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固土防洪石笼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洪石笼,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固土防洪石笼,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随着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逐渐的觉察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目前随着水土流失的进一步加重,一方面人们的耕地面积进一步缩小,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因此人们对护坡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传统的对护坡的保护大都不采用防护措施,因此造成了水土的进一步流失,环境也遭到了进一步的破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态固土防洪石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生态固土防洪石笼。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态固土防洪石笼,包括一个支撑架围成的内部空间,支撑架为框架结构,支撑架的框架结构包括若干支撑面,其中支撑面至少一个为可拆卸式,相邻支撑面之间互相固定连接,可拆卸的支撑面与相邻支撑面之间为可拆式连接;在所述支撑面上设置有支撑网,所述支撑网采用柔性金属线编织而成,在支撑架内部设置有若干层由塑料尼龙绳编织而成三维网,三维网的边缘与支撑面内侧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为六面体结构,所述支撑面包括位于前方的面板、后端的后板,位于左右两侧的端板,位于底部的底板以及位于顶部的可拆卸的顶盖,在支撑架的中部还设置有一个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支撑架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为两部分,其中横隔板的其中一个边缘位于顶盖所在的六面体的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网为三角形网格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金属线表层涂有防锈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隔板将面板和后板分割成相等的两份且横隔板的其中一对对称边缘分别与面板和后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柔性金属线,柔性的结构能适应边坡的变动而不被破坏,较好的保护边坡,通过将柔性金属线表层涂上防锈漆,可以防止柔性金属线被腐蚀,延长柔性金属线使用寿命,节约成本,通过设置若干层三维网,可以进行过滤和草籽的种植,通过在三维网里面填充废料混凝土和带草籽的土壤,这样可以起到加固护坡的作用,同时外部的长方体石笼具有承重的功能,上面可以修筑人行栈道,对地下水的自然作用及过滤作用具有较强的包容性,水中的悬移物和淤泥得以沉淀于填石缝中,从而有利于自然植物的生长,逐步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生态固土防洪石笼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生态固土防洪石笼三维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面板;2、端板;3、横隔板;4、后板;5、顶盖;6、支撑架;7、柔性金属线;8、三维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固土防洪石笼,包括面板1、两个端板2、横隔板3、后板4、顶盖5、支撑架6和柔性金属线7,所述面板1、端板2、横隔板3、后板4、顶盖5由柔性金属线7编织而成,且所述柔性金属线7与支撑架6编织在一起,且所述位于支撑架6前部的面板1、位于轴向两侧的端板2、以及位于中部的横隔板3、位于后部的后板4、位于底部的底板和位于顶部的顶盖5围城一个长方体,所述横隔板3将面板1和后板4分割成相等的两份且横隔板3与面板1和后板4固定连接,同时,顶盖5通过一个转轴连接在支撑架6上,方便柔性金属线7围成的内部空间的打开与关闭,且在长方体内部设有若干层由塑料尼龙绳编织而成的三维网。
所述面板1、端板2、横隔板3、后板4和顶盖5是由柔性金属线7编织而成的网构成,其中网格为三角形,可以起到加固石块的作用,所述柔性金属线7表层涂有防锈漆,通过将柔性金属线7表层涂上防锈漆,可以防止柔性金属线7被腐蚀,延长柔性金属线7使用寿命,节约成本,所述支撑架6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可以防止被腐蚀,所述三维网8内部填充有废料混凝土和带草籽的土壤,在草籽生长后,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生态固土防洪石笼,工作时,采用柔性金属线,柔性的结构能适应边坡的变动而不被破坏,较好的保护边坡,通过将柔性金属线表层涂上防锈漆,可以防止柔性金属线被腐蚀,延长柔性金属线使用寿命,节约成,通过设置若干层三维网,可以进行过滤和草籽的种植,通过在三维网里面填充废料混凝土和带草籽的土壤,这样可以起到加固护坡的作用,同时外部的长方体石笼具有承重的功能,上面可以修筑人行栈道,对地下水的自然作用及过滤作用具有较强的包容性,水中的悬移物和淤泥得以沉淀于填石缝中,从而有利于自然植物的生长,逐步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