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鲜制(切)饮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饮片加工领域,一种对中药材采集、收购、加工、干燥和包装环节进行广泛技术创新的中药鲜制(切)饮片。
背景技术:
从古至今,中药材采集、收购、加工、干燥和包装的传统运作模式为:药农自山野中随机采集或嫩、或老、或适中的中药材,后将其摆放于庭院,经风吹日晒(常受雨雪、禽畜、虫霉等外界因素侵害),干燥后累积一定数量交付药材收购站,存放于简陋的仓库中,再由药贩转运给药材商,药材商将其储存于仓库中,待需用时,经水池浸泡,再切制、晒干或阴干,装入麻袋或编织袋销售。
中药材经上述方式运作,由于周期长、环节多,采集不规范,干燥、加工、储存和包装方法原始落后,常出现以下问题:
1、由于质量监督部门对药农采集中药材缺乏指导监督,收购站未认真进行质量把关,不仅造成药材品种混杂,老嫩不均,而且还造成药材夹杂非药用部位等问题。
2、由于传统方式干燥、储存和包装方法原始落后,可能会造成药材色泽污暗、气味丧失、霉变虫蛀,夹杂泥沙、鸡毛、树叶、草棍、鼠便等杂质。
3、传统运作中,饮片定型包装前,由于原药材储运包装粗放简陋,使药材支离破碎、花叶脱落,破坏了药材的完整性。饮片定型包装后,由于麻袋、编织袋不能防挤压,其破碎和脱落现象仍在继续。厚薄大小不均的混杂状况。
所述的中药鲜制(切)饮片,广泛采用远红外、微波鼓风传送干燥技术,使饮片含水量不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12%标准;在干燥中,将根据不同药材所含的不同成份,分别用30℃-80℃不同温度;对贵重药材、芳香药材,则选用干燥剂吸附干燥;改变传统中药饮片风吹日晒、阴干等自然干燥状况。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中药鲜制(切)饮片较之传统饮片不仅能明显改善中药饮片的外观,同时能极大的提高中药材的内在质量,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例:
下面以益母草为例说明制备中药鲜制(切)饮片的具体方法:
益母草饮片加工厂,在夏季发现唇形科植物益母草进入初花期时,立即通知对口药农采割其地上部分,药农除净根部、枯叶和其他杂质后,立即送交饮片厂,饮片厂用切药机将其切制成10-15mm长段,送入远红外鼓风传送干燥,经35-45℃低温干燥,待所含水份降到12%以下时,降至常温,塑袋密封,装纸箱,贴标签,每袋1kg,每箱10袋。装箱后,采用科学方法杀霉、杀虫,即成。同市场销售的中药传统饮片益母草的质量对比表:(经专业机构检测) 类别 品名 色泽 长度完整度气味水份含 量杂质 水苏碱含 量 中药鲜 制饮片 益母草 碧绿 8- 12mm茎、叶、花具备浓浓11.5%无 1.6% 中药传 统饮片 益母草 灰白 5- 50mm茎多、叶微、无花微微16.7%可见泥沙、草棍 0.7%
注:《中国药典》规定益母草在初花期采收,其水苏碱含量以盐酸盐计不低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