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及路面清扫车.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551744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5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87379.9

申请日:

2014.08.27

公开号:

CN204059257U

公开日:

2014.12.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H1/08

主分类号:

E01H1/08

申请人:

长沙中粮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献群

地址: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经济开发区车站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吴贵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包括顶板、围板、前挡板以及后挡板,顶板、围板、前挡板和后挡板四者围合形成带有下部敞口的盘式结构,盘式结构内部形成盘式吸尘腔,前挡板、围板、后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改变盘式吸尘腔内部进气气流流向的凹形构造;顶板上设置有用于从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一抽吸口和用于从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二抽吸口,第一抽吸口的中心的正投影处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上并靠近前挡板布设,第二抽吸口的中心的正投影偏离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并靠近后挡板布设。形成有针对性的强力吸附效果,保证高效率强力吸附能力。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包括设于上部的顶板(1)、设于两侧侧翼的围板(2)、设于两侧侧翼之间并用于向待清理路面方向推进的前挡板(3)以及设于两侧侧翼之间并用于阻止进入吸嘴的路面垃圾流失的后挡板(4),
所述顶板(1)、所述围板(2)、所述前挡板(3)和所述后挡板(4)四者围合形成带有下部敞口的盘式结构,所述盘式结构内部形成盘式吸尘腔,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挡板(3)、所述围板(2)、所述后挡板(4)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向所述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改变所述盘式吸尘腔内部进气气流流向的凹形构造(5);
所述顶板(1)上设置有用于从所述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一抽吸口(6)和用于从所述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二抽吸口(7),
所述第一抽吸口(6)的中心向底部的正投影处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上并靠近所述前挡板(3)布设,
所述第二抽吸口(7)的中心向底部的正投影偏离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并靠近所述后挡板(4)布设。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板(2)上设有所述凹形构造(5),所述围板(2)上的所述凹形构造(5)包括所述围板(2)壁体向所述第一抽吸口(6)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凹陷部(501)以及所述围板(2)壁体向所述第二抽吸口(7)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二凹陷部(502);
所述围板(2)在所述第一凹陷部(501)与所述第二凹陷部(502)之间的部位采用弧形板,
所述围板(2)在所述第一凹陷部(501)与所述前挡板(3)之间的部位以及在所述第二凹陷部(502)与所述后挡板(4)之间的部位采用平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陷部(501)在盘式吸尘腔内形成朝向所述第一抽吸口(6)布置的第一凸尖(8),
所述第一凸尖(8)朝向所述前挡板(3)的一侧设置为第一弧形面(10);和/或
所述第二凹陷部(502)在盘式吸尘腔内形成朝向所述第二抽吸口(7)布置的第二凸尖(9),
所述第二凸尖(9)朝向所述后挡板(4)的一面设置为第二弧形面(11)。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2)沿所述吸嘴 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挡板(3)上设有所述凹形构造(5),所述前挡板(3)上的所述凹形构造(5)采用向所述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在所述前挡板(3)与所述围板(2)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形成抽卷湍流的U形前翼,
所述U形前翼设于所述前挡板(3)的中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挡板(4)上设有所述凹形构造(5),所述后挡板(4)上的所述凹形构造(5)采用向所述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在所述后挡板(4)与所述围板(2)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形成反向冲击涡流的弧形内凹后翼,
所述弧形内凹后翼设于所述后挡板(4)的中部,
所述后挡板(4)在所述弧形内凹后翼与所述围板(2)之间的部位设置为弧形板。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3)的所述U形前翼与所述后挡板(4)的所述弧形内凹后翼相对布置。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3)、所述后挡板(4)、所述围板(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从下至上呈向所述盘式吸尘腔内收缩的阶梯状构造(12)或者斜面构造,以使所述盘式吸尘腔形成从下部敞开向所述顶板(1)方向汇集的抽吸腔体。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1)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涡旋槽,所述涡旋槽为开设于所述顶板(1)内表面上并以涡旋形态蜿蜒布置的凹槽;
所述涡旋槽以所述第一抽吸口(6)和/或所述第二抽吸口(7)为涡旋中心。

10.  一种路面清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

说明书

说明书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及路面清扫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清理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的路面清扫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大量渣土垃圾等对路面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道路的养护作业和环境维护任务越来越依赖于高效率的机械化设备。道路清扫车是一种集清扫和垃圾收集于一体的专用车辆,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大中小城市的路面保洁工作中,道路清扫车通过吸嘴装置在风机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下形成气流,将吸嘴口周围的垃圾吸入垃圾箱体内,吸嘴的结构形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清扫车的清扫效果。
现有的吸嘴通常具有圆形吸口,圆形吸口通过吸管吸入垃圾箱。由于清扫时,携载垃圾的气流主要从吸嘴前方吸入,导致大量垃圾拥堵在吸口前端,垃圾之间的碰撞等相互作用大,使得垃圾气流损失了大量能量,甚至使得部分垃圾在相互作用下掉回地面。这不仅导致清扫效率降低,而且根本不适于高速清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及路面清扫车,以解决现有吸嘴结构容易造成吸口前端堵塞、垃圾不能够彻底清理、清扫效率低、能耗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包括设于上部的顶板、设于两侧侧翼的围板、设于两侧侧翼之间并用于向待清理路面方向推进的前挡板以及设于两侧侧翼之间并用于阻止进入吸嘴的路面垃圾流失的后挡板,顶板、围板、前挡板和后挡板四者围合形成带有下部敞口的盘式结构,盘式结构内部形成盘式吸尘腔,前挡板、围板、后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改变盘式吸尘腔内部进气气流流向的凹形构造;顶板上设置有用于从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一抽吸口和用于从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二抽吸口,第一抽吸口的中心向底部的正投影处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的中心线上并靠近前挡板布设,第二抽吸口的中心向底部的正投影偏离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并靠近后挡板布设。
进一步地,围板上设有凹形构造,围板上的凹形构造包括围板壁体向第一抽吸口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凹陷部以及围板壁体向第二抽吸口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二凹陷部;围板在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之间的部位采用弧形板,围板在第一凹陷部与前挡板之间的部位以及在第二凹陷部与后挡板之间的部位采用平板。
进一步地,第一凹陷部在盘式吸尘腔内形成朝向第一抽吸口布置的第一凸尖,第一凸尖朝向前挡板的一侧设置为第一弧形面;和/或第二凹陷部在盘式吸尘腔内形成朝向第二抽吸口布置的第二凸尖,第二凸尖朝向后挡板的一面设置为第二弧形面。
进一步地,围板沿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前挡板上设有凹形构造,前挡板上的凹形构造采用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在前挡板与围板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形成抽卷湍流的U形前翼,U形前翼设于前挡板的中部。
进一步地,后挡板上设有凹形构造,后挡板上的凹形构造采用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在后挡板与围板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形成反向冲击涡流的弧形内凹后翼,弧形内凹后翼设于后挡板的中部,后挡板在弧形内凹后翼与围板之间的部位设置为弧形板。
进一步地,前挡板的U形前翼与后挡板的弧形内凹后翼相对布置。
进一步地,前挡板、后挡板、围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从下至上呈向盘式吸尘腔内收缩的阶梯状构造或者斜面构造,以使盘式吸尘腔形成从下部敞开向顶板方向汇集的抽吸腔体。
进一步地,顶板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涡旋槽,涡旋槽为开设于顶板内表面上并以涡旋形态蜿蜒布置的凹槽;涡旋槽以第一抽吸口和/或第二抽吸口为涡旋形态的涡旋中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路面清扫车,其包括上述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通过在前挡板、围板、后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凹形构造改变进入到盘式吸尘腔内的气流方向,辅以第一抽吸口和/或第二抽吸口的抽吸力,使盘式吸尘腔内形成通向第一抽吸口和/或第二抽吸口的气流涡旋;第一抽吸口靠近前挡板布置并处于吸嘴的中心线位置,使得吸嘴在前进过程中从前挡板进入的气流通过凹形构造改变气流方向并以第一抽吸口为中心形成涡旋气流,使得垃圾快速的向第一抽吸口方向抽吸,减少垃圾滞留在吸嘴内而形成堆积的几率;第二抽吸口靠近后挡板布置并偏离吸嘴的中心线,进入的气流经过两侧围板的反弹致使气流到达第二抽吸口的速度和强度不一致,能够最大程度的迎合垃圾多方向的浓稀分布,以保证在垃圾颗粒浓度越高的地方吸附力越高,通过吸口偏心分布形式与垃圾多方向分布规律的空间匹配,形成有针对性的强力吸附效果,保证高效率的强力吸附能力;第二抽吸口处于第一抽吸口上形成的涡旋气流的外圆周上,形成第一抽吸口的辅助吸口,而气流经过后挡板反弹并以第二抽吸口为中心形成涡旋气流时,同样的第一抽吸口变为第二抽吸口的辅助吸口,保证双吸口的高效率的强力吸附能力。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 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中心线位置的剖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例说明:
1、顶板;2、围板;3、前挡板;4、后挡板;5、凹形构造;501、第一凹陷部;502、第二凹陷部;6、第一抽吸口;7、第二抽吸口;8、第一凸尖;9、第二凸尖;10、第一弧形面;11、第二弧形面;12、阶梯状构造;13、第一吸口管;14、第二吸口管;15、总吸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图1中心线位置的剖面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包括设于上部的顶板1、设于两侧侧翼的围板2、设于两侧侧翼之间并用于向待清理路面方向推进的前挡板3以及设于两侧侧翼之间并用于阻止进入吸嘴的路面垃圾流失的后挡板4,顶板1、围板2、前挡板3和后挡板4四者围合形成带有下部敞口的盘式结构,盘式结构内部形成盘式吸尘腔,前挡板3、围板2、后挡板4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改变盘式吸尘腔内部进气气流流向的凹形构造5;顶板1上设置有用于从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一抽吸口6和用于从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二抽吸口7,第一抽吸口6的中心向底部的正投影处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的中心线上并靠近前挡板3布设,第二抽吸口7的中心向底部的正投影偏离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并靠近后挡板4布设。本实用新型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通过在前挡板3、围板2、后挡板4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凹形构造5改变进入到盘式吸尘腔内的气流方向,辅以第一抽吸口6和/或第二抽吸口7的抽吸力,使盘式吸尘腔内形成通向第一抽吸口6和/或第二抽吸口7的气流涡旋;第一抽吸口6靠近前挡板3布置并处于吸嘴的中心线位置,使得吸嘴在前进过程中从前挡板3进入的气流通过凹形构造5改变气流方向并以第一抽吸口6为中心形成涡旋气流,使得垃圾快速的向第一抽吸口6方向抽吸,减少垃圾滞留在吸嘴内而形成堆积的几率;第二抽吸口7靠近后挡板4布置并偏离吸嘴的中心线,进入的气流经过两侧围板2的反弹致使气流到达第二抽吸口7的速度和强度不一致,能够最大程度的迎合垃圾多方向的浓稀分布,以保证在垃圾颗粒浓度越高的地方吸附力越高,通过吸口偏心分布形式与垃圾多方向分布规律的空间匹配,形成有针对性的强力吸附效果,保证高效率的强力吸附能力;第二抽吸口7处于第一抽吸口6上形成的涡旋气流的外圆周上,形成第一抽吸口6的辅助吸口,而气流经过后挡板4反弹并以第二抽吸口7为中心形成涡旋气流时,同样的第一抽吸口6变为第二抽吸口7的辅助吸口,保证双吸口的高效 率的强力吸附能力。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抽吸口6沿顶板1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吸口管13,第二抽吸口7沿顶板1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吸口管14,第一吸口管13与第二吸口管14汇聚在一起并通过总吸口管15伸向清扫车的垃圾箱内。总吸口管15通过抽风机将吸嘴从路面抽吸的垃圾导向清扫车的垃圾箱。优选地,前挡板3、围板2、后挡板4中的至少两个上分别设有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改变盘式吸尘腔内部进气气流流向的凹形构造5。从而实现多个方位对进气气流方向进行改变,从而形成盘式吸尘腔内的立体气流,辅以第一抽吸口6和第二抽吸口7的抽吸力,形成以第一抽吸口6或第二抽吸口7为中心的涡旋气流,形成双吸口的抽吸系统。优选地,前挡板3、围板2、后挡板4三者上均设有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改变盘式吸尘腔内部进气气流流向的凹形构造5。从而实现四周同时对进气气流方向进行反射,从而形成盘式吸尘腔内的立体气流,辅以第一抽吸口6和第二抽吸口7的抽吸力,形成以第一抽吸口6或第二抽吸口7为中心的涡旋气流,形成双吸口的抽吸系统。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围板2上设有凹形构造5,围板2上的凹形构造5包括围板2壁体向第一抽吸口6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凹陷部501以及围板2壁体向第二抽吸口7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二凹陷部502。形成第一抽吸口6与第二抽吸口7之间区域气流的往复反射,形成收卷的效果,强化垃圾在第一抽吸口6与第二抽吸口7之间的滞留时间,延长相对吸附时间,极大地提升垃圾的吸附效率。围板2在第一凹陷部501与第二凹陷部502之间的部位采用弧形板。凹陷之间在盘式吸尘腔内表现为腔内凹陷,气流方向改变的角度变换尺度大,形成向弧形板的弧心位置散射的漫反射效果。围板2在第一凹陷部501与前挡板3之间的部位以及在第二凹陷部502与后挡板4之间的部位采用平板。形成平滑的气流反射效果,气流的变换尺度小,形成统一方向气旋气流。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501在盘式吸尘腔内形成朝向第一抽吸口6布置的第一凸尖8,第一凸尖8朝向前挡板3的一侧设置为第一弧形面10。气流在凸尖部位形成向第一弧形面10的弧心位置散射的漫反射气流,从而使气流快速导向第一抽吸口6并形成涡旋气流。第二凹陷部502在盘式吸尘腔内形成朝向第二抽吸口7布置的第二凸尖9,第二凸尖9朝向后挡板4的一面设置为第二弧形面11。气流在凸尖部位形成向第二弧形面11的弧心位置散射的漫反射气流,从而使气流快速导向第二抽吸口7并形成涡旋气流。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吸嘴两翼的围板2沿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两侧翼围板2上的第一凹陷部501和第二凹陷部502形成双喉部侧翼,形成向第一抽吸口6与第二抽吸口7之间的气流收卷,强化垃圾在吸口区域的滞留效应,延长相对吸附时间,极大提升垃圾的吸附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挡板3上设有凹形构造5,前挡板3上的凹形构造5采用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在前挡板3与围板2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形成抽卷湍流的U形前翼,U形前翼设于前挡板3的中部。U形前翼在前挡板3与围板2围合形成的前翼区域形成抽卷湍流效果,使垃圾与气流充分混合,达到垃圾多相气流的分布均匀性,从而保证垃圾被前置的第一抽吸口6高效率的吸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后挡板4上设有凹形构造5,后挡板4上的凹形构造5采用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在后挡板4与围板2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形成反向冲击涡流的 弧形内凹后翼,弧形内凹后翼设于后挡板4的中部,后挡板4在弧形内凹后翼与围板2之间的部位设置为弧形板。内凹形的弧形内凹后翼使后挡板4与围板2围合形成后翼区域形成阻冲效应,产生二次方向冲击涡流,可将试图逃逸的垃圾颗粒再次混合卷冲击至第一抽吸口6与第二抽吸口7之间的吸口区域,形成多重吸附,以防止垃圾颗粒从尾部逃逸形成垃圾的泄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挡板3的U形前翼与后挡板4的弧形内凹后翼相对布置。形成前抽后阻的组合结构,有效提高垃圾的抽吸效率,减低垃圾逃逸的几率。
优选地,在前挡板3设有U形前翼、后挡板4上设有弧形内凹后翼、两翼位置的围板2上设有相对布置的双凹陷结构,形成四周同时改变气流方向的盘式吸尘腔,并且气流的改变方向均朝向第一抽吸口6或第二抽吸口7方向,从而分别在第一抽吸口6和第二抽吸口7上形成以第一抽吸口6或第二抽吸口7为抽气气旋中心的综合性的抽吸系统,同时第一抽吸口6与第二抽吸口7之间相互充当辅助抽吸口,以充分、快速地吸附地面垃圾。由于第二抽吸口7处于偏心位置,经过四周壁面改变的气流进入第二抽吸口7内存在时间差,从而形成以第二抽吸口7为中心的空间乱流,使得抽吸力更大,能够充分吸附地面垃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挡板3、后挡板4、围板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从下至上呈向盘式吸尘腔内收缩的阶梯状构造12或者斜面构造,以使盘式吸尘腔形成从下部敞开向顶板1方向汇集的抽吸腔体。
本实施例中,顶板1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涡旋槽,涡旋槽为开设于顶板1内表面上并以涡旋形态蜿蜒布置的凹槽;涡旋槽以第一抽吸口6和/或第二抽吸口7为涡旋形态的涡旋中心。能够改变冲击到顶板1上的气流及气流携带的垃圾的运行方向,快速将气流导向第一抽吸口6和/或第二抽吸口7,从而提高抽吸效率。
本实施例的路面清扫车,包括上述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
实施时,提供一种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相比现有吸嘴,通过吸嘴结构的结构改进,改变了吸嘴内部流场的流动特征,促成了吸嘴气流对沙尘、垃圾的强卷吸作用,从而提高了道路清洁装备的清扫速度和路面洁净率。
吸嘴包括以下结构:顶板1、围板2、带U形前翼的前挡板3、带弧形内凹后翼的后挡板4、第一抽吸口6、第二抽吸口7、总吸口管15。清扫车向前行进时,由于风机的抽吸作用,吸嘴内形成了一定的高负压,使得吸嘴周围的空气与沙尘及垃圾被吸拾进入吸嘴内部。吸嘴吸附路面沙尘、垃圾时,空气与沙尘及垃圾首先通过顶板1、围板2、前挡板3围成的流通区域,在扫路车风机的作用下将第一抽吸口6和第二抽吸口7吸拾的沙尘垃圾汇集到总吸口管15,然后再通过总吸口管15吸入清扫车的垃圾箱内。
当清扫车以高速运动起来以后,吸嘴对同一处沙尘、垃圾的作用时间随车行速度的增加同比例的减少,与现行吸嘴对沙尘、垃圾层从沙尘、垃圾层表面逐层吸附的效果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根据气体流动的特性和规律采用双吸口并将吸口位置合理分布,同时围板2、前挡板3、后挡板4的结构相结合使气体产生漩流,从而实现卷吸效果。吸嘴强化了对沙尘、垃圾的卷吸效果,犹如龙卷风的气流具有庞大的携沙能力,将厚的沙尘、垃圾、尘土层从最底层 扬起,以极短的时间运动到吸口内并通过吸管吸入。
本实用新型吸嘴在前方采用耐用耐磨、并具有良好韧性的前挡板3。前挡板3有如下几个好处:减小了吸嘴工作时的下方进气口的离地距离,前挡板3离地距离控制在4mm-8mm,从而加大了气流速度,使得不仅能够剥离沙尘、垃圾层表面,且能够渗透到沙尘、垃圾层底层,将沙尘、垃圾层扬起。前挡板3采用设于中部的U形前翼,改变了由气流进入吸嘴的方向,与处于围板2收缩段的区域相配合,气流从吸嘴四周分成多束向吸嘴内运动,促成吸嘴对沙尘、垃圾的卷吸效果,气流对沙尘、垃圾多角度的作用,形成巨大的漩涡,犹如龙卷风将厚的沙尘、垃圾层沙尘、垃圾从最底层起动起来,进入各个吸口的沙尘、垃圾气流各自相互作用,使得沙尘、垃圾和沙尘、垃圾得到了充分混合,增强了沙尘、垃圾的气流跟随性,大部分沙尘、垃圾、沙尘、垃圾被顺利的吸入到第一抽吸口6和第二抽吸口7内。
本实用新型吸嘴设置双吸口,第一抽吸口6排于吸嘴前端的中线位置,第二抽吸口7排于后端并处于偏离吸嘴中线的位置。前置的第一抽吸口6与后置的第二抽吸口7的设置使得吸嘴体前腔及后腔内均形成较均匀的负压,彼此独立抽吸工作并相互交叉作用,使得吸嘴只需要较低的扬成风速即可将沙尘、垃圾、沙尘、垃圾层全部起动起来。第二抽吸口7的设置延长了吸嘴对沙尘及垃圾、沙尘、垃圾的吸附时间,使得有足够的较强作用时间以利于沙尘及垃圾层的吸拾,对于第一抽吸口6未被吸附干净的沙尘、垃圾通过后挡板4的反弹作用由第二抽吸口7获得进行补吸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及路面清扫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及路面清扫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及路面清扫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及路面清扫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及路面清扫车.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257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CN204059257U(21)申请号 201420487379.9(22)申请日 2014.08.27E01H 1/08(2006.01)(73)专利权人长沙中粮机械有限公司地址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经济开发区车站路(72)发明人周献群(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代理人吴贵明(54) 实用新型名称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及路面清扫车(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包括顶板、围板、前挡板以及后挡板,顶板、围板、前挡板和后挡板四者围合形成带有下。

2、部敞口的盘式结构,盘式结构内部形成盘式吸尘腔,前挡板、围板、后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改变盘式吸尘腔内部进气气流流向的凹形构造;顶板上设置有用于从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一抽吸口和用于从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二抽吸口,第一抽吸口的中心的正投影处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上并靠近前挡板布设,第二抽吸口的中心的正投影偏离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并靠近后挡板布设。形成有针对性的强力吸附效果,保证高效率强力吸附能力。(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3、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257 UCN 204059257 U1/2页21.一种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包括设于上部的顶板(1)、设于两侧侧翼的围板(2)、设于两侧侧翼之间并用于向待清理路面方向推进的前挡板(3)以及设于两侧侧翼之间并用于阻止进入吸嘴的路面垃圾流失的后挡板(4),所述顶板(1)、所述围板(2)、所述前挡板(3)和所述后挡板(4)四者围合形成带有下部敞口的盘式结构,所述盘式结构内部形成盘式吸尘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3)、所述围板(2)、所述后挡板(4)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向所述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

4、于改变所述盘式吸尘腔内部进气气流流向的凹形构造(5);所述顶板(1)上设置有用于从所述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一抽吸口(6)和用于从所述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二抽吸口(7),所述第一抽吸口(6)的中心向底部的正投影处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上并靠近所述前挡板(3)布设,所述第二抽吸口(7)的中心向底部的正投影偏离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并靠近所述后挡板(4)布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2)上设有所述凹形构造(5),所述围板(2)上的所述凹形构造(5)包括所述围板(2)壁体向所述第一抽吸口(6)方向凹陷形成的。

5、第一凹陷部(501)以及所述围板(2)壁体向所述第二抽吸口(7)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二凹陷部(502);所述围板(2)在所述第一凹陷部(501)与所述第二凹陷部(502)之间的部位采用弧形板,所述围板(2)在所述第一凹陷部(501)与所述前挡板(3)之间的部位以及在所述第二凹陷部(502)与所述后挡板(4)之间的部位采用平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501)在盘式吸尘腔内形成朝向所述第一抽吸口(6)布置的第一凸尖(8),所述第一凸尖(8)朝向所述前挡板(3)的一侧设置为第一弧形面(10);和/或所述第二凹陷部(502)在盘式吸尘腔内形成朝向所述第二。

6、抽吸口(7)布置的第二凸尖(9),所述第二凸尖(9)朝向所述后挡板(4)的一面设置为第二弧形面(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2)沿所述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3)上设有所述凹形构造(5),所述前挡板(3)上的所述凹形构造(5)采用向所述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在所述前挡板(3)与所述围板(2)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形成抽卷湍流的U形前翼,所述U形前翼设于所述前挡板(3)的中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4)上设有所述凹形构造。

7、(5),所述后挡板(4)上的所述凹形构造(5)采用向所述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在所述后挡板(4)与所述围板(2)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形成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59257 U2/2页3反向冲击涡流的弧形内凹后翼,所述弧形内凹后翼设于所述后挡板(4)的中部,所述后挡板(4)在所述弧形内凹后翼与所述围板(2)之间的部位设置为弧形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3)的所述U形前翼与所述后挡板(4)的所述弧形内凹后翼相对布置。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3)、所述后挡板(4)、所述围板(2)中的至少一个。

8、设置为从下至上呈向所述盘式吸尘腔内收缩的阶梯状构造(12)或者斜面构造,以使所述盘式吸尘腔形成从下部敞开向所述顶板(1)方向汇集的抽吸腔体。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涡旋槽,所述涡旋槽为开设于所述顶板(1)内表面上并以涡旋形态蜿蜒布置的凹槽;所述涡旋槽以所述第一抽吸口(6)和/或所述第二抽吸口(7)为涡旋中心。10.一种路面清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59257 U1/6页4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及路面清扫车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清。

9、理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的路面清扫车。背景技术0002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大量渣土垃圾等对路面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道路的养护作业和环境维护任务越来越依赖于高效率的机械化设备。道路清扫车是一种集清扫和垃圾收集于一体的专用车辆,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大中小城市的路面保洁工作中,道路清扫车通过吸嘴装置在风机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下形成气流,将吸嘴口周围的垃圾吸入垃圾箱体内,吸嘴的结构形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清扫车的清扫效果。0003 现有的吸嘴通常具有圆形吸口,圆形吸口通过吸管吸入垃圾箱。由于清扫时,携载垃圾的气流主要。

10、从吸嘴前方吸入,导致大量垃圾拥堵在吸口前端,垃圾之间的碰撞等相互作用大,使得垃圾气流损失了大量能量,甚至使得部分垃圾在相互作用下掉回地面。这不仅导致清扫效率降低,而且根本不适于高速清扫。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及路面清扫车,以解决现有吸嘴结构容易造成吸口前端堵塞、垃圾不能够彻底清理、清扫效率低、能耗大的技术问题。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 一种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包括设于上部的顶板、设于两侧侧翼的围板、设于两侧侧翼之间并用于向待清理路面方向推进的前挡板以及设于两侧侧翼之间并用于阻止进入吸嘴的路面垃圾流失的后挡板。

11、,顶板、围板、前挡板和后挡板四者围合形成带有下部敞口的盘式结构,盘式结构内部形成盘式吸尘腔,前挡板、围板、后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改变盘式吸尘腔内部进气气流流向的凹形构造;顶板上设置有用于从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一抽吸口和用于从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二抽吸口,第一抽吸口的中心向底部的正投影处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的中心线上并靠近前挡板布设,第二抽吸口的中心向底部的正投影偏离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并靠近后挡板布设。0007 进一步地,围板上设有凹形构造,围板上的凹形构造包括围板壁体向第一抽吸口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凹陷部以及围板壁体向。

12、第二抽吸口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二凹陷部;围板在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之间的部位采用弧形板,围板在第一凹陷部与前挡板之间的部位以及在第二凹陷部与后挡板之间的部位采用平板。0008 进一步地,第一凹陷部在盘式吸尘腔内形成朝向第一抽吸口布置的第一凸尖,第一凸尖朝向前挡板的一侧设置为第一弧形面;和/或第二凹陷部在盘式吸尘腔内形成朝向第二抽吸口布置的第二凸尖,第二凸尖朝向后挡板的一面设置为第二弧形面。0009 进一步地,围板沿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说 明 书CN 204059257 U2/6页50010 进一步地,前挡板上设有凹形构造,前挡板上的凹形构造采用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在前挡。

13、板与围板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形成抽卷湍流的U形前翼,U形前翼设于前挡板的中部。0011 进一步地,后挡板上设有凹形构造,后挡板上的凹形构造采用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在后挡板与围板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形成反向冲击涡流的弧形内凹后翼,弧形内凹后翼设于后挡板的中部,后挡板在弧形内凹后翼与围板之间的部位设置为弧形板。0012 进一步地,前挡板的U形前翼与后挡板的弧形内凹后翼相对布置。0013 进一步地,前挡板、后挡板、围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从下至上呈向盘式吸尘腔内收缩的阶梯状构造或者斜面构造,以使盘式吸尘腔形成从下部敞开向顶板方向汇集的抽吸腔体。0014 进一步地,顶板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涡旋槽,涡旋槽为开设于。

14、顶板内表面上并以涡旋形态蜿蜒布置的凹槽;涡旋槽以第一抽吸口和/或第二抽吸口为涡旋形态的涡旋中心。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路面清扫车,其包括上述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0016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7 本实用新型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通过在前挡板、围板、后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凹形构造改变进入到盘式吸尘腔内的气流方向,辅以第一抽吸口和/或第二抽吸口的抽吸力,使盘式吸尘腔内形成通向第一抽吸口和/或第二抽吸口的气流涡旋;第一抽吸口靠近前挡板布置并处于吸嘴的中心线位置,使得吸嘴在前进过程中从前挡板进入的气流通过凹形构造改变气流方向并以第一抽吸口为中心形成涡旋气流,使。

15、得垃圾快速的向第一抽吸口方向抽吸,减少垃圾滞留在吸嘴内而形成堆积的几率;第二抽吸口靠近后挡板布置并偏离吸嘴的中心线,进入的气流经过两侧围板的反弹致使气流到达第二抽吸口的速度和强度不一致,能够最大程度的迎合垃圾多方向的浓稀分布,以保证在垃圾颗粒浓度越高的地方吸附力越高,通过吸口偏心分布形式与垃圾多方向分布规律的空间匹配,形成有针对性的强力吸附效果,保证高效率的强力吸附能力;第二抽吸口处于第一抽吸口上形成的涡旋气流的外圆周上,形成第一抽吸口的辅助吸口,而气流经过后挡板反弹并以第二抽吸口为中心形成涡旋气流时,同样的第一抽吸口变为第二抽吸口的辅助吸口,保证双吸口的高效率的强力吸附能力。0018 除了上。

16、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0019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0021 图2是图1中心线位置的剖面视图;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0023 图例说明:说 明 书CN 204059257 U3/6页60024 1、顶板;2、围板;3、前挡板;4、后挡板。

17、;5、凹形构造;501、第一凹陷部;502、第二凹陷部;6、第一抽吸口;7、第二抽吸口;8、第一凸尖;9、第二凸尖;10、第一弧形面;11、第二弧形面;12、阶梯状构造;13、第一吸口管;14、第二吸口管;15、总吸口管。具体实施方式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图1中心线位置的剖面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0027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包括设于上部的顶板1、设于两侧。

18、侧翼的围板2、设于两侧侧翼之间并用于向待清理路面方向推进的前挡板3以及设于两侧侧翼之间并用于阻止进入吸嘴的路面垃圾流失的后挡板4,顶板1、围板2、前挡板3和后挡板4四者围合形成带有下部敞口的盘式结构,盘式结构内部形成盘式吸尘腔,前挡板3、围板2、后挡板4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改变盘式吸尘腔内部进气气流流向的凹形构造5;顶板1上设置有用于从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一抽吸口6和用于从盘式吸尘腔内向清扫车垃圾箱抽吸的第二抽吸口7,第一抽吸口6的中心向底部的正投影处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的中心线上并靠近前挡板3布设,第二抽吸口7的中心向底部的正投影偏离于吸嘴沿待清理。

19、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并靠近后挡板4布设。本实用新型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通过在前挡板3、围板2、后挡板4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凹形构造5改变进入到盘式吸尘腔内的气流方向,辅以第一抽吸口6和/或第二抽吸口7的抽吸力,使盘式吸尘腔内形成通向第一抽吸口6和/或第二抽吸口7的气流涡旋;第一抽吸口6靠近前挡板3布置并处于吸嘴的中心线位置,使得吸嘴在前进过程中从前挡板3进入的气流通过凹形构造5改变气流方向并以第一抽吸口6为中心形成涡旋气流,使得垃圾快速的向第一抽吸口6方向抽吸,减少垃圾滞留在吸嘴内而形成堆积的几率;第二抽吸口7靠近后挡板4布置并偏离吸嘴的中心线,进入的气流经过两侧围板2的反弹致使气流到达第二抽。

20、吸口7的速度和强度不一致,能够最大程度的迎合垃圾多方向的浓稀分布,以保证在垃圾颗粒浓度越高的地方吸附力越高,通过吸口偏心分布形式与垃圾多方向分布规律的空间匹配,形成有针对性的强力吸附效果,保证高效率的强力吸附能力;第二抽吸口7处于第一抽吸口6上形成的涡旋气流的外圆周上,形成第一抽吸口6的辅助吸口,而气流经过后挡板4反弹并以第二抽吸口7为中心形成涡旋气流时,同样的第一抽吸口6变为第二抽吸口7的辅助吸口,保证双吸口的高效率的强力吸附能力。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抽吸口6沿顶板1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吸口管13,第二抽吸口7沿顶板1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吸口管14,第一吸口管13与第二吸口管14汇。

21、聚在一起并通过总吸口管15伸向清扫车的垃圾箱内。总吸口管15通过抽风机将吸嘴从路面抽吸的垃圾导向清扫车的垃圾箱。优选地,前挡板3、围板2、后挡板4中的至少两个上分别设有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改变盘式吸尘腔内部进气气流流向的凹形构造5。从而实现多个方位对进气气流方向进行改变,从而形成盘式吸尘腔内的立体气流,辅以第一抽吸口6和第二抽吸口7的抽吸力,形成以第一抽吸口6或第二抽吸口7为中心的涡旋气流,形成双吸口的抽吸系说 明 书CN 204059257 U4/6页7统。优选地,前挡板3、围板2、后挡板4三者上均设有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改变盘式吸尘腔内部进气气流流向的凹形构造5。从而实现四周同时对。

22、进气气流方向进行反射,从而形成盘式吸尘腔内的立体气流,辅以第一抽吸口6和第二抽吸口7的抽吸力,形成以第一抽吸口6或第二抽吸口7为中心的涡旋气流,形成双吸口的抽吸系统。0028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围板2上设有凹形构造5,围板2上的凹形构造5包括围板2壁体向第一抽吸口6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凹陷部501以及围板2壁体向第二抽吸口7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二凹陷部502。形成第一抽吸口6与第二抽吸口7之间区域气流的往复反射,形成收卷的效果,强化垃圾在第一抽吸口6与第二抽吸口7之间的滞留时间,延长相对吸附时间,极大地提升垃圾的吸附效率。围板2在第一凹陷部501与第二凹陷部502之间的部位采用弧形板。凹。

23、陷之间在盘式吸尘腔内表现为腔内凹陷,气流方向改变的角度变换尺度大,形成向弧形板的弧心位置散射的漫反射效果。围板2在第一凹陷部501与前挡板3之间的部位以及在第二凹陷部502与后挡板4之间的部位采用平板。形成平滑的气流反射效果,气流的变换尺度小,形成统一方向气旋气流。0029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501在盘式吸尘腔内形成朝向第一抽吸口6布置的第一凸尖8,第一凸尖8朝向前挡板3的一侧设置为第一弧形面10。气流在凸尖部位形成向第一弧形面10的弧心位置散射的漫反射气流,从而使气流快速导向第一抽吸口6并形成涡旋气流。第二凹陷部502在盘式吸尘腔内形成朝向第二抽吸口7布置的第二凸尖9,第二凸。

24、尖9朝向后挡板4的一面设置为第二弧形面11。气流在凸尖部位形成向第二弧形面11的弧心位置散射的漫反射气流,从而使气流快速导向第二抽吸口7并形成涡旋气流。003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吸嘴两翼的围板2沿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进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两侧翼围板2上的第一凹陷部501和第二凹陷部502形成双喉部侧翼,形成向第一抽吸口6与第二抽吸口7之间的气流收卷,强化垃圾在吸口区域的滞留效应,延长相对吸附时间,极大提升垃圾的吸附效率。003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挡板3上设有凹形构造5,前挡板3上的凹形构造5采用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在前挡板3与围板2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形成抽卷湍流。

25、的U形前翼,U形前翼设于前挡板3的中部。U形前翼在前挡板3与围板2围合形成的前翼区域形成抽卷湍流效果,使垃圾与气流充分混合,达到垃圾多相气流的分布均匀性,从而保证垃圾被前置的第一抽吸口6高效率的吸附。003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后挡板4上设有凹形构造5,后挡板4上的凹形构造5采用向盘式吸尘腔内凹陷并用于在后挡板4与围板2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形成反向冲击涡流的弧形内凹后翼,弧形内凹后翼设于后挡板4的中部,后挡板4在弧形内凹后翼与围板2之间的部位设置为弧形板。内凹形的弧形内凹后翼使后挡板4与围板2围合形成后翼区域形成阻冲效应,产生二次方向冲击涡流,可将试图逃逸的垃圾颗粒再次混合卷冲击至第一。

26、抽吸口6与第二抽吸口7之间的吸口区域,形成多重吸附,以防止垃圾颗粒从尾部逃逸形成垃圾的泄漏。003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挡板3的U形前翼与后挡板4的弧形内凹后翼相对布置。形成前抽后阻的组合结构,有效提高垃圾的抽吸效率,减低垃圾逃逸的几率。0034 优选地,在前挡板3设有U形前翼、后挡板4上设有弧形内凹后翼、两翼位置的围板2上设有相对布置的双凹陷结构,形成四周同时改变气流方向的盘式吸尘腔,并且气流说 明 书CN 204059257 U5/6页8的改变方向均朝向第一抽吸口6或第二抽吸口7方向,从而分别在第一抽吸口6和第二抽吸口7上形成以第一抽吸口6或第二抽吸口7为抽气气旋中心的综合性。

27、的抽吸系统,同时第一抽吸口6与第二抽吸口7之间相互充当辅助抽吸口,以充分、快速地吸附地面垃圾。由于第二抽吸口7处于偏心位置,经过四周壁面改变的气流进入第二抽吸口7内存在时间差,从而形成以第二抽吸口7为中心的空间乱流,使得抽吸力更大,能够充分吸附地面垃圾。003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挡板3、后挡板4、围板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从下至上呈向盘式吸尘腔内收缩的阶梯状构造12或者斜面构造,以使盘式吸尘腔形成从下部敞开向顶板1方向汇集的抽吸腔体。0036 本实施例中,顶板1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涡旋槽,涡旋槽为开设于顶板1内表面上并以涡旋形态蜿蜒布置的凹槽;涡旋槽以第一抽吸口6和/或第二抽吸口7为。

28、涡旋形态的涡旋中心。能够改变冲击到顶板1上的气流及气流携带的垃圾的运行方向,快速将气流导向第一抽吸口6和/或第二抽吸口7,从而提高抽吸效率。0037 本实施例的路面清扫车,包括上述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0038 实施时,提供一种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吸嘴,相比现有吸嘴,通过吸嘴结构的结构改进,改变了吸嘴内部流场的流动特征,促成了吸嘴气流对沙尘、垃圾的强卷吸作用,从而提高了道路清洁装备的清扫速度和路面洁净率。0039 吸嘴包括以下结构:顶板1、围板2、带U形前翼的前挡板3、带弧形内凹后翼的后挡板4、第一抽吸口6、第二抽吸口7、总吸口管15。清扫车向前行进时,由于风机的抽吸作用,吸嘴内形成了一定的高负压。

29、,使得吸嘴周围的空气与沙尘及垃圾被吸拾进入吸嘴内部。吸嘴吸附路面沙尘、垃圾时,空气与沙尘及垃圾首先通过顶板1、围板2、前挡板3围成的流通区域,在扫路车风机的作用下将第一抽吸口6和第二抽吸口7吸拾的沙尘垃圾汇集到总吸口管15,然后再通过总吸口管15吸入清扫车的垃圾箱内。0040 当清扫车以高速运动起来以后,吸嘴对同一处沙尘、垃圾的作用时间随车行速度的增加同比例的减少,与现行吸嘴对沙尘、垃圾层从沙尘、垃圾层表面逐层吸附的效果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根据气体流动的特性和规律采用双吸口并将吸口位置合理分布,同时围板2、前挡板3、后挡板4的结构相结合使气体产生漩流,从而实现卷吸效果。吸嘴强化了对沙尘、垃圾的。

30、卷吸效果,犹如龙卷风的气流具有庞大的携沙能力,将厚的沙尘、垃圾、尘土层从最底层扬起,以极短的时间运动到吸口内并通过吸管吸入。0041 本实用新型吸嘴在前方采用耐用耐磨、并具有良好韧性的前挡板3。前挡板3有如下几个好处:减小了吸嘴工作时的下方进气口的离地距离,前挡板3离地距离控制在4mm-8mm,从而加大了气流速度,使得不仅能够剥离沙尘、垃圾层表面,且能够渗透到沙尘、垃圾层底层,将沙尘、垃圾层扬起。前挡板3采用设于中部的U形前翼,改变了由气流进入吸嘴的方向,与处于围板2收缩段的区域相配合,气流从吸嘴四周分成多束向吸嘴内运动,促成吸嘴对沙尘、垃圾的卷吸效果,气流对沙尘、垃圾多角度的作用,形成巨大的。

31、漩涡,犹如龙卷风将厚的沙尘、垃圾层沙尘、垃圾从最底层起动起来,进入各个吸口的沙尘、垃圾气流各自相互作用,使得沙尘、垃圾和沙尘、垃圾得到了充分混合,增强了沙尘、垃圾的气流跟随性,大部分沙尘、垃圾、沙尘、垃圾被顺利的吸入到第一抽吸口6和第二抽吸口7内。0042 本实用新型吸嘴设置双吸口,第一抽吸口6排于吸嘴前端的中线位置,第二抽吸口7排于后端并处于偏离吸嘴中线的位置。前置的第一抽吸口6与后置的第二抽吸口7的说 明 书CN 204059257 U6/6页9设置使得吸嘴体前腔及后腔内均形成较均匀的负压,彼此独立抽吸工作并相互交叉作用,使得吸嘴只需要较低的扬成风速即可将沙尘、垃圾、沙尘、垃圾层全部起动起来。第二抽吸口7的设置延长了吸嘴对沙尘及垃圾、沙尘、垃圾的吸附时间,使得有足够的较强作用时间以利于沙尘及垃圾层的吸拾,对于第一抽吸口6未被吸附干净的沙尘、垃圾通过后挡板4的反弹作用由第二抽吸口7获得进行补吸的效果。004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4059257 U1/1页10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257 U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