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杆防磨扶正器.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1556511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386402.4

申请日:

2016.05.04

公开号:

CN205605138U

公开日:

2016.09.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B17/10

主分类号:

E21B17/10

申请人:

东营百华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尚俊涛; 孙希平; 王树立; 刘兴艳; 牛军; 逄铭玉; 王森; 范高飞; 张屈; 成卫海; 张树林

地址:

257051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工业圆现河路西首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抽油杆防磨扶正器,上体的上部抽油杆螺纹之下有上联通孔,下体的下部抽油杆螺纹之上有下联通孔,上体内有通孔,通孔与上联通孔相通,上体的中部的外螺纹与下体内部的内螺纹连接,使下体的下部内壁与上体的下部外壁之间形成集油腔,下联通孔与集油腔和通孔相通,下体上有出油孔,出油孔与集油腔的上部相通,连接在抽油杆柱中下入泵上油管内,之下的抽油泵抽出的液流从下联通孔、通孔、下联通孔流走,在油和水的密度差作用下,集油腔聚集原油,所聚集的原油通过出油孔排出到下体与油管之间的间隙里对其进行润滑,可以减轻杆柱与油管之间的磨损,下体可以扶正抽油杆,可以延长抽油杆、油管的使用寿命,增加油井生产周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抽油杆防磨扶正器,包括上体(1)、下体(8),上体(1)的上部有抽油杆螺纹,上体(1)的上部抽油杆螺纹之下有上联通孔(2),下体(8)的下部有抽油杆螺纹,下体(8)的下部抽油杆螺纹之上有下联通孔(7),其特征是:上体(1)内有通孔(6),所述的通孔(6)与所述的上联通孔(2)相通,上体(1)的中部有外螺纹,下体(8)的内部有内螺纹,所述的外螺纹与所述的内螺纹连接,使下体(8)的下部内壁与上体(1)的下部外壁之间形成集油腔(5),所述的下联通孔(7)与所述的集油腔(5)和所述的通孔(6)相通,下体(8)上有出油孔(4),所述的出油孔(4)与所述的集油腔(5)的上部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杆防磨扶正器,其特征是:下体(8)的上部内壁与上体(1)的上部外壁之间形成沉砂腔(3),所述的沉砂腔(3)处于所述的上联通孔(2)之下。

说明书

一种抽油杆防磨扶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的采油设备,是一种抽油杆防磨扶正器。

背景技术

在有杆泵抽油系统中,不论是直井还是斜井,抽油杆和油管都是在接触中相对运动,因此,抽油杆与油管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磨损,特别是深井和斜井,抽油杆在油管内很容易弯曲,由于抽油杆接箍直径与油管内壁直径相差较大,与油管内壁接触面积小,造成接触压力大,出现严重的抽油杆接箍磨损油管的问题,产生磨损后使油管和抽油杆不能使用,造成油井作业,油井免修期短,增加作业费用,增加杆管消耗,油井停产时间多,减少了原油产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油田使用了抽油杆扶正器,这些装置的扶正套都是由非金属制成,不耐磨损,扶正器本身的使用寿命短,防磨效果差,抽油杆接箍磨损油管的问题仍然存在。如中国专利2008201881660《内流式抽油杆扶正器》可以解决一定的磨损问题,但它与油管内壁之间为井液,在高含水井中工作时润滑条件差,磨损同样很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抽油杆防磨扶正器,使其杆柱与油管接触部位有润滑,减轻杆柱与油管之间的磨损,延长抽油杆、油管的使用寿命,增加油井生产周期,提高油井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上体、下体,上体的上部有抽油杆螺纹,上体的上部抽油杆螺纹之下有上联通孔,下体的下部有抽油杆螺纹,下体的下部抽油杆螺纹之上有下联通孔,上体内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与所述的上联通孔相通,上体的中部有外螺纹,下体的内部有内螺纹,所述的外螺纹与所述的内螺纹连接,使下体的下部内壁与上体的下部外壁之间形成集油腔,所述的下联通孔与所述的集油腔和所述的通孔相通,下体上有出油孔,所述的出油孔与所述的集油腔的上部相通。

下体的上部内壁与上体的上部外壁之间形成沉砂腔,所述的沉砂腔处于所述的上联通孔之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连接在抽油杆柱中下入泵上油管内,本实用新型之下的抽油泵抽出的液流从下联通孔、通孔、下联通孔流走,集油腔里成为死油区,在油和水的密度差作用下,集油腔聚集原油,所聚集的原油通过出油孔排出到下体与油管之间的间隙里对其进行润滑,可以减轻杆柱与油管之间的磨损,下体可以扶正抽油杆,使抽油杆不发生弯曲,可以延长抽油杆、油管的使用寿命,增加油井生产周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上体1、下体8,上体1的上部有抽油杆螺纹,上体1的上部抽油杆螺纹之下有上联通孔2,下体8的下部有抽油杆螺纹,下体8的下部抽油杆螺纹之上有下联通孔7,上体1内有通孔6,所述的通孔6与所述的上联通孔2相通,上体1的中部有外螺纹,下体8的内部有内螺纹,所述的外螺纹与所述的内螺纹连接,使下体8的下部内壁与上体1的下部外壁之间形成集油腔5,所述的下联通孔7与所述的集油腔5和所述的通孔6相通,下体8上有出油孔4,所述的出油孔4与所述的集油腔5的上部相通。下体8的上部内壁与上体1的上部外壁之间形成沉砂腔3,所述的沉砂腔3处于所述的上联通孔2之下,下体8的上端口设计成尖角,可以刮砂,刮下来的砂子储存在沉砂腔3里。

本实用新型连接在抽油杆柱上,间隔多长距离连接一个由油井的磨损情况决定,下于磨损部位,抽油时,液流从其内部流走。对于含水低的井不用下本实用新型。

一种抽油杆防磨扶正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抽油杆防磨扶正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抽油杆防磨扶正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抽油杆防磨扶正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抽油杆防磨扶正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抽油杆防磨扶正器,上体的上部抽油杆螺纹之下有上联通孔,下体的下部抽油杆螺纹之上有下联通孔,上体内有通孔,通孔与上联通孔相通,上体的中部的外螺纹与下体内部的内螺纹连接,使下体的下部内壁与上体的下部外壁之间形成集油腔,下联通孔与集油腔和通孔相通,下体上有出油孔,出油孔与集油腔的上部相通,连接在抽油杆柱中下入泵上油管内,之下的抽油泵抽出的液流从下联通孔、通孔、下联通孔流走,在油和水的密度差作用下,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