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552537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211126.9

申请日:

2014.04.25

公开号:

CN203977313U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F7/04

主分类号:

E01F7/04

申请人:

桐乡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孟自强; 张永春; 廖善民; 王国民; 吴晓丽; 马俊杰; 杨燕; 于丹; 胡晓强; 姚成城

地址: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桐街道润丰步行街西14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代理人:

王洪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目的是提供的防护装置应能保护车辆和人员不受跌落碎石的威胁,并具有施工方便和结构简单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包括布置在道路上方的安全网以及若干用于支撑安全网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相互平行地架设在道路上方,横梁的左端通过铰链可转动地定位在山体上,而横梁的其余部分通过若干拉索悬挂在道路上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包括布置在道路上方的安全网(1)以及若干用于支撑安全网的横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相互平行地架设在道路上方,横梁的左端通过铰链(3)可转动地定位在山体上,而横梁的其余部分通过若干拉索(4)悬挂在道路上方; 
所述横梁的中端和右端通过拉索悬挂在道路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和拉索通过锚杆(5)固定在山体中。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安全设施,具体是涉及一种山体碎石的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山体碎石由地壳运动或者雨水冲刷导致山体表层松动而产生;依山修建的道路经常会出现碎石跌落状况,不但堵塞交通妨害通行,而且严重危害了车辆和人员的安全,极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如何做好山体道路的碎石防护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应能保护车辆和人员不受跌落碎石的威胁,并具有施工方便和结构简单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包括布置在道路上方的安全网以及若干用于支撑安全网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相互平行地架设在道路上方,横梁的左端通过铰链可转动地定位在山体上,而横梁的其余部分通过若干拉索悬挂在道路上方。
所述横梁的中端和右端通过拉索悬挂在道路上方。
所述铰链和拉索通过锚杆固定在山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悬挂在道路上方的一道安全网以及支撑安全网的若干横梁,这些横梁可在拉索的约束下绕铰链进行小幅度的摆动使得安全网发生振动, 不仅大大降低了碎石对本实用新型的冲击,较好的保护了正在安全网内行进的车辆以及人员(安全性能得到提升),而且又能通过振动将碎石振落出网外,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清洁能力(防止碎石逐渐积累在安全网中);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比较简单,施工较为方便,建造成本较低,特别适合于山区道路的碎石防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包括安全网1以及若干横梁2;所述安全网一般为金属网带并且布置在道路10的上方(在宽度方向罩盖着整个路面);所述横梁用于支撑安全网并且相互平行架设在道路上方;如图2中所示,每根横梁的左端通过铰链3可转动地定位在在山体9上(绕水平轴线转动),横梁的其余部分通过拉索4悬挂在道路上方(包括横梁的中端和右端);所述铰链和拉索通过锚杆5固定在山体上。
作为推荐,横梁的右端应当稍稍低于左端,使安全网的网面形成斜坡形;这样,山坡上滚落的部分碎石掉落到安全网后,还能顺势继续往右端滚出网面,防止在网上堆积。
所述安全网的尺寸根据需要防护的道路长度和宽度而定;所述横梁的右端 应延伸至道路右侧边沿的上方(图2中所示),横梁的数量根据需要防护的道路长度确定,横梁的间隔一般在3-10米之间为宜;所述拉索优选钢丝绳;所述安全网可在拉索的约束下(拉索发生弹性形变)通过横梁进行小幅摆动,摆动角度在±15°以内。
所述铰链及锚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7731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03CN203977313U(21)申请号 201420211126.9(22)申请日 2014.04.25E01F 7/04(2006.01)(73)专利权人桐乡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桐街道润丰步行街西148号(72)发明人孟自强 张永春 廖善民 王国民吴晓丽 马俊杰 杨燕 于丹胡晓强 姚成城(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代理人王洪新(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目的是提供的防护装置应能保护车辆和。

2、人员不受跌落碎石的威胁,并具有施工方便和结构简单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包括布置在道路上方的安全网以及若干用于支撑安全网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相互平行地架设在道路上方,横梁的左端通过铰链可转动地定位在山体上,而横梁的其余部分通过若干拉索悬挂在道路上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77313 UCN 203977313 U1/1页21.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包括布置在道路上方的安全网(1)以及若干用于支撑安全网的横。

3、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相互平行地架设在道路上方,横梁的左端通过铰链(3)可转动地定位在山体上,而横梁的其余部分通过若干拉索(4)悬挂在道路上方;所述横梁的中端和右端通过拉索悬挂在道路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和拉索通过锚杆(5)固定在山体中。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77313 U1/2页3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安全设施,具体是涉及一种山体碎石的安全防护装置。背景技术0002 山体碎石由地壳运动或者雨水冲刷导致山体表层松动而产生;依山修建的道路经常会出现碎石跌落状况,不但堵塞交通妨害通行,而且。

4、严重危害了车辆和人员的安全,极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如何做好山体道路的碎石防护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应能保护车辆和人员不受跌落碎石的威胁,并具有施工方便和结构简单的特点。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包括布置在道路上方的安全网以及若干用于支撑安全网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相互平行地架设在道路上方,横梁的左端通过铰链可转动地定位在山体上,而横梁的其余部分通过若干拉索悬挂在道路上方。0005 所述横梁的中端和右端通过拉索悬挂在道路上方。0006 所。

5、述铰链和拉索通过锚杆固定在山体中。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08 本实用新型包括悬挂在道路上方的一道安全网以及支撑安全网的若干横梁,这些横梁可在拉索的约束下绕铰链进行小幅度的摆动使得安全网发生振动,不仅大大降低了碎石对本实用新型的冲击,较好的保护了正在安全网内行进的车辆以及人员(安全性能得到提升),而且又能通过振动将碎石振落出网外,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清洁能力(防止碎石逐渐积累在安全网中);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比较简单,施工较为方便,建造成本较低,特别适合于山区道路的碎石防护。附图说明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0011 图3。

6、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0013 如图1所示,一种山体碎落石防护装置,包括安全网1以及若干横梁2;所述安全说 明 书CN 203977313 U2/2页4网一般为金属网带并且布置在道路10的上方(在宽度方向罩盖着整个路面);所述横梁用于支撑安全网并且相互平行架设在道路上方;如图2中所示,每根横梁的左端通过铰链3可转动地定位在在山体9上(绕水平轴线转动),横梁的其余部分通过拉索4悬挂在道路上方(包括横梁的中端和右端);所述铰链和拉索通过锚杆5固定在山体上。0014 作为推荐,横梁的右端应当稍稍低于左端,使安全网的网面形成斜坡形;这样,山坡上滚落的部分碎石掉落到安全网后,还能顺势继续往右端滚出网面,防止在网上堆积。0015 所述安全网的尺寸根据需要防护的道路长度和宽度而定;所述横梁的右端应延伸至道路右侧边沿的上方(图2中所示),横梁的数量根据需要防护的道路长度确定,横梁的间隔一般在3-10米之间为宜;所述拉索优选钢丝绳;所述安全网可在拉索的约束下(拉索发生弹性形变)通过横梁进行小幅摆动,摆动角度在15以内。0016 所述铰链及锚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说 明 书CN 203977313 U1/1页5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7731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