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隧道模板边框专用夹具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半隧道模板边框的
专用夹具,属于建筑模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混凝土建筑的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模板。其
中,在模板拼接过程中,为了保证模板拼接质量,需要使用大量的夹
具对模板边框进行夹紧加固。
现有夹具使用固定爪和活动爪夹持模板边框,并通过限位销限制
固定爪和活动爪之间的距离,实现模板边框的夹紧。例如在中国发明
专利申请201310432597.2中公开的建筑施工定型模板用夹具。夹具包
括夹具主体和限位销,还包括独立设置的固定爪和活动爪,固定爪和
活动爪相对设置,两者相对面的形状与被卡固的模板边框侧面形状相
适应,夹具主体中间有一条通长的滑槽,固定爪和活动爪依次插入夹
具主体的滑槽内,固定爪顶面与夹具主体顶面平齐且与夹具主体固定
连接;活动爪可在夹具主体的滑槽内移动,活动爪移动至合适位置后
通过限位销与夹具主体楔紧。上述夹具使用限位销实现模板边框的卡
紧,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锤子进行锤击,实现锁紧功能,但经常锤
击对夹具的损耗率过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半隧道模板边框专
用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半隧道模板边框专用夹具,包括固定夹、活动夹和螺母;
其中,所述固定夹包括设置有固定夹钩板的第一方管和与所述第
一方管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方管
的左端的中心固定,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一方管的右端外部;
所述活动夹包括第二方管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方管两侧的活动夹钩
板;所述第二方管插入所述第一方管的内部,并且所述活动夹可以在
所述丝杆上移动;
所述固定夹钩板的钩部和所述活动夹钩板的钩部相向设置,用于
夹持相邻两块半隧道模板的边框;
在所述丝杆上还设置有所述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活动夹的
外侧,所述螺母的紧固位置用于限定所述活动夹在所述丝杆上的位置,
同时用于限定所述固定夹钩板和所述活动夹钩板之间的距离。
其中较优地,所述固定夹包括两块所述固定夹钩板、两块横连板、
第一堵板和所述丝杆;
其中,两块所述固定夹钩板的长边分别与两块横连板的长边连接,
组成所述第一方管;两块所述固定夹钩板的钩部靠近所述第一方管的
左端设置;
在所述第一方管的左端固定有所述第一堵板,形成封闭端;所述
第一方管的右端是开放端,用于插入所述第二方管;
所述丝杆的左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堵板的中心,并且所述丝杆从所
述第一方管的封闭端延伸至开放端,并延伸出所述第一方管的外部。
其中较优地,所述横连板的长边和所述固定夹钩板的长边的外侧
四角通长焊接;
所述第一堵板与所述第一方管在封闭端的外侧焊接;
所述丝杆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堵板的中心穿出并与所述第一堵板焊
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一方管的封闭端延伸至开放端的外部。
其中较优地,所述固定夹钩板的钩部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
90°。
其中较优地,所述固定夹钩板的钩部设置有通孔。
其中较优地,所述活动夹包括所述第二方管、第二堵板和两块所
述活动夹钩板;
两块所述活动夹钩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方管的两侧,并且,两
块所述活动板钩板的钩部靠近所述第二方管的右端设置;
在所述第二方管的右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堵板,形成封闭端;
所述第二堵板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所述丝杆穿过的通孔。
其中较优地,所述活动夹钩板的钩部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
90°。
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方管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方管的外径。
其中较优地,所述螺母是山型母。
其中较优地,还包括挂链,所述挂链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半隧道模板边框专用夹具,包括插装的固定
夹和活动夹,通过固定夹钩板和活动夹钩板夹持两个半隧道模板的边
框,并通过螺母将活动夹锁紧在固定夹的丝杆上夹紧两个半隧道模板
的边框,实现两个半隧道模板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连接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半隧道模板边框专用夹具中,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固定夹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固定夹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是半隧道模板边框专用夹具中,活动夹的正视示意图;
图5是半隧道模板边框专用夹具中,活动夹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固定夹和图4所示活动夹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固定夹和图4所示活动夹的又一视角的组装状态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做进一步地
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半隧道模板边框专用夹具,包括图1所示的
固定夹10、图4所示的活动夹20和山型母30,其使用状态图可以参
见图6和图7。
其中,固定夹10包括设置有固定夹钩板1的第一方管和与第一方
管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丝杆4;丝杆4的一端与第一方管的左端的
中心固定,另一端穿出第一方管的右端外部。活动夹20包括第二方管
6和设置在第二方管6两侧的活动夹钩板8;第二方管6插入第一方管
的内部,并且活动夹20可以在固定夹10的丝杆4上移动。固定夹钩
板1的钩部和活动夹钩板8的钩部相向设置,用于夹持相邻两块半隧
道模板的边框。在丝杆4上还设置有山型母30,山型母30设置在活
动夹20的外侧,山型母30的紧固位置用于限定活动夹20在丝杆4上
的位置,同时用于限定固定夹钩板1和活动夹钩板8之间的距离,使
固定夹钩板1和活动夹钩板8夹紧两块半隧道模板的边框的两侧。
结合图1至图3可知,固定夹10包括两块固定夹钩板1、两块横
连板2、第一堵板3和丝杆4。固定夹钩板1的形状如图1所示,包括
上侧的长方形部和与长方形部的左端顶齐设置的钩部,在固定夹钩板
1的钩部上设置有通孔5。两块固定夹钩板1的长方形部的长边分别与
两块横连板2的长边连接,组成第一方管(参见图2);两块固定夹钩
板1的钩部靠近第一方管的左端设置,钩部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
90°,钩部的两个侧面用于与焊接在半隧道模板边框40上的角钢45
的内表面接触。在第一方管的左端(即与固定夹钩板1的钩部靠近的
一端)固定有第一堵板3形成封闭端;第一方管的右端是开放端,用
于插入活动夹20的第二方管6。丝杆4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堵板3的中
心,丝杆4从第一方管的封闭端延伸至开放端,并延伸出第一方管的
外部。
从图2和图3所示的剖面视图可知,在固定夹10中,横连板2
的长边和固定夹钩板1的长方形板的长边的外侧四角通长焊接,内侧
无焊缝;第一堵板3与第一方管在封闭端的外侧焊接;丝杆4的一端
从第一堵板3的中心穿出并与第一堵板3焊接,丝杆4的另一端从第
一方管的封闭端延伸至开放端的外部。
结合图4和图5可知,活动夹20包括第二方管6、第二堵板7和
两块活动夹钩板8。两块活动夹钩板8分别设置在第二方管6的两侧,
并且,两块活动板钩板8的钩部靠近第二方管6的右端设置。活动夹
钩板8的形状如图4所示,包括上侧的长方形部和下侧的钩部,长方
形部用于与第二方管6的侧壁连接,钩部的右侧与长方形部的右端平
齐,钩部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90°,用于与焊接在半隧道模板边
框40上的角钢45的内表面接触。
在第二方管6的右端(即与活动夹钩板的钩部的靠近的一端)设
置有第二堵板7形成封闭端;第二方管6的左端是开放端。第一方管
的内径等于第二方管6的外径,第二方管6的左端插入第一方管中与
固定夹10插装。在第二堵板7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丝杆4穿过的通孔9。
下面结合图6和图7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半隧道模板边框专用夹具
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在两块半隧道模板的边框40上分
别焊接角钢45,将图4所示的活动夹20插装在图1所示的固定夹10
的丝杆4上,并使固定夹钩板1和活动夹钩板8的钩部分别与角钢45
的内表面接触,通过旋转设置在丝杆4上的山型母30,使固定夹钩板
1和活动夹钩板8的钩部夹紧两块半隧道模板的边框。
在固定夹钩板1的钩部上设置有通孔5。挂链35的两端分别设置
有可拆卸挂钩,通过将挂链35一端的可拆卸挂钩钩入固定夹钩板1的
通孔5中,并将挂链35的另一端的可拆卸挂钩钩入设置在半隧道模板
的面板50上的螺母55内,实现半隧道模板边框专用夹具与半隧道模
板之间的连接,加强连接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半隧道模板边框专用夹具,包括
插装的固定夹和活动夹,通过固定夹钩板和活动夹钩板夹持两个半隧
道模板的边框,并通过螺母将活动夹锁紧在固定夹的丝杆上夹紧两个
半隧道模板的边框,实现两个半隧道模板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连
接强度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半隧道模板边框专用夹具进行了详细
的说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的
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
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