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553369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679871.1

申请日:

2013.10.31

公开号:

CN204002805U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21D 9/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中船海洋与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10382 广东省广州市芳村大道南40号变更后:510382 广东省广州市芳村大道南40号|||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21D 9/08登记生效日:2016011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中船海洋与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0382 广东省广州市芳村大道南40号变更后权利人:511462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珠江管理区西路68号首层|||授权

IPC分类号:

E21D9/08

主分类号:

E21D9/08

申请人: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麦荣枝; 盛少琴; 洪鹏; 施理军; 吴艳华; 李金兰; 冀海俊; 赵刚; 闫振; 黄琼; 刘力; 黄翠敏

地址:

510382 广东省广州市芳村大道南4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代理人:

李东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变径的隧道挖掘设备,包括盾体、刀盘和支撑环,盾体外可拆卸地安装增加其直径的壳体,刀盘和支撑环则视壳体的直径做出更换。该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直径可视不同的工程施工需要改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挖掘设备的利用率,增强其通用性和适应性,降低生产制作成本;若有特定要求的隧道施工,可按照隧道需求制作特定的壳体,而无需制作特定的挖掘设备,可极大地降低生产制作成本。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包括盾体(1),装于盾体(1)前端的顶进扩孔的刀盘(2),和装于盾体(1)后端的与支撑坑壁固定的支撑环(3),其特征在于:还有可装拆地套于盾体(1)外壁上的壳体(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特征在于:盾体(1)包括前盾体(11)、后盾体(12)和实施加压推进的加压舱(13),壳体(4)包括分别可装拆地套于前盾体(11)、后盾体(12)和加压舱(13)上的前盾壳(41)、后盾壳(42)和加压舱壳(4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特征在于:前盾壳(41)、后盾壳(42)和加压舱壳(43)均具有多层结构,每一外层结构均为可装拆地套于其内层结构上,且前盾体(11)、后盾体(12)和加压舱(13)装有相同层数的壳体后的直径大小一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特征在于:有多个所述的支撑环(3)和刀盘(1),包括与盾体(1)直径一致的支撑环和刀盘,和与多种层数的壳体(4)直径大小一致的支撑环和刀盘。

5.  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特征在于:前盾体(11)与后盾体(12)之间、后盾体(12)与加压舱(13)之间均设有铰接密封(5)。

6.  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特征在于:前盾壳(41)与后盾壳(42)之间、后盾壳(42)与加压舱壳(43)之间均设有铰接密封(5)。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挖掘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直径大小可变的隧道挖掘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也成为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城市电缆、管线铺设,排洪排涝也从地面转到地下。但长期以来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道路被频繁开挖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一项非开挖施工技术——顶管施工技术,不需开挖地面,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路、河道、湖泊、建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该技术以其成型隧道直径小,挖掘速度快,成本低,对地面扰动小等优点,解决了市政施工难题,并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已越来越普及地运用到给排水、煤气、电力、通信等管道的施工。
用于城市电缆、管线铺设、排洪排涝等用途的隧道直径各不相同,即使是同种用途而不同方案中的隧道直径也大多不一样,因此,开挖不同直径的隧道时需要使用不同直径大小的设备进行挖掘,这导致挖掘设备只能具有极低的通用性,甚至某些项目工程因其特殊原因还需要制作特定的无法再次使用的挖掘设备,由于设备的通用性和适应性极差,制作多种的挖掘设备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而无法再次利用的特制设备更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直径大小可变的隧道挖掘设备,以满足不同隧道的直径要求,进行若干种直径的变换,最大限度提高挖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包括盾体,装于盾体前端的顶进扩孔的刀盘,和装于盾体后端的与支撑坑壁固定的支撑环,还有可装拆地套于盾体外壁上的壳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刀盘和支撑环分别安装于盾体的前、后两端构成挖掘设备,此时的挖掘直径为盾体的直径,当需要进行另一隧道的挖掘,而该隧道的直径又大于盾体的直径时,即可将壳体安装于盾体上以增加挖掘设备的直径,并同时更换与壳体直径大小一致的刀盘和支撑环,安装壳体和更换刀盘与支撑环后的挖掘设备,其直径更改为满足当前隧道直径要求的壳体的直径。该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直径可视不同的工程施工需要改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挖掘设备的利用率,增强其通用性和适应性,降低生产制作成本;若有特定要求的隧道施工,可按照隧道需求制作特定的壳体,而无需制作特定的挖掘设备,可极大地降低生产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2是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包括盾体1,装于盾体1前端的顶进扩孔的刀盘2,和装于盾体1后端的与支撑坑壁固定的支撑环3,还有可装拆地套于盾体1外壁上的壳体4。
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盾体1包括前盾体11、后盾体12和实施加压推进的加压舱13,壳体4包括分别可装拆地套于前盾体11、后盾体12和加压舱13上的前盾壳41、后盾壳42和加压舱壳43,且前盾体11与后盾体12之间、后盾体12与加压舱13之间、前盾壳41与后盾壳42之间,以及后盾壳42与加压舱壳43之间均设有铰接密封5;前盾壳41、后盾壳42和加压舱壳43均具有多层结构,每一外层结构均可装拆地套于其内层结构上,如图3,外层结构和其内层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固定,通过旋下螺栓可方便的将外层结构拆下。前盾体11、后盾体12和加压舱13装有相同层数的壳体后的直径大小一致;有多个所述的支撑环3和刀盘1,包括与盾体1直径一致的支撑环和刀盘,和与多种层数的壳体4直径大小一致的支撑环和刀盘。
如图1、2所示,壳体包括内、外两层结构,故可形成盾体的第一种直径,内层壳体的第二种直径,和外层壳体的第三种直径,当盾体的直径不能满足隧道的要求时,可视情况增加内层壳体,或增加内层壳体后再于内层壳体外增加外层壳体,并同时更换相应的支撑环和刀盘。该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直径可视不同的工程施工需要改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挖掘设备的利用率,增强其通用性和适应性,降低生产制作成本;若有特定要求的隧道施工,可按照隧道需求制作特定的壳体,而无需制作特定的挖掘设备,可极大地降低生产制作成本;铰接密封的设置则可保证盾体和壳体的密封性,并可避免泥土进入设备内造成影响,提高其安全性能。

一种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280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2805U(21)申请号 201320679871.1(22)申请日 2013.10.31E21D 9/08(2006.01)(73)专利权人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510382 广东省广州市芳村大道南40号(72)发明人麦荣枝 盛少琴 洪鹏 施理军吴艳华 李金兰 冀海俊 赵刚闫振 黄琼 刘力 黄翠敏(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代理人李东来(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57) 摘要一种可变径的隧道挖掘设备,包括盾体、刀盘和支撑环,盾体外。

2、可拆卸地安装增加其直径的壳体,刀盘和支撑环则视壳体的直径做出更换。该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直径可视不同的工程施工需要改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挖掘设备的利用率,增强其通用性和适应性,降低生产制作成本;若有特定要求的隧道施工,可按照隧道需求制作特定的壳体,而无需制作特定的挖掘设备,可极大地降低生产制作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2805 UCN 204002805 U1/1页21.一种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包括盾体(1),装于盾体(1)前端。

3、的顶进扩孔的刀盘(2),和装于盾体(1)后端的与支撑坑壁固定的支撑环(3),其特征在于:还有可装拆地套于盾体(1)外壁上的壳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特征在于:盾体(1)包括前盾体(11)、后盾体(12)和实施加压推进的加压舱(13),壳体(4)包括分别可装拆地套于前盾体(11)、后盾体(12)和加压舱(13)上的前盾壳(41)、后盾壳(42)和加压舱壳(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特征在于:前盾壳(41)、后盾壳(42)和加压舱壳(43)均具有多层结构,每一外层结构均为可装拆地套于其内层结构上,且前盾体(11)、后盾体(12)和加压舱(。

4、13)装有相同层数的壳体后的直径大小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特征在于:有多个所述的支撑环(3)和刀盘(1),包括与盾体(1)直径一致的支撑环和刀盘,和与多种层数的壳体(4)直径大小一致的支撑环和刀盘。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特征在于:前盾体(11)与后盾体(12)之间、后盾体(12)与加压舱(13)之间均设有铰接密封(5)。6.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特征在于:前盾壳(41)与后盾壳(42)之间、后盾壳(42)与加压舱壳(43)之间均设有铰接密封(5)。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2805 U1/2页3一。

5、种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挖掘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直径大小可变的隧道挖掘设备。背景技术000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也成为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城市电缆、管线铺设,排洪排涝也从地面转到地下。但长期以来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道路被频繁开挖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一项非开挖施工技术顶管施工技术,不需开挖地面,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路、河道、湖泊、建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该技术以其成型隧道直径小,挖掘速度快,成本低,对地面扰动小等优点,解决了市政施工难题,并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已越来越普及地运用到给排水、煤气、电力、通信等管道的施工。

6、。0003 用于城市电缆、管线铺设、排洪排涝等用途的隧道直径各不相同,即使是同种用途而不同方案中的隧道直径也大多不一样,因此,开挖不同直径的隧道时需要使用不同直径大小的设备进行挖掘,这导致挖掘设备只能具有极低的通用性,甚至某些项目工程因其特殊原因还需要制作特定的无法再次使用的挖掘设备,由于设备的通用性和适应性极差,制作多种的挖掘设备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而无法再次利用的特制设备更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直径大小可变的隧道挖掘设备,以满足不同隧道的直径要求,进行若干种直径的变换,最大限度提高挖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制作成本。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

7、掘设备,包括盾体,装于盾体前端的顶进扩孔的刀盘,和装于盾体后端的与支撑坑壁固定的支撑环,还有可装拆地套于盾体外壁上的壳体。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刀盘和支撑环分别安装于盾体的前、后两端构成挖掘设备,此时的挖掘直径为盾体的直径,当需要进行另一隧道的挖掘,而该隧道的直径又大于盾体的直径时,即可将壳体安装于盾体上以增加挖掘设备的直径,并同时更换与壳体直径大小一致的刀盘和支撑环,安装壳体和更换刀盘与支撑环后的挖掘设备,其直径更改为满足当前隧道直径要求的壳体的直径。该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直径可视不同的工程施工需要改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挖掘设备的利用率,增强其通用性和适应性,降低生。

8、产制作成本;若有特定要求的隧道施工,可按照隧道需求制作特定的壳体,而无需制作特定的挖掘设备,可极大地降低生产制作成本。附图说明0007 图1、2是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0008 图3是图2所示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的局部放大图。说 明 书CN 204002805 U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09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包括盾体1,装于盾体1前端的顶进扩孔的刀盘2,和装于盾体1后端的与支撑坑壁固定的支撑环3,还有可装拆地套于盾体1外壁上的壳体4。0010 所述的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盾体1包括前盾体11、后盾体12和实施加压推进的加压舱13,壳体4包括分别可装拆地套于前盾体11。

9、、后盾体12和加压舱13上的前盾壳41、后盾壳42和加压舱壳43,且前盾体11与后盾体12之间、后盾体12与加压舱13之间、前盾壳41与后盾壳42之间,以及后盾壳42与加压舱壳43之间均设有铰接密封5;前盾壳41、后盾壳42和加压舱壳43均具有多层结构,每一外层结构均可装拆地套于其内层结构上,如图3,外层结构和其内层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固定,通过旋下螺栓可方便的将外层结构拆下。前盾体11、后盾体12和加压舱13装有相同层数的壳体后的直径大小一致;有多个所述的支撑环3和刀盘1,包括与盾体1直径一致的支撑环和刀盘,和与多种层数的壳体4直径大小一致的支撑环和刀盘。0011 如图1、2所示,壳体包括内、外。

10、两层结构,故可形成盾体的第一种直径,内层壳体的第二种直径,和外层壳体的第三种直径,当盾体的直径不能满足隧道的要求时,可视情况增加内层壳体,或增加内层壳体后再于内层壳体外增加外层壳体,并同时更换相应的支撑环和刀盘。该可变径隧道挖掘设备,其直径可视不同的工程施工需要改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挖掘设备的利用率,增强其通用性和适应性,降低生产制作成本;若有特定要求的隧道施工,可按照隧道需求制作特定的壳体,而无需制作特定的挖掘设备,可极大地降低生产制作成本;铰接密封的设置则可保证盾体和壳体的密封性,并可避免泥土进入设备内造成影响,提高其安全性能。说 明 书CN 204002805 U1/2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2805 U2/2页6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2805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