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氧烛防护净化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矿用氧烛防护净化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2029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6.26CN103172029A*CN103172029A*(21)申请号 201110461818.X(22)申请日 2011.12.25C01B 13/02(2006.01)E21F 11/00(2006.01)(71)申请人西安西诺科技工业公司地址 710025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田洪正街特字1号(72)发明人胡广琳 高山 王洪喜 陈卫峰(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代理人张培勋(54) 发明名称一种矿用氧烛防护净化系统(57) 摘要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空气质量,起换热、净。
2、化、消音和防护的矿用氧烛防护净化系统,用于解决氧烛供氧时产生的高温、粉尘和所含异味成分,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筒体、集气转接机构、换热器、过滤器、顶盖、氧烛发生器及外壳防护部件。筒体为内、外双层体,内、外体中间填有隔热、隔音材料,内腔放置氧烛发生器,氧烛发生器的氧烛出气口扣有集气转接机构;筒体内氧烛发生器的左右两侧有换热器和过滤器,换热器和过滤器通过筒体内腔底部的连接管连接,集气转接机构通过旋转组件与换热器连通。(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2。
3、029 ACN 103172029 A1/1页21.一种矿用氧烛防护净化系统,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筒体、集气转接机构、换热器、过滤器、顶盖、氧烛发生器及外壳防护部件。筒体为内、外双层体,内、外体中间填有隔热、隔音材料,内腔放置氧烛发生器,氧烛发生器的氧烛出气口扣有集气转接机构;筒体内氧烛发生器的左右两侧有换热器和过滤器,换热器和过滤器通过筒体内腔底部的连接管连接,集气转接机构通过旋转组件与换热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氧烛防护净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过滤器包括器身、分离器、消音组件、放液阀、注液管,注液管和分离器同在过滤器的上方,过滤器下方有消音组件,底部有放液阀。3.根据权利要。
4、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氧烛防护净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筒体有透光的液面视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氧烛防护净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筒体前后及换热器、过滤器外都罩有外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氧烛防护净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过滤器有消音和倾倒后防漏功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氧烛防护净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顶盖有隔离网、栏栅并内衬隔热带。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72029 A1/2页3一种矿用氧烛防护净化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空气质量控制及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用氧烛防护净化系统,特别是氧烛气体净化、换热和防护功能的装置。背景技术0002 矿。
5、井事故发生后,瞬间伤亡比例很小,大部分是因为被困井下无法逃离而导致死亡,因此各国都大力建设矿用救生舱设施,以便矿难发生后为矿工创建一个安全空间,等待救援。国内对矿用救生舱的研究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标准,核心困难除壳体要求外还包括去除有害气体、供氧等生存保障困难。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空气质量,起换热、净化、消音和防护的矿用氧烛防护净化系统,用于解决氧烛供氧时产生的高温、粉尘和所含异味成分。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矿用氧烛防护净化系统,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筒体1、集气转接机构3、换热器4、过滤器5、顶盖6、氧烛发生器2及外壳防护部件。筒体1为内、外双层体,内。
6、、外体中间填有隔热、隔音材料,内腔放置氧烛发生器2,氧烛发生器2的氧烛出气口扣有集气转接机构3;筒体1内氧烛发生器2的左右两侧有换热器4和过滤器5,换热器4和过滤器5通过筒体1内腔底部的连接管11连接接,集气转接机构3通过旋转组件7与换热器4连通。0005 所述的过滤器5包括器身12、分离器10、消音组件8、放液阀13、注液管9,注液管9和分离器10同在过滤器1的上方,过滤器5下方有消音组件8,底部有放液阀13。0006 所述的筒体1有透光的液面视窗14。0007 所述的筒体1前后及换热器、过滤器外都罩有外板。0008 所述的顶盖6有隔离网、栏栅并内衬隔热带。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快。
7、速补充室内氧气损耗,消除氧烛气体异味和粉尘污染,保证空气质量和含氧量;多重防护,避免意外碰触造成的烫伤伤害;氧烛用完后能方便快速取出更换。附图说明0010 下面结合实施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12 图中,1、筒体;2、氧烛发生器;3、集气转接机构;4、换热器;5、过滤器;6、顶盖;7、旋转组件;8、消音组件;9、注液管;10、分离器;11、连接管;12、器身;13、放液阀;14、液面视窗;15、热风口;16、冷风口。具体实施方式说 明 书CN 103172029 A2/2页40013 如图1所示,矿用氧烛防护净化装置包括筒体1、集气转接机构3、换。
8、热器4、过滤器5、顶盖6、氧烛发生器2及外壳防护部件。筒体1为内、外双层体,内、外体中间填有隔热、隔音材料,筒体1为方形结构,内腔放置氧烛发生器2,氧烛发生器2的氧烛出气口扣有集气转接机构3;筒体1内氧烛发生器2的左右两侧有换热器4和过滤器5,底部通过连接管11对接,集气转接机构3通过旋转组件7与换热器4连通;过滤器5包括器身12、分离器10、消音组件8、放液阀13、注液管9;注液管9和分离器10同在过滤器1的上方,过滤器5下方是消音组件8,底部有放液阀13,筒体1有透光的液面视窗14。筒体1前后及换热器、过滤器外都罩有外板,防止意外碰触造成烫伤,顶盖6有隔离网、栏栅并内衬隔热带,具有三层防护。
9、功能。0014 工作时,从过滤器1上方注液管9注入洗液,洗液容量可由液面视窗14观察。点燃氧烛,氧烛发生器2发热,一部分热量由于隔温材料作用只能从上方顶盖6逸散,另一部分为高温氧气,从氧烛出气口压力涌出,集气机构3通过顶盖6的压力作用与氧烛出气口无缝紧贴,密闭地收集氧气,转接通至换热器4,气体在换热器4中弯行逐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热空气由筒体1上方侧面的热风口15散出,冷空气由筒体1下方冷风口16进入,形成对流,达到散热目的,热交换后气体通过压力作用涌至过滤器5,在进气消音组件8和消音板的作用下消除气流声和洗液中的冒泡声,然后通过分离器10将高浓度氧散放至室内,净化步骤在气体通过洗液时同步完成。
10、,去除其中的粉尘和异味。为防止漏气,所有部件、连接处都进行了特殊处理以保证气密性。0015 氧烛引火后,释放出大量热,若不加引导热量积聚在顶部释放,温度可达到100200,易发生烫伤事故,将热量引导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氧烛发生设备热量,由于装置筒体内隔热材料作用,热量不向四周扩散,只能向上由顶部散出,另一部分为高温气体,由集气机构连通至换热器从筒体两侧散出。分散散放热量,可避免局部过烫现象。通过集气转接机构,克服了压力集气难点,解决了机构转接气密性不好的问题,并采用180旋转接头设计,使集气口能上下起落,方便快速更换氧烛设备。换热器采用紫铜翅片管单排串连焊接而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耐氧化和耐碱腐。
11、蚀性。高温气体通过换热器时,直接通过管壁、翅片散热,气体在换热器中弯行逐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热空气由上方散出,冷空气从装置底部进入,形成对流,达到侧面散热目的。过滤器依据小孔吸音原理制作了进气组件和消音板,用于消除气流声和洗液中的冒泡声,并独特设计了分离器,具备倾倒防漏功能。0016 考虑到氧烛使用完后方便更换,集气转接机构3中设计了旋转组件7,能上下180旋转;为保证旋转时的气密性,采用密封垫密封连接。0017 本发明筒体1为方形结构或圆柱体或椭圆体,而方形结构有稳定的特点,实施例附图用这种结构进行说明。但并不排除选用其它形状。说 明 书CN 103172029 A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7202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