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梁钢筋绑扎的胎具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钢筋绑扎的胎具。
背景技术
箱梁为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类似箱子,因而得名。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桥梁。目前常见的以材料分,主要有两种,一是预应力钢筋砼箱梁,一是钢箱梁。其中,预应力钢筋砼箱梁为现场施工,除了有纵向预应力外,有些还设置横向预应力;钢箱梁一般是在工厂中加工好后再运至现场安装,有全钢结构,也有部分加钢筋砼铺装层。
在上述箱梁的施工过程中,桥梁内部钢筋需现场绑扎,因此费时费力、效率也低,但如果同时进行绑扎的话,绑扎完毕的钢筋又无法整体倒运,因此造成施工工期的增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桥梁钢筋绑扎的胎具,能够提高桥梁建设中的钢筋绑扎效率,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桥梁钢筋绑扎的胎具,桥梁包括构建桥梁主体的箱梁,所述胎具包括:
行走轨道,沿所述箱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箱梁上;
行走底盘,通过行走轮滑动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上;
若干组支架系统,所述每组支架系统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行走底盘上的两个支架;
若干组弧形支架,所述每组弧形支架安装在每组支架系统上,所述若干组弧形支架的弧度与绑扎后的桥梁钢筋的整体轮廓的弧度相配;
其中,所述行走底盘上设置有用于卡置纵向钢筋的第一钢筋定位装置,所述每组弧形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卡置横向钢筋的第二钢筋定位装置。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优选地,所述每组弧形支架包括两个弧形支架单元,每个所述弧形支架单元安装于所述一组支架系统中的一个支架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筋定位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U形槽,所述若干个第一U形槽相互平行地沿所述行走底盘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若干个第一U形槽的槽宽与所述纵向钢筋的外径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钢筋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每组弧形支架上的多个角钢,所述多个角钢中的每个角钢的里边上均设置有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U形槽的槽宽与横向钢筋的外径相匹配。
更进一步,所述若干组支架系统中,在相邻的两组支架系统之间设置有两根斜拉杆,所述斜拉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两组支架系统中位于同侧的两个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胎具,是通过第一钢筋定位装置将纵向布置的纵向钢筋定位在行走底盘上,通过第二钢筋定位装置实现将各个相平行的横向布置的横向钢筋固定在各组弧形支架上,之后可以对胎具内的钢筋进行绑扎,在钢筋绑扎完毕后通过行走轮沿行走轨道行走实现单跨箱梁的整体绑扎,实现内模组立后的整体倒运,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胎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胎具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C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D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走轨道;2.行走轮;3.支架系统;4.斜拉杆;5.行走底盘;6.箱梁;7.弧形支架;8.纵向钢筋;9.第一U形槽;10.角钢;11.第二U形槽;12.弧形支架单元;13.横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桥梁钢筋绑扎的胎具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胎具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反映的是行走底盘上的第一钢筋定位装置的结构图;图4为图2中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D向结构示意图,两者共同反映的是弧形支架上的第二钢筋定位装置的结构图。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用于桥梁钢筋绑扎的胎具,桥梁包括构建桥梁主体的箱梁6,所述胎具如图1、图2所示,其包括:
行走轨道1,沿所述箱梁6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箱梁6上;
行走底盘5,通过行走轮2滑动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1上;
若干组支架系统3,所述每组支架系统3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行走底盘5上的两个支架;
若干组弧形支架7,所述每组弧形支架7安装在每组支架系统3上,所述若干组弧形支架7的弧度与绑扎后的桥梁钢筋的整体轮廓的弧度相配;
其中,所述行走底盘5上设置有用于卡置纵向钢筋8的第一钢筋定位装置,所述每组弧形支架7上设置有用于卡置横向钢筋13的第二钢筋定位装置。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钢筋定位装置将纵向布置的纵向钢筋8定位在行走底盘5上,通过第二钢筋定位装置实现将各个相平行的横向布置的横向钢筋13固定在各组弧形支架7上,之后可以对胎具内的钢筋进行绑扎,在钢筋绑扎完毕后通过行走轮2沿行走轨道1行走实现单跨箱梁6的整体绑扎,实现内模组立后的整体倒运,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进一步地,所述每组弧形支架7包括两个弧形支架单元12,每个所述弧形支架单元12安装于所述一组支架系统3中的一个支架的内侧。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钢筋定位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U形槽9,所述若干个第一U形槽9相互平行地沿所述行走底盘5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若干个第一U形槽9的槽宽与所述纵向钢筋8的外径相匹配。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钢筋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每组弧形支架7上的多个角钢10,所述多个角钢10中的每个角钢10的里边上均设置有第二U形槽11,所述第二U形槽11的槽宽与横向钢筋13的外径相匹配。如图5所示,我们可在所述角钢10上设置多个用于卡置横向钢筋的第二U形槽,从而实现多根横向钢筋13在第二钢筋定位装置的定位、绑扎。
更进一步,所述若干组支架系统3中,在相邻的两组支架系统3之间设置有两根斜拉杆4,所述斜拉杆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两组支架系统3中位于同侧的两个支架。斜拉杆4可以提高整个胎具的刚性和强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