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结构.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554915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031714.3

申请日:

2016.01.14

公开号:

CN205369179U

公开日:

2016.07.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B7/54

主分类号:

E02B7/54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俊; 杨清华; 谭守林; 雷小平; 罗德武

地址: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兴黔路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刘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结构,包括闸门面板(1)和止水挡板(2);在止水挡板(2)下方的闸门面板(1)上设有条型止水板(3),条型止水板(3)经止水压板(4)和一组螺栓(5)与闸门面板(1)连接,条型止水板(3)底部为V型结构,V型结构上翻将止水压板(4)底边包裹。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可靠,拆装方法简单可行。条型止水的V型锐角大小可根据工程需要随意确定,厂内制作,灵活性强;V型止水可将底止水压板底边“包住”,能避免底止水压板先与底坎接触,确保闸门底止水贴合紧密;V型止水与底坎接触面积更大,大大提高了表孔弧形闸门底止水密封效果,增强了闸门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闸门面板(1)和止水挡板(2);在止水挡板(2)下方的闸门面板(1)上设有条型止水板(3),条型止水板(3)经止水压板(4)和一组螺栓(5)与闸门面板(1)连接,条型止水板(3)底部为V型结构,V型结构上翻将止水压板(4)底边包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型止水板(3)底部的V型结构凸出闸门面板(1)底部表面。

说明书

一种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结构,属于水坝闸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表孔弧形闸门的底止水常采用闸门设计规范(SL74-2013)推荐的成型130-20或I110-16条型止水。现有条型止水存在以下不足:为了保证底止水具有足够的压紧面积,底止水压板的宽度不能一再减小,这就导致底止水压板距离底坎也很近,当闸门安装出现误差底坎出现变形或者底坎存在杂物,极易出现底止水压板先与底坎接触,导致底止水不能与底坎贴合紧密,会出现闸门漏水,甚至引起缝隙空穴,导致闸门及埋件空蚀或磨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结构,以克服现有条型止水不能与底坎贴合紧密,会出现闸门漏水,甚至引起缝隙空穴,导致闸门及埋件空蚀或磨蚀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结构为,该结构包括闸门面板和止水挡板;在止水挡板下方的闸门面板上设有条型止水板,条型止水板经止水压板和一组螺栓与闸门面板连接,条型止水板底部为V型结构,V型结构上翻将止水压板底边包裹。

前述结构中,所述条型止水板底部的V型结构凸出闸门面板底部表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可靠,拆装方法简单可行。本实用新型条型止水的V型锐角大小可根据工程需要随意确定,厂内制作,灵活性强;其V型止水可将底止水压板底边“包住”,能避免底止水压板先与底坎接触,确保闸门底止水贴合紧密;本实用新型的V型止水与底坎接触面积更大,大大提高了表孔弧形闸门底止水密封效果,增强了闸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弧形闸门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1-闸门面板,2-止水挡板,3-条型止水板,4-止水压板,5-螺栓,6-底坎表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下述的一种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改进方法所构成的,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方法是将现有的条型止水底部制成V型结构,通过条型止水底部的V型结构包住止水压板,从而避免止水压板与底坎先接触的可能性,同时增大底止水与底坎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止水效果;条型止水采用耐水橡胶制成,条型止水的V型结构凸出闸门面板底部表面,以确保闸门关闭时条型止水底部的V型结构与底坎紧密结合,提高密封效果。

根据上述方法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结构包括闸门面板1和止水挡板2;在止水挡板2下方的闸门面板1上设有条型止水板3,条型止水板3经止水压板4和一组螺栓5与闸门面板1连接,条型止水板3底部为V型结构,V型结构上翻将止水压板4底边包裹。条型止水板3底部的V型结构凸出闸门面板底部表面(闸门面板底部表面处于如图1中底坎表面线6的位置)。

实施例

本例是对现有130-20或I110-16条型止水的改进,现有130-20或I110-16条型止水的结构如图3所示,图中现有条型止水7为平板条,平板条底部为斜面。现有130-20或I110-16条型止水存在以下不足:为了保证底止水具有足够的压紧面积,底止水压板的宽度不能一再减小,这就导致底止水压板距离底坎也很近,当闸门安装出现误差、底坎出现变形或者底坎存在杂物,极易出现底止水压板先与底坎接触,导致底止水不能与底坎贴合紧密,会出现闸门漏水,甚至引起缝隙空穴,导致闸门及埋件空蚀或磨蚀。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底止水在弧型闸门上的位置示意图。本例如图1和2所示,通过改变条型止水的结构形式,将条型止水底部做成V型结构,通过条型止水底部的V型结构将止水压板4底边“包住”,从而避免了止水压板4底边先与底坎接触的可能性。同时增大了底止水与底坎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止水效果。止水压板4底边是与条型止水角度相同的圆弧边,也就是说止水压板4底边应倒圆,以避免止水压板4切断条型止水板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但是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V型结构的角度为锐角,锐角大小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能适应任何倾角的底坎。对于表孔弧门底坎与水平线倾角较大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尤为明显。

本实用新型安装方法如下:

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底止水V型锐角的大小,在厂内完成底止水制作,同时要求条型止水底部的V型密封面必须留有足够的余量,防止安装误差导致水封贴合不紧密;

2.将止水压板放入条型止水底部的V型结构内;

3.将条型止水和止水压板一起与止水挡板2和闸门面板1贴紧;

4.通过螺栓将条型止水和止水压板与闸门面板1固定,螺栓孔采用现场配钻的方式,螺栓采用沉头螺栓,以确保螺栓头不高于止水压板表面,完成螺栓安装;

5.根据闸门安装调试实际情况,对底止水密封面多余的部分进行切除。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可靠,拆装方法简单可行。条型止水的V型锐角大小可根据工程需要随意确定,厂内制作,灵活性强;V型止水可将底止水压板底边“包住”,能避免底止水压板先与底坎接触,确保闸门底止水贴合紧密;V型止水与底坎接触面积更大,大大提高了表孔弧形闸门底止水密封效果,增强了闸门安全性。

一种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孔弧形闸门V型底止水的结构,包括闸门面板(1)和止水挡板(2);在止水挡板(2)下方的闸门面板(1)上设有条型止水板(3),条型止水板(3)经止水压板(4)和一组螺栓(5)与闸门面板(1)连接,条型止水板(3)底部为V型结构,V型结构上翻将止水压板(4)底边包裹。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可靠,拆装方法简单可行。条型止水的V型锐角大小可根据工程需要随意确定,厂内制作,灵活性强;V型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