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联锁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门联锁结构.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60197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CN204060197U(21)申请号 201420477422.3(22)申请日 2014.08.22E05B 47/06(2006.01)E05B 65/00(2006.01)(73)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地址 315336 浙江省慈溪市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18号(72)发明人余科帆 付远华 曹骥 茅忠群诸永定(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代理人徐雪波 史冠静(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门联锁结构(57) 摘要一种门联锁结构,包括门体和箱体前板,在门体上安装门钩,在箱体前板。
2、上安装门联锁支架,在门联锁支架上安装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在门体上安装门钩支架,门钩转动地设置在门钩支架上,在门联锁支架上安装能触发微动开关的转动块,在门钩支架与门钩之间设有压迫门钩并进而使转动块具有持续触发微动开关趋势的第一弹性件,在门联锁支架上还安装有使已触发微动开关的转动块具有反向转动趋势而脱离微动开关的第二弹性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关门时,第一弹性件能压迫门钩并使转动块触发微动开关,门体不会被轻易打开,安全性高,另外,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关门时门体受到转动块的反向作用力,开门时门体受到转动块的推力,开门和关门更为舒适。(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3、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0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0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60197 UCN 204060197 U1/2页21.一种门联锁结构,包括门体(1)和与门体配合的箱体前板(2),在所述的门体(1)上安装有门钩(3),在所述的箱体前板(2)上安装有门联锁支架(5),在所述门联锁支架(5)上安装有由所述门钩(3)触发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钩(3)安装在门体(1)的顶部,在所述的门体(1)上还安装有门钩支架(4),所述的门钩(3)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门钩支架(4)上,在所述的门联锁支架(。
4、5)上还安装有能触发微动开关的转动块(6),在所述的门钩支架(4)与门钩(3)之间设有压迫门钩(3)并进而使转动块(6)具有持续触发微动开关趋势的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的门联锁支架(5)上还安装有使所述已触发微动开关的转动块(6)具有反向转动趋势而脱离微动开关的第二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钩(3)下端部的后侧转动地连接在门钩支架(4)上,所述门钩(3)的中部具有开口朝前的凹槽(31),在凹槽(31)的底部具有水平向前延伸的凸柱(32),所述的第一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凸柱(32)上的弹簧(91),所述弹簧(91)的前端抵靠在所述门钩支架(4)上,弹簧(91)的后端。
5、抵靠在所述凹槽(31)的底部,所述门钩(3)的顶部具有水平向后延伸的挡片(33),所述转动块(6)下端部的前侧设有与所述挡片(33)相配合的挡壁(61),所述转动块(6)的后端部设有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的碰块(63),在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的挡片(33)抵靠在所述的挡壁(61)上,且所述的碰块(63)触发所述的微动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6)的下端部并位于所述挡壁(61)的前方具有卡钩(62),在所述的挡片(33)上开有限位孔(34),在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的卡钩(62)随转动块(6)转动后卡设在所述的限位孔(34)内并与限位孔(34)的后壁相碰。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联锁支架(5)的前侧壁上开有供所述挡片(33)插入的插孔(5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弹性件为复位钮簧(92),所述复位钮簧(92)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的转动块(6)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门联锁支架(5)上,且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的复位钮簧(92)受力并使转动块(6)具有反向转动的趋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的门钩(3)和门钩支架(4),对应地,在所述箱体前板(2)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的门联锁支架(5),在所述的每个门联锁支架(5)内。
7、均安装有被依次触发的第一微动开关(71)和第二微动开关(72),且位于两门联锁支架(5)内的第一微动开关(71)和第二微动开关(72)全部相互串联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门体(1)上位于门钩(3)的内侧各设有一个门扣(81),对应地,在所述的箱体前板(2)上位于门联锁支架(5)的内侧各设有一个与所述门扣(81)相配合的门锁扣(82),在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的门锁扣(82)压住对应的门扣(8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扣(82)与门扣(81)接触的部位安装有滚轮(83),所述门锁扣(82)的背侧安装有钮簧(84),插入门锁扣。
8、(82)的门扣(81)使所述钮簧(84)受力,所述受力后的钮簧(84)反作用于门锁扣(82)并使所述的滚轮(83)压住门扣(81)。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60197 U2/2页3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门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底部的两侧各通过门铰链(10)铰接于箱体(11)底部的两侧。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60197 U1/4页4一种门联锁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微波炉、电蒸箱和电烤箱的门联锁结构。背景技术0002 在现有的微波炉、电蒸箱和电烤箱等厨房电器中,一般都设计成拉门式的开门方式,对于这种开门方式,都具有相应的门。
9、联锁结构。现有常规的门联锁结构一般包括门体和与门体配合的箱体前板,在门体上安装有门钩,在箱体前板上安装门联锁支架,在门联锁支架上安装由门钩触发的微动开关。如专利号为ZL 201020545967.5(授权公告号为CN 201925981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微波炉通用炉门联锁机构,该联锁机构包括开关座、门钩和前板,开关座上可放置多个开关,对应每个开关的位置设有操作这一开关的动作键,门钩设在微波炉的炉门上并随炉门的开、关而与该开关座结合或者脱离,该门钩具有至少一个钩部,用于通过触碰这些动作键来触发这些开关,前板用于将开关座固定在微波炉的腔体上。虽然,该通用炉门联锁机构可直接作为拉门式联。
10、锁机构使用,但是门钩的钩部与微动开关的动作键为直接触碰,相互之间缺乏缓冲,导致开门和关门不够舒适,体验感较差,而且在门关闭状态下,该联锁机构缺乏对门钩的锁止结构,因而炉门关闭后容易被打开,从而降低使用安全性。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开门和关门更为舒适、安全性高的门联锁结构。0004 本实用新型所以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微波泄漏的门联锁结构。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门联锁结构,包括门体和与门体配合的箱体前板,在所述的门体上安装有门钩,在所述的箱体前板上安。
11、装有门联锁支架,在所述门联锁支架上安装有由所述门钩触发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钩安装在门体的顶部,在所述的门体上还安装有门钩支架,所述的门钩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门钩支架上,在所述的门联锁支架上还安装有能触发微动开关的转动块,在所述的门钩支架与门钩之间设有压迫门钩并进而使转动块具有持续触发微动开关趋势的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的门联锁支架上还安装有使所述已触发微动开关的转动块具有反向转动趋势而脱离微动开关的第二弹性件。0006 优选地,所述门钩下端部的后侧转动地连接在门钩支架上,所述门钩的中部具有开口朝前的凹槽,在凹槽的底部具有水平向前延伸的凸柱,所述的第一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凸柱上的弹簧,所述弹。
12、簧的前端抵靠在所述门钩支架上,弹簧的后端抵靠在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门钩的顶部具有水平向后延伸的挡片,所述转动块下端部的前侧设有与所述挡片相配合的挡壁,所述转动块的后端部设有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的碰块,在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的挡片抵靠在所述的挡壁上,且所述的碰块触发所述的微动开关。说 明 书CN 204060197 U2/4页50007 进一步优选,所述转动块的下端部并位于所述挡壁的前方具有卡钩,在所述的挡片上开有限位孔,在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的卡钩随转动块转动后卡设在所述的限位孔内并与限位孔的后壁相碰。这样,门体关闭后,在卡钩的作用下,门体不会被轻易打开,安全性更高。0008 更进一步优选,在。
13、所述门联锁支架的前侧壁上开有供所述挡片插入的插孔。这样,门体关闭后,挡片便插设在插孔内。0009 第二弹性件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弹性件为复位钮簧,所述复位钮簧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的转动块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门联锁支架上,且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的复位钮簧受力并使转动块具有反向转动的趋势。0010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所述门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的门钩和门钩支架,对应地,在所述箱体前板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的门联锁支架,在所述的每个门联锁支架内均安装有被依次触发的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且位于两门联锁支架内的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全。
14、部相互串联连接。这样,整个门联锁结构便有四个相互串联的微动开关,从而起到四重安全保护的作用,尤其是当该门联锁结构适用于微波炉时,开门即可确保微波炉立即停止工作,从而有效防止微波泄漏,相比于设于门体单侧的门联锁结构,安全性更高。0011 为了进一步提高门联锁结构的锁门效果,在所述的门体上位于门钩的内侧各设有一个门扣,对应地,在所述的箱体前板上位于门联锁支架的内侧各设有一个与所述门扣相配合的门锁扣,在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的门锁扣压住对应的门扣。0012 为了使门锁扣与门扣能更好地锁合,所述门锁扣与门扣接触的部位安装有滚轮,所述门锁扣的背侧安装有钮簧,插入门锁扣的门扣使所述钮簧受力,所述受力后的钮簧。
15、反作用于门锁扣并使所述的滚轮压住门扣。0013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所述门体底部的两侧各通过门铰链铰接于箱体底部的两侧。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门联锁结构的门钩转动地设置在门钩支架上,在门联锁支架上安装有能触发微动开关的转动块,关门时,门钩支架与门钩之间的第一弹性件能压迫门钩,受压迫的门钩抵住转动块并使转动块触发微动开关,且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门体不会被轻易打开,从而安全性较高,另外,在门联锁支架内还设有能使转动块具有反向转动趋势的第二弹性件,因而关门时门体受到转动块的反向作用力,开门时门体能顺势受到转动块的推力作用,从而使开门和关门更为舒适,提升开关门的体验感。
16、。附图说明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体打开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0016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体关闭后的结构示意图(去掉箱体侧板);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体关闭后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去掉箱体顶板);0019 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4060197 U3/4页6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0021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安装结构示意图;0022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钩、门联锁支架、转动块及微动开关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23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动开关未被触发时的。
17、结构示意图;0024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动开关被触发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5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26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门联锁结构采用的是下拉式的开门方式,门体1底部的两侧各通过门铰链10铰接于箱体11底部的两侧,该门联锁结构可以适用于微波炉、电烤箱和电蒸箱等厨房电器设备中。该门联锁结构包括能下拉的门体1和与门体相配合的并位于箱体前板2,在门体1的顶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门钩3和门钩支架4,在箱体前板2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门联锁支架5,在每个门联锁支架5上安装有转动块6、第一微动开关71、第二微动开关72,转动块6在门钩3的作用。
18、下发生转动并依次触发第一微动开关71、第二微动开关72。此外,上述两个门联锁支架5上的共四个微动开关串联连接,这样,特别是对于微波炉而言,开门时只要一个微动开关断开,微波炉就停止工作,从而有效避免微波泄漏,提高使用安全性。0027 如图7至图10所示,门钩3转动地设置在对应的门钩支架4上,具体地,门钩3下端部的后侧通过转轴35转动地连接在门钩支架4上,门钩3的中部具有开口朝前的凹槽31,在凹槽31的底部具有水平向前延伸的凸柱3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件为套设在凸柱32上的弹簧91,弹簧91的前端抵靠在门钩支架4上,弹簧91的后端抵靠在凹槽31的底部,在门体关闭状态下,弹簧91处于压缩状态而压迫。
19、门钩3,门钩3则压迫转动块6使转动块6转动后具有持续触发微动开关的趋势。门钩3的顶部具有水平向后延伸的挡片33,转动块6下端部的前侧设有与挡片33相配合的挡壁61,转动块6的后端部具有用于触发第一微动开关71和第二微动开关72的碰块63,在第一微动开关71和第二微动开关72上设有与碰块63配合的动作键73。在门体关闭状态下,挡片33抵靠在挡壁61上,转动块6的碰块63触发相应微动开关的开关键73。此外,在转动块6的下端部并位于挡壁61的前方具有卡钩62,在挡片33上开有限位孔34,在门体关闭状态下,卡钩62随转动块6转动后卡设在限位孔34内并与限位孔34的后壁相碰。挡片33采用限位孔34结构后。
20、,门体1关闭后不会被轻易打开,使用安全性大大提高。此外,在门联锁支架5的前侧壁上开有供挡片33插入的插孔51,门体1关闭时,挡片33插入插孔51中。0028 本实施例的第二弹性件为复位钮簧92,复位钮簧92的第一端固定在转动块6上,另一端固定在门联锁支架5上,在门体关闭状态下,复位钮簧92受力并使转动块6具有反向转动而脱离微动开关的趋势。0029 为了提高锁门效果,本实施例中,在门体1上位于门钩3的内侧各设有一个门扣81,对应地,在箱体前板2上位于门联锁支架5的内侧各设有一个与门扣81相配合的门锁扣82,门锁扣82与门扣81接触的部位安装有滚轮83,门锁扣82的背侧安装有钮簧84。关门时,插入。
21、门锁扣82的门扣81使钮簧84受力,受力后的钮簧84反作用于门锁扣82并使说 明 书CN 204060197 U4/4页7滚轮83压住门扣81,从而完成门锁扣82压住对应门扣81的动作。0030 该门联锁结构的动作过程如下:0031 门关时,门联锁支架5上的转动块6随着门钩3的插入,慢慢转动,先压住两个第一微动开关71,门扣81跟门锁扣82接触,同时门锁扣82会往上旋转,使门扣81进入,同时钮簧84受到力压缩;等门禁闭时,两个第二微动开关72也被转动块6压紧,使机器通电及显示屏点亮,同时,钮簧84受到的压力反作用于门锁扣82上,门锁扣82压住门扣81,以确保门紧闭,达到锁门的效果。0032 门。
22、打开时,随着门钩3离开转动块6,转动块6由于复位钮簧92的作用回到初始状态,即转动块6反向转动至处于离开第一微动开关71和第二微动开关72的状态,机器的电源被切断,机器停止工作。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这些均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4060197 U1/10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60197 U2/10页9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60197 U3/10页10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60197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