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桩施工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桩施工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柱桩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领域中,经常需要在地基上设置立柱桩,该立柱桩是建筑的结构立
柱,属于建筑的承重柱。其需要在开挖前施工完毕,开挖中对建筑的顶板形
成支撑,建好后是建筑的永久性支撑构件。目前的该类立柱桩结构,中间为
核心钢筒,钢筒内、外均为混凝土,钢筒内的混凝土通常高于钢筒外的混凝
土。然而,该种立柱桩结构在施工时,在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完整性,整
体的强度、固定效果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可对钢
筒内、外进行混凝土的同时、连续灌注,可保障结合效果好,整体强度高的
立柱桩施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柱桩施工结构,包括成桩支架、用于放入桩孔内的立柱桩,所述
成桩支架包括用于辅助固定立柱桩的辅助固定机构,辅助固定机构包括两个
对称布置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两个用于接触钢筒的固定卡瓦,还包括至
少一根滑杆,滑杆与两个固定板均滑动配合,固定板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
与成桩支架之间被互相匹配的螺杆与螺母固定,站人平台中部与辅助固定机
构中部均设有让钢管通过的避让空间,立柱桩包括钢筒,钢筒穿过各避让空
间,钢筒下端与桩孔孔底之间具有灌注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成桩支架还包括站人平台,站人平台处在辅助固定机构
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钢筒下段外侧壁上设有多个钢荆刺,钢荆刺与钢筒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钢筒外套设有钢筋笼,钢筋笼与钢筒之间通过铁链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钢筒上设有钢环套,钢环套套设在钢筒上且与钢筒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钢筒上设有浮浆外溢口,浮浆外溢口贯通钢筒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对钢筒内、外进行混凝土的同时灌注,且
钢筒外部具备自动限制混凝土上升的结构,可保障灌注的连续性以及钢筒外
部混凝土的密实,成桩后整体结合性好,结构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成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辅助固定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成桩支架1、站人平台2、辅助固定机构3、固定板31、固定卡瓦
32、滑杆33、连接板34、螺杆35、钢筒4、钢荆刺41、钢环套42、钢筋笼
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立柱桩施工结构,包括成桩支架1、
用于放入桩孔内的立柱桩,所述成桩支架包括用于辅助固定立柱桩的辅助固
定机构3,辅助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固定板31,固定板上设有两个
用于接触钢筒的固定卡瓦32,还包括至少一根滑杆33,滑杆与两个固定板均
滑动配合,固定板上设有连接板34,连接板与成桩支架之间被互相匹配的螺
杆35与螺母固定,站人平台中部与辅助固定机构中部均设有让钢管通过的避
让空间,立柱桩包括钢筒4,钢筒穿过各避让空间,钢筒下端与桩孔孔底之
间具有灌注间隙。
所述成桩支架还包括站人平台2,站人平台处在辅助固定机构上方。
所述钢筒下段外侧壁上设有多个钢荆刺41,钢荆刺与钢筒固定。
所述钢筒外套设有钢筋笼5,钢筋笼与钢筒之间通过铁链固定。
所述钢筒上设有钢环套42,钢环套套设在钢筒上且与钢筒固定。
所述钢筒上设有浮浆外溢口,浮浆外溢口贯通钢筒侧壁。浮浆外溢口所
在高度与钢筒内混凝土所需要的灌注高度一致(也可略高于钢筒内混凝土所
需要的灌注高度),当钢筒内由下向上灌注混凝土时,钢筒内的浮浆(地层内
的泥浆水等)会不断上升(混凝土下沉、凝固,浮浆较轻,所以不断上升),
直至从浮浆外溢口排出,即能快速实现钢筒内的浮浆清除,又不会影响钢筒
内的混凝土灌注。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可根据地基地层情况选用不同的钻孔设备,若针对
的是密实卵石层,则可采用旋挖钻机来进行钻孔(钻挖出桩孔)。钻孔完成后,
可架设成桩支架,成桩支架主要包括两部分:上层部分的站人平台2,用于
施工人员站立,可以方便施工,下层部分则为用于辅助固定钢筒的辅助固定
机构。开始,先将钢筒用吊机起吊后,从成桩支架的顶部中心向桩孔中安放,
再用吊机将钢筋笼5吊起,套在钢筒外,然后利用铁链将钢筋笼与钢筒连接
锁定(也可以先置入钢筋笼,后置入钢筒)。再次用吊机将连接后的钢筋笼与
钢筒一起吊起,然后向下放置到位(放置到立柱桩孔内预先设定的位置,且
钢筒下端与坑底之间具有灌注间隙),并进行施工测量,通过螺栓进行垂直度
固定并利用固定卡瓦等结构(辅助固定机构)将钢筒进行定位(也可以根据
需求增加各种常用的固定装置,只要能实现钢筒的定位即可)。向桩孔内倾倒
碎石(注意:该处的碎石不是“瓜子片”那样的小颗粒碎石,而是许多具有
一定体积的大块碎石),碎石落到钢环套上后被卡住,无法继续下落,大量碎
石累积在钢环套42上方,形成处在钢筒外壁与桩孔之间的碎石层。钢环套可
以预先设置在钢筒上,钢环套所在高度就是钢筒外部混凝土所需的高度。然
后开始进行混凝土灌注,灌注时,灌注头伸入到钢筒内下部,并供应混凝土,
一部分混凝土经灌注间隙进入钢筒外与桩孔之间并逐渐向上累积(混凝土累
积的同时与钢筋笼也会结合固定),其余混凝土从钢筒内下端开始向上累积。
其中,钢筒外向上累积的混凝土到达碎石层后,由于无法挤开碎石层,会停
止上升和累积,后续少量能够进入钢筒外与桩孔之间的混凝土会将钢筒外部
的混凝土进行充实和压紧,从而即可保障钢筒外部混凝土达到固定高度后就
停止向上累积,又可保障钢筒外部混凝土是充分密实的,凝固后固定强度极
高,结构稳定性上佳;钢筒内向上累积的混凝土则会一直上升,直至灌注头
停止供应混凝土。需要指出的是,灌注头在钢筒内可以逐渐上升。而钢筒内
部的混凝土灌注时,由于不断由下向上积累,会将钢筒内部的浮浆不断向上
推动,直至从浮浆外溢口排出。灌注完成、混凝土凝固后,可以将成桩支架
吊走,并去除立柱桩以外的结构(根据需要,地面上可留一段引管),成桩过
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