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式移动脚手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型商业广场装修工程中中庭
侧檐基层制作和面层施工,也可用于其他房建工程中结构边缘构件装饰施工的悬挑式移动
脚手架。
背景技术
在大型商业广场装修工程中中庭侧檐基层制作和面层施工,以及其他房建工程中
结构边缘构件装饰施工时均需要用到操作脚手架作为辅助工具。目前,房建工程中主要使
用的操作脚手架有扣件式钢管(悬挑)脚手架、移动脚手架、移动式升降平台等,但是以上这
些工具针对于结构边缘构件装饰施工存在以下局限性: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只针对单个施工部位一次性搭设、并拆除,且不可移动,反
复搭拆增加施工成本;
、移动脚手架,其搭拆快捷、移动方便,但其无法悬挑,不便于结构边缘外立面施
工;
、移动式升降平台其最大作业高度受限,且必须架设于施工部位下方,对架设部
位基础地形要求较高。
除此之外,现有技术中的脚手架的配重箱设置于脚手架后端,配重沙袋放置于后
部的配重箱内,配重箱四周采用网孔20mm的镀锌钢板网焊接封闭,然而配重箱的上端为开
口状,并没有设置铰接顶盖挂锁,这样人可以随意将配重沙袋取出,因此容易造成安全隐
患。
基于以上描述,亟需一种新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大
型商业广场装修工程中中庭侧檐基层制作和面层施工及其他房建工程中结构边缘构件装
饰施工时,普通扣件式悬挑钢管脚手架需要反复搭拆,普通扣件式悬挑钢管脚手架移动不
便,普通移动脚手架无法悬挑,以及配重箱的上端没有设置铰接顶盖挂锁,人可以随意将配
重沙袋取出,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悬挑式移动脚手架,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普通扣件式悬挑钢管脚手架配重箱的上端没有设置铰接顶
盖挂锁,人可以随意将配重沙袋取出,所以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架、
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架上端的操作台,所述支撑架的后部设置有用于放置配重物品的配重
箱,所述配重箱的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装置,所述配重箱的侧端上
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紧固装置相配合的第二紧固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配重箱四周采用钢板网焊接而成,所述顶盖的其中一个边缘铰接
在其中一个所述配重箱顶端,所述顶盖与铰接边缘相对的边缘上设置有卡扣,对应的所述
钢板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
作为优选,组成所述配重箱的侧壁及盖板采用网孔直径为20mm的镀锌钢板网与龙
骨焊接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台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顶丝升降杆,所述顶丝升降杆固定设
置在所述操作台上端。
作为优选,所述顶丝升降杆位于所述操作台后侧,且所述顶丝升降杆的个数为2
个。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台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防护栏杆,所述防护栏杆位于所述操
作台的前侧。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栏杆插接在所述操作台上端。
作为优选,在所述操作台上端设置有挡脚板,所述挡脚板位于所述防护栏杆内侧。
作为优选,在所述操作台上端固定设置有镀锌钢板网,位于所述操作台上的镀锌
钢板网网孔直径为20mm。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为四边形状,所述支撑架包括4个竖直的立杆,4个所述立杆分
别分布在所述底座的四个角上,所述立杆与所述底座之间以及所述立杆与所述操作台之间
均通过斜拉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架、
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架上端的操作台,所述支撑架的后部设置有用于放置配重物品的配重
箱,所述配重箱的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装置,所述配重箱的侧端上
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紧固装置相配合的第二紧固装置,使用该悬挑式移动脚手架时,将配种
沙袋放置于后部的配重箱内,通过第一紧固装置与第二紧固装置相配合将顶盖与配重箱的
侧端连接,可以避免人为随意将顶盖打开将配重沙袋取出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配重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支撑架;3-操作台;4-配重箱;5-顶丝升降杆;6-防护栏杆;
21-立杆;22、斜拉撑;
41-顶盖;42-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只需提前焊接预装制作好,即可由工人搬至施工
作业面随时使用。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
底座1上的支撑架2、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架2上端的操作台3,所述支撑架2的后部设置有用于
放置配重物品的配重箱4,所述配重箱4的上端设置有顶盖41,所述顶盖41上设置有第一紧
固装置,所述配重箱4的侧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紧固装置相配合的第二紧固装置。
使用该悬挑式移动脚手架时,将比如配重沙袋之类的配重物品放置于后部的配重
箱4内,通过第一紧固装置与第二紧固装置相配合将顶盖与配重箱4的侧端连接,可以避免
人为随意将顶盖41打开将配重沙袋取出造成安全隐患。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1为四边形状,底座1采用镀锌
方管焊接而成,地基部位必须全部位于坚实的硬化地面上,禁止悬空放置或置于软弱地基
上使用。
所述支撑架2采用热镀锌钢管焊接而成,包括4个竖直的立杆21,4个所述立杆21分
别分布在所述底座1的四个角上,所述立杆21与所述底座1之间以及所述立杆21与所述操作
台3之间均通过斜拉撑22连接。所述支撑架2的焊接焊缝均为满焊,且焊接时电流不能过大
以免烧穿方管,焊接完成后,敲除焊渣涂刷防锈漆。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设置
有梯子,工作人员沿着该梯子可以爬到操作台3上端,方便施工人员上下操作台3。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配重箱4四周采用钢板网焊接而成,所述顶盖
41的其中一个边缘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配重箱顶端,所述顶盖41与铰接边缘相对的边缘上
设置有卡扣,对应的所述钢板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当然,所述顶盖41与配
重箱4侧端的紧固方式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锁紧的紧固方式或其他紧固连接方式。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 组成所述配重箱4的侧壁及盖板采用镀
锌钢板网与龙骨焊接而成。所述镀锌钢板网上设置有网孔42。该方案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看
到配重箱4内部的情况,并且节省材料。所述网孔42的直径优选为20mm,但并不局限于此。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配重箱4的最大容量为1.5m³,采用沙
袋作为配重最大可达2.25T。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操作台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
接,作为固定端,一端悬空。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操作台3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顶丝升降杆5,所
述顶丝升降杆5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台3上端。使用时,所述顶丝升降杆5必须与天花结构板
顶固牢靠,使用时不允许将其松动, 顶丝升降杆5可与上部结构顶固,形成双重保险,防止
平台倾覆。所述顶丝升降杆5优选为直径为30 mm的杆状顶丝升降杆。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顶丝升降杆5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台
3的固定端,即位于所述操作台3后侧,且所述顶丝升降杆5的个数为2个。当然,所述顶丝升
降杆5的个数并不局限于2个,还可以为1个、3个、4个或5个等。所述顶丝升降杆5优选为均匀
分布。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操作台3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防护栏杆6,所述
防护栏杆6位于所述操作台3的悬空端, 即位于所述操作台3的前侧。本方案中,之所以将防
护栏杆6设计为可拆卸式的,是确保在悬挑式移动脚手架移动时上部遇到障碍物时,防护栏
杆6可拆卸。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栏杆6插接在所述操作台3上端。
当然,所述防护栏杆6的可拆卸安装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所述防护栏杆6通过卡结
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操作台3上端。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操作台3的悬空端上设置有挡脚板,所述挡
脚板位于所述防护栏杆6内侧,脚手架操作层周圈。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操作台3上端固定设置有操作台钢板网,。所
述操作台钢板网优选为焊接在操作台3上端,以避免其滑动。所述操作台钢板网优选为镀锌
钢板网,位于所述操作台3上的镀锌钢板网网孔直径优选为20mm。
使用该脚手架时,固定端位于待施工的建筑物体的下端,悬空端位于建筑物体的
外侧,施工人员站在悬空端上端对待施工物体进行施工。
以下为悬挑式移动脚手架的制作流程:
下料焊接底座、支撑架、操作台安装斜拉撑安装防护栏杆安装操作台安装顶丝升
降杆做配重试验验收合格投入使用。
如表一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采用40mm×60mm×4mm镀锌方管做
为主骨架,40mm×40mm×4mm镀锌方管做为次梁、水平拉杆、斜向拉杆、剪刀撑,各构件连接
均采用焊接;采用总重量为1.8T(约1.2m³)的若干沙袋做为配重。操作平台悬挑宽度
1710mm,架体总重量约650KG。
表一
使用本方案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施工时,平台上操作人员需挂好安全带于上
层结构牢靠部位。操作平台作业面上人员不得超多2人,材料荷载不得超过300KG(即平台悬
挑端总荷载不得超过600公斤)。
本申请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还具有以下优点:
①加工制作简单,材料及人工成本较低;
②重量轻,移动方便;
③可用于悬挑操作。
本方案已充分考虑房建装饰工程中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
①、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②、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及便于施工操作;
③、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用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
、结合以上设计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房建装饰工程中多工种、工序交叉作业的特
点,故设计该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