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桁架弦杆对接的螺栓连接节点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桁架弦杆对接的螺栓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桁架由直杆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时可比实腹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桁架的优点是杆件主要承受拉力或压力,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节约材料,减轻结构重量;常用的有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桁架、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木桁架、钢与木组合桁架、钢与混凝土组合桁架;现有的桁架结构的弦杆对接主要是采取焊接连接或法兰盘螺栓连接形式,现场在进行焊接施工需要配置的资源和措施较多,比较麻烦且容易错边,精度控制难度大;法兰盘螺栓连接较为方便,但是节点区法兰盘突出,不美观而且影响整体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桁架弦杆对接的螺栓连接节点以达到桁架弦杆之间快速对接、节省配置资源以及美观的目的,解决现有的桁架弦杆的对接较为复杂、精度控制难度大以及整体美观度不够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桁架弦杆对接的螺栓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弦杆圆管A和弦杆圆管B,其特征在于,所述弦杆圆管A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封盖,封盖上套配有螺栓,螺栓上活动套设有套管;所述弦杆圆管B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螺栓相匹配的封头螺母;所述螺栓穿过套管旋合在封头螺母上;所述螺栓上设有槽口,套管上装配有伸入槽口的限位销。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上设有与限位销相匹配的销孔;所述槽口沿螺栓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封盖为凸台,封盖的大端部与弦杆圆管A的端部固定连接,小端部与弦杆圆管A的内壁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封盖上开设有与螺栓相匹配的通孔且通孔位于封盖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封头螺母为圆柱状且封头螺母的外径与弦杆圆管B的外径相等。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的提供的桁架弦杆对接方式的拆卸方便,封盖与螺栓之间活动套接,螺栓可相对于封盖转动,螺栓外部装配的套管可以带动螺栓转动,螺栓的螺纹杆部分与封头螺母螺纹连接,从而使两根弦杆圆管正对连接,避免出现错边的问题;
2、套管上装配限位销,限位销与螺栓上的槽口匹配,从而套管相对于螺栓不会发生转动,实现套管的转动带动螺栓转动,使螺栓与封头螺母旋合,方便操作者旋动套管将螺栓旋入封头螺母;
3、本申请所采用的螺栓连接节点相对于传统的焊接连接和法兰盘连接,具有美观、拆卸方便以及便于工人操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桁架弦杆对接的螺栓连接节点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桁架弦杆对接的螺栓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及图2出示了一种用于桁架弦杆对接的螺栓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弦杆圆管A7、弦杆圆管B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1采用高强度螺栓,以增加弦杆圆管之间的连接刚性;所述弦杆圆管A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封盖2,封盖2上套配有螺栓1,螺栓1上活动套设有套管3;所述弦杆圆管B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螺栓1相匹配的封头螺母5,所述封头螺母5与弦杆圆管B6的固定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所述螺栓1穿过套管3旋合在封头螺母5上;所述螺栓1上设有槽口9,套管3上装配有伸入槽口9的限位销4,限位销4与槽口9配合以达到限制螺栓1与套管3相对转动的目的,实现管套3与螺栓1滑动配合但不能够使其相对转动的目的。
上述的安装过程为:先将高强度的螺栓1套入到封盖2中,然后将装配有螺栓1的封盖2与弦杆圆管A7的端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此焊接步骤是在工厂内部完成,不需要再到现场焊接),同时弦杆圆管B6的端部焊接有封头螺母5,到现场施工连接弦杆圆管A7和弦杆圆管B6的时候,螺栓1会从弦杆圆管A7里面掉出,将套管3套入螺栓1,在套管3上插入限位销4使其伸入到螺栓1的槽口9内,然后旋动套管3,套管3带动螺栓1旋入到封头螺母5内,使弦杆圆管A7和弦杆圆管B6分别抵在套管3的两侧,实现弦杆圆管A7和弦杆圆管B6的连接。
套管3上设有与限位销4相匹配的销孔8;所述槽口9与限位销4相匹配,所述限位销4与销孔8之间为过盈配合或者限位销4上设有螺纹,销孔8采用与其相匹配的螺纹孔,操作者通过拧动限位销4使其伸入到槽口9的内部,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套管3相对于螺栓1转动,限位销4在槽口9内可沿螺栓1的长度方向滑动,但不能绕螺栓1的中心轴转动,限位销4伸入槽口9以防止套管3相对于螺栓1转动,从而实现套管3带动螺栓1转动旋合到封头螺母5内,槽口9沿螺栓1的长度方向设置,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因为套管3在带动螺栓1旋入封头螺母5的过程中,螺栓1相对于套管3会有水平移动,长条形的槽口9以满足限位销4的移动;所述槽口9呈长方形的条状,槽口9位于螺栓1的长度方向上。
封盖2为凸台,凸台的中心上开设有通孔,即为封盖2的底端为较大直径的圆盘,圆盘上垂直固定有较小直径的圆柱,其中圆盘为封盖2的大端部,圆柱为封盖2的小端部,大端部与弦杆圆管A7的端部固定连接且大端部的直径与弦杆圆管A7的直径相等,即封盖2的凸台的交接面抵在弦杆圆管A7的一端,较小直径的圆柱与弦杆圆管A7的内壁相匹配,嵌入到弦杆圆管A7的内部以增加封盖2的刚性,小端部与弦杆圆管A7的内孔相匹配,大端部与小端部之间的交接圆台面正好抵在弦杆圆管A7的端部,然后将封盖2的端部与弦杆圆管A7的端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封盖2开设有与螺栓1相匹配的通孔,通孔位于封盖2的中心,这样设置保证弦杆圆管A7和弦杆圆管B6连接后处于同一直线上,整体的美观性较好,通孔的直径小于螺栓1的螺帽直径,使螺栓1穿过封盖2,螺帽抵在封盖2的表面上。
封盖2的小直径端与弦杆圆管A7的内径相匹配,封盖2的小直径端的外圆面与弦杆圆管A7的内壁相贴合并且嵌入到弦杆圆管A7的内部以增加封盖2的连接刚性。
封头螺母5为圆柱状,封头螺母5与弦杆圆管B6的外径相等;所述的封头螺母5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圆板,圆板与弦杆圆管B6的端部焊接连接,圆板上采用内车丝加工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栓1的螺纹部分相匹配。
传统的弦杆圆管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连接和法兰盘螺栓连接为刚接,而本申请中的螺栓节点为铰接,因此本申请适合用于轻型圆管桁架或小管径桁架结构,本申请采用封头板的节点形式,通常适用于P76~P42(管外径76mm~42mm)的轻型桁架弦杆对接,同时对接点应设置在桁架弦杆上弯矩较小的位置,如节间三分点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