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铰链结构.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556404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83674.X

申请日:

2014.07.11

公开号:

CN204024276U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5D3/02; E05D5/02

主分类号:

E05D3/02

申请人: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明晶; 滕平; 刘晶; 邓江雪

地址: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河西路18号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代理人:

焦烨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元件,所述转动元件和所述固定座通过转轴铰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车门固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上设有与车身固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在与所述转轴的铰接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车门打开到最大角度时与所述固定座接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通过在所述转动元件上设置所述限位块,起到了车门铰链结构的自身限位作用,无需在铰链结构外再设置限位装置,减少了装配的空间。同时,限位块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节约了加工和装配的成本。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元件,所述转动元件和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车门固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上设有与车身固定的第二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元件在与转轴的铰接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车门打开到最大角度时与所述固定座相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转动元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座的接触面为弧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靠近所述转动元件处的曲率半径,大于远离所述转动元件处的曲率半径。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水平翻折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均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水平翻折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至少为三个,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螺栓与车身固定。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元件上设有加强筋。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沿着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面处向所述转动元件的位置延伸。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元件和所述固定座通过转轴铰接。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车门铰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铰链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铰链结构。
技术背景
伴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在开关门过程中,要求车侧门具有限位功能。为使车侧门具有限位功能,在车侧门和车身骨架之间设置有车门限位器。但车门限位器多占据空间大和车门打开时影响外观,由于占据空间大,不利于车门铰链的布置。而自带目前自带限位功能的铰链,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较,此外,铰链性能较差,容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自限位功能,结构简单并且性能高的车门铰链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元件,所述转动元件和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车门固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上设有与车身固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在与所述转轴的铰接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车门打开到最大角度时,与所述固定座相抵。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转动元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座的接触面为弧面。所述弧面靠近所述转动元件处的曲率半径,大于远离所述转动元件处的曲率半径。
所述固定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水平翻折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水平翻折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至少为三个,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螺栓与车身固定。所述转动元件上设有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沿着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面处向所述转动元件的位置延伸。
所述转动元件和所述固定座通过转轴铰接。
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元件,所述转动元件和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车门固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上设有与车身固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在与所述转轴的铰接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车门打开到最大位置时,与所述固定座相抵。这样,在车门打开到最大角度的时候,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座接触,而限制所述转动元件继续带动车门打开。通过在所述转动元件上设置所述限位块,起到了车门铰链结构的自身限位作用,无需在铰链结构外再设置限位装置,减少了装配的空间。同时,限位块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节约了加工和装配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的拆分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在车门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在车门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固定座   2…转动元件   3…限位块   4…第二安装孔   5…转轴   6…第一安装孔   7…加强筋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座1和转动元件2,所述转动元件2和所述固定座1铰接,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与车门固定的第一安装孔6,所述转动元件2上设有与车身固定的第二安装孔4;所述转动元件2在与所述转轴5的铰接端设有限位块3,所述限位块3在车门打开到最大角度时与所述固定座1相抵。所述固定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6和螺栓与所述车身固定,所述转动元件2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4和螺栓与所述车门固定,所述转动元件2通过所述转轴5与所述固定座1铰接,进而可以带动车门开启和关闭。这样,在车门打开到最大位置的时候,所述限位块3与所述固定座1接触,而限制所述转动元件2继续带动车门打开。通过在所述转动元件2上设置所述限位块3,起到了车门铰链结构的自身限位作用,无需在铰链结构外再设置限位装置,减少了装配的空间。同时,限位块3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节约了加工和装配的成本。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转动元件2和所述固定座1通过转轴5铰接。通过转轴5将转动元件2和固定座1铰接,使得转动元件2和固定座1之间的转动连接更加灵活,而且互不干涉。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限位块3与所述转动元件2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省去了将限位块3安装在转动工件上的工序,节约了加工的成本。同时,一体成型结构所占据的空间较小,节约了装配空间。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限位块3与所述固定座1的接触面为弧面。在车门开启到最大角度时,所述限位块3与所述固定座1相接触。所述的接触表面设计为弧面,这样,可以缓解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限位 块3在车门打开到位时的直接碰撞。同时弧面的设计可以对限位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弧面靠近所述转动元件2处的曲率半径,大于远离所述转动元件2处的曲率半径。当开启车门的时候,限位器随着转动元件2的旋转先进入较大曲率半径弧面,起到了在开启过程中对转动的过渡,随着开启到最大角度,进入小曲率半径的弧面直到限位块3与固定座1接触,将转动元件2限定住。通过开启过程中弧面曲率变化的设置,对开启车门起到了过渡作用,避免了车门直接开启到最大位置对使用者造成的不便。同时,也可以将弧面设置成不同的曲率半径,这样可以为车门的开启角度提供不同的档位。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固定座1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水平翻折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6;所述转动元件2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水平翻折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孔4。固定座和转动元件分别为安装孔提供了安装面,使得螺栓通过第一安装面将固定座1与车身固定,通过第二安装座将转动元件2与车门固定。安装面的设置提供了更大的安装空间,使得安装更加方便,固定更加牢靠。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固定座1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孔6至少为三个,所述固定座1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6和螺栓与车身固定。采用至少三个第一安装孔6,三点固定方式安装,使得固定座1和车身固定更加牢固。这样,提高了铰链结构和车身的连接刚度。同时,避免了在转动车门的时候,由于铰链结构与车身连接刚度不足而引起的晃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转动元件2上设有加强筋7。为了节约装配空间,铰链结构的体积较小,这样会造成铰链结构在刚度上的不足。加强筋7的设置加提高了铰链结构的刚度,使得铰链结构的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更可以是:所述加强筋沿着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面处向所述 转动元件的位置延伸。所述加强筋沿着转动元件1的长度方向延伸,在转动元件2最大受力面上起到了强度加强的作用,提高了转动元件2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通过在所述转动元件上设置所述限位块,起到了车门铰链结构的自身限位作用,无需在铰链结构外再设置限位装置,减少了装配的空间,限位块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节约了加工和装配的成本。同时,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铰链结构的刚度,从而提高了铰链的使用寿命。增加第一安装孔和螺栓,提高了铰链结构和车身的连接刚度,避免了车门开启时候由于和车身连接不稳而引起的晃动。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车门铰链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车门铰链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车门铰链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车门铰链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车门铰链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4276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7CN204024276U(21)申请号 201420383674.X(22)申请日 2014.07.11E05D 3/02(2006.01)E05D 5/02(2006.01)(73)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河西路18号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张明晶 滕平 刘晶 邓江雪(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代理人焦烨鋆(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车门铰链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座和转。

2、动元件,所述转动元件和所述固定座通过转轴铰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车门固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上设有与车身固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在与所述转轴的铰接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车门打开到最大角度时与所述固定座接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通过在所述转动元件上设置所述限位块,起到了车门铰链结构的自身限位作用,无需在铰链结构外再设置限位装置,减少了装配的空间。同时,限位块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节约了加工和装配的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3、 204024276 UCN 204024276 U1/1页21.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元件,所述转动元件和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车门固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上设有与车身固定的第二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元件在与转轴的铰接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车门打开到最大角度时与所述固定座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转动元件为一体成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座的接触面为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靠近所述转动元件处的曲率半径。

4、,大于远离所述转动元件处的曲率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水平翻折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均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水平翻折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至少为三个,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螺栓与车身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元件上设有加强筋。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沿着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面处向所述转动元件的位置延伸。9.根据权利。

5、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元件和所述固定座通过转轴铰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24276 U1/3页3一种车门铰链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铰链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铰链结构。技术背景0002 伴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在开关门过程中,要求车侧门具有限位功能。为使车侧门具有限位功能,在车侧门和车身骨架之间设置有车门限位器。但车门限位器多占据空间大和车门打开时影响外观,由于占据空间大,不利于车门铰链的布置。而自带目前自带限位功能的铰链,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较,此外,铰链性能较差,容易。

6、变形。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自限位功能,结构简单并且性能高的车门铰链结构。0004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的技术方案包括:0005 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元件,所述转动元件和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车门固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上设有与车身固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在与所述转轴的铰接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车门打开到最大角度时,与所述固定座相抵。0006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的技术方案还包括:0007 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转动元件为一体成型结构。0008 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座的接触面为弧面。所述弧面靠近所述转动。

7、元件处的曲率半径,大于远离所述转动元件处的曲率半径。0009 所述固定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水平翻折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水平翻折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至少为三个,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螺栓与车身固定。所述转动元件上设有加强筋。0010 所述加强筋沿着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面处向所述转动元件的位置延伸。0011 所述转动元件和所述固定座通过转轴铰接。0012 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元件,所述转动元件和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车门固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上设有与车身固定的第。

8、二安装孔;所述转动元件在与所述转轴的铰接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车门打开到最大位置时,与所述固定座相抵。这样,在车门打开到最大角度的时候,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座接触,而限制所述转动元件继续带动车门打开。通过在所述转动元件上设置所述限位块,起到了车门铰链结构的自身限位作用,无需在铰链结构外再设置限位装置,减少了装配的空间。同时,限位块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节约了加工和装配的成本。说 明 书CN 204024276 U2/3页4附图说明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示意图;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的拆分状态示意图;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在车门关闭状。

9、态时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在车门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号说明0018 1固定座 2转动元件 3限位块 4第二安装孔 5转轴 6第一安装孔 7加强筋具体实施例001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0020 如图1所示,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座1和转动元件2,所述转动元件2和所述固定座1铰接,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与车门固定的第一安装孔6,所述转动元件2上设有与车身固定的第二安装孔4;所述转动元件2在与所述转轴5的铰接端设有限位块3,所述限位块3在车门打开到最大角度时与所述固定座1相抵。所述固定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6和。

10、螺栓与所述车身固定,所述转动元件2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4和螺栓与所述车门固定,所述转动元件2通过所述转轴5与所述固定座1铰接,进而可以带动车门开启和关闭。这样,在车门打开到最大位置的时候,所述限位块3与所述固定座1接触,而限制所述转动元件2继续带动车门打开。通过在所述转动元件2上设置所述限位块3,起到了车门铰链结构的自身限位作用,无需在铰链结构外再设置限位装置,减少了装配的空间。同时,限位块3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节约了加工和装配的成本。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转动元件2和所述固定座1通过转轴5铰接。通过转轴5将转动元件2和固定座1铰接,使得转动元件2和固定座1之间的转动连接更加灵活,而且互不。

11、干涉。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限位块3与所述转动元件2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省去了将限位块3安装在转动工件上的工序,节约了加工的成本。同时,一体成型结构所占据的空间较小,节约了装配空间。0021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限位块3与所述固定座1的接触面为弧面。在车门开启到最大角度时,所述限位块3与所述固定座1相接触。所述的接触表面设计为弧面,这样,可以缓解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限位块3在车门打开到位时的直接碰撞。同时弧面的设计可以对限位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

12、所述弧面靠近所述转动元件2处的曲率半径,大于远离所述转动元件2处的曲率半径。当开启车门的时候,限位器随着转动元件2的旋转先进入较大曲率半径弧面,起到了在开启过程中对转动的过渡,随着开启到最大角度,进入小曲率半径的弧面直到限位块3与固定座1接触,将转动元件2限定住。通过开启过程中弧面曲率变化的设置,对开启车门起到了过渡作用,避免了车门直接开启到最大位置对使用者造成的不便。同时,也可以将弧面设置成不同的曲率半径,这样可以为车门的开启角度提供不同的档位。0022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固定座1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水平翻折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

13、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6;所述转动元件2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水平翻折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说 明 书CN 204024276 U3/3页5均设有第二安装孔4。固定座和转动元件分别为安装孔提供了安装面,使得螺栓通过第一安装面将固定座1与车身固定,通过第二安装座将转动元件2与车门固定。安装面的设置提供了更大的安装空间,使得安装更加方便,固定更加牢靠。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固定座1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孔6至少为三个,所述固定座1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6和螺栓与车身固定。采用至少三个第一安装孔6,三点固定方式安装,使得固定座1和车身固定更加牢固。这样,提高了铰链结构和车身的连接刚度。同时,避免了在。

14、转动车门的时候,由于铰链结构与车身连接刚度不足而引起的晃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转动元件2上设有加强筋7。为了节约装配空间,铰链结构的体积较小,这样会造成铰链结构在刚度上的不足。加强筋7的设置加提高了铰链结构的刚度,使得铰链结构的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更可以是:所述加强筋沿着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面处向所述转动元件的位置延伸。所述加强筋沿着转动元件1的长度方向延伸,在转动元件2最大受力面上起到了强度加强的作用,提高了转动元件2的刚度。0023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结构,通过在所述转动元件上设置所述限位块,起到了车门铰链结构的自身限位作用,无需在铰链结构外再设置限位装置,减少了装配的空间,限位块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节约了加工和装配的成本。同时,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铰链结构的刚度,从而提高了铰链的使用寿命。增加第一安装孔和螺栓,提高了铰链结构和车身的连接刚度,避免了车门开启时候由于和车身连接不稳而引起的晃动。0024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4024276 U1/2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4276 U2/2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4276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