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1553400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37434.6

申请日:

2014.06.24

公开号:

CN204040356U

公开日:

2014.12.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F 13/075登记生效日:2017110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肖剑波变更后权利人:廊坊厚德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晨旭路10号恒升府第16栋405变更后权利人: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石家务村|||授权

IPC分类号:

E04F13/075; B32B17/02; B32B17/04; B32B27/04; B32B27/12; B32B27/40; B32B13/02; B32B13/14

主分类号:

E04F13/075

申请人:

肖剑波

发明人:

肖剑波; 宋林; 黄兴华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晨旭路10号恒升府第16栋405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代理人:

田小伍;李红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包括保温芯材和保温芯材上表面涂覆的上粘接层,上粘接层内设有玻纤网格布,上粘接层上铺设有玻纤基预涂饰面层;保温芯材下表面通过涂覆的下粘接层粘贴有玻纤水泥基布。本实用新型采用柔性装饰面材和双面复合工艺,使产品更加轻质、坚固,施工方便快捷,粘结强度高,不易开裂脱落,性能稳定,成本低廉,水平设置的防火隔离带可有效阻止火势的蔓延,且表面花色品种繁多,外观大气,兼具防火、保温、装饰多重使用功效。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芯材和保温芯材上表面涂覆的上粘接层,上粘接层内设有玻纤网格布,上粘接层上铺设有玻纤基预涂饰面层;保温芯材下表面通过涂覆的下粘接层粘贴有玻纤水泥基布。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芯材为B级保温板层,上粘接层和下粘接层均为聚氨酯发泡胶层。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芯材由A1级不燃保温板层和B级保温板层拼接而成,上粘接层和下粘接层均为聚合物粘接砂浆层。

4.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基预涂饰面层由作为基底的玻纤无纺布和喷涂或印刷在玻纤无纺布上的装饰层构成。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水泥基布的厚度为0.5mm,其由玻纤无纺布和水泥砂浆涂层构成。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B级保温板层为EPS保温板层、XPS保温板层或聚氨酯硬泡保温板层;A1级不燃保温板层为发泡玻璃板层、发泡陶瓷板层或微孔合成保温板层,A1级不燃保温板层的水平方向高度不小于30c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
背景技术
在国内建筑外墙外保温行业,普遍采用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由于采用手工现场作业的方法施工,保温作业和外墙饰面作业是逐步进行的,不但工艺繁琐、施工效率低下,而且工程质量也受施工人员的素质和作业环境的严重制约。
由于上述传统外墙保温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促使近几年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正向一体化保温装饰材料方向发展、过渡。一体化保温装饰材料是将EPS、XPS、PU硬泡等保温芯材与金属装饰板材等预涂装板材合二为一,从而达到建筑保温和外立面装饰的双重效果。由于一体化保温装饰材料克服了传统外墙保温体系的诸多缺陷,投入市场便很快得到广泛的好评。
2009年公安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强制要求建筑外墙保温要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但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被许可的A1级防火一体化保温装饰材料,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只能沿用薄抹灰系统的工法施工,一体化保温装饰板的整体外观效果被完全破坏。同时,由于现有的一体化保温装饰材料大多侧重于装饰效果和新型保温材料的改进创新,而忽视了产品综合性能和安全性能方面的研究。目前,市场上的一体化保温装饰材料大多采用硅酸钙板复合工艺,由于产品重量过高,用于高层建筑时,存在较大的脱落风险和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此类一体化保温装饰材料生产技术粗放、成本偏高,短时间很难大面积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和防火性能优异的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包括保温芯材和保温芯材上表面涂覆的上粘接层,上粘接层内设有玻纤网格布,上粘接层上铺设有玻纤基预涂饰面层;保温芯材下表面通过涂覆的下粘接层粘贴有玻纤水泥基布。
所述保温芯材为B级保温板层,上粘接层和下粘接层均为聚氨酯发泡胶层。
所述保温芯材由A1级不燃保温板层和B级保温板层拼接而成,上粘接层和下粘接层均为聚合物粘接砂浆层。
所述玻纤基预涂饰面层由作为基底的玻纤无纺布和喷涂或印刷在玻纤无纺布上的装饰层构成。
所述玻纤水泥基布的厚度为0.5mm,其由玻纤无纺布和水泥砂浆涂层构成。
所述B级保温板层为EPS保温板层、XPS保温板层或聚氨酯硬泡保温板层;A1级不燃保温板层为发泡玻璃板层、发泡陶瓷板层或微孔合成保温板层,A1级不燃保温板层的水平方向高度不小于3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温芯材和保温芯材上表面涂覆的上粘接层,上粘接层内设有玻纤网格布,上粘接层上铺设有玻纤基预涂饰面层;保温芯材下表面通过涂覆的下粘接层粘贴有玻纤水泥基布,其采用柔性装饰面材和双面复合工艺,使产品更加轻质、坚固,施工方便快捷,粘结强度高,不易开裂脱落,性能稳定,成本低廉,水平设置的防火隔离带可有效阻止火势的蔓延,且表面花色品种繁多,外观大气,兼具防火、保温、装饰多重使用功效。
2、保温芯材由A1级不燃保温板层和B级保温板层拼接而成,且A1级不燃保温板层和B级保温板层水平放置时,A1级不燃保温板层的高度不小于30cm,可有效阻止火势的蔓延,及时有效地控制灾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其包括保温芯材和保温芯材上表面涂覆的上粘接层5,保温芯材为B级保温板层3。上粘接层5内被压入设有玻纤网格布4,上粘接层5上铺设粘贴有玻纤基预涂饰面层6,玻纤基预涂饰面层6由作为基底的玻纤无纺布和喷涂或印刷在玻纤无纺布上的装饰层构成。在B级保温板层3的下表面通过涂覆的下粘接层2粘贴有厚度为0.5mm的玻纤水泥基布1,玻纤水泥基布是以玻纤无纺布为基底的水泥砂浆涂层布。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粘接层5和下粘接层2均为双组份聚氨酯发泡胶,聚氨酯发泡胶固化后的容重≥80kg/m3;玻纤水泥基布1由玻纤无纺布和水泥砂浆涂层构成;B级保温板层3可选用EPS保温板、XPS保温板或聚氨酯硬泡保温板;玻纤网格布4是市售的120-180g/m2的玻纤网格布。
在本实施例中未设置防火隔离带,其制作过程为:首先,在B级保温板层3上表面喷涂聚氨酯发泡胶,玻纤网格布4被压入聚氨酯发泡胶2和B级保温板层3之间;其次,通过聚氨酯发泡胶将玻纤基预涂饰面层6粘贴在B级保温板层3的上表面;然后,在B级保温板层3下表面喷涂聚氨酯发泡胶,将玻纤水泥基布1粘贴在B级保温板层3的下表面上。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保温芯材由A1级不燃保温板层7和B级保温板层3拼接而成,且A1级不燃保温板层7和B级保温板层3一上一下水平放置时,A1级不燃保温板层7的高度不小于30cm。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粘接层5和下粘接层2均为聚合物粘接砂浆层;A1级不燃保温板层7可选用发泡玻璃板、发泡陶瓷板或微孔合成保温板。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防火隔离带。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常是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两种技术方案配套使用,完全可以满足国家关于外墙保温产品防火设计的相关规定,在符合消防设计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外墙保温产品的保温性能。

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40356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24CN204040356U(21)申请号 201420337434.6(22)申请日 2014.06.24E04F 13/075(2006.01)B32B 17/02(2006.01)B32B 17/04(2006.01)B32B 27/04(2006.01)B32B 27/12(2006.01)B32B 27/40(2006.01)B32B 13/02(2006.01)B32B 13/14(2006.01)(73)专利权人肖剑波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晨旭路10号恒升府第16栋405(72)发。

2、明人肖剑波 宋林 黄兴华(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代理人田小伍 李红卫(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57) 摘要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包括保温芯材和保温芯材上表面涂覆的上粘接层,上粘接层内设有玻纤网格布,上粘接层上铺设有玻纤基预涂饰面层;保温芯材下表面通过涂覆的下粘接层粘贴有玻纤水泥基布。本实用新型采用柔性装饰面材和双面复合工艺,使产品更加轻质、坚固,施工方便快捷,粘结强度高,不易开裂脱落,性能稳定,成本低廉,水平设置的防火隔离带可有效阻止火势的蔓延,且表面花色品种繁多,外观大气,兼具防火、保温、装饰多重使用功效。(51)Int.。

3、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40356 UCN 204040356 U1/1页21.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芯材和保温芯材上表面涂覆的上粘接层,上粘接层内设有玻纤网格布,上粘接层上铺设有玻纤基预涂饰面层;保温芯材下表面通过涂覆的下粘接层粘贴有玻纤水泥基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芯材为B级保温板层,上粘接层和下粘接层均为聚氨酯发泡胶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其特。

4、征在于:所述保温芯材由A1级不燃保温板层和B级保温板层拼接而成,上粘接层和下粘接层均为聚合物粘接砂浆层。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基预涂饰面层由作为基底的玻纤无纺布和喷涂或印刷在玻纤无纺布上的装饰层构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水泥基布的厚度为0.5mm,其由玻纤无纺布和水泥砂浆涂层构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B级保温板层为EPS保温板层、XPS保温板层或聚氨酯硬泡保温板层;A1级不燃保温板层为发泡玻璃板层、发泡陶瓷板层或微孔合成保温板层,A1级不燃保温板层的。

5、水平方向高度不小于30c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40356 U1/2页3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背景技术0002 在国内建筑外墙外保温行业,普遍采用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由于采用手工现场作业的方法施工,保温作业和外墙饰面作业是逐步进行的,不但工艺繁琐、施工效率低下,而且工程质量也受施工人员的素质和作业环境的严重制约。0003 由于上述传统外墙保温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促使近几年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正向一体化保温装饰材料方向发展、过渡。一体化保温装饰材料是将EPS、XPS、PU硬泡等保温芯材。

6、与金属装饰板材等预涂装板材合二为一,从而达到建筑保温和外立面装饰的双重效果。由于一体化保温装饰材料克服了传统外墙保温体系的诸多缺陷,投入市场便很快得到广泛的好评。0004 2009年公安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强制要求建筑外墙保温要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但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被许可的A1级防火一体化保温装饰材料,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只能沿用薄抹灰系统的工法施工,一体化保温装饰板的整体外观效果被完全破坏。同时,由于现有的一体化保温装饰材料大多侧重于装饰效果和新型保温材料的改进创新,而忽视了产品综合性能和安全性能方面的研究。目前,市场上的一体化保温装饰材料大多采用硅酸钙板复合工艺,由于产品重量过高,用于高层建筑。

7、时,存在较大的脱落风险和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此类一体化保温装饰材料生产技术粗放、成本偏高,短时间很难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和防火性能优异的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包括保温芯材和保温芯材上表面涂覆的上粘接层,上粘接层内设有玻纤网格布,上粘接层上铺设有玻纤基预涂饰面层;保温芯材下表面通过涂覆的下粘接层粘贴有玻纤水泥基布。0007 所述保温芯材为B级保温板层,上粘接层和下粘接层均为聚氨酯发泡胶层。0008 所述保温芯材由A1级不燃保温板层和B级保温板层拼接而成。

8、,上粘接层和下粘接层均为聚合物粘接砂浆层。0009 所述玻纤基预涂饰面层由作为基底的玻纤无纺布和喷涂或印刷在玻纤无纺布上的装饰层构成。0010 所述玻纤水泥基布的厚度为0.5mm,其由玻纤无纺布和水泥砂浆涂层构成。0011 所述B级保温板层为EPS保温板层、XPS保温板层或聚氨酯硬泡保温板层;A1级不燃保温板层为发泡玻璃板层、发泡陶瓷板层或微孔合成保温板层,A1级不燃保温板层的水平方向高度不小于30cm。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说 明 书CN 204040356 U2/2页40013 1、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温芯材和保温芯材上表面涂覆的上粘接层,上粘接层内设有玻纤网格布,上粘。

9、接层上铺设有玻纤基预涂饰面层;保温芯材下表面通过涂覆的下粘接层粘贴有玻纤水泥基布,其采用柔性装饰面材和双面复合工艺,使产品更加轻质、坚固,施工方便快捷,粘结强度高,不易开裂脱落,性能稳定,成本低廉,水平设置的防火隔离带可有效阻止火势的蔓延,且表面花色品种繁多,外观大气,兼具防火、保温、装饰多重使用功效。0014 2、保温芯材由A1级不燃保温板层和B级保温板层拼接而成,且A1级不燃保温板层和B级保温板层水平放置时,A1级不燃保温板层的高度不小于30cm,可有效阻止火势的蔓延,及时有效地控制灾情。附图说明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0、。具体实施方式0017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新型一体化保温防火装饰板,其包括保温芯材和保温芯材上表面涂覆的上粘接层5,保温芯材为B级保温板层3。上粘接层5内被压入设有玻纤网格布4,上粘接层5上铺设粘贴有玻纤基预涂饰面层6,玻纤基预涂饰面层6由作为基底的玻纤无纺布和喷涂或印刷在玻纤无纺布上的装饰层构成。在B级保温板层3的下表面通过涂覆的下粘接层2粘贴有厚度为0.5mm的玻纤水泥基布1,玻纤水泥基布是以玻纤无纺布为基底的水泥砂浆涂层布。0018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粘接层5和下粘接层2均为双组份聚氨酯发泡胶,聚氨酯发泡胶固化后的容重80kg/m;玻纤水泥基布1由玻纤无纺布和水泥砂浆涂层构成;B级保。

11、温板层3可选用EPS保温板、XPS保温板或聚氨酯硬泡保温板;玻纤网格布4是市售的120-180g/m的玻纤网格布。0019 在本实施例中未设置防火隔离带,其制作过程为:首先,在B级保温板层3上表面喷涂聚氨酯发泡胶,玻纤网格布4被压入聚氨酯发泡胶2和B级保温板层3之间;其次,通过聚氨酯发泡胶将玻纤基预涂饰面层6粘贴在B级保温板层3的上表面;然后,在B级保温板层3下表面喷涂聚氨酯发泡胶,将玻纤水泥基布1粘贴在B级保温板层3的下表面上。0020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保温芯材由A1级不燃保温板层7和B级保温板层3拼接而成,且A1级不燃保温板层7和B级保温板层3一上一下水平放置时,A1级不燃保温板层7的高度不小于30cm。002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粘接层5和下粘接层2均为聚合物粘接砂浆层;A1级不燃保温板层7可选用发泡玻璃板、发泡陶瓷板或微孔合成保温板。0022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防火隔离带。0023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常是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两种技术方案配套使用,完全可以满足国家关于外墙保温产品防火设计的相关规定,在符合消防设计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外墙保温产品的保温性能。说 明 书CN 204040356 U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40356 U2/2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40356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