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门.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556627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3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434773.5

申请日:

2016.05.12

公开号:

CN205605003U

公开日:

2016.09.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6B3/70; E06B7/02; F24F3/16

主分类号:

E06B3/70

申请人:

褚树春

发明人:

褚树春

地址:

064100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虹桥镇北杨庄村北杨后街4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毕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净化门,涉及门业生产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空气净化门无法实现高效过滤室内空气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净化门,包括:门本体、以及设置在门本体内的空气净化带;空气净化带包括:通风管道,设置在通风管道顶端的排风扇,以及设置在通风管道内的多个净化棒;多个净化棒包括多个吸附棒和多个分解棒,且多个吸附棒和多个分解棒均匀混合分布在通风管道内。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空气净化门的生产制造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空气净化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本体、以及设置在
所述门本体内的空气净化带;
所述空气净化带包括:通风管道,设置在所述通风管道顶端的
排风扇,以及设置在所述通风管道内的多个净化棒;
多个所述净化棒包括多个吸附棒和多个分解棒,且多个所述吸
附棒和多个所述分解棒均匀混合分布在所述通风管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本
体包括两块奥松板以及压设在两块所述奥松板之间的多块木方,所
述奥松板与所述木方之间涂有粘合剂,且在多个所述木方之间的空
间能够用于放置所述空气净化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本
体上对应所述通风管道的底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门本体上对应所
述通风管道的顶端设置有出风口,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开
口方向均垂直于所述门本体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
扇嵌设在所述出风口内,且所述排风扇朝向所述出风口的开口方向
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
口与所述出风口均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进风口与两个所述出风口
各对应设置在所述门本体的两侧,且每个所述出风口内均嵌设有所
述排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
口和所述出风口上均罩设有过滤纱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
管道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通风管道为聚乙烯环保材料;
所述通风管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净化棒对应插
设在所述多个通孔内,且所述吸附棒为活性炭棒、所述分解棒为硅
藻泥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本
体的顶端开设有更换口,所述更换口内匹配设置有木塞,所述木塞
的顶端设置有把手,所述通风管道能够由所述更换口处取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
管道包括有依次连通的上段部、中段部和下段部;
所述上段部的顶端面设置有提手扣,所述中段部包括有至少两
个,且所述上段部与所述中段部之间、多个所述中段部之间、以及
所述中段部与所述下段部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
扇能够通过光伏电池板供电,所述光伏电池板设置在所述门本体的
外表面上;
或,所述排风扇能够通过国家电网供电。

说明书

空气净化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
净化门。

背景技术

据统计,人类至少有7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城市人口在
室内的时间超过90%,尤其婴儿与老人在室内的时间更长,但是室
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一般是室外的污染物浓度的2至5倍,随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越来越
多的人选用空气净化门来净化室内的空气,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

其中,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门主要包括:门体、通风管道、
过滤装置;其中,过滤装置中的过滤介质主要为活性炭颗粒物;具
体地,通风管道设置在门体内,过滤装置设置在通风管道的进气口
与出气口处,从而室内空气能够在通风管道内流通,并分别经设置
在进气口与出气口处的过滤装置进行过滤,以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
目的。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使用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门,
由于空气只在进风口和出风口处进行过滤,且目前的过滤介质主要
为活性炭颗粒物,因此空气无法顺畅流通,且无法实现高效过滤室
内空气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门,以解决现有的空
气净化门无法实现高效过滤室内空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门,包括:门本体、以及设置在
所述门本体内的空气净化带;所述空气净化带包括:通风管道,设
置在所述通风管道顶端的排风扇,以及设置在所述通风管道内的多
个净化棒;多个所述净化棒包括多个吸附棒和多个分解棒,且多个
所述吸附棒和多个所述分解棒均匀混合分布在所述通风管道内。

实际应用时,所述门本体包括两块奥松板以及压设在两块所述
奥松板之间的多块木方,所述奥松板与所述木方之间涂有粘合剂,
且在多个所述木方之间的空间能够用于放置所述空气净化带。

其中,所述门本体上对应所述通风管道的底端设置有进风口,
所述门本体上对应所述通风管道的顶端设置有出风口,且所述进风
口和所述出风口的开口方向均垂直于所述门本体设置。

具体地,所述排风扇嵌设在所述出风口内,且所述排风扇朝向
所述出风口的开口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
进风口与两个所述出风口各对应设置在所述门本体的两侧,且每个
所述出风口内均嵌设有所述排风扇。

其中,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上均罩设有过滤纱布。

实际应用时,所述通风管道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通风管道为
聚乙烯环保材料;所述通风管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
净化棒对应插设在所述多个通孔内,且所述吸附棒为活性炭棒、所
述分解棒为硅藻泥棒。

其中,所述门本体的顶端开设有更换口,所述更换口内匹配设
置有木塞,所述木塞的顶端设置有把手,所述通风管道能够由所述
更换口处取出。

具体地,所述通风管道包括有依次连通的上段部、中段部和下
段部;所述上段部的顶端面设置有提手扣,所述中段部包括有至少
两个,且所述上段部与所述中段部之间、多个所述中段部之间、以
及所述中段部与所述下段部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实际应用时,所述排风扇能够通过光伏电池板供电,所述光伏
电池板设置在所述门本体的外表面上;或,所述排风扇能够通过国
家电网供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净化门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中,包括:门本体、以及设置在
门本体内的空气净化带;空气净化带包括:通风管道,设置在通风
管道顶端的排风扇,以及设置在通风管道内的多个净化棒;多个净
化棒包括多个吸附棒和多个分解棒,且多个吸附棒和多个分解棒均
匀混合分布在通风管道内。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
净化门,当排风扇将空气吸入设置在门本体内的空气净化带后,由
于多个净化棒均匀分布于通风管道中,因此整个通风管道均能够用
于净化空气,延长了空气的净化流程;且由于多个净化棒之间间隙
较大,便于空气流通,增加了空气流量,在排风扇的配合下能够显
著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空气净化量;同时由于多个净化棒包括有多个
吸附棒和多个分解棒,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能同时做
到吸附有害物质与分解有害气体,以更有效地净化室内空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
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
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
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中A-A方向的剖视
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中通风管道之间连
接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中通风管道之间连
接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图中,001-门本体;002-空气净化带;003-通风管道;004-排
风扇;005-净化棒;011-奥松板;012-木方;021-进风口;022-出
风口;023-过滤纱布;031-通孔;013-更换口;014-木塞;141-把
手;032-上段部;321-提手扣;033-中段部;034-下段部;035-卡
扣;036-方孔;006-光伏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
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
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
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
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
“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
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
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
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
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
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
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
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的结构示意图;图
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
意图。

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
门,包括:门本体001、以及设置在门本体001内的空气净化带002;
空气净化带002包括:通风管道003,设置在通风管道003顶端的
排风扇004,以及设置在通风管道内的多个净化棒005;多个净化棒
005包括多个吸附棒和多个分解棒,且多个吸附棒和多个分解棒均
匀混合分布在通风管道003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净化门具有以
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中,如图1结合图2所示,
包括:门本体001、以及设置在门本体001内的空气净化带002;空
气净化带002包括:通风管道003,设置在通风管道003顶端的排
风扇004,以及设置在通风管道内的多个净化棒005;多个净化棒
005包括多个吸附棒和多个分解棒,且多个吸附棒和多个分解棒均
匀混合分布在通风管道003内。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提供的空气净化门,当排风扇004将空气吸入设置在门本体001内
的空气净化带002后,由于多个净化棒005均匀分布于通风管道003
中,因此整个通风管道003均能够用于净化空气,延长了空气的净
化流程;且由于多个净化棒005之间间隙较大,便于空气流通,增
加了空气流量,在排风扇004的配合下能够显著提高单位时间内的
空气净化量;同时由于多个净化棒005包括有多个吸附棒和多个分
解棒,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能同时做到吸附有
害物质与分解有害气体,以更有效地净化室内空气。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根据实际情况(例如:当地的空气质
量等),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可以包
括至少两个空气净化带002。

实际应用时,为了减少门本体001的体积,如图1结合图2所
示,门本体001采用木方复合工艺,即门本体001包括两块奥松板
011以及压设在两块奥松板011之间的多块木方012,奥松板011
的厚度为0.8厘米,奥松板011与木方012之间涂有粘合剂,且在
多个木方012之间的空间能够用于放置空气净化带002,在设置空
气净化带002的同时,并没有增加门本体001的厚度,从而在保证
门本体001强度的前提下,有效的减少了门本体001的体积。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门本体001底部还设置有底板,通风
管道003放置在底板上。

其中,为了使净化后的空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如图1所示,
门本体001上对应通风管道003的底端设置有进风口021,门本体
001上对应通风管道003的顶端设置有出风口022,且进风口021
和出风口022的开口方向均垂直于门本体001设置,由于人在日常
活动中,大部分时间内,口鼻所处位置均处于较高的位置,且若出
风口022的位置设置地过低会使净化后的空气被家具等阻碍,影响
扩散效果,因此将出风口022设置在较高的位置,能够避免净化后
的空气无法被人体有效地吸收的问题发生。

具体地,为了提高净化效率与空气净化带002的可靠性,如图
1结合图2所示,排风扇004嵌设在出风口022内,且排风扇004
朝向出风口022的开口方向设置,若将排风扇004设置在通风管道
003内,会占用部分通风管道003的空间,影响通风效果,从而降
低净化效率,且采用排风扇004与通风管道003一体的结构,在更
换通风管道003的过程中容易损坏排风扇004,从而降低空气净化
带002的可靠性,因此采用排风扇004嵌设在出风口022内的设置,
以避免上述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满足室内各房间空气交换的要求,如图1结合
图2所示,进风口021与出风口022均包括有两个,两个进风口021
与两个出风口022各对应设置在门本体001的两侧,且每个出风口
022内均嵌设有排风扇004,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
门,能同时吸收、净化两个房间内的空气,并将净化后的空气排放
到两个房间内,以达到气体交换的目的。

其中,为了使净化效果更好,如图2所示,进风口021和出风
口022上均罩设有过滤纱布023,空气经过进风口021时,设置在
进风口021处的过滤纱布023能够阻挡空气中较大体积的污染物,
以完成空气的初步净化;同时,为了避免通风管道003内的小颗粒
污染物聚集后随气流排出到房间内造成二次污染,应在出风口022
处也设置一层过滤纱布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中通风管道之间连
接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实际应用时,为了使净化过程更高效,如图1所示,通风管道
003为长方体结构,且通风管道003为聚乙烯环保材料;如图3所
示,通风管道003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031,多个净化棒005对
应插设在多个通孔031内,且吸附棒为活性炭棒,活性炭是一种很
细小的炭粒,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活性炭中还有更细小的孔——
毛细管,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比表面积很大,
因此能与空气充分接触,且活性炭的毛细管能吸附空气中的杂质,
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分解棒为硅藻泥棒,硅藻泥的主要成分
为硅藻土,硅藻土对水分的吸收和释放能够产生瀑布效果,将水分
子分解成正负离子,由于水分子被包裹,形成正负离子群,然后以
水分子为载体,在空气中四处浮游,当空气中浮游的正负离子群遇
到过敏物质以及其他细菌、霉菌等有害物质时,正负离子群能够立
即将其包围和隔离,然后正负离子群中性能最活跃的氢氧根离子能
够与有害物质进行剧烈地化学反应,将它们分解成水分子等无害物,
因此硅藻泥棒能够用于分解空气中的有毒物质。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质,用它生
产的分解棒具有超纤维、多孔质等特性,当室内湿度上升时,分解
棒上的超微细孔能够自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将其储存起来;当室
内湿度下降时,分解棒就能够将储存在超微细孔中的水分释放出来,
以达到调节室内湿度的效果。

其中,为了能定期更换通风管道003内的净化棒005,如图1
所示,门本体001的顶端开设有更换口013,更换口013内匹配设
置有木塞014,木塞014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41,通风管道003能够
由更换口013处取出,以进行净化棒005地更换操作。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为了防止木塞014掉入空气净化带002
中,更换口013与木塞014应加工成能够互相匹配的梯形;且如图
1所示,木塞014顶部的把手141不应高出木塞本身,避免木塞014
的把手141阻碍门本体001与门框之间的配合,影响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的封闭效果。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中通风管道之间连
接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为了更方便地将通风管道003从门本体001中取出,
如图1、图3、图4所示,通风管道003包括有依次连通的上段部
032、中段部033和下段部034;上段部032的顶端面设置有提手扣
321,中段部033包括有至少两个,且上段部032与中段部033之间、
多个中段部033之间、以及中段部033与下段部034之间均为可拆
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的通风管道003的结
构与“下蛋铅笔”的结构有所类似:“下蛋铅笔”的笔管中包括若干
个笔芯,每个笔芯首尾相连,第一个铅芯用钝后,可直接取下放入
铅笔的后端,第二个铅芯被顶出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
净化门的通风管道003在取出时,通过设置在上段部032顶端面的
提手扣321将通风管道003整体提出门本体001一段距离(大于上
段部032的长度),然后拆下上段部032;并按照上述操作依次取出
并拆下中段部033与下段部034。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中段部033的顶端和下段部034的顶
端设置有卡扣035;上段部032的底端和中段部033的底端匹配开
设有方孔036;上段部032与中段部033之间、多个中段部033之
间、以及中段部033与下段部034之间均可通过卡扣035与方孔036
配合连接。

此处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中段部033的数量以及上段部032、
中段部033与下段部034的长度应按照实际情况(例如:门本体001
的高度,门本体001顶端距天花板的距离)选取。

实际应用时,为了节约使用成本,如图1所示,排风扇004能
够通过光伏电池板006供电,光伏电池板006设置在门本体001的
外表面上,光伏电池板006既能够用于为排风扇004供电也能够用
于储存电量,因此当光线充足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
化门无需外部供电也能够工作,节省电费;或,在夜间或光线不足
的情况下且储存的电量用完时,排风扇004还能够通过国家电网供
电,避免因电力不足而停止工作的情况发生。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门
内应能够在工作模式与充电模式间切换,当室内有人时,将空气净
化门设置为工作模式,以净化室内空气;当室内无人时,将空气净
化门设置为充电模式,以储存电能,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
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
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
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
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空气净化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空气净化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空气净化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气净化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净化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净化门,涉及门业生产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空气净化门无法实现高效过滤室内空气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净化门,包括:门本体、以及设置在门本体内的空气净化带;空气净化带包括:通风管道,设置在通风管道顶端的排风扇,以及设置在通风管道内的多个净化棒;多个净化棒包括多个吸附棒和多个分解棒,且多个吸附棒和多个分解棒均匀混合分布在通风管道内。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空气净化门的生产制造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