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塔机底架与基础的垂直连接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式塔机底架与基础的垂直连接构造.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3601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7CN204023601U(21)申请号 201420421787.4(22)申请日 2014.07.26E02D 27/42(2006.01)F03D 11/04(2006.01)(73)专利权人赵正义地址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西环里静心苑66号楼6单元202室(72)发明人赵正义(54) 实用新型名称固定式塔机底架与基础的垂直连接构造(57) 摘要固定式塔机底架与基础的垂直连接构造包括塔机底架及其底面以下的下部构造、塔机底架及其上面以上的上部构造、下部构造与上部构造垂直连接的中部构造,使地脚螺栓位置。
2、具有沿底架横向不受砼制约,地脚螺栓的直径、长度可以按具体要求变化,从而实现标准化、系列化的砼基础结构与不同厂家的底架构造不同的塔机之间的垂直连接构造的广泛适用性。(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3601 UCN 204023601 U1/2页21.固定式塔机底架与基础的垂直连接构造,包括塔机底架(3)及其底面以下的下部构造1号(301)或下部构造2号(302)、塔机底架(3)及其上面以上的上部构造(。
3、101)、下部构造1号(301)或下部构造2号(302)与上部构造(101)垂直连接的中部构造1号(201)或中部构造2号(202)或中部构造3号(203),其特征在于:下部构造1号(301)的构造:在砼基础梁(2)的上平面上设锚件1号(13),锚件1号(13)的上平面水平,锚件1号(13)的平面纵轴线与砼基础梁(2)的平面纵轴线垂直重合,锚件1号(13)的横向剖面宽度大于砼基础梁(2)的宽度,且锚件1号(13)凸出于砼基础梁(2)侧立面的沿锚件1号(13)的平面纵向轴线的任意剖面全等,锚件1号(13)的2个纵向边平行且与锚件1号(13)平面纵向轴线的距离相等;或将锚件1号(13)沿其平面纵轴。
4、方向一分为二,使2个相向的垂直面之间有间隙;锚件2号(14)的上平面与锚件1号(13)纵向外端部的下平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锚件2号(14)的纵向外侧垂直面与锚件1号(13)的纵向外侧垂直面构成同一纵向垂直面,且锚件2号(14)的纵向内侧垂直面与砼基础梁(2)的侧立面和锚件1号(13)的下平面共同合围成一个底平面朝下的凹槽2号(17),锚筋1号(15)与锚件1号(13)的下面连接;塔机底架(3)的底平面之下设有垫板(4),垫板(4)的下平面与锚件1号(13)的上平面之间设有高强度水泥砂浆(5);下部构造2号(302)的构造:在砼基础梁(2)的2个纵向侧立面的上部设有对称的锚件3号(20),锚。
5、件3号(20)的侧立面为多边形,锚件3号(20)的上端平面与砼基础梁(2)的上平面相平,锚件3号(20)的侧立面与砼基础梁(2)的侧立面相平,锚筋2号(21)与锚件3号(20)的内立面或下端面连接;连接件3号(19)的横剖面为L形且沿其纵轴方向的任意横剖面全等;连接件3号(19)L形的1个较宽的矩形上平面与锚件3号(20)的上端平面相平,连接件3号(19)的另一个较宽的矩形垂直面为连接件3号(19)纵向的外侧立面;且连接件3号(19)的1个与该较宽的矩形上平面相交的内侧垂直面与锚件3号(20)上端部的外侧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从连接件3号(19)的剖面中,除去以上平面水平边和内侧垂直边为相。
6、邻边的矩形部分,剩余的多边形剖面与锚件2号(14)的横向剖面全等;在连接件3号(19)的L形剖面的3个纵向垂直面中的中间垂直面和锚件3号(20)的外立面和连接件3号(19)的L形剖面的内侧朝下较窄的矩形平面之间,形成1个矩形底平面朝下的凹槽2号(17),且沿凹槽2号(17)纵轴方向的凹槽2号(17)的任意横剖面全等;上部构造(101)的构造:2根垂直螺栓(6)分别置于塔机底架(3)对称的侧立面之外,2根垂直螺栓(6)的垂直纵向轴心在塔机底架(3)的同一横向剖面上;垂直螺栓(6)的上端部设有与螺母(7)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垂直螺栓(6)的上端设或不设六角头或四方头1号(22);横梁(16)上设。
7、有2个内径大于垂直螺栓(6)直径并与垂直螺栓(6)外径配合的孔2号(23)供垂直螺栓(6)向上穿过;中部构造1号(201)的构造:垂直螺栓下端定位板(8)的垂直投影为多边形且其中2个垂直外立面与塔机底架(3)纵轴线平行,垂直螺栓下端定位板(8)的上、下2面为相互平行的水平面,垂直螺栓下端定位板(8)平面上设有垂直的孔1号(11),孔1号(11)的内径大于垂直螺栓(6)的外径并与垂直螺栓(6)的外径相配合,孔1号(11)与横梁(16)的孔2号(23)的垂直纵向轴心重合;在孔1号(11)的下端部设或不设底面朝下的凹槽1号(12),凹槽1号(12)的水平剖面外缘为与垂直螺栓(6)下端的六角头或四方头。
8、2号(29)水平剖面相似的六角头或四方头,且凹槽1号(12)与垂直螺栓(6)下端六角头或四方头2号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23601 U2/2页3(29)配合并制约六角头或四方头2号(29)水平旋转,连接件2号(10)的垂直投影为多边形且其上、下面为水平面,连接件2号(10)的纵向内、外垂直面与塔机底架(3)的平面纵轴线平行,连接件2号(10)的上平面上设有剖面与锚件2号(14)相配合的底面朝上的凹槽3号(24),连接件1号(9)的正立面、侧立面均为多边形且其内侧垂直立面与塔机底架(3)的纵轴线平行,连接件1号(9)的上平面与垂直螺栓下端定位板(8)的下平面、连接件1号(9)的下平面与。
9、连接件2号(10)的上平面之间无间隙配合且连接,并使凹槽1号(12)或孔1号(11)置于连接件1号(9)的内立面之内,且连接件1号(9)的下端内立面与锚件1号(13)的纵向外端垂直面或连接件3号(19)的纵向垂直外侧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垂直螺栓下端定位板(8)、连接件1号(9)和连接件2号(10)的组合体构成侧挂件1号(25);中部构造2号(202)与中部构造1号(201)构造的区别在于,侧挂件2号(26)的构造与侧挂件1号(25)的构造区别:以2件肋板(18)替代1件连接件1号(9),2件肋板(18)的上端平面与垂直螺栓下端定位板(8)的下平面之间无间隙且连接;2件肋板(18)相向的侧立面对。
10、称地位于凹槽1号(12)之外,2件肋板(18)的下部内侧纵向立面与锚件1号(13)的纵向外端垂直立面或连接件3号(19)的外侧纵向垂直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位于肋板(18)下部的垂直底面朝向砼基础梁(2)纵向轴心的水平凹槽4号(28)的上、下、底3面分别与连接件2号(10)的上、下和纵向外侧立面3面之间无间隙配合且连接;中部构造3号(203)与中部构造1号(201)构造的区别在于,侧挂件3号(27)的构造:将肋板(18)按侧挂件2号(26)中肋板(18)的位置,配置于侧挂件1号(25)上,肋板(18)和侧挂件1号(25)的组合构成侧挂件3号(27)。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23601 U。
11、1/4页4固定式塔机底架与基础的垂直连接构造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周期移动使用或固定使用的装配式塔机砼基础与固定式塔机的底架梁的垂直连接构造。背景技术0002 目前,建筑、电力、石油、信息、地矿、军事各领域的周期移动使用的如建筑固定式塔机、风力发电机、采油机、信号塔架、钻探机,大型陆基雷达等塔桅式机械设备基础,大都采用整体现浇砼基础,其明显弊端在于,资源利用率极低、施工周期长,寒冷地区制作周期更长,不能重复使用,同时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近年来已有砼预制构件装配式塔机基础问世,开辟了塔机基础装配式、重复使用、基础砼预制构件轻量化的方向和道路。但针对装配式塔机基础重复使用和轻量化。
12、两大技术经济目标,存在基础结构设计受塔机底架制约而组合形式固定造成的浪费和适应面窄的情况;现有技术对承受倾翻力矩和垂直力较小的塔机,尤其是占我国建筑塔机保有量80以上的有底架的固定式建筑塔机,更急需从技术上解决国内各厂家生产的同型号塔机的底架的结构尺寸不同造成与基础垂直连接的构造不同形成的一种型号的装配式基础的垂直连接构造无法与几个厂家的同型号塔机的底架垂直连接,亦即砼基础的通用性和广泛适用性问题。已有的一些非一次性筑死的地脚螺栓垂直定位连接构造虽然解决了地脚螺栓的移位和直径、长度变换难题,但都不同程度地对砼基础梁的截面造成损伤,地脚螺栓下端构造的防锈蚀和构造成本问题也会成为组合基础结构安全和。
13、产业化的新的难题。装配式基础的产业化实践证明,这是必须突破的影响装配式塔机基础加快实现产业化的技术瓶颈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任务是提供一种能满足塔机的底架与砼基础的垂直连接要求,在沿塔机底架纵轴方向设定的若干个垂直连接点,地脚螺栓位置可以沿塔机底架横向任意定位,使地脚螺栓按不同的底架的宽度设置并同时对塔机底架进行横向定位,地脚螺栓的直径、长度也能按不同塔机的构造要求进行调整的一种垂直定位连接构造。从而消除由于各厂家生产的同工作性能级别的塔机的不同的底架及其与砼基础不同的垂直定位连接构造与工厂化生产的定型的装配式基础之间无法通用的弊端,为加速实现装配式塔机基础的标准化、工。
14、厂化生产和降低使用成本创造条件。0004 本实用新型包括塔机底架(3)及其底面以下的下部构造1号(301)或下部构造2号(302)、塔机底架(3)及其上面以上的上部构造(101)、下部构造1号(301)或下部构造2号(302)与上部构造(101)垂直连接的中部构造1号(201)或中部构造2号(202)或中部构造3号(203)。0005 下部构造1号(301)的构造:砼独立基础梁板结构(1)的砼基础梁(2)的上平面之上的塔机底架(3)与砼基础梁(2)的平面纵向轴线垂直重合;在砼基础梁(2)的上平面上设锚件1号(13),锚件1号(13)的上平面水平,锚件1号(13)的上平面高于砼基础梁说 明 书C。
15、N 204023601 U2/4页5(2)的上平面或与砼基础梁(2)的上平面相平,锚件1号(13)的垂直投影为多边形,锚件1号(13)的平面纵轴线与砼基础梁(2)的平面纵轴线垂直重合,锚件1号(13)的横向剖面宽度大于砼基础梁(2)的宽度,且锚件1号(13)凸出于砼基础梁(2)侧立面的沿锚件1号(13)的平面纵向轴线的任意剖面全等,锚件1号(13)的2个纵向边平行且与锚件1号(13)平面纵向轴线的距离相等;或将锚件1号(13)沿其平面纵轴方向一分为二,使2个相向的垂直面之间有间隙;锚件2号(14)的剖面为多边形且其纵向任意剖面全等,锚件2号(14)的上平面与锚件1号(13)纵向外端部的下平面之。
16、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锚件2号(14)的纵向外侧垂直面与锚件1号(13)的纵向外侧垂直面构成同一纵向垂直面,且锚件2号(14)的纵向内侧垂直面与砼基础梁(2)的侧立面和锚件1号(13)的下平面共同合围成一个底平面朝下的凹槽2号(17),且沿凹槽2号(17)纵轴方向的凹槽2号(17)任意横剖面全等;锚筋1号(15)与锚件1号(13)的下面连接;塔机底架(3)的底平面之下设有垫板(4),垫板(4)的下平面与锚件1号(13)的上平面之间设有高强度水泥砂浆(5);如图3、7所示;0006 下部构造2号(302)的构造:砼独立基础梁板结构(1)的砼基础梁(2)的上平面之上的塔机底架(3)与砼基础梁(2)的。
17、平面纵向轴线垂直重合;在砼基础梁(2)的2个纵向侧立面的上部设有对称的锚件3号(20),锚件3号(20)的侧立面为多边形,锚件3号(20)的上端平面与砼基础梁(2)的上平面相平,锚件3号(20)的侧立面与砼基础梁(2)的侧立面相平,锚筋2号(21)与锚件3号(20)的内立面或下端面连接;连接件3号(19)的横剖面为L形且沿其纵轴方向的任意横剖面全等;连接件3号(19)L形的1个较宽的矩形上平面与锚件3号(20)的上端平面相平,连接件3号(19)的另一个较宽的矩形垂直面为连接件3号(19)纵向的外侧立面;且连接件3号(19)的1个与该较宽的矩形上平面相交的内侧垂直面与锚件3号(20)上端部的外侧。
18、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从连接件3号(19)的剖面中,除去以上平面水平边和内侧垂直边为相邻边的矩形部分,剩余的多边形剖面与锚件2号(14)的横向剖面全等;在连接件3号(19)的L形剖面的3个纵向垂直面中的中间垂直面和锚件3号(20)的外立面和连接件3号(19)的L形剖面的内侧朝下较窄的矩形平面之间,形成1个矩形底平面朝下的凹槽2号(17),且沿凹槽2号(17)纵轴方向的凹槽2号(17)的任意横剖面全等;如图5所示;0007 上部构造(101)的构造:固定式塔机的塔机底架(3)的平面十字轴线与由砼预制构件水平组合而成的砼独立基础梁板结构(1)的砼基础梁(2)的平面十字轴线垂直并重合,2根垂直螺。
19、栓(6)分别置于塔机底架(3)对称的侧立面之外,2根垂直螺栓(6)的垂直纵向轴心在塔机底架(3)的同一横向剖面上;垂直螺栓(6)的上端部设有与螺母(7)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垂直螺栓(6)的上端设或不设六角头或四方头1号(22);横梁(16)上设有2个内径大于垂直螺栓(6)直径并与垂直螺栓(6)外径配合的孔2号(23)供垂直螺栓(6)向上穿过,横梁(16)的下平面与塔机底架(3)的上平面之间无间隙;螺母(7)的下平面与横梁(16)的上平面之间无间隙;如图3、4、5、6、7、8所示;0008 中部构造1号(201)的构造:垂直螺栓下端定位板(8)的垂直投影为多边形且其中2个垂直外立面与塔机底架(。
20、3)纵轴线平行,垂直螺栓下端定位板(8)的上、下2面为相互平行的水平面,垂直螺栓下端定位板(8)的上平面与横梁(16)的下平面之间有间隙,且垂直螺栓下端定位板(8)的内侧立面与塔机底架(3)的侧立面之间有间隙;垂直螺栓下端定位板(8)平面上设有垂直的孔1号(11),孔1号(11)的内径大于垂直螺栓(6)的外径并说 明 书CN 204023601 U3/4页6与垂直螺栓(6)的外径相配合,孔1号(11)与横梁(16)的孔2号(23)的垂直纵向轴心重合;在孔1号(11)的下端部设或不设底面朝下的凹槽1号(12),凹槽1号(12)的水平剖面外缘为与垂直螺栓(6)下端的六角头或四方头2号(29)水平剖。
21、面相似的六角头或四方头,且凹槽1号(12)与垂直螺栓(6)下端六角头或四方头2号(29)配合并制约六角头或四方头2号(29)水平旋转,且凹槽1号(12)与孔1号(11)的垂直纵轴心重合;连接件2号(10)的垂直投影为多边形且其上、下面为水平面,连接件2号(10)的纵向内、外垂直面与塔机底架(3)的平面纵轴线平行,连接件2号(10)的上平面上设有剖面与锚件2号(14)相配合的底面朝上的凹槽3号(24),且连接件2号(10)的纵向内侧立面与砼基础梁(2)的纵向侧立面之间无间隙;连接件1号(9)的正立面、侧立面均为多边形且其内侧垂直立面与塔机底架(3)的纵轴线平行,连接件1号(9)的上平面与垂直螺栓。
22、下端定位板(8)的下平面、连接件1号(9)的下平面与连接件2号(10)的上平面之间无间隙配合且连接,并使凹槽1号(12)或孔1号(11)置于连接件1号(9)的内立面之内,且连接件1号(9)的下端内立面与锚件1号(13)的纵向外端垂直面或连接件3号(19)的纵向垂直外侧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垂直螺栓下端定位板(8)、连接件1号(9)和连接件2号(10)的组合体构成侧挂件1号(25);如图3、4所示;0009 中部构造2号(202)与中部构造1号(201)构造的区别在于,侧挂件2号(26)的构造与侧挂件1号(25)的构造区别:以2件肋板(18)替代1件连接件1号(9),肋板(18)与塔机底架(3)纵。
23、轴方向平行的侧立面和与塔机底架(3)纵轴方向垂直的横向剖面均为多边形,2件肋板(18)的上端平面与垂直螺栓下端定位板(8)的下平面之间无间隙且连接;2件肋板(18)相向的侧立面对称地位于凹槽1号(12)之外,2件肋板(18)的下部内侧纵向立面与锚件1号(13)的纵向外端垂直立面或连接件3号(19)的外侧纵向垂直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位于肋板(18)下部的垂直底面朝向砼基础梁(2)纵向轴心的水平凹槽4号(28)的上、下、底3面分别与连接件2号(10)的上、下和纵向外侧立面3面之间无间隙配合且连接;如图5、6所示;0010 中部构造3号(203)与中部构造1号(201)构造的区别在于,侧挂件3号(2。
24、7)的构造:将肋板(18)按侧挂件2号(26)中肋板(18)的位置,配置于侧挂件1号(25)上,肋板(18)和侧挂件1号(25)的组合构成侧挂件3号(27);如图7、8所示。0011 上述实用新型的实际效果:0012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地脚螺栓与砼可组合分离的构造,实现了地脚螺栓沿砼基础梁纵轴方向在设定的若干个垂直连接点任意定位,并使地脚螺栓横向位置不受塔机底架的构造尺寸的制约,且地脚螺栓的直径、长度不受限制可以任意调整变换,其优势性在于:0013 一、在工厂化、标准化生产的定型塔机装配式砼基础与同工作性能级别的不同的垂直定位连接构造的塔机底架之间设置具有通用性的垂直定位连接构造,通过这个构造,。
25、实现了标准化的基础与已知的非标准化的塔机底架的有效垂直定位连接,变不可能为可能。0014 二、地脚螺栓所在区段的基础砼截面未受到削弱,保证了砼基础的整体结构强度。0015 三、消除了基础混凝土上平面以下的地脚螺栓下部构造的锈蚀问题,简化了构造,节约基础成本。说 明 书CN 204023601 U4/4页7附图说明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7 附图1固定式塔机底架与基础的垂直连接构造的总平面图0018 附图2固定式塔机底架与基础的垂直连接构造的总剖面图B-B0019 附图3上部构造(101)与中部构造1号(201)和下部构造1号(301)的横向剖面。
26、图C-C0020 附图4上部构造(101)与中部构造1号(201)和下部构造1号(301)的纵向侧立面图0021 附图5上部构造(101)与中部构造2号(202)和下部构造2号(302)的横向剖面图EE0022 附图6上部构造(101)与中部构造2号(202)和下部构造2号(302)的纵向侧立面图0023 附图7上部构造(101)与中部构造3号(203)和下部构造1号(301)的横向剖面图G-G0024 附图8上部构造(101)与中部构造3号(203)和下部构造1号(301)的纵向侧立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25 图1、2、3、4、5、6、7、8所描述的固定式塔机底架与基础的垂直连接构造的构造形式。
27、。0026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程序:按拟装配的各塔机设计的塔机底架3的地脚螺栓与砼基础梁2的垂直定位连接的不同位置,在砼基础梁2内设置下部构造1号301或下部构造2号302,如图1、2、3、4、5、6、7、8所示;0027 在砼独立基础梁板结构1组装完毕后,在锚件1号13或砼基础梁2的上面铺设高强度水泥砂浆5,装垫板4,使垫板4上面水平;吊装塔机底架3,使塔机底架3的底面与垫板4的上面之间无间隙,且使塔机底架3与砼基础梁2的平面轴线垂直重合;如图3、5、7所示;0028 装配中部构造1号201或中部构造2号202或中部构造3号203,将垂直螺栓6有外螺纹的上端自下而上从孔1号11中穿过,使垂直螺。
28、栓6下端的六角头或四方头2号29与凹槽1号12配合;且使连接件2号10的凹槽3号24与锚件2号14无间隙配合;如图3、5、7所示;0029 装配上部构造101,装横梁16,使垂直螺栓6的上端自下而上穿过横梁16的孔2号23,以螺母7的内螺纹与垂直螺栓6的外螺纹配合紧固,使横梁16底面与塔机底架3的上面之间无间隙,并使塔机底架3与砼基础梁2垂直连接定位;如图3、5、7所示。说 明 书CN 204023601 U1/7页8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601 U2/7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601 U3/7页10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601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