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327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CN204059327U(21)申请号 201420451900.3(22)申请日 2014.08.12E02D 1/00(2006.01)(73)专利权人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地址 200444 上海市宝山区锦秋路2399弄198号1幢B区(72)发明人崔永高 乔华山 傅莉 彭广亮陈红田(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代理人林炜(54) 实用新型名称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57) 摘要一种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涉及土建施工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现有监测方式操作不便且测量准。
2、确度低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护杆管、井盖、沉降标杆;所述护杆管是上下两端开放的直管,护杆管竖向设置在地层土体中,护杆管的内壁固定有从下至上间隔布设的多个护圈,护杆管的底部平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护杆管活动配合,底板的底面固定有竖直的锚筋;所述井盖封盖住护杆管的顶端管口,井盖及各个护圈上均设置有能供沉降标杆穿过的支撑孔;所述沉降标杆以活动配合方式竖置于护杆管内,沉降标杆的杆身以间隙配合方式穿过各护圈的支撑孔及井盖的支撑孔,沉降标杆的底端与底板固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适用于监测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状况。(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3、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327 UCN 204059327 U1/1页21.一种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杆管、井盖、沉降标杆;所述护杆管是上下两端开放的直管,护杆管竖向设置在地层土体中,护杆管的内壁固定有从下至上间隔布设的多个护圈,护杆管的底部平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护杆管活动配合,底板的底面固定有竖直的锚筋;所述井盖封盖住护杆管的顶端管口,井盖及各个护圈上均设置有能供沉降标杆穿过的支撑孔;所述沉降标杆以活动配合方式竖置于护杆管内,沉降标杆的杆身以间隙配合方式穿过各护圈的支撑孔及井盖的支撑孔,沉降标杆的底端。
4、与底板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杆管有两个,两个护杆管的管径相异并同轴套设,其中的内护杆管为1号管,外护杆管为2号管,1号管的底端低于2号管的底端;所述底板有两块,其中的一块底板为1号板,另一块底板为2号板,1号板设置在1号管内,2号板为环形板,2号板设置在两个护杆管之间;所述沉降标杆有多根,其中的一根沉降标杆为1号标杆,其它的沉降标杆均为2号标杆,1号标杆设置在1号管的管腔中,1号标杆的底端与1号板固接,各2号标杆均设置在两个护杆管之间,各2号标杆的底端均与2号板固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59327 U1/4页3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
5、监测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施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的技术。背景技术0002 深基坑降水是基坑安全开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既要把坑内水位降到安全深度以下,又要控制坑外水位的下降,有效地保护环境,是建设工程施工的重要一环。0003 采用群井抽水试验,监测群井抽水作用下地层分层压缩的规律,可为预估基坑降水产生的坑外沉降,提供有力的技术依据。0004 目前,对地层分层压缩的监测方法有:磁环、多点位移计等。这些手段需要专用仪器和熟练的专业人员,且监测设备的安装、操作繁琐,效率低。另外,由于监测设备安装要求较高,受环境干扰等又较大,监测设备故障率、监测数据错误率。
6、都较高。实用新型内容0005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且测量准确度高的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杆管、井盖、沉降标杆;0007 所述护杆管是上下两端开放的直管,护杆管竖向设置在地层土体中,护杆管的内壁固定有从下至上间隔布设的多个护圈,护杆管的底部平置有底板;0008 所述底板与护杆管活动配合,底板的底面固定有竖直的锚筋;0009 所述井盖封盖住护杆管的顶端管口,井盖及各个护圈上均设置有能供沉降标杆穿过的支撑孔;0010 所述沉降标。
7、杆以活动配合方式竖置于护杆管内,沉降标杆的杆身以间隙配合方式穿过各护圈的支撑孔及井盖的支撑孔,沉降标杆的底端与底板固接。0011 进一步的,所述护杆管有两个,两个护杆管的管径相异并同轴套设,其中的内护杆管为1号管,外护杆管为2号管,1号管的底端低于2号管的底端;0012 所述底板有两块,其中的一块底板为1号板,另一块底板为2号板,1号板设置在1号管内,2号板为环形板,2号板设置在两个护杆管之间;0013 所述沉降标杆有多根,其中的一根沉降标杆为1号标杆,其它的沉降标杆均为2号标杆,1号标杆设置在1号管的管腔中,1号标杆的底端与1号板固接,各2号标杆均设置在两个护杆管之间,各2号标杆的底端均与2。
8、号板固接。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依据水准测量原理,利用沉降标杆来监测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而且沉降标杆的底端与深层土体固结,能及时反映深层土体的变形状况,具有测量准确度高的特点。说 明 书CN 204059327 U2/4页4附图说明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
9、,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18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杆管11、井盖14、沉降标杆12;0019 所述护杆管11是上下两端开放的直管,护杆管竖向设置在地层土体中,护杆管的内壁固定有从下至上间隔布设的多个护圈13,护杆管的底部平置有底板15;0020 所述底板15与护杆管11活动配合,底板的底面固定有竖直的锚筋16;0021 所述井盖14封盖住护杆管11的顶端管口,井盖14及各个护圈13上均设置有能供沉降标杆12穿过的支撑孔;0022 所述沉降标杆12以活动配合方式竖置于护杆管11内,沉降标杆的杆身以间隙配合方式穿过各。
10、护圈的支撑孔及井盖的支撑孔,沉降标杆的底端与底板15固接。0023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适用于监测单个深度地层的变形状况,其实施方式如下:0024 先在降水区域的监测点地层挖掘一观测井至预定监测地层深度,再将护杆管11下入观测井,并在护杆管外壁与观测井井壁之间填实粘土砂浆17,再将底板15下入护杆管,并使底板底面的锚筋16插入观测井井底的土体19中,然后在护杆管内安装沉降标杆12及各个护圈13,使沉降标杆的杆身穿过各护圈的支撑孔,各个至从下至上间隔布设的护圈能对沉降标杆起到支撑垫护作用,防止沉降标杆在深度较深的情况下发生弯曲,从而避免位移误差,然后将沉降标杆的底端与底板固接并灌浇混凝土18,使。
11、沉降标杆底部与周边土体固结,然后在观测井井口设置井盖14封盖住护杆管顶端管口,并使沉降标杆的杆身穿过井盖的支撑孔,井盖的支撑孔能对沉降标杆起到扶正作用,然后在沉降标杆顶端设置醒目的顶端标记,并以城市水准点为基准,利用水准仪监测沉降标杆的顶端标记相对城市水准点的竖向位移;0025 沉降标杆放入观测井且底部与周边土体固结后,初期由于土体卸荷回弹和沉降标杆的自重压缩,需要设置一定时间的休止期,使沉降标杆与周边地层的变形同步, 沉降标杆的顶端标记相对城市水准点的竖向位移初期监测3次以上,沉降标杆变形稳定所要的时间一般不小于二周,沉降标杆的稳定休止期结束时,将沉降标杆的顶端标记相对城市水准点的竖向位移设。
12、定为沉降标杆的标定值;0026 沉降标杆的稳定休止期结束后,利用水准仪定期测量沉降标杆的顶端标记相对于城市水准点的竖向位移值,并根据测得值分析地层的变形数值、变形规律。0027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24,及两个护杆管211、212、多根沉降标杆221、222;0028 所述护杆管是上下两端开放的直管,两个护杆管211、212均竖向设置在地层土体中,两个护杆管的管径相异并同轴套设,其中的内护杆管211为1号管,外护杆管212为2说 明 书CN 204059327 U3/4页5号管,1号管的底端低于2号管的底端,每个护杆管的内。
13、壁均固定有从下至上间隔布设的多个护圈23,护杆管的底部平置有底板;0029 所述底板有两块,两块底板251、252均与护杆管活动配合,每块底板的底面均固定有竖直的锚筋,其中的一块底板251为1号板,另一块底板252为2号板,1号板251设置在1号管211内,2号板252为环形板,2号板设置在两个护杆管之间;0030 所述井盖24封盖住各护杆管的顶端管口,井盖及各个护圈上均设置有能供沉降标杆穿过的支撑孔;0031 所述沉降标杆有多根,其中的一根沉降标杆221为1号标杆,其它的沉降标杆222均为2号标杆,1号标杆221设置在1号管211的管腔中,1号标杆的底端与1号板251固接,各2号标杆222均。
14、设置在两个护杆管之间,各2号标杆的底端均与2号板252固接,井盖上的支撑孔数量与沉降标杆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1号标杆的杆身以间隙配合方式分别穿过1号管上各护圈的支撑孔及井盖上的对应支撑孔,各2号标杆的杆身以间隙配合方式分别穿过2号管上各护圈的支撑孔及井盖上的对应支撑孔。0032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适用于同时监测两个不同深度地层的变形状况,其实施方式如下:0033 先在降水区域的监测点地层挖掘上宽下窄的两段式变径观测井至预定监测地层深度,再将1号管211下入观测井,并使1号管的下部伸入观测井下段,然后在1号管与观测井下段之间填实粘土砂浆,再将1号板251下入1号管211,并使1号板底面的锚筋。
15、插入观测井下段底部的土体中,然后在1号管内壁安装护圈,并在1号管内安装1号标杆221,使1号标杆的杆身穿过1号管内壁上各护圈的支撑孔,各个至从下至上间隔布设的护圈能对1号标杆起到支撑垫护作用,防止1号标杆在深度较深的情况下发生弯曲,从而避免位移误差,然后将1号标杆的底端与1号底板固接并灌浇混凝土,使1号标杆底部与周边土体固结;0034 然后将2号管212下入观测井,并使2号管的底端伸至观测井上段的底部,然后在2号管与观测井上段之间填实粘土砂浆,再将2号板252下入2号管212,并使2号板底面的锚筋插入观测井上段底部的土体中,然后在2号管内壁安装护圈,并在2号管内安装各2号标杆222,使各2号标。
16、杆的杆身分别穿过2号管内壁上各护圈的支撑孔,各个至从下至上间隔布设的护圈能对各2号标杆起到支撑垫护作用,防止各2号标杆在深度较深的情况下发生弯曲,从而避免位移误差,然后将各2号标杆的底端与2号底板固接并灌浇混凝土,使各2号标杆底部与周边土体固结;0035 然后在观测井井口设置井盖封盖住各护杆管顶端管口,并使各沉降标杆的杆身分别穿过井盖上的各支撑孔,井盖的各支撑孔能对各沉降标杆起到扶正作用,然后在各沉降标杆顶端设置醒目的顶端标记,并以城市水准点为基准,利用水准仪监测各沉降标杆的顶端标记相对城市水准点的竖向位移;0036 各沉降标杆放入观测井且底部与周边土体固结后,初期由于土体卸荷回弹和沉降标杆的。
17、自重压缩,需要设置一定时间的休止期,使各沉降标杆与周边地层的变形同步,各沉降标杆的顶端标记相对城市水准点的竖向位移初期监测3次以上,各沉降标杆变形稳定所要的时间一般不小于二周,沉降标杆的稳定休止期结束时,将各沉降标杆的顶端标记相对城市水准点的竖向位移分别设定为各沉降标杆的标定值;说 明 书CN 204059327 U4/4页60037 沉降标杆的稳定休止期结束后,利用水准仪定期测量各沉降标杆的顶端标记相对于城市水准点的竖向位移值,并根据测得值分析地层的变形数值、变形规律。说 明 书CN 204059327 U1/2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327 U2/2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327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