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天然河道改建的安全游泳池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泳池,特别是一种利用天然河道改建的安全游
泳池。
背景技术
在农村孩子们会去一些看上去水流较平缓,河面较宽阔,河水较
浅的自然河道去游泳,但这些表面看上去不太危险的自然河道中隐藏
着很大的危险,一些沙场经常在河面宽阔、水流平缓的水中采沙,通
常沙子是从河床底部采集,久而久之会在河底之下隐藏着很多看不见
的沙洞,在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差,在玩耍时,不经意间踩在坍塌的沙
洞上就会发生生命危险,我们设计泳池的出发点就是要在一些天然河
道建造游泳池,来满足农村孩子可以安全游泳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依靠水流较为平缓的天
然河道改建的安全游泳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
新型所述一种利用天然河道改建的安全游泳池包括水位调节板、拦水
板、倾斜底面及设置于倾斜底面两侧的河道侧壁和中间池壁,水位调
节板、拦水板、倾斜底面、河道侧壁和中间池壁构成了泳池主体;所
述倾斜底面位于河道底之上,所述中间池壁位于河道两侧的河道侧壁
之间;所述倾斜底面较高的一侧为水流入口,倾斜底面较低的一侧为
水流出口,在水流出口一端的河道侧壁和中间池壁之间设置有若干水
位调节板,在水流入口一端的河道侧壁和中间池壁之间设置有拦水
板。
所述河道侧壁和中间池壁上位于水流入口端及水流出口端均设
置有固定卡座,在水流出口一端的倾斜底面的正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中
间固定台,中间固定台的两侧也设置有固定卡座;所述水位调节板为
长方形板状结构,若干水位调节板两侧卡接于中间固定台和河道侧壁
上的固定卡座之间,若干水位调节板两侧卡接于中间固定台和中间池
壁上的固定卡座之间。
所述拦水板的两侧卡接于河道侧壁和中间池壁上设置有固定卡
座之间;拦水板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入水孔,拦水板位于泳池主体的外
侧堆放有石碓。
所述倾斜底面、河道侧壁及中间池壁均为水泥结构。
所述泳池主体的中间池壁外侧与河道侧壁之间构成侧渠道。
所述中间池壁的高度低于两侧的河道侧壁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利用天然河道改建
的安全游泳池通过在水流较为平缓的天然的河道上建造水泥结构的
倾斜底面、河道侧壁及中间池壁,并通过水位调节板及拦水板将河水
拦截到一定水位,保证了孩子们在游泳时不会受到河底涡流、沙洞等
的伤害,在玩耍时一直处于安全状态,在拦水板位于泳池主体的外侧
堆放有石碓可以起到过滤拦截一部分杂质的作用,是游泳池内保证施
活水的同时,还能保证一定的清洁度;该结构也适用于一些喜欢在天
然河道游泳的游泳爱好者,可以在一些受大家欢迎的水域建造一些该
结构的游泳池,然人们享受在大自然中游泳的同时保证自身安全;该
结构一般建设于水流较缓的宽度较宽的河道上,仅仅占用一小部分河
道并且将中间池壁的高度设计成低于河道侧壁的高度,这样子可以保
证河道的防洪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
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河道底 2倾斜底面 3水位调节板 4固定卡座 5河道
侧壁 6中间固定台 7水流入口 8水流出口 9中间池壁 10入水孔 11
拦水板 12石碓 13侧渠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包括水位调节板(3)、拦
水板(11)、倾斜底面(2)及设置于倾斜底面(2)两侧的河道侧壁
(5)和中间池壁(9),水位调节板(3)、拦水板(11)、倾斜底
面(2)、河道侧壁(5)和中间池壁(9)构成了泳池主体;所述倾
斜底面(2)位于河道底(1)之上,所述中间池壁(9)位于河道两
侧的河道侧壁(5)之间;所述倾斜底面(2)较高的一侧为水流入口
(7),倾斜底面(2)较低的一侧为水流出口(8),在水流出口(8)
一端的河道侧壁(5)和中间池壁(9)之间设置有若干水位调节板(3),
在水流入口(7)一端的河道侧壁(5)和中间池壁(9)之间设置有
拦水板(11)。
所述河道侧壁(5)和中间池壁(9)上位于水流入口(7)端及
水流出口(8)端均设置有固定卡座(4),在水流出口(8)一端的
倾斜底面(2)的正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中间固定台(6),中间固定台
(6)的两侧也设置有固定卡座(4);所述水位调节板(3)为长方
形板状结构,若干水位调节板(3)两侧卡接于中间固定台(6)和河
道侧壁(5)上的固定卡座(4)之间,若干水位调节板(3)两侧卡
接于中间固定台(6)和中间池壁(9)上的固定卡座(4)之间。
所述拦水板(11)的两侧卡接于河道侧壁(5)和中间池壁(9)
上设置有固定卡座(4)之间;拦水板(11)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入水
孔(10),拦水板(11)位于泳池主体的外侧堆放有石碓(12)。
所述倾斜底面(2)、河道侧壁(5)及中间池壁(9)均为水泥
结构。
所述泳池主体的中间池壁(9)外侧与河道侧壁(5)之间构成侧
渠道(13)。
所述中间池壁(9)的高度低于两侧的河道侧壁(5)的高度。
上面所述的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种利用天然河
道改建的安全游泳池的一些功能结构原理,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的修改,因此本说明书并非要
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利用天然河道改建的安全游泳池局限在所
示或者所述的具体机构及适用范围内,故凡是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
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