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551701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1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311061.4

申请日:

2016.04.14

公开号:

CN205605019U

公开日:

2016.09.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6B5/11; E06B9/15; E06B9/68; E05B65/00; E05B15/00; E05B45/08

主分类号:

E06B5/11

申请人:

湖南湘联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为军; 陈继湘

地址: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盼盼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罗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盗门。防盗门包括锁芯、锁条盒、连接机构和至少两个能够伸缩的锁条,所述防盗门的门体为上下升降门体,所述锁条盒设于所述门体的外边侧,至少两个所述锁条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锁芯相连,在所述锁芯锁止状态下,所述门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有至少一个所述锁条呈伸出状态,且嵌于对应边侧的所述锁条盒内。本防盗门通过转动同一锁芯便能够在上下升降的防盗门的两侧进行共同的锁止结构,这显著提高了防盗门的使用安全性和便捷性,同时提高了耐用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盗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芯(1)、锁条盒(2)、连接机构
和至少两个能够伸缩的锁条(3),所述防盗门的门体为上下升降的门体(4),
所述锁条盒(2)设于所述门体(4)的外边侧,至少两个所述锁条(3)分别
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锁芯(1)相连,在所述锁芯(1)锁止状态
下,所述门体(4)的左右两侧分别有至少一个所述锁条(3)呈伸出状态,
且嵌于对应边侧的所述锁条盒(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齿轮(51)
和至少两个齿条(52),所述齿轮(51)与所述锁芯(1)相连且同轴线设置,
至少两个所述齿条(52)分别与所述齿轮(51)啮合,且分别与两侧的所述
锁条(3)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1)设于所述门
体(4)的横向中部,各所述齿条(52)的长度相等,且分别对称地啮合于所
述齿轮(51)的上侧和下侧。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4)
具体为卷帘门,所述防盗门还包括底梁(41),所述锁芯(1)、所述连接机
构和至少两个所述锁条(3)皆设于所述底梁(41)内部,所述卷帘门通过电
机(6)驱动升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地面的位
置感应器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机(6)的控制器,所述位置感应器设于所述底梁
(41)的底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在所述位置感应器检测到所述地面的
状态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6)停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器(8)和设于
所述锁条盒(2)内的触发器(7),在所述锁芯(1)锁止状态下,嵌于所述
锁条盒(2)内的所述锁条(3)位于对所述触发器(7)的非触发位置,以实
现在所述门体(4)被撬起的状态下,所述锁条(3)位于对所述触发器(7)
的触发位置;
所述触发器(7)与所述报警器(8)相连,以输出触发报警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7)具体为设
于所述锁条盒(2)内侧顶部的行程开关,在所述锁条(3)从底侧与所述行
程开关相抵触发的状态下,所述行程开关对所述报警器(8)输出所述报警信
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帘门的两侧分别
设有用于导向的导轨(9)。

说明书

一种防盗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盗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设备和系统被广泛应用,其中,在安全防护
设备中,需要应用防盗门。

近年来,对于防盗门的使用安全性和便捷性,以及耐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越来越高,因此,提高防盗门的使用安全性和便捷性,同时提高耐用性成为
设计目标。

现有技术中,防盗门通过采用高强度结构体进行装配构成,以此避免防
盗门被轻易地暴力拆解,进而避免非正常人员进入受到防盗门保护的空间。
然而,单单将防盗门设置为沉重厚实的结构,无法阻止非正常人员通过某些
技术手段进行开启,同时也造成了防盗门开启与关闭过程的操作不便。另外,
厚实沉重的门体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反复开闭操作易造成稳定性低,进
而导致耐用性差。

通过以上论述,现有技术中的防盗门的使用安全性和便捷性低,同时耐
用性差等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将显著提
高防盗门的使用安全性和便捷性,同时提高防盗门的耐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盗门,包括锁芯、锁条盒、
连接机构和至少两个能够伸缩的锁条,所述防盗门的门体为上下升降门体,
所述锁条盒设于所述门体的外边侧,至少两个所述锁条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
连接机构与所述锁芯相连,在所述锁芯锁止状态下,所述门体的左右两侧分
别有至少一个所述锁条呈伸出状态,且嵌于对应边侧的所述锁条盒内。

可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齿轮和至少两个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锁芯
相连且同轴线设置,至少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与所述齿轮啮合,且分别与两侧
的所述锁条相连。

可选地,所述锁芯设于所述门体的横向中部,各所述齿条的长度相等,
且分别对称地啮合于所述齿轮的上侧和下侧。

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具体为卷帘门,所述防盗门还包括底梁,
所述锁芯、连接机构和至少两个所述锁条皆设于所述底梁内部,所述卷帘门
通过电机驱动升降。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地面的位置感应器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控制
器,所述位置感应器设于所述底梁的底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在所述位
置感应器检测到所述地面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停机。

可选地,还包括报警器和设于所述锁条盒内的触发器,在所述锁芯锁止
状态下,嵌于所述锁条盒内的所述锁条位于对所述触发器的非触发位置,以
实现在所述门体被撬起的状态下,所述锁条位于对所述触发器的触发位置;

所述触发器与所述报警器相连,以输出触发报警信号。

可选地,所述触发器具体为设于所述锁条盒内侧顶部的行程开关,在所
述锁条从底侧与所述行程开关相抵触发的状态下,所述行程开关对所述报警
器输出所述报警信号。

可选地,在所述卷帘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导向的导轨。

在一个关于防盗门的实时方式中,防盗门包括锁芯、锁条盒、连接机构
和至少两个锁条,其中的锁条盒是用于在防盗门锁止的状态下嵌入锁条的端
部使用的结构,锁条盒固定安装在防盗门的门体的边侧。这里限定防盗门的
门体为上下升降的门体,至少两个锁条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机构与锁芯相连,
锁芯锁止时,门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有至少一个锁条伸出并分别嵌入设置在门
体左右两边侧对应的锁条盒中。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在防盗门降下处于关闭
状态时,通过转动锁芯,进而使得至少两个连接机构同时发生移动,各连接
机构带动对应的锁条发生移动,使得在门体的两侧分别有至少一个锁条伸出,
且对应地分别嵌入门体左右两侧的锁条盒中,如此,完成了防盗门的锁止状
态的结构设置。对于如此的设置,第一、锁芯的转动受力驱动两侧的连接机
构同步移动,这使得锁芯的受到的扭转力均衡;第二防盗门两侧分别设置有
锁条伸出,通过嵌入对应的防盗盒中构成防止门体被撬起的结构,这使得防
盗门的门体在被暴力撬起的状态下,两侧的锁条盒共同起到限位的作用,从
受力状态来说,这相当于物理理论中的简支梁的结构,使得被撬动的防盗门
能够更不易被损坏,同时降低了门体被撬起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中,在上下升降的防盗门下落关闭后,在门体的一边侧设置锁
具,通过转动锁具的锁芯完成锁条从一边侧伸出,而锁止结构中,仅在门体
一边侧构成了锁止功能,这在门体被暴力撬起时,仅一边侧形成限位的形式
相当于物理理论中的悬臂梁,这必然使得门体因扭曲受力而导致结构稳定性
低,易被损坏,防盗能力也同时降低了。而若在门体的两边侧分别安装锁具,
则需要在门体两侧进行两次上锁操作,操作的便捷性低。通过对比现有技术
可知,本实时方式提供的防盗门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便捷性,同
时提高了耐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
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锁芯—1、锁条盒—2、锁条—3、门体—4、底梁—41、齿
轮—51、齿条—52、电机—6、触发器—7、报警器—8、导轨—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防盗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将显著提
高防盗门的使用安全性和便捷性,同时提高防盗门的耐用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
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根据图中所示,防盗门包括锁芯1、锁条盒2、连接机构和至少两个能够
伸缩的锁条3,防盗门的门体为上下升降的门体4,锁条盒2设于门体4的外边
侧,至少两个锁条3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机构与锁芯1相连,在锁芯1锁止状态
下,门体4的左右两侧分别有至少一个锁条3呈伸出状态,且嵌于对应边侧的
锁条盒2内。对防盗门进行关闭时,通过锁芯1的转动而带动至少两个锁条3分
别从防盗门的门体4两侧伸出,使得两侧的锁条3的端头分别嵌入对应位置的
锁条盒2中,这便构成了相当于简支梁结构的锁止结构,当然,两侧的各锁条
3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机构形成与锁芯1的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盗门通过
一次性地转动锁芯1便完成了上下升降的防盗门两侧的锁止结构,这显著提高
了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时使得耐用性得到了提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于连接机构,具体设置其包括齿轮51和至少
两个齿条52,齿轮51与锁芯1相连且同轴线设置,至少两个齿条52分别与齿轮
51啮合,且分别与两侧的锁条3相连。通过齿轮齿条结构进行驱动能够使锁条
3的位置准确性增强,且齿轮51与齿条52的啮合结构在驱动过程中避免了滑动
条等其它结构发生摩擦的现象,进而避免了磨损速度快,耐用性不强的现有
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将锁芯1设于门体4的横向中部,设置各齿条52的长度相等,
且分别对称地啮合于齿轮51的上侧和下侧。齿轮51与锁芯1是同轴设置的,在
锁芯1转动带动齿轮51转动时,本实施例中,在齿轮51的顶部和底部对称地设
置啮合的齿条52,这使得齿轮51在转动过程中的受力均衡,使得齿轮51和锁
芯1相连的转动轴能够避免单向弯扭受力状态,这进一步提高了耐用性。需要
说明的是,设置锁条3的数量为偶数是优选的,使得分别向两侧伸出的锁条3
的数量相同,这能够实现在齿轮51的上下两侧设置同等数量的齿条52,例如,
设置锁条3的数量为两个,则在齿轮51的上下分别设置一个齿条52,这使得受
力均衡。当然,也可以通过一个齿条52带动多个锁条3移动。

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设置门体4具体为卷帘门,防盗门还包括底梁41,
将锁芯1、连接机构和至少两个锁条3皆设于底梁4内部,卷帘门通过电机6驱
动升降。在电机6驱动卷帘门下落完成关闭的状态下,在单独的底梁41内部进
行上述实施例中锁芯1通过连接机构而带动两侧的锁条3的伸出,如此的结构
设置,单独设置在卷帘门底部的底梁41的整体坚固性强,且将包括锁芯1、连
接机构和锁条3等结构共同设置在底梁41内部,这提高了防盗门抗破坏的能
力,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另一实施例中,防盗门还包括用于检测地面的位置感应器和用于控制电
机6的控制器,位置感应器设于底梁41的底部,且与控制器相连,在位置感应
器检测到地面的状态下,控制器控制电机6停机。本实施例中的地面,是指防
盗门的门体4完全降落达到关闭状态下,门体4的最低端所接触相抵的结构,
通常情况下,门体4的最低端与地面接触,而若在最低端设置了单独的台面等
结构,则位置感应器所感应的是相当于地面含义的台面。由此,在门体4通过
电机6控制下落过程中,当门体4最低端达到地面位置时,则通过位置感应器
检测到的信号,控制器根据此检测信号控制电机6停机,使得门体4自动地停
止在与地面相抵接触的关闭状态,避免了门体4与地面的撞击,也避免了电机
6因受到阻力作用而发生发热损坏,同时避免了需要人为观测门体4下降位置
并及时控制停机的操作需求。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盗门进一步提高了耐
用性和使用便捷性。

另一实施例中,设置防盗门还包括报警器8和设于锁条盒2内的触发器7,
在锁芯1锁止状态下,嵌于锁条盒2内的锁条3位于对触发器7的非触发位置,
而在门体4被撬起的状态下,锁条3因被翘起的移动而位于对触发器7的触发位
置,进而,触发器7与报警器8相连,以输出触发报警信号。本实施例中,在
防盗门正常锁止状态下,锁条3嵌入对应的锁条盒2内,而嵌入的锁条3的端头
所处于的锁条盒2内的正常位置被称为非触发位置,这意味着此时的锁条3的
端头对于锁条盒2内设置的触发器7无法进行信号触发,而当锁条3保持嵌于锁
条盒2内时,即,防盗门仍处于锁止时,若防盗门被非正常的撬动,则被撬动
的门体4必然带动锁条3共同产生移动,此移动使锁条3的端头对触发器7产生
触发作用,则此时锁条3被撬动后能够触发的位置被称为触发位置。由此,在
防盗门未开启状态下被暴力撬动的状态能够通过本实施例的结构设置而向报
警器8输出报警信号,进而提示报警信息。这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需要说明
的是,报警器8可以设置为防盗门上的发光器、发生器等,当然,还可以设置
为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的远程报警器。

对于上一实施例中触发器7的设置可以有多种结构,可以具体设置触发器
7为设于锁条盒2内侧顶部的行程开关,在锁条3从底侧与行程开关相抵触发的
状态下,行程开关对报警器8输出报警信号。对于上下升降的门体4,在被暴
力撬动时,门体4必然带动锁条3向上移动,则锁条3的端头在锁条盒2内上移
过程中接触到行程开关,实现报警信号的输出。

当然,还可以有多种其它触发器的结构设置,例如在锁条盒2内设置接近
开关,将接近开关设置在正常锁止状态下,锁条3端部的上部边侧,则在被撬
动时,锁条3端部上移后被锁条盒2限位,而锁条3的端部并未与位于高位边侧
的接近开关形成相抵接触的关系,接近开关便能够通过锁条3的端头上移而发
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耐用性,还可以在卷帘门的两侧分别设置用于导向
的导轨9。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
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
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
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
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
的范围。

一种防盗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防盗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防盗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盗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盗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盗门。防盗门包括锁芯、锁条盒、连接机构和至少两个能够伸缩的锁条,所述防盗门的门体为上下升降门体,所述锁条盒设于所述门体的外边侧,至少两个所述锁条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锁芯相连,在所述锁芯锁止状态下,所述门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有至少一个所述锁条呈伸出状态,且嵌于对应边侧的所述锁条盒内。本防盗门通过转动同一锁芯便能够在上下升降的防盗门的两侧进行共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