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内墙装修用二阳角线配接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内墙装修用二阳角线配接座.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1330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07CN204081330U(21)申请号 201420573808.4(22)申请日 2014.10.02E04F 13/06(2006.01)(73)专利权人吴族茂地址 353100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东峰镇铜场村五巷六号(72)发明人吴族茂(54) 实用新型名称建筑内墙装修用二阳角线配接座(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内墙装修用二阳角线配接座,应用于室内装修过程中为使涂料层凝固生成规定的形状而正确地使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阳角线。它由平板I、平板II、L形平板、脊线条I、脊线条II组成;每板板面皆带阵列通孔;。
2、L形平板两直边外侧边缘分别与平板I、平板II一侧边缘结合为一体;平板I的一端头和平板II的一端头一体相连;L形平板与平板I结合处带脊线条II,L形平板与平板II结合处带脊线条I。具有方便了各类材料制作的阳角线的使用;节省了安装阳角线的工时;注塑成形,制作简单;阳角线配接口平整、简明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1330 UCN 204081330 U1/1页21.建筑内墙装修用二阳角线配接座,其特征是由平板I(1)、平板II(3)、。
3、L形平板(6)、脊线条I(4)、脊线条II(8)组成;每板板面皆带阵列通孔;L形平板(6)两直边外侧边缘分别与平板I(1)、平板II(3)一侧边缘结合为一体;平板I(1)的一端头和平板II(3)的一端头一体相连;L形平板(6)与平板I(1)结合处带脊线条II(8),L形平板(6)与平板II(3)结合处带脊线条I(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内墙装修用二阳角线配接座,其特征是L形平板每条直边的长度,平板I、平板II的长度可取范围是415公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内墙装修用二阳角线配接座,其特征是L形平板(6)与平板I(1)之间的夹角,L形平板(6)与平板II(3)之间的夹角可选。
4、范围是75105。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81330 U1/3页3建筑内墙装修用二阳角线配接座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内墙装修用二阳角线配接座,应用于室内装修过程中为使涂料层凝固生成规定的形状而正确地使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阳角线。背景技术0002 为了保护墙面,室内装修要利用各种涂料敷于基层表面。施工成型的内墙阴角、阳角存在顺直度较差、外形不美观、阳角易被破坏、损坏后的阳角不易被修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普遍地使用阳角线和阴角线。0003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406802Y题为PVC塑料包角线条的发明创造中,示出了一种阳角线。0004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
5、01214871Y题为建筑物用阴/阳角型材的发明创造中,示出了一种阴角线或阳角线。0005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034714U题为一种墙体阳角护角结构的发明创造中,示出了一种阳角线。0006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184026Y题为一种墙体阴角护角结构的发明创造中,示出了一种阴角线结构。0007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405992Y题为泥工专用护角条的发明创造中,示出一种阴角线或阳角线。0008 阴角线、阳角线得到了普遍的应用。0009 上述阴角线和阳角线的结构,有共同点:阴角线带条形翼板I和条形翼板II;顺着长度方向,两者边缘结为一体;两板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每板板面带阵列通孔。
6、。阳角线带条形翼板I和条形翼板II;顺着长度方向,两者边缘结为一体;两板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每板板面带阵列通孔;顺着长度方向在边缘结合处的外侧带脊线条。0010 阴、阳角线,其两翼板之间的夹角常常是95左右。阴角线、阳角线在装修施工中的使用方法是相同的,均是在墙面外层制作之前的工序中使用水泥砂浆或涂料埋没在墙面内层或墙体之中。然后以阴角线两翼板交汇内侧线和阳角线的脊线条为施工基准直线,把制作墙面的外层的工序施工结束。采用阴角线和阳角线的直接目的是提高两墙面交汇线在施工中的顺直度和提高室内墙的阳角强度,以及提高施工人员的劳动效率。0011 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发现,阴角线或阳角线的起始位很难施工。。
7、究其原因在于起始位是两个墙面或三个墙面的相交之处。为了墙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以及整体美观,此处的施工过程相当缓慢,人力及工时耗费十足。发明内容0012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于室内墙体两阳角交汇处施工的建筑内墙装修用二阳角线配接座。它方便施工人员使用各类材料制作的阳角线。说 明 书CN 204081330 U2/3页4001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达到:建筑内墙装修用二阳角线配接座,其特征是由平板I、平板II、L形平板、脊线条I、脊线条II组成;每板板面皆带阵列通孔;L形平板两直边外侧边缘分别与平板I、平板II一侧边缘结合为一体;平板I的。
8、一端头和平板II的一端头一体相连;L形平板与平板I结合处带脊线条II,L形平板与平板II结合处带脊线条I。0014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0015 1、形成了二向阳角线配接口;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安装阳角线到墙体的安装方法安装,继承了安装阳角线的优点;方便了各类材料制作的阳角线的使用;节省了安装阳角线的工时。0016 2、垂直度高,顺直度直。0017 3、注塑成形,制作简单。0018 4、阳角线配接口平整、简明。附图说明0019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20 图中1是平板I,3是平板II,4是脊线条I,5是阳角线配接口I,6是L形平板,7是阳角线配接口II,8是脊线条II。
9、。具体实施方式0021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由平板I(1)、平板II(3)、L形平板(6)、脊线条I(4)、脊线条II(8)组成;每板板面皆带阵列通孔。这些通孔用于排除空气、溢出水泥砂浆或涂料,方便安装过程中板面的调整,让板面水平、竖直,或者贴合在所要装修的墙面基层上。L形平板带两条直边,直边的外侧是指两直边间的夹角大于180那侧。L形平板(6)两直边外侧边缘分别与平板I(1)、平板II(3)一侧边缘结合为一体;平板I(1)的一端头和平板II(3)的一端头一体相连。平板I(1)、平板II(3)是矩形板。平板侧边缘是指长边的边缘。平板端头是指平板的短边端。L形平板(6)与平板I。
10、(1)结合处内侧生成的直线,L形平板(6)与平板II(3)结合处内侧生成的直线,在本实用新型埋入墙体或墙面内层后是施工人员布置阳角线参照用的基准线。0022 同时,这种由一块L形板、两块平板结合为一体的结合方式,在两个方向上皆有由两块边缘相交的条板组合成“人”字形并在结合处带脊线条的结构,此结构具有阳角线的结构特点。因而在两个方向上末端分别出现了施工人员可利用的阳角线配接口I(5)、阳角线配接口II(7)。这些配接口表面平整,并因平整而显得简明。为了结构紧凑和方便使用,L形平板每条直边的长度,平板I、平板II的长度可取范围是415公分,而L形平板(6)与平板I(1)之间的夹角,L形平板(6)与。
11、平板II(3)之间的夹角可选范围是75105。优选95。这些可选夹角保证了本实用新型中各块板面基本上平行地贴合在墙面上,避免深埋墙面内层或墙体之中。长度短小则有利于在使用中调整二阳角交汇处附近墙面间的顺直度和垂直度,提高施工效率。0023 在使用时,将水泥砂浆或涂料涂敷于墙体两阳角交汇点及其周围的基底上,然后将本实 用新型盖在交汇点上,使本实用新型L形平板(6)与平板I(1)结合处内侧生成的说 明 书CN 204081330 U3/3页5直线,L形平板(6)与平板II(3)结合处内侧生成的直线,分别与墙体两条阳角取向一致。调整平板I(1)、平板II(3)、L形平板(6)每块板的取向,刮去阵列孔中溢出的浆料,修平表面,即可将本实用新型正确地埋入墙面内层或墙体之中。显然,参照埋入墙面内层或墙体中的本实用新型的基准线,就可以很方便地完成施工后序的工序,让墙体二条阳角交汇点及其周围的三个墙面的垂直度出现可预期的理想状态。在施工后序工序中布置各种材料制作的阳角线时,只要将阳角线端口与本实用新型阳角线配接口I(5)、阴角线配接口II(7)大致对齐,按本实用新型参照用的基准线指示的方向常规布置阳角线即可。这也就保证了施工装修完毕后墙体阳角的顺直度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说 明 书CN 204081330 U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1330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