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漏芯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地漏芯体.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116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1163U(21)申请号 201420475947.3(22)申请日 2014.08.22E03F 5/04(2006.01)E03C 1/298(2006.01)(73)专利权人张保国地址 362417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桃舟乡南坑村中心点17号(72)发明人张保国(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地漏芯体(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一种地漏芯体,所述地漏芯体下端设有出水口,在所述出水口处活动连接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在与所述地漏芯体侧壁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Y型密封圈,所。
2、述Y型密封圈在与所述地漏芯体侧壁相配合的端面上设有Y型套接孔,所述地漏芯体侧壁底端与所述Y型套接孔相适配;所述活动底板在靠近所述地漏芯体侧壁的上端面上设有四个底板挂钩,且四个所述底板挂钩均匀设在所述容置槽的径向外围;所述地漏芯体上端径向水平向外设有芯体凸缘,所述芯体凸缘底端在与每个所述底板挂钩相对应位置上设有凸缘挂钩;在每个所述底板挂钩和对应的所述凸缘挂钩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本实用新型排水快且防臭效果显著。(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
3、1163 UCN 204001163 U1/1页21.一种地漏芯体,所述地漏芯体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地漏芯体下端设有与所述进水口相通的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口处活动连接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在与所述地漏芯体侧壁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Y型密封圈,所述Y型密封圈在与所述地漏芯体侧壁相配合的端面上设有Y型套接孔,所述地漏芯体侧壁底端与所述Y型套接孔相适配;所述活动底板在靠近所述地漏芯体侧壁的上端面上设有四个底板挂钩,且四个所述底板挂钩均匀设置在所述容置槽的径向外围;所述地漏芯体上端径向水平向外设置有芯体凸缘,所述芯体凸缘底端在与每个所述底板挂钩相对应位置上设有凸缘挂钩。
4、;在每个所述底板挂钩和对应的所述凸缘挂钩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漏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两个侧壁顶端分别水平向所述容置槽中心方向延伸设置有容置槽凸缘,所述容置槽凸缘底端与所述Y型密封圈顶端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漏芯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板挂钩由支撑座和钩孔组成,所述支撑座为所述活动底板上端面向上凸起设置的半圆形结构,所述钩孔为横向贯穿所述支撑座的圆孔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1163 U1/2页3一种地漏芯体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漏芯体。背景技术0002 地漏,是连接排水。
5、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地表水体的排放及室内空气的质量,由此具备快速排水和优异防臭是地漏所追求的两个重要性能。目前地漏的结构设计较多的是强调防臭功用,会采用各式各样的地漏芯体,该地漏芯体一般直接靠近连设在该底座下方位置处,这种结构设计都只从防臭性上考虑,而均未考虑水流速度问题。排水中,地漏芯体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结构设计,对水体的流速总会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从地表流入底座的污水在较低速情况下直接进入水封式结构,从而从地漏芯体至下水管道,污水基本靠自然满溢作用进行低速排水,存在排水流速慢的缺陷。另外现有地漏的地漏芯体体一般一体成型或固设在底座上,易藏污纳垢的地漏芯体体不易取。
6、出清洗。实用新型内容0003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快速且防臭能力好的地漏芯体。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0005 一种地漏芯体,所述地漏芯体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地漏芯体下端设有与所述进水口相通的出水口,在所述出水口处活动连接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在与所述地漏芯体侧壁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Y型密封圈,所述Y型密封圈在与所述地漏芯体侧壁相配合的端面上设有Y型套接孔,所述地漏芯体侧壁底端与所述Y型套接孔相适配;0006 所述活动底板在靠近所述地漏芯体侧壁的上端面上设有四个底板挂钩,且四个所述底板挂钩均匀设置在所述容置槽的径向外围。
7、;所述地漏芯体上端径向水平向外设置有芯体凸缘,所述芯体凸缘底端在与每个所述底板挂钩相对应位置上设有凸缘挂钩;在每个所述底板挂钩和对应的所述凸缘挂钩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容置槽的两个侧壁顶端分别水平向所述容置槽中心方向延伸设置有容置槽凸缘,所述容置槽凸缘底端与所述Y型密封圈顶端相抵接。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每个所述底板挂钩由支撑座和钩孔组成,所述支撑座为所述活动底板上端面向上凸起设置的半圆形结构,所述钩孔为横向贯穿所述支撑座的圆孔结构。0009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由于活动底板中心连接有拉伸弹簧,在不排水时,活动底板被拉伸弹簧上拉自动。
8、封闭地漏芯体下端出水口处,这样下水道中的臭气被隔绝无法经地漏芯逸出,房间内不会有异味,清洁卫生,防臭效果非常理想,昆虫也无法经地漏进入室内;由于在排水过程中,活动底板同时受到来自拉伸弹簧向上的拉力以及来自进入地漏说 明 书CN 204001163 U2/2页4芯体内部的水流向下的水压和水重,当地漏芯体内部的水达到一定量时,水压和水自重的合力作用大于拉伸弹簧的向上拉力作用而将活动底板下推,从而使得水流经地漏芯体下端的出水口处排出,排水流量大,迅速通畅,不会堵塞,同时也使得本实用新型也不易沉积脏污;而且本实用新型在排水将尽仅存部分存留水时,由于该存留水的水压和水重不足以克服拉伸弹簧向上的拉力作用而。
9、使得活动底板与地漏芯体下端出水口处重新封盖,再加上活动底板在与地漏芯体侧壁相配合的位置上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固定连接有Y型密封圈,使得该存留水不会经活动底板和地漏芯体侧壁之间的配合间隙流出,从而在活动底板上和地漏芯体内部底端形成水封结构,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防臭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快速排水能力和绝佳的防臭能力。附图说明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沿中心轴所在的纵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11 图2为图1所示排水状态示意图;0012 图3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0013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底板俯视图。0014 附图标记说明:0015 1.地漏芯体;11.进水口;12.出水口;100.芯体凸缘。
10、;110.凸缘挂钩;2.活动地板;20.容置槽;200.容置槽凸缘;210.底板挂钩;211.支撑座;212.钩孔;3.Y型密封圈;30.Y型套接孔;4.拉伸弹簧。具体实施方式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7 如1-4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漏芯体1,所述地漏芯体1上端设有进水口11,所述地漏芯体1下端设有与所述进水口11相通的出水口12。在所述出水口12处活动连接有活动底板2,所述活动底板2在与所述地漏芯体1侧壁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容置槽20,所述容置槽20内设置有Y型密封圈3。所述容置槽20的两个侧壁顶端分别水平向所述容置槽20中心方向延伸设置有容置槽凸缘200,所。
11、述容置槽凸缘200底端与所述Y型密封圈3顶端相抵接。所述Y型密封圈3在与所述地漏芯体1侧壁相配合的端面上设有Y型套接孔30,所述地漏芯体1侧壁底端与所述Y型套接孔30相适配。0018 所述活动底板2在靠近所述地漏芯体1侧壁的上端面上设有四个底板挂钩210,且四个所述底板挂钩210均匀设置在所述容置槽20的径向外围。每个所述底板挂钩210由支撑座211和钩孔212组成,所述支撑座211为所述活动底板2上端面向上凸起设置的半圆形结构,所述钩孔212为横向贯穿所述支撑座211的圆孔结构。0019 所述地漏芯体1上端径向水平向外设置有芯体凸缘100,所述芯体凸缘100底端在与每个所述底板挂钩210相对应位置上设有凸缘挂钩110,在每个所述底板挂钩210和对应的所述凸缘挂钩110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4。0020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4001163 U1/3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1163 U2/3页6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1163 U3/3页7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1163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