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伸缩梯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伸缩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梯子没有自动伸缩功能,且现有的梯子容易发生晃动,不太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
能伸缩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伸缩梯,包
括:
第一伸缩梯本体;
第二伸缩梯本体,所述第二伸缩梯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梯本体的
一端转动相连;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梯本体和所述第二伸缩梯本
体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支撑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伸缩梯本体和第二伸
缩梯本体的一端设置支撑部,可将伸缩梯稳定的支撑在地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支撑部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杆组和第二连杆组,所述第
一连杆组和第二连杆组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梯本体/第二伸缩梯本体的
两侧,所述第一连杆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梯本体/第二伸缩梯本体一侧
的中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连杆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梯本体/第二伸缩
梯本体另一侧的中部转动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转动连杆;所述第一伸缩梯本体和第二伸缩梯本体均包
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之间
设有多根相互平行且等间距的踏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转动连杆的一
端转动相连,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转动连杆的另一端转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转动连杆的一端通过扭簧转动相连,
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转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扭簧转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杆组和第二连杆组均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
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的中部转动相
连,其连接点到所述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另一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支
撑杆的长度;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转动相连,其
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的中部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
与所述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
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的连接点的下方;当所述第二支撑杆呈水平状态时,所
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平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转动连接的第一
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使用时,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向外侧打开,能
够方便支撑;不用时,可将第二支撑杆回收到第一支撑杆内,将第一支撑杆
紧贴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方便收纳。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横截面呈方形,其与所述第一伸缩杆或第二
伸缩杆相连的一端设有一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所述第一
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的一侧面上,且该斜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伸缩
杆或第二伸缩杆的一侧面之间的夹角为20°-7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支撑杆与第一伸缩杆或
第二伸缩杆相连的一端设置一斜面,在支撑时,可方便调整第一支撑杆与第
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之间的角度;且斜面与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的一
侧面压接,通过第二支撑杆的横向支撑,使支撑更为牢固。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的斜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伸缩杆
或第二伸缩杆远离的一侧面之间的夹角为45°。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所述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的一侧面为
敞口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宽度小于所述敞口结构的宽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支撑杆的一侧面设置成
敞口结构,方便在不用时第二支撑杆收到第一支撑杆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均套接有
防滑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防滑套,避免梯子在使用
时打滑。
进一步,所述功能伸缩杆采用铝合金材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伸缩梯本体;11、第一伸缩杆;12、第二伸缩杆;13、踏杆;2、
第二伸缩梯本体;3、支撑部;31、第一连杆组;311、第一支撑杆;312、
第二支撑杆;313、斜面;32、第二连杆组;4、转动连杆;5、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
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伸缩梯,功能伸缩杆采用铝合金材
质;包括:
第一伸缩梯本体1;
第二伸缩梯本体2,第二伸缩梯本体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梯本体1
的一端转动相连;
支撑部3,支撑部3为两个,第一伸缩梯本体1和第二伸缩梯本体2的
另一端均设有一个支撑部3。
转动连杆4,第一伸缩梯本体1和第二伸缩梯本体2均包括相互平行的
第一伸缩杆11和第二伸缩杆12,第一伸缩杆11和第二伸缩杆12之间设有
多根相互平行且等间距的踏杆13;第一伸缩杆11的一端与转动连杆4的一
端转动相连,第二伸缩杆12的一端与转动连杆4的另一端转动相连。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伸缩梯本体和第二伸缩梯本体的一端设置支撑部,
可将伸缩梯稳定的支撑在地面上。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支撑部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杆组31
和第二连杆组32,第一连杆组31和第二连杆组32对称设置在第一伸缩梯本
体1/第二伸缩梯本体2的两侧,第一连杆组31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梯本体1/
第二伸缩梯本体2一侧的中部转动相连,第二连杆组32的一端与第一伸缩
梯本体1/第二伸缩梯本体2另一侧的中部转动相连。
第一伸缩杆11的一端与转动连杆4的一端通过扭簧转动相连,第二伸
缩杆12的一端与转动连杆4的另一端通过扭簧转动相连。
第一连杆组31和第二连杆组32均包括第一支撑杆311和第二支撑杆
312,第一支撑杆311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11或第二伸缩杆12的中部转动
相连,其连接点到第一伸缩杆11或第二伸缩杆12另一端的距离小于第一支
撑杆311的长度;第二支撑杆31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311的中部转动相连,
其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11或第二伸缩杆12的中部可拆卸相连,第二支撑杆
312与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的连接点位于第一支撑杆311与第一伸缩杆
11或第二伸缩杆12的连接点的下方;当第二支撑杆312呈水平状态时,第
一支撑杆311的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11和第二伸缩杆12的另一端平齐。本
实施例通过设置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使用时,将第一支撑
杆和第二支撑杆向外侧打开,能够方便支撑;不用时,可将第二支撑杆回收
到第一支撑杆内,方便收纳。
第一支撑杆311的横截面呈方形,其与第一伸缩杆11或第二伸缩杆12
相连的一端设有一斜面313,斜面313位于第一支撑杆311靠近第一伸缩杆
11或第二伸缩杆12的一侧面上,且该斜面313与第一支撑杆311远离第一
伸缩杆11或第二伸缩杆12的一侧面之间的夹角为20°-70°。优选的,第
一支撑杆一端的斜面与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远离的一
侧面之间的夹角为45°。通过在第一支撑杆与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相连
的一端设置一斜面,在支撑时,可方便调整第一支撑杆与第一伸缩杆或第二
伸缩杆之间的角度;且将第一支撑杆311和第二支撑杆312撑开时,斜面与
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的一侧面压接,通过第二支撑杆的横向支撑,使支
撑更为牢固。
第一支撑杆311靠近第一伸缩杆11或第二伸缩杆12的一侧面为敞口结
构,第二支撑杆312的宽度小于敞口结构的宽度。通过在第一支撑杆的一侧
面设置成敞口结构,方便在不用时第二支撑杆收到第一支撑杆内。
第一伸缩杆11、第二伸缩杆12、第一支撑杆311的另一端均套接有防
滑套5。通过设置防滑套,避免梯子在使用时打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
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