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蛤在对虾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55662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1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29307.9

申请日:

2000.11.07

公开号:

CN1351823A

公开日:

2002.06.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牟乃海; 焦伟

地址:

276826山东省日照市石臼海滨二路牟乃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兰蛤(Aloidis laevis Hinds)在对虾(PenaeusChinensis Osbeck)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兰蛤等低值贝类在全封闭对虾养殖系统中安全投喂而不带进对虾病毒的技术方法。它是将活力较强的兰蛤在海水中,施用特定的几种药物进行处理;处理后暂养一段时间;投喂前再次用药物处理;并经去除有害混杂物之后,向虾池投喂活兰蛤。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兰蛤在对虾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包括采收活力较强的兰蛤 进行暂养,在暂养中施用几种特定的药物进行处理,投喂前再次用药物处理, 并对兰蛤中混杂的其他生物进行剔除,以及养虾池在其他预防病毒病的措施 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其特征在于: (1)所说的采收活力较强的兰蛤进行暂养,是在夏季当天从海区捕捞 的兰蛤,经短时运输,没有死亡“张口”现象,近听有“沙沙”声,投放 水中近全部成活的兰蛤。只有这样的活兰蛤,保持适宜的密度,才能暂养3 -7天。 (2)所说的施用几种特定的药物进行处理,是在暂养兰蛤的水池中, 首先施晶体敌百虫2PPM,同时施漂白粉3PPM,在这种混合药物处理中暂养 3-7天。 (3)所说的投喂前再次用药物处理,是在暂养3-7天后,再在暂养 水体中施用3-5PPM高锰酸钾,药浴2-3小时。 (4)所说的对兰蛤中混杂的其他生物进行剔除,是严格把没有腐烂的 虾类、蟹类、鱼类剔除出去,因为这些生物或其胃含物有携带病毒的可能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虾池在其他预防病毒病的措施方面是行之 有效的,其特征是包括选用无病毒虾苗,彻底清池消毒,水经70PPM漂白粉 消毒后再进虾池,以及全封闭闸门。

说明书


兰蛤在对虾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兰蛤在对虾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九十年代初以前海水养殖中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完善、经济效益最显著、出口创汇最多的产业,对沿海经济发展和群众劳动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九十年代初,养虾面积达到240万亩,产量达到22万吨,产值数十亿元,从业人员上百万之多,对虾养殖的规模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1993年全国对虾暴发病毒病,导致了整个对虾养殖业的大滑坡,当年对虾产量不足8万吨。而1994年和1995年进一步滑到5万吨和3.5万吨。由于对虾病毒病的流行,已给养殖业造成了上百亿元的损失。农业部组织对虾病害防治技术攻关,历经8年,各地出现了一些好的养殖模式,使对虾产量有所回升。这其中有江苏省赣榆县的“宋庄养虾三法”,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中国对虾亲虾培育模式”,即“中国对虾超大规格超高效益养殖技术”。

    光滑兰蛤(Aloidis laevis Hinds)俗称海沙子,是养殖对虾少有的几种较佳鲜活饵料之一。这种小型的双壳贝类,生长在潮间带到数十米水深处,全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在某些海区常群集,密度大,产量高。人工、机械都可捕捞,是优质廉价的对虾活饵料。但是由于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HNBV)等的污染及生物的混杂,海区中采集的兰蛤,直接投喂对虾,往往会使对虾暴发病毒病。江苏省赣榆县的“宋庄养虾三法”中,就有两法是“鲜活饵料投喂法”和“两茬养虾法”。“两茬养虾法”两放两收,劳动强度大,收的虾比一茬养到底,自然是规格小质量差。本发明的“超大规格超高效益养殖技术”,就是把三月份育成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sis Osbeck )苗,一茬养到十二月,养成14cm-18cm的亲虾,经济效益是“两茬养虾法”的若干倍。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在对虾长到一定体长时,在海区采捕适口的兰蛤,在水泥池中进行暂养,采取特殊的选择性药物消毒处理;并暂养3-7天,使媒介载体生物死亡变质,从而使其携带的病毒失去感染力。在投喂前仍要严格剔除传播病毒地媒介生物,并再次用药杀死可能流散出去的游离病毒。兰蛤的投喂应适口适量,防止虾池积存活兰蛤,滤清池水,并与对虾争氧。

    下面分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相关条件:“兰蛤在对虾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最好在对虾养殖的全封闭系统中进行,即要在其他方面也能严格预防对虾病毒病。在这方面,本发明人已经创立了“中国对虾亲虾培育模式”,以发明专利“中国对虾亲虾养成期病毒病的预防方法”进行了阐述:包括选用无病毒虾苗;彻底清池消毒;水经70PPM漂白粉消毒后再进虾池;以及全封闭闸门。

    二、兰蛤采收:应把离水后经短时运输,无死亡“张口”现象,近听有“沙沙”声的兰蛤,及时放入暂养及药物处理池,以保证其成活率。如果采集的兰蛤,长时经暴晒,遇大雨或时间长,使其失去活力,在暂养池经不起药物处理,发生死亡,会在高水温的条件下,全军覆没。即使只有半数死亡,也会对虾池造成污染。

    三、兰蛤暂养:应均匀撒播在池中,不得有堆积,根据水温不同,溶解氧的许可,确定放养密度。如果面积不大,应有增氧设备,以保证3-7天的成活。

    四、药物处理:应尽早施用2PPM敌百虫和3PPM漂白粉,因为暂养时间是指用药后的药物处理暂养时间。其原理是:用敌百虫选择性的杀死混杂在兰蛤中的甲壳类生物,如虾类、蟹类、端足类、寄居蟹、挠足类等,对兰蛤是安全的。用漂白粉杀死附着在兰蛤表面、鳃、外套腔内以及水体中的游离病毒粒子,对兰蛤也是安全的。以上两种药物施用后,暂养3-7天,以使甲壳类生物死亡并腐烂,使病毒失去活力。在投喂前排出水,保留30cm-50cm水,再施3-5PPM高锰酸钾泼洒,进行最后一次消毒2-4小时,以便杀死水中游离的病毒粒子和部分死兰蛤的病菌。之后再经剔除死亡的甲壳类及鱼类杂物,方可投喂。

    本发明的药物特殊处理兰蛤方法,也适用于处理其它多种贝类,例如:各种兰蛤、鸭咀蛤、水彩短齿蛤、贻贝等。用该药物处理方法处理的贝类,也适合多种养殖对虾的安全投喂,例如:日本对虾、斑节对虾、白对虾、兰对虾、长毛对虾等。

    附图是中国对虾和光滑兰蛤。

    实施例:发明人在2000年5月到11月间,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石臼养虾基地,利用露天水泥池1000m2,对虾养殖池I-2、I-3、I-4、I-5、I-10和II-10六个池塘计24亩,进行了兰蛤在对虾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试验,获得成功。到11月,所有试验的六个池塘均未发生流行病毒病,对虾体长达到了14cm-18cm,将被选留为亲虾使用。其中II-10池塘3亩,因需加盖塑料大棚,提前在10月14日出池,移入其他池继续养殖。经专家现场验收,该3亩养虾池共起捕平均体长13.28cm的中国对虾1589.5公斤,平均亩产530公斤,实现亩利润7万元。2000年5月21日开始在水泥池药物处理兰蛤,经暂养于5月24日投喂I-5池。此后逐渐加大处理兰蛤的数量,把投喂的虾池扩大到了六个。II-10号池因亩放3cm的中国对虾苗3万尾,无换水,只补充水,按往年投喂配合饲料,到10月14日,只能长到11cm。而今年由于加投兰蛤,对虾不仅多生长2-3cm,而且虾体健壮、活力很强,故移池做继续培育亲虾之用。所有6个加投兰蛤的养虾池,全部把虾安全地养到11月,彻底摆脱了病毒病的威胁。这一试验同时还利用1m3的玻璃钢水槽和50m3的室内水泥池进行了用兰蛤投喂中国对虾的试验,全部成功。均证明经过药物特殊处理的兰蛤投喂中国对虾是安全的。

兰蛤在对虾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兰蛤在对虾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兰蛤在对虾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蛤在对虾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蛤在对虾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兰蛤(Aloidis laevis Hinds)在对虾(PenaeusChinensis Osbeck)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兰蛤等低值贝类在全封闭对虾养殖系统中安全投喂而不带进对虾病毒的技术方法。它是将活力较强的兰蛤在海水中,施用特定的几种药物进行处理;处理后暂养一段时间;投喂前再次用药物处理;并经去除有害混杂物之后,向虾池投喂活兰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