道,所述主拼接件包括偶数块第二
主拼接件(1.2),所述第二主拼接件(1.2)包括主拼接件顶板(8),所述
主拼接件顶板(8)的左右两侧端面连接有竖直支撑板(9),所述第二主拼
接件(1.2)一侧的竖直支撑板(9)的底部中央开有水流过孔(10),每一
块具有水流过孔(10)的竖直支撑板(9)均与另一块具有水流过孔(10)
的竖直支撑板(9)相贴合;所述主拼接件顶板(8)为拱形板或平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拼接件还包括第三主拼接件(1.3),所述第三主拼接件(1.3)包括主拼接
件顶板(8),所述主拼接件顶板(8)的左右两侧端面连接有竖直支撑板(9),
所述第三主拼接件(1.3)两侧的竖直支撑板(9)的底部中央均开有水流过
孔(10)。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主拼接件还包括至少一块第一主拼接件(1.1),所述第一主拼接件(1.1)
包括主拼接件顶板(8),所述主拼接件顶板(8)的左右两侧端面连接有竖
直支撑板(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
墙构件(2)包括多块拼接端板(2.1),所述滞留池本体后部的拼接端板(2.1)
连接进水管(5),前部的拼接端板(2.1)连接出水管(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部构件为浇筑底座(3.1),所述浇筑底座(3.1)上至少开有一条渗透长孔
(15),所述非渗透板(16)固定于其中一条渗透长孔(15)的前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
筑底座(3.1)顶面的左右两侧开有与主构件(1)的竖直支撑板(9)底部
配合固定的第一沟槽(11),所述第一沟槽(11)的宽度与单个竖直支撑板
(9)的宽度相对应,所述浇筑底座(3.1)的前后两侧开有与端墙构件(2)
的拼接端板(2.1)底部配合的第二沟槽(1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
筑底座(3.1)的顶面中部开有与两块竖直支撑板(9)底部配合的第三沟槽
(13),所述第三沟槽(13)的宽度与单个竖直支撑板(9)的宽度的两倍
相对应。
10.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管(6)连接排水井(17),所述排水井(17)连接有穿孔管(14)。

说明书

一种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滞留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
构。

背景技术

滞留池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停车场、街道、小区、公园、甚至机场
等地下场所,起雨水的调蓄作用,防止因雨水造成的城市内涝。滞留池中
收集并存储经过过滤的雨水,通过底部的可渗透层过滤渗入地下,回补地
下水。当雨水的进水量超过滞留池的蓄水容积时,可通过高位排水管将多
余的水量溢流排放到自然水体或市政管网,这样可大大减轻污水处理厂的
压力,现有的滞留池结构是一整体浇筑结构,现场工作量大,受环境影响
大,对不同环境的适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拼接式
渗透滞留池结构,该结构由多块板材拼接构成,具有多种拼装形式,可适
应不同的环境,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劳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它包括
中部为水流通道的主构件、与主构件底部固定的下部构件,以及与主构件
的前后两侧表面贴合固定,且底部与下部构件的前后两侧固定的端墙构件;
所述下部构件的底板上开有渗透长孔,所述渗透长孔与主构件的水流通道
连通,所述主构件、下部构件和端墙构件围成一底部开孔的滞留池本体,
所述下部构件的前端固定有非渗透板,所述非渗透板的左右两侧表面和前
端面分别与渗透长孔的三个内侧表面贴合固定,且非渗透板顶面与下部构
件的底板上表面平齐,所述非渗透板的后端表面贴合固定有溢流堰;所述
溢流堰左右两侧表面与主构件的内表面贴合固定,所述滞留池本体前后两
侧的端墙构件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主构件的顶部设有检查井管。

不连通式水流通道的布置结构:所述主构件包括至少一条水流通道,
所述水流通道之间均不连通;所述主构件包括多个首尾贴合固定的第一主
拼接件,所述第一主拼接件包括主拼接件顶板,所述主拼接件顶板的左右
两侧端面连接有竖直支撑板,所述多个首尾贴合固定的第一主拼接件所构
成结构的中部空间为单个水流通道;所述主拼接件顶板为拱形板或平板。

连通式水流通道的布置结构:所述主构件包括多条水流通道,至少有
两条水流通道相互连通;所述主构件包括多块首尾贴合固定的主拼接件,
所述多块首尾贴合固定的主拼接件所构成结构的中部空间为单个水流通
道,所述主拼接件包括偶数块第二主拼接件,所述第二主拼接件包括主拼
接件顶板,所述主拼接件顶板的左右两侧端面连接有竖直支撑板,所述第
二主拼接件一侧的竖直支撑板的底部中央开有水流过孔,每一块具有水流
过孔的竖直支撑板均与另一块具有水流过孔的竖直支撑板相贴合;所述主
拼接件顶板为拱形板或平板。

进一步的,所述主拼接件还包括第三主拼接件,所述第三主拼接件包
括主拼接件顶板,所述主拼接件顶板的左右两侧端面连接有竖直支撑板,
所述第三主拼接件两侧的竖直支撑板的底部中央均开有水流过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拼接件还包括至少一块第一主拼接件,所述第一
主拼接件包括主拼接件顶板,所述主拼接件顶板的左右两侧端面连接有竖
直支撑板。

具体的,所述端墙构件包括多块拼接端板,所述滞留池本体后部的拼
接端板连接进水管,前部的拼接端板连接出水管。

具体的,所述下部构件为浇筑底座,所述浇筑底座上至少开有一条渗
透长孔,所述非渗透板固定于其中一条渗透长孔的前端。

具体的,所述浇筑底座顶面的左右两侧开有与主构件的竖直支撑板底
部配合固定的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的宽度与单个竖直支撑板的宽度相
对应,所述浇筑底座的前后两侧开有与端墙构件的拼接端板底部配合的第
二沟槽。

优选的,所述浇筑底座的顶面中部开有与两块竖直支撑板底部配合的
第三沟槽,所述第三沟槽的宽度与单个竖直支撑板的宽度的两倍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连接排水井,所述排水井连接有穿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模块化的设计及系列化的预制构件可满
足不同容积滞留池的需求;2、预制构件跨度小,组成的整体滞留池强度高,
承载能力强;3、大大减少了现场的工作量,缩短了养护周期,安装简便高
效;4、拼装灵活,可根据地下环境(如不可拆除的设施)拼装成不同的整
体形状;5、预制构件可在当地生产,降低了运输成本;6、易于控制模块
单元的质量;7、施工受现场天气影响小。8、滞留池下方的渗透层具有过
滤的作用,被渗透到地下的雨水不会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并可回补地下
水,解决地下水超采的水生态问题以及地面的沉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以单个渗透长孔的浇筑底座为基础的渗透滞留池
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以单个渗透长孔的浇筑底座为基础的渗透滞留池
的左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中单个渗透长孔的浇筑底座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单个渗透长孔的浇筑底座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墙构件与主构件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以单个渗透长孔的浇筑底座为基础的渗透滞留池
连接排水井和穿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以单个渗透长孔的浇筑底座为基础的渗透滞留池
的拱形主构件与穿孔管的布置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以单个渗透长孔的浇筑底座为基础的渗透滞留池
的平板型主构件与穿孔管的布置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以具有多个渗透长孔的浇筑底座为基础的渗透滞
留池结构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以具有多个渗透长孔的浇筑底座为基础的渗透滞
留池的左视图;

图13为实用新型中具有多个渗透长孔的浇筑底座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3中A—A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3中B—B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多个渗透长孔的浇筑底座与其上方的拱形主
构件的固定结构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多个渗透长孔的浇筑底座与其上方的平板型
主构件的固定结构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以具有多个渗透长孔的浇筑底座为基础的渗透滞
留池连接排水井和穿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滞留池的拼接结构一;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滞留池的拼接结构二;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滞留池的拼接结构三;

其中,1—主构件,1.1—第一主拼接件,1.2—第二主拼接件,1.3—第
三主拼接件,2—端墙构件,2.1—拼接端板,3—下部构件,3.1—浇筑底座,
4—溢流堰,5—进水管,6—出水管,7—检查井管,8—主拼接件顶板,9
—竖直支撑板,10—水流过孔,11—第一沟槽,12—第二沟槽,13—第三
沟槽,14—穿孔管,15—渗透长孔,16—非渗透板,17—排水井,18—土
工布,19—渗透层一,20—渗透层二,21—爬梯,22—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两种下部构件的结构形式,一种为具有单个渗透长
孔15浇筑底座3.1,以该底座为基础的渗透滞留池结构为宽脚单列式滞留
池,其渗透效果一般,适用于对渗透要求不高的施工环境,另一种为具有
多个渗透长孔15的滞留池底座3.2,以该底座为基础的渗透滞留池结构为
浇筑沟槽底座阵列式结构滞留池,以该底座为基础的滞留池其渗透效果好,
适用于对渗透量有一定要求的运行环境。

以下对两种基础的滞留池分别进行说明:

一、宽脚单列式滞留池(如图1—10所示):

结构1:包括中部为水流通道的主构件1、与主构件1底部固定的下部
构件3,以及与主构件1的前后两侧表面贴合固定,且底部与下部构件3的
前后两侧固定的端墙构件2;下部构件3的底板上开有渗透长孔15,渗透
长孔15与主构件1的水流通道连通,主构件1、下部构件3和端墙构件2
围成一底部开孔的滞留池本体,下部构件3的前端固定有非渗透板16,所
述非渗透板16的左右两侧表面和前端面分别与渗透长孔15的三个内侧表
面贴合固定,且非渗透板16顶面与下部构件3的底板上表面平齐,非渗透
板16的后端表面贴合固定有溢流堰4;溢流堰4左右两侧表面与主构件1
的内表面贴合固定,滞留池本体前后两侧的端墙构件2分别连接进水管5
和出水管6;主构件1的顶部设有检查井管7。

主构件包括至少一块第一主拼接件1.1,第一主拼接件1.1包括主拼接
件顶板8,主拼接件顶板8的左右两侧端面连接有竖直支撑板9,主拼接件
顶板8为拱形板或平板。

端墙构件2包括多块拼接端板2.1,滞留池本体后部的拼接端板2.1连
接进水管5,前部的拼接端板2.1连接出水管6。下部构件为浇筑底座3.1,
浇筑底座3.1上开有一条渗透长孔15,非渗透板16固定于渗透长孔15的
前端。

如图7、图9—10所示,第一主拼接件1.1底部可设置支脚22与浇筑
底座3.1贴合固定,以保证其稳定性。

如图8所示,为增加渗透滞留池的渗透率,可将出水管6连接排水井
17,排水井17再与穿孔管14连接,通过穿孔管14和渗透层的连接,大幅
提高渗透效率,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实用性强。

滞留池底部的渗透层一19与渗透层二20之间隔有土工布18。以隔开
两层渗透层,同时增强过滤效果。

二、浇筑沟槽底座阵列式滞留池结构(如图11—18所示):

结构1:包括中部为水流通道的主构件1、与主构件1底部固定的下部
构件3,以及与主构件1的前后两侧表面贴合固定,且底部与下部构件3的
前后两侧固定的端墙构件2;下部构件3的底板上开有渗透长孔15,渗透
长孔15与主构件1的水流通道连通,主构件1、下部构件3和端墙构件2
围成一底部开孔的滞留池本体,下部构件3的前端固定有非渗透板16,所
述非渗透板16的左右两侧表面和前端面分别与渗透长孔15的三个内侧表
面贴合固定,且非渗透板16顶面与下部构件3的底板上表面平齐,非渗透
板16的后端表面贴合固定有溢流堰4;溢流堰4左右两侧表面与主构件1
的内表面贴合固定,滞留池本体前后两侧的端墙构件2分别连接进水管5
和出水管6;主构件1的顶部设有检查井管7。

主构件1包括偶数块第二主拼接件1.2,第二主拼接件1.2包括主拼接
件顶板8,主拼接件顶板8的左右两侧端面连接有竖直支撑板9,第二主拼
接件1.2一侧的竖直支撑板9的底部中央开有水流过孔10,具有水流过孔
10的竖直支撑板9相贴合;主拼接件顶板8为拱形板或平板。

端墙构件2包括多块拼接端板2.1,滞留池本体后部的拼接端板2.1连
接进水管5,前部的拼接端板2.1连接出水管6。下部构件为浇筑底座3.1,
浇筑底座3.1上开有多条渗透长孔15,非渗透板16固定于其中一条渗透长
孔15的前端。浇筑底座3.1顶面的左右两侧开有与主构件1的竖直支撑板
9底部配合固定的第一沟槽11,第一沟槽11的宽度与单个竖直支撑板9的
宽度相对应,浇筑底座3.1的前后两侧开有与端墙构件2的拼接端板2.1底
部配合的第二沟槽12。浇筑底座3.1的顶面中部可根据需要开设与两块竖
直支撑板9底部配合的第三沟槽13,第三沟槽13的宽度与单个竖直支撑板
9的宽度的两倍相对应。

结构2:

包括中部为水流通道的主构件1、与主构件1底部固定的下部构件3,
以及与主构件1的前后两侧表面贴合固定,且底部与下部构件3的前后两
侧固定的端墙构件2;下部构件3的底板上开有渗透长孔15,渗透长孔15
与主构件1的水流通道连通,主构件1、下部构件3和端墙构件2围成一底
部开孔的滞留池本体,下部构件3的前端固定有非渗透板16,所述非渗透
板16的左右两侧表面和前端面分别与渗透长孔15的三个内侧表面贴合固
定,且非渗透板16顶面与下部构件3的底板上表面平齐,非渗透板16的
后端表面贴合固定有溢流堰4;溢流堰4左右两侧表面与主构件1的内表面
贴合固定,滞留池本体前后两侧的端墙构件2分别连接进水管5和出水管6;
主构件1的顶部设有检查井管7。

主构件包括至少一块第一主拼接件1.1,第一主拼接件1.1包括主拼接
件顶板8,主拼接件顶板8的左右两侧端面连接有竖直支撑板9,主拼接件
顶板8为拱形板或平板。主构件1还包括偶数块第二主拼接件1.2,第二主
拼接件1.2包括主拼接件顶板8,主拼接件顶板8的左右两侧端面连接有竖
直支撑板9,第二主拼接件1.2一侧的竖直支撑板9的底部中央开有水流过
孔10,具有水流过孔10的竖直支撑板9相贴合;主拼接件顶板8为拱形板
或平板。

端墙构件2包括多块拼接端板2.1,滞留池本体后部的拼接端板2.1连
接进水管5,前部的拼接端板2.1连接出水管6。下部构件为浇筑底座3.1,
浇筑底座3.1上开有多条渗透长孔15,非渗透板16固定于其中一条渗透长
孔15的前端。浇筑底座3.1顶面的左右两侧开有与主构件1的竖直支撑板
9底部配合固定的第一沟槽11,第一沟槽11的宽度与单个竖直支撑板9的
宽度相对应,浇筑底座3.1的前后两侧开有与端墙构件2的拼接端板2.1底
部配合的第二沟槽12。浇筑底座3.1的顶面中部可根据需要开设与两块竖
直支撑板9底部配合的第三沟槽13,第三沟槽13的宽度与单个竖直支撑板
9的宽度的两倍相对应。

结构3:

包括中部为水流通道的主构件1、与主构件1底部固定的下部构件3,
以及与主构件1的前后两侧表面贴合固定,且底部与下部构件3的前后两
侧固定的端墙构件2;下部构件3的底板上开有渗透长孔15,渗透长孔15
与主构件1的水流通道连通,主构件1、下部构件3和端墙构件2围成一底
部开孔的滞留池本体,下部构件3的前端固定有非渗透板16,所述非渗透
板16的左右两侧表面和前端面分别与渗透长孔15的三个内侧表面贴合固
定,且非渗透板16顶面与下部构件3的底板上表面平齐,非渗透板16的
后端表面贴合固定有溢流堰4;溢流堰4左右两侧表面与主构件1的内表面
贴合固定,滞留池本体前后两侧的端墙构件2分别连接进水管5和出水管6;
主构件1的顶部设有检查井管7。

主构件包括偶数块第二主拼接件1.2,第二主拼接件1.2包括主拼接件
顶板8,主拼接件顶板8的左右两侧端面连接有竖直支撑板9,第二主拼接
件1.2一侧的竖直支撑板9的底部中央开有水流过孔10;主构件1还包括
第三主拼接件1.3,第三主拼接件1.3包括主拼接件顶板8,主拼接件顶板8
的左右两侧端面连接有竖直支撑板9,第三主拼接件1.3两侧的竖直支撑板
9的底部中央均开有水流过孔10;每一块具有水流过孔10的竖直支撑板9
均与另一块具有水流过孔10的竖直支撑板9相贴合;主拼接件顶板8为拱
形板或平板。

端墙构件2包括多块拼接端板2.1,滞留池本体后部的拼接端板2.1连
接进水管5,前部的拼接端板2.1连接出水管6。下部构件为浇筑底座3.1,
浇筑底座3.1上开有多条渗透长孔15,非渗透板16固定于其中一条渗透长
孔15的前端。浇筑底座3.1顶面的左右两侧开有与主构件1的竖直支撑板
9底部配合固定的第一沟槽11,第一沟槽11的宽度与单个竖直支撑板9的
宽度相对应,浇筑底座3.1的前后两侧开有与端墙构件2的拼接端板2.1底
部配合的第二沟槽12。浇筑底座3.1的顶面中部可根据需要开设与两块竖
直支撑板9底部配合的第三沟槽13,第三沟槽13的宽度与单个竖直支撑板
9的宽度的两倍相对应。

结构4:

包括中部为水流通道的主构件1、与主构件1底部固定的下部构件3,
以及与主构件1的前后两侧表面贴合固定,且底部与下部构件3的前后两
侧固定的端墙构件2;下部构件3的底板上开有渗透长孔15,渗透长孔15
与主构件1的水流通道连通,主构件1、下部构件3和端墙构件2围成一底
部开孔的滞留池本体,下部构件3的前端固定有非渗透板16,所述非渗透
板16的左右两侧表面和前端面分别与渗透长孔15的三个内侧表面贴合固
定,且非渗透板16顶面与下部构件3的底板上表面平齐,非渗透板16的
后端表面贴合固定有溢流堰4;溢流堰4左右两侧表面与主构件1的内表面
贴合固定,滞留池本体前后两侧的端墙构件2分别连接进水管5和出水管6;
主构件1的顶部设有检查井管7。

主构件包括至少一块第一主拼接件1.1、偶数块第二主拼接件1.2和至
少一块第三主拼接件1.3,第一主拼接件1.1包括主拼接件顶板8,主拼接
件顶板8的左右两侧端面连接有竖直支撑板9,第二主拼接件1.2包括主拼
接件顶板8,主拼接件顶板8的左右两侧端面连接有竖直支撑板9,第二主
拼接件1.2一侧的竖直支撑板9的底部中央开有水流过孔10;第三主拼接
件1.3包括主拼接件顶板8,主拼接件顶板8的左右两侧端面连接有竖直支
撑板9,第三主拼接件1.3两侧的竖直支撑板9的底部中央均开有水流过孔
10;每一块具有水流过孔10的竖直支撑板9均与另一块具有水流过孔10
的竖直支撑板9相贴合;主拼接件顶板8为拱形板或平板。

端墙构件2包括多块拼接端板2.1,滞留池本体后部的拼接端板2.1连
接进水管5,前部的拼接端板2.1连接出水管6。下部构件为浇筑底座3.1,
浇筑底座3.1上开有多条渗透长孔15,非渗透板16固定于其中一条渗透长
孔15的前端。浇筑底座3.1顶面的左右两侧开有与主构件1的竖直支撑板
9底部配合固定的第一沟槽11,第一沟槽11的宽度与单个竖直支撑板9的
宽度相对应,浇筑底座3.1的前后两侧开有与端墙构件2的拼接端板2.1底
部配合的第二沟槽12。浇筑底座3.1的顶面中部可根据需要开设与两块竖
直支撑板9底部配合的第三沟槽13,第三沟槽13的宽度与单个竖直支撑板
9的宽度的两倍相对应。

上述结构1—结构4中为增加渗透滞留池的渗透率,可将出水管6连接
排水井17,排水井17再与穿孔管14连接,通过穿孔管14和渗透层的连接
(如图18所示),可大幅提高渗透效率,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实用性强。
滞留池底部的渗透层一19与渗透层二20之间隔有土工布18。以隔开两层
渗透层,同时增强过滤效果。

浇筑底座3.1可在现场加工完成,将主拼接件和拼接端板2.1制作为标
准件即可实现在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快速装配。主拼接件、拼接端板2.1均为
混凝土预制件,浇筑底板3.1为混凝土现场浇筑件。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滞留池底部的渗透层具有过滤的作用,被渗透到
地下的雨水不会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并可回补地下水,解决地下水超采
的水生态问题以及地面的沉降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
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的范围内。

一种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种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种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包括中部为水流通道的主构件、与主构件底部配合固定的下部构件,与主构件前后两侧表面贴合固定,且底部与下部构件前后两侧配合固定的端墙构件;下部构件底板上开有渗透长孔,渗透长孔与主构件的水流通道连通,主构件、下部构件和端墙构件围成一底部开孔的滞留池本体,下部构件前端固定有非渗透板,非渗透板左右两侧表面和前端面分别与渗透长孔的三个内侧表面贴合固定,且非渗透板顶面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