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55179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52196.4

申请日:

2002.12.11

公开号:

CN1506457A

公开日:

2004.06.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12N5/10; C12N15/87; C12N15/29; C12N15/31; C12N1/14; A01H1/00

主分类号:

C12N5/10; C12N15/87; C12N15/29; C12N15/31; C12N1/14; A01H1/00

申请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罗文永; 李晓方

发明人:

罗文永; 李晓方

地址:

51064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水稻的致病真菌之DNA导入水稻细胞、组织、种子或植株中。它适用于快速、有效地进行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获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水 稻的致病真菌之DNA导入水稻细胞、组织、种子或植株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其 特征在于:培养获得一定量的致病真菌,然后提取致病真菌的 DNA,经花粉管通道导入水稻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其 特征在于:培养获得一定量的致病真菌,然后提取致病真菌的 DNA,经电穿孔处理导入水稻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其 特征在于:培养获得一定量的致病真菌,然后提取致病真菌的 DNA,经离体细胞共培养处理导入水稻中。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其 特征在于:培养获得一定量的致病真菌,然后提取致病真菌的 DNA,经超声波处理导入水稻中。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其 特征在于:培养获得一定量的致病真菌,然后提取致病真菌的 DNA,经化学处理导入水稻中。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其 特征在于:培养获得一定量的致病真菌,然后提取致病真菌的 DNA,经浸泡处理导入水稻中。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其 特征在于:培养获得一定量的致病真菌,然后提取致病真菌的 DNA,经基因枪处理导入水稻中。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任一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 方法,其特征在于:致病真菌是稻瘟病真菌。

说明书


一种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

    所述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的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选育都是在与抗性水稻品种或品种间杂交产生的。

    发明技术内容:

    为了快速有效地得到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水稻的致病真菌之DNA导入水稻中。实践证明:水稻的致病真菌之DNA导入水稻细胞、组织、种子或植株中之后,其植株长成后对该真菌具有明显的抗性。其现象类似于动物的抗病疫苗注射,其机理有待研究。

    培养获得一定量的致病真菌,然后提取致病真菌的DNA,经花粉管通道导入水稻的细胞、组织、种子或植株中。花粉管通道法:指将提取的病菌DNA,用注射器注入水稻柱头或子房,或通过DNA溶液浸泡柱头的导入方法,继而产生新的水稻种子和植株。

    培养获得一定量的致病真菌,然后提取致病真菌的DNA,经电穿孔处理导入水稻的细胞、组织、种子或植株中。电穿孔方法:指将提取的病菌DNA导入用电激穿孔的水稻细胞或组织或种子或植株,继而产生新的水稻植株。

    培养获得一定量的致病真菌,然后提取致病真菌的DNA,经离体细胞共培养处理导入水稻地细胞、组织、种子或植株中。离体培养方法:指将提取的病菌DNA导入或添加化学物质或进行物理处理或进行超声波处理或任何几种方法,将病菌DNA导入水稻培养细胞或组织或种子或植株,继而产生新的水稻植株。

    培养获得一定量的致病真菌,然后提取致病真菌的DNA,经超声波处理导入水稻的细胞、组织、种子或植株中。超声波导入方法:指将提取的病菌DNA导入超声波处理的水稻细胞或组织或种子或植株,继而产生新的水稻植株。

    培养获得一定量的致病真菌,然后提取致病真菌的DNA,经化学处理导入水稻的细胞、组织、种子或植株中。化学处理导入方法:指将提取的病菌DNA导入经化学物质处理的水稻细胞或组织或种子或植株,继而产生新的水稻植株。

    培养获得一定量的致病真菌,然后提取致病真菌的DNA,经浸泡处理导入水稻的细胞、组织、种子或植株中。浸泡处理方法:指将提取的病菌DNA,通过浸泡水稻的细胞或组织或种子或植株,继而产生新的水稻植株。

    培养获得一定量的致病真菌,然后提取致病真菌的DNA,经基因枪处理导入水稻的细胞、组织、种子或植株中。基因枪方法:指将提取的病菌DNA用金属粉包埋后,用基因枪导入水稻细胞或组织或种子或植株,继而产生新的水稻植株。

    也可以将上述方法综合使用。

    致病真菌是致稻瘟病真菌时,用上述方法做效果好。

    实施方案:

    实施例1

    花粉管通道法创建抗瘟性水稻品种:所用的感病水稻品种为丽江新团黑谷,把培养基上培养的稻瘟病菌提取DNA,在水稻开花季节,用当天即将开花的水稻穗子浸泡在病菌DNA溶液中10分钟,然后套袋自交收取种子,为了检查是否获得抗病性变异,对经处理的种子做抗瘟性鉴定,筛选抗性单株,繁殖3代再做第2次抗瘟性鉴定,最后获得3个抗性株系。

    实施例2

    电穿孔法创建抗瘟性水稻品种:所用材料与实施例1相同,把培养基上培养的稻瘟病菌提取DNA,把水稻愈伤组织和DNA溶液共同放在电激仪反应小池中,用电压150伏、电容950微法,电激3-5秒种,然后将水稻愈伤组织进行正常的组织培养再生,获得植株后套袋自交结实收取种子,其余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化学处理法创建抗瘟性水稻品种:所用材料与实施例1相同,把培养基上培养的稻瘟病菌提取DNA,把水稻愈伤组织和DNA溶液共同放在含有PEG化学处理剂的反应小池中,用浸泡处理20-30分钟,然后将水稻愈伤组织进行正常的组织培养再生,获得植株后套袋自交结实收取种子,其余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花粉管通道法创建抗纹枯病水稻品种:所用感病水稻材料为WG28(自编号),把培养基上培养的纹枯病菌提取DNA,在水稻开花季节,用当天即将开花水稻穗子浸泡在病菌DNA溶液中,10分钟,然后套袋自交结实收取种子,为了检查是否获得抗病性变异,对经处理的种子做纹枯病抗病性鉴定,筛选抗性单株,繁殖3代再做第2次抗性鉴定,最后获得抗性株系。

    实施例5

    电穿孔法创建抗纹枯病水稻品种:把培养基上培养的纹枯病菌提取DNA,把水稻愈伤组织和DNA溶液共同放在电激仪反应小池中,用电压200伏、电容800微法,电激5秒种,然后将水稻愈伤组织进行正常的组织培养再生,获得植株后套袋自交结实收取种子,对经处理的种子做纹枯病抗病性鉴定,筛选抗性单株,繁殖3代再做第2次抗性鉴定。

一种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水稻的致病真菌之DNA导入水稻细胞、组织、种子或植株中。它适用于快速、有效地进行水稻抗真菌性疾病品种的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