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鲜制(切)饮片.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55229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0166.0

申请日:

2003.11.13

公开号:

CN1544023A

公开日:

2004.11.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0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0

申请人:

乔炎合;

发明人:

乔炎合

地址:

471635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洛阳花果山药用植物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陆君;常桂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中药鲜制(切)饮片。其加工厂直接建在药材产区,厂方认真观察物候和植物生长发育状态;药农按指令和《中国药典》规定的药用部位适时采集药材,净化处理后立即趁鲜送至加工厂,加工厂在采集后24小时内,完成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切制、干燥、灭霉、杀虫和包装等工序处理,广泛采用远红外、微波鼓风传送干燥技术,使饮片含水量不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12%标准;在干燥中,将根据不同药材所含的不同成分,分别用30℃-80℃不同温度;对贵重药材、芳香药材,则选用干燥剂吸附干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药鲜制(切)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鲜制(切)饮片,其加 工厂直接建在药材产区,厂方认真观察物候和植物生长发育状态,药农按指令和 《中国药典》规定的药用部位适时采集药材,净化处理后立即趁鲜送至加工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鲜制(切)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鲜制 (切)饮片,其加工厂在采集后24小时内,完成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切制、 干燥、灭霉、杀虫和包装等工序处理,使其成为标准化、规范化的高质量中药鲜 制(切)饮片。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鲜制(切)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鲜制 (切)饮片,在切制中,根据药材形状,该选择机切时应选用机切,该选用手切 时则用手切,严格执行《中国药典》各项标准:极薄片0.5mm以内,薄片1-2mm, 厚片2-4mm,段长10-15mm,块径8-12mm,皮丝宽2-3mm,叶丝宽5-10mm, 避免传统中药饮片长短不齐,厚薄大小不均的混杂状况。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鲜制(切)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鲜制 (切)饮片,广泛采用远红外、微波鼓风传送干燥技术,使饮片含水量不超过《中 国药典》规定的12%标准;在干燥中,将根据不同药材所含的不同成份,分别用 30℃-80℃不同温度;对贵重药材、芳香药材,则选用干燥剂吸附干燥。

说明书


中药鲜制(切)饮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饮片加工领域,一种对中药材采集、收购、加工、干燥和包装环节进行广泛技术创新的中药鲜制(切)饮片。

    背景技术:

    从古至今,中药材采集、收购、加工、干燥和包装的传统运作模式为:药农自山野中随机采集或嫩、或老、或适中的中药材,后将其摆放于庭院,经风吹日晒(常受雨雪、禽畜、虫霉等外界因素侵害),干燥后累积一定数量交付药材收购站,存放于简陋的仓库中,再由药贩转运给药材商,药材商将其储存于仓库中,待需用时,经水池浸泡,再切制、晒干或阴干,装入麻袋或编织袋销售。

    中药材经上述方式运作,由于周期长、环节多,采集不规范,干燥、加工、储存和包装方法原始落后,常出现以下问题:

    1、由于质量监督部门对药农采集中药材缺乏指导监督,收购站未认真进行质量把关,不仅造成药材品种混杂,老嫩不均,而且还造成药材夹杂非药用部位等问题。

    2、由于传统方式干燥、储存和包装方法原始落后,可能会造成药材色泽污暗、气味丧失、霉变虫蛀,夹杂泥沙、鸡毛、树叶、草棍、鼠便等杂质。

    3、传统运作中,饮片定型包装前,由于原药材储运包装粗放简陋,使药材支离破碎、花叶脱落,破坏了药材的完整性。饮片定型包装后,由于麻袋、编织袋不能防挤压,其破碎和脱落现象仍在继续。厚薄大小不均的混杂状况。

    所述的中药鲜制(切)饮片,广泛采用远红外、微波鼓风传送干燥技术,使饮片含水量不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12%标准;在干燥中,将根据不同药材所含的不同成份,分别用30℃-80℃不同温度;对贵重药材、芳香药材,则选用干燥剂吸附干燥;改变传统中药饮片风吹日晒、阴干等自然干燥状况。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中药鲜制(切)饮片较之传统饮片不仅能明显改善中药饮片的外观,同时能极大的提高中药材的内在质量,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例:

    下面以益母草为例说明制备中药鲜制(切)饮片的具体方法:

    益母草饮片加工厂,在夏季发现唇形科植物益母草进入初花期时,立即通知对口药农采割其地上部分,药农除净根部、枯叶和其他杂质后,立即送交饮片厂,饮片厂用切药机将其切制成10-15mm长段,送入远红外鼓风传送干燥,经35-45℃低温干燥,待所含水份降到12%以下时,降至常温,塑袋密封,装纸箱,贴标签,每袋1kg,每箱10袋。装箱后,采用科学方法杀霉、杀虫,即成。同市场销售的中药传统饮片益母草的质量对比表:(经专业机构检测)  类别  品名  色泽  长度完整度气味水份含  量杂质  水苏碱含    量 中药鲜 制饮片 益母草  碧绿  8-  12mm茎、叶、花具备浓浓11.5%无   1.6% 中药传 统饮片 益母草  灰白  5-  50mm茎多、叶微、无花微微16.7%可见泥沙、草棍   0.7%

    注:《中国药典》规定益母草在初花期采收,其水苏碱含量以盐酸盐计不低于1%。

中药鲜制(切)饮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药鲜制(切)饮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药鲜制(切)饮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鲜制(切)饮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鲜制(切)饮片.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中药鲜制(切)饮片。其加工厂直接建在药材产区,厂方认真观察物候和植物生长发育状态;药农按指令和中国药典规定的药用部位适时采集药材,净化处理后立即趁鲜送至加工厂,加工厂在采集后24小时内,完成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切制、干燥、灭霉、杀虫和包装等工序处理,广泛采用远红外、微波鼓风传送干燥技术,使饮片含水量不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12标准;在干燥中,将根据不同药材所含的不同成分,分别用3080不同温度;对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