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粘滞阻尼墙及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554112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20682.4

申请日:

2014.09.12

公开号:

CN204059662U

公开日:

2014.12.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B2/56; E04B1/98

主分类号:

E04B2/56

申请人: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小凯; 黄耀明; 庞铁柱; 胡敏; 孙建林; 姚付猛; 颜杰男; 刘小; 宋广佳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中意一路15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及阻尼墙与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连接装置,其包括:副梁和上梁,所述副梁和所述上梁均为矩形,所述副梁的顶部焊接在所述上梁的底部,所述上梁长度大于所述副梁的长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装置,可以使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连接。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副梁和上梁,所述副梁和所述上梁均为矩形,所述副梁的顶部焊接在所述上梁的底部,所述上梁长度大于所述副梁的长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梁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卡扣部件。 

3.  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墙体、副梁和上梁,所述副梁和所述上梁均为矩形,所述副梁的顶部焊接在所述上梁的底部,所述上梁长度大于所述副梁的长度,两个所述副梁分别焊接在所述阻尼墙体的两端端面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抗震粘滞阻尼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梁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卡扣部件,所述阻尼墙体的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卡扣部件卡扣在所述凹槽中。 

说明书

说明书抗震粘滞阻尼墙及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及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引入抗震粘滞阻尼墙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物的防震能力,抗震粘滞阻尼墙的尺寸外观尺寸为1840mm高×1580mm宽×160mm厚,其尺寸是固定的,安装在住宅项目的建筑中,由于高度不足,无法与混凝土结构连接形成整体受力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及阻尼墙与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连接装置,以解决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连接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其包括:副梁和上梁,所述副梁和所述上梁均为矩形,所述副梁的顶部焊接在所述上梁的底部,所述上梁长度大于所述副梁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副梁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卡扣部件。
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其包括:阻尼墙体、副梁和上梁,所述副梁和所述上梁均为矩形,所述副梁的顶部焊接在所述上梁的底部,所述上梁长度大于所述副梁的长度,两个所述副梁分别焊接在所述阻尼墙体的两端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副梁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卡扣部件,所述阻尼墙体的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卡扣部件卡扣在所述凹槽中。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装置,可以使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给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副梁201和上梁202,所述副梁201和所述上梁202均为矩形,所述副梁201的顶部焊接在所述上梁202的底部,所述上梁202长度大于所述副梁201的长度。上梁202与混凝土剪力墙连接,上梁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副梁202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卡扣部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如图1所示,包括:阻尼墙体100、副梁201和上梁202,所述副梁201和所述上梁202为矩形,所述副梁201的顶部焊接在所述上梁202的底部,所述上梁202长度大于所述副梁的长度,两个所述副梁201的底部分别焊接在所述阻尼墙体100的两端端面上。该阻尼墙体通过上梁与混凝土剪力墙连接。如图1所示,该副梁的底部与阻尼墙体在焊接处203焊接在一起。
在上实施例基础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副梁201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卡扣部件,所述阻尼墙体100的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卡扣部件卡扣在所述凹槽中,以稳固的固定该副梁与阻尼墙体。
具体应用:1、先通过定位连接板101定位副梁和上梁,然后将副梁与上梁焊接在一起,2、通过定位连接板定位阻尼墙体和副梁,然后将副梁的底部焊接在阻尼墙体上,3、拆除定位连接板、调整阻尼墙体的高度,以达到层间的要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及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 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抗震粘滞阻尼墙及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抗震粘滞阻尼墙及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抗震粘滞阻尼墙及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震粘滞阻尼墙及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粘滞阻尼墙及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662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CN204059662U(21)申请号 201420520682.4(22)申请日 2014.09.12E04B 2/56(2006.01)E04B 1/98(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中意一路158号(72)发明人张小凯 黄耀明 庞铁柱 胡敏孙建林 姚付猛 颜杰男 刘小宋广佳(54) 实用新型名称抗震粘滞阻尼墙及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及阻尼墙与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连接装置,其包括:副梁和。

2、上梁,所述副梁和所述上梁均为矩形,所述副梁的顶部焊接在所述上梁的底部,所述上梁长度大于所述副梁的长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装置,可以使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连接。(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662 UCN 204059662 U1/1页21.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副梁和上梁,所述副梁和所述上梁均为矩形,所述副梁的顶部焊接在所述上梁的底部,所述上梁长度大于所述副梁的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

3、述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梁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卡扣部件。3.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墙体、副梁和上梁,所述副梁和所述上梁均为矩形,所述副梁的顶部焊接在所述上梁的底部,所述上梁长度大于所述副梁的长度,两个所述副梁分别焊接在所述阻尼墙体的两端端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抗震粘滞阻尼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梁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卡扣部件,所述阻尼墙体的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卡扣部件卡扣在所述凹槽中。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59662 U1/2页3抗震粘滞阻尼墙及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震粘。

4、滞阻尼墙及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背景技术0002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引入抗震粘滞阻尼墙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物的防震能力,抗震粘滞阻尼墙的尺寸外观尺寸为1840mm高1580mm宽160mm厚,其尺寸是固定的,安装在住宅项目的建筑中,由于高度不足,无法与混凝土结构连接形成整体受力体。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及阻尼墙与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连接装置,以解决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连接问题。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0005 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其包括:副梁和上梁,所述副梁和所述上梁均为矩形,所述副。

5、梁的顶部焊接在所述上梁的底部,所述上梁长度大于所述副梁的长度。0006 优选地,所述副梁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卡扣部件。0007 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其包括:阻尼墙体、副梁和上梁,所述副梁和所述上梁均为矩形,所述副梁的顶部焊接在所述上梁的底部,所述上梁长度大于所述副梁的长度,两个所述副梁分别焊接在所述阻尼墙体的两端端面上。0008 优选地,所述副梁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卡扣部件,所述阻尼墙体的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卡扣部件卡扣在所述凹槽中。0009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装置,可以使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连接。附图说明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给的连。

6、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00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副梁201和上梁202,所述副梁201和所述上梁202均为矩形,所述副梁201的顶部焊接在所述上梁202的底部,所述上梁202长度大于所述副梁201的长度。上梁202与混凝土剪力墙连接,上梁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0013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副梁202的底部的两侧设说 明 书CN 204059662 U2/2页4置有卡扣部件。0014 本实用新型实施。

7、例还提供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如图1所示,包括:阻尼墙体100、副梁201和上梁202,所述副梁201和所述上梁202为矩形,所述副梁201的顶部焊接在所述上梁202的底部,所述上梁202长度大于所述副梁的长度,两个所述副梁201的底部分别焊接在所述阻尼墙体100的两端端面上。该阻尼墙体通过上梁与混凝土剪力墙连接。如图1所示,该副梁的底部与阻尼墙体在焊接处203焊接在一起。0015 在上实施例基础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副梁201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卡扣部件,所述阻尼墙体100的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卡扣部件卡扣在所述凹槽中,以稳固的固定该副梁与阻尼墙体。0016 具体应用:1、先通过定位连接板101定位副梁和上梁,然后将副梁与上梁焊接在一起,2、通过定位连接板定位阻尼墙体和副梁,然后将副梁的底部焊接在阻尼墙体上,3、拆除定位连接板、调整阻尼墙体的高度,以达到层间的要求。0017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抗震粘滞阻尼墙及抗震粘滞阻尼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说 明 书CN 204059662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662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