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121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1218U(21)申请号 201420347279.6(22)申请日 2014.06.26E04B 1/58(2006.01)E04B 1/343(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68号27层(72)发明人葛杰 马荣全 王桂玲 苗冬梅陈新喜 戴耀军(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代理人曾耀先(54) 实用新型名称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插接结。
2、构包括分别设有导向槽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底梁和第一立柱,第一底梁的导向槽和第一立柱的导向槽形成第一L形安装槽;第二插接结构包括分别设有导向槽且相互垂直的第二底梁和第二立柱,第二底梁的导向槽和第二立柱的导向槽形成第二L形安装槽;其中,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坐落于结构面上,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的导向槽开口垂直于结构面向上设置,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背向抵触设置,第一立柱导向槽开口与第二立柱的导向槽开口反向对称设置;以及锁固件,设于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上。有益效果为梁和柱之间连接简单,墙板装拆方便,可大大提高板房搭建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
3、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1218 UCN 204001218 U1/1页21.一种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接结构,包括分别设有导向槽的第一底梁和第一立柱,所述第一底梁和第一立柱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底梁的导向槽和第一柱的导向槽相互连通形成第一L形导通槽;第二插接结构,包括分别设有导向槽的第二底梁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二底梁和第二立柱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底梁的导向槽和第二立柱的导向槽相互连通形成第二L形导通槽;其中,所述第一底梁和所述第二底梁坐落于结构面上,所述第一底梁和所述第二底梁的导向槽开口垂直于结构面向上。
4、设置,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背向抵触设置,所述第一立柱导向槽开口与所述第二立柱的导向槽开口反向对称设置;以及锁固件,设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以将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固定于所述结构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梁、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底梁以及所述第二立柱均包括一连接底板、垂直于所述连接底板且分设于所述连接底板两侧的翼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具有一延伸端,所述延伸端向导向槽内弯折形成一翻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中所述第一底梁的任一端部的两翼板固。
5、连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两翼板的开口端侧;以及所述第二插接结构中所述第二底梁的任一端部的两翼板固连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两翼板的开口端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件为板条,并于所述板条上设有固定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条设于所述第一底梁和所述第一立柱的各个侧面上且贴合于结构面;以及所述板条设于所述第二底梁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各个侧面上且贴合于结构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背向抵触设置的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电焊连接或螺栓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1218 U1/3页3组装式梁柱连接装。
6、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设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临时建设活动板房结构体系,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目前,很多临建设施活动板房采用轻型钢结构组装形成骨架体系,通过轻质墙板与骨架的连接搭建临时建设的房屋。通常在活动板房拐角处的立柱、横梁以及地脚之间的连接较为繁琐,使得房屋搭建效率低,费时费力。另外,位房屋于两面的轻质墙板采用栓钉固定于框架立柱两侧面上,而两面墙板的底部直接坐落于基础或地面上,稳定性较差。实用新型内容0003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解决了活动房屋中拐角处的立柱、横梁以及墙板之间的安装问题,使得房屋。
7、的结构体系稳定性较强、装拆方便,重复利用率高。0004 一种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0005 第一插接结构,包括分别设有导向槽的第一底梁和第一立柱,所述第一底梁和第一立柱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底梁的导向槽和第一柱的导向槽相互连通形成第一L形导通槽;0006 第二插接结构,包括分别设有导向槽的第二底梁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二底梁和第二立柱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底梁的导向槽和第二立柱的导向槽相互连通形成第二L形导通槽;0007 其中,所述第一底梁和所述第二底梁坐落于结构面上,所述第一底梁和所述第二底梁的导向槽开口垂直于结构面向上设置,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背向抵触设置,所述第一立柱导向槽开口。
8、与所述第二立柱的导向槽开口反向对称设置;以及0008 锁固件,设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以将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固定于所述结构面。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梁、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底梁以及所述第二立柱均包括一连接底板、垂直于所述连接底板且分设于所述连接底板两侧的翼板。0010 优选地,任意一所述翼板均具有一延伸端,所述延伸端向导向槽内弯折形成一翻板。0011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接结构中第一底梁的任一端部的两翼板固连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两翼板的开口端侧;以及0012 所述第二插接结构中第二底梁的任一端部的两翼板固连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两翼板的开口端侧。0013 优选地,所述锁固件为。
9、板条,并于所述板条上设有固定孔。0014 优选地,所述板条设于所述第一底梁和所述第一立柱的各个侧面上且贴合于结构说 明 书CN 204001218 U2/3页4面;以及所述板条设于所述第二底梁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各个侧面上且贴合于结构面。0015 优选地,背向抵触设置的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电焊连接或螺栓连接。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将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设于结构面上,通过螺栓穿过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中板条上的固定孔锚固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使得第一插接结构的第一L形导通槽和第二插接结构的第二L形导通槽形成可插接相邻的两块墙板的插接结构,该装置中的梁和柱。
10、之间连接简单,墙板装拆方便,可大大提高板房搭建效率,减小劳动力投入,且形成的活动房屋拐角处墙板体系稳定性强,该活动板房组装式梁柱平面外连接装置可重复利用。附图说明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为利于对本发明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的俯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插接结构10、第二插接结构20以及锁固件30,第一插接结构10和第二插。
11、接结构20间的连接为螺栓连接或电焊连接。0021 第一插接结构10,包括分别设有一导向槽的第一底梁11和第一立柱12,所述第一底梁11和第一立柱12相互垂直,以供所述第一底梁11的导向槽和第一立柱12的导向槽相互连通形成第一L形导向槽13,从而使得墙板可以通过第一L形导向槽13插接并固定于第一插接结构10中。0022 第一底梁11,包括一连接底板、垂直于所述连接底板且分设于所述连接底板两侧的翼板,进一步地,两个翼板和连接地板夹持的容置空间形成导向槽。进一步地,第一底梁11坐落于结构面上,第一底梁11的导向槽开口垂直于结构面向上设置。0023 第一立柱12,包括一连接底板、垂直于所述连接底板且分。
12、设于所述连接底板两侧的翼板,进一步地,两个翼板和连接地板夹持的容置空间形成导向槽。所述第一立柱12垂直于结构面竖直摆放,所述第一立柱12靠近结构面的开口端侧的两翼板固连于第一底梁11的任一端部的两翼板。0024 第二插接结构20,本实施例中第二插接结构20与第一插接结构10电焊连接,使得第二插接结构20和第一插接结构10共同形成一倒立的“T”型结构,所述第二插接结构20包括分别设有一导向槽的第二底梁21和第二立柱22,所述第二底梁21和第二立柱22相互垂直,以供所述第二底梁21的导向槽和第二立柱22的导向槽相互连通形成第二L形导通槽23,从而使得墙板可以通过第二L形导通槽23插接并固定于第二插。
13、接结构20中。0025 第二底梁21,包括一连接底板、垂直于所述连接底板且分设于所述连接底板两侧的翼板,进一步地,两个翼板和连接底板夹持的容置空间形成导向槽。另外,第二底梁21坐落于结构面上,第二底梁21的导向槽开口垂直于结构面向上设置。0026 第二立柱22,包括一连接底板、垂直于所述连接底板且分设于所述连接底板两侧说 明 书CN 204001218 U3/3页5的翼板,进一步地,两个翼板和连接底板夹持的容置空间形成导向槽。所述第二立柱22垂直于结构面竖直摆放,所述第二立柱22靠近结构面的开口端侧的两翼板固连于第二底梁21的任一端部的两翼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12与所述第二立柱22固定连。
14、接,且所述第一立柱12导向槽开口与所述第二立柱22的导向槽开口反向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柱12的连接底板与第二立柱22的连接底板背靠背焊接固定。0027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底梁11、第一立柱12、第二底梁21以及第二立柱22中任意一所述翼板均具有一延伸端,所述延伸端向导向槽内弯折形成一翻板,当插接墙板时该翻板可卡合墙板的边框,使得墙板稳定的固定在第一L形安装槽或第二L形安装槽中。0028 锁固件30,所述锁固件30设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10的第一底梁11和第一立柱12以及和第二插接结构20的第二底梁21和第二立柱22上,且锁固件30水平抵触结构面设置。锁固件30优选为板条,并于所。
15、述板条上设有供一螺栓插接的固定孔31,以供将梁柱连接装置锁固于结构面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结构10和第二插接结构20分别包括4个板条,在第一插接结构10中,4个板条两两分设于第一底梁11和第一立柱12上,第一底梁11上的锁固件30分别设置于横躺结构面上的第一底梁11两侧翼板上,第一立柱12上的锁固件30分别设置于垂直结构面的第一立柱12两侧的翼板上。在第二插接结构20中4个锁固件30两两分设于第二底梁21和第二立柱22上,第二底梁21上的锁固件30设置于横躺结构面上的第二底梁21的两侧翼板上,第二立柱22上的锁固件30分别设置于垂直结构面的第二立柱22两侧的翼板上。0029 现对本实用新型提。
16、供的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的搭建细节进行详细说明。0030 首先,对第一插接结构10和第二插接结构20进行选材,由不限长的两条C型钢横梁分别作为第一底梁11和第二底梁21,由不限长的两条C型钢立柱作为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22。然后对第一插接结构10和第二插接结构20分别进行组装、拼接,所述第一底梁11的C型钢横梁的一端部与第一立柱12的C型钢立柱一端部垂直焊接,所述第二底梁21的C型钢横梁的一端部与第二立柱22的C型钢立柱一端部垂直焊接。进一步地,将第一插接结构10和第二插接结构20组装成倒立“T”型结构,所述第一立柱12的C型钢立柱的背立面与第二立柱22的C型钢立柱的背立面紧贴放置,并焊接成整。
17、体。更进一步地,将多个板条固定在结构面上,板条一端部抵触结构面、并将板条焊接于各个所述C型钢横梁的底部侧面和C型钢立柱的底部侧面,所述连接板条上开有一固定孔31,通过螺栓贯穿所述固定孔31,可将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固定于结构面上。003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将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设于结构面上,通过螺栓穿过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中板条上的固定孔锚固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使得第一插接结构的第一L形导通槽和第二插接结构的第二L形导通槽形成插接相邻的两块墙板的插接结构,该装置中的梁和柱之间连接简单,墙板装拆方便,可大大提高板房搭建效率,减小劳动力投入,且形成的活动房屋拐角处墙板体系稳定性强,该活动板房组装式梁柱平面外连接装置可重复利用。0032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4001218 U1/1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121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